透视古建筑的巨匠神工

来源 :中国国家旅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ofenglanz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荒远的村落民居,恢弘的古代庭园,幽雅清新的古寺……20年来,李乾朗教授行走中国,通过手绘古迹建筑剖面图的图稿,带领人们体验一个又一个中国古建筑的奇幻旅程。
  【CNT对话】
  考察古建的过程中,是否会发现一些有趣的文化差异?
  台湾有一种盖房子的方法很有意思,修建一座寺庙,通常会请一个木匠负责左边,而请另一个木匠负责右边,使两边互相竞争,便不会偷工减料,颇有点竞争与合作的味道。所以我们经常看到有些建筑虽然尺寸、结构一样,但是左右两边的雕刻细节不太一样。这种方式我在福建和浙江也发现了,叫“劈作”。中国北方很少见到这种方式,一般都是一个木匠主导,因为北方靠近皇权,皇帝有一个严格的监工制度,大家都按照这个规矩来,匠人们不敢偷工减料,而南方天高皇帝远,必须另外想办法。
  现代人对古建的价值是否已有充分认识?
  人们通常认为古老的建筑属于旧式的文化,不需要懂太多。其实,古代建筑和环境非常协调,非常注重生态,会以“绿色建筑”的精神盖房子,把自然通风、采光等都考虑在内,是最尊重地球和自然的,这恰恰是当代提倡的理念。而现代人倒颇有点作茧自缚,比如要安装各种空调和地暖。今天的建筑师还在向古代建筑学习,传统文化中有很多可以继承的遗产,对现代的新创造有很多助力,不可小觑。

读建筑的人


  1968年进入台北文化大学建筑学系学习,李乾朗发现很多业内人士热衷于模仿日本和美国的现代建筑,独独缺乏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追寻。“对于一片土地,如果矗立其上的建筑丧失了自己的文化色彩,在中国的土地上盖了一堆西洋建筑,那岂不是像殖民地一样?”他深感中华五千年的文化被忽略,于是开始了探访中国古建筑的旅程。二十多年中,他走南闯北,多次前往新疆、东北、山西、中原、四川、湖南、福建、广东、广西等地考察,对于少数民族的建筑也没有遗漏,“旅行要全面,一定要行万里路,才不会只看到一个面,才能有比较而出真知。”
  李乾朗认为,建筑是文化的载体,和书一样,同为思想的结晶,在行走过程中,他很留意文化对城市和建筑物布局、设计的影响。拿中国的传统建筑来说,如果想解读中国古代社会人与人的关系,要多看看儒家的建筑——四合院住宅的布局,正房侧房等设计,正体现着人与父母、朋友、子女的关系;如果想解读中国古代人与自然的关系,要多看看道家的建筑——比如武当山的道观,善于用流动性建立平衡关系,建筑结构通常不是对称的,于变化、运动中实现内外的平衡;如果想了解中国人与自己内心的关系,那么应该去看佛教的建筑物,像五台山文殊道场、峨眉山普贤菩萨道场等,除了包含强烈的宗教符号,这些建筑也会通过内部结构、光线的运用,潜移默化地改变你的心,行走在这些建筑之中,像是经历一次不自觉的修行。“把握住这三种建筑,就能把握住中国古典文化中的精华。”
  建筑会说话,它能演绎很抽象的文化。在对古建的研究中,李乾朗发现,以前自己对中国传统书法只是一知半解,而古建筑看得多了,竟然能补上这一课。他认为中国古建的屋顶和梁柱,就是在表现中国书法的线条。中国文化不喜欢直线,喜欢曲线,喜欢顺应,认为曲则全,传统的中国建筑,屋顶很少有直线或者三角形,而弯曲的美感也一直是中国书法所追求的。江南的亭台楼阁都有着很尖的钩心斗角,就如同宋朝之后流行的瘦金体,每一笔画都用中锋书写,边角很翘很尖。而北方的宫殿建筑则会运用比较微弱的线条,着力表现浑厚稳重,与楷书、隶书的风格极为相似。这种传统文化的烙印,在古书里可以读到一半,在传统建筑里可以读到另外一半。

最美的时刻


  要领会一座古建之美,不仅依赖一时一刻、对一柱一瓦的观察,更需要调动五官与心机,“眼睛所见是直线的,但古人懂得运用会拐弯的味觉和听觉,让一座林中古寺在没有‘到来’之前,便以缭绕的钟声铃响和檀香,引人深入。”
  李乾朗对一座古建筑的观察,多始于对当地人生活的观察,这个房子提供给他怎样的生活节奏?清晨他会在一种什么样的光线中醒来?24小时他都在做什么?他还留意观察四季中的生活变化,春天多雨,就观察雨檐和排水系统是什么样的;夏天会看房屋是怎么考虑通风的,南方的房屋通常很小,因为小的空间反而通风很好,所谓“窄巷生风”;秋天要考虑秋收、晾晒等功用,会看是否有大的庭院;冬天则考虑要如何取暖。考察长久无人居住的古建,他甚至会带着干粮在屋檐下静观,体会早晨、中午、傍晚的光线变化,体验古人生活在这里的感觉。“一天中欣赏古建的最佳时刻,通常都是夕阳西下,水平状态的光线下,中国古建的线条是最美的。”2006年,李乾朗去河南嵩山嵩岳寺探访中国最古老的佛塔,时值正午,整个佛寺就只有他一个人,和那个北魏时代的宝塔在一起,简直就像是进入了一个空灵之境。

透视墙壁


  李乾朗绘制的古建筑图案被称为“神一样的手绘图稿”,他最初的创作灵感来自一次希腊之旅。他在希腊看到一本古罗马建筑书,其中有一页是古建筑废墟现在的照片,只剩下断壁残垣,但前一页是一张透明印刷的复原图,废墟的墙壁、屋顶与结构能立体显示出来,让人深感震撼。李乾朗想到,也可以用一张剖面图把中国建筑里最复杂、最精妙的设计解析清楚,让普通人也能看懂建筑的奥妙。
  每一张古建剖面图,通常要经过两三次的绘制和修改。在现场,如果阳光太大或者下雨,或者手绘的线条不够直,就会有误差,不够精确。通常李乾朗会先在现场画一张,然后回到落脚的旅馆再画第二张,或者在原图上进行修改,最正式的图则是在台北家中静心绘就的,用比较好的纸张,还要调配合适的颜色。
  第一版手绘的草稿李乾朗也会留下,虽然歪歪扭扭的,不那么好看,但是现场最珍贵的第一印象。有一次在陕北画窑洞,为了看到数个窑洞的全景,李乾朗顶着烈日爬上对面的山头,天气炎热,阳光直射,画出的线条很歪,画面上还有汗水,现在看起来那页手稿皱巴巴的,纸也不好,但是瞬间就能把他带回当时创作的现场。
  绘画古建的时候,尺寸问题是最难把握的。像地面、柱子这样位置比较低的部分,李乾朗会掏出皮尺简单测量,对于高高在上的屋顶就无能为力了,需要四处搜寻建筑的测绘图,有时候,为了画一幅画要买很多本书,严谨地把握高度、宽度比例。
  虽然西洋建筑很早就有这种透视方式的绘画,但中国传统建筑很少以这样的方式呈现。梁思成等建筑大家会用平面图、透视图等专业的方式来描绘古建,但那是给专家们看的,李乾朗想把那些专业的语言“翻译”一下,让普通中国人也能看懂,从而引发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并从中获得更多熏陶和滋养。
其他文献
拍摄人:严志  拍摄地点:新疆,奎屯安集海河谷 拍摄时间:3月14日  INFO:Canon EOS 5D Mark III,F/22,1/50s,ISO 100  安集海大峡谷,又名红山大峡谷,位于新疆奎屯市以南217国道50公里、天山山区安集海河流域,长约30公里,最深处300—400米。峡谷两侧的地貌迥异,西侧是平坦的戈壁,东侧则是绵延起伏的山峦,形成鲜明对比。这条峡谷以色彩瑰丽著称,从山顶
旅行者最不可缺少的装备是什么?从西安大慈恩寺内玄奘生平展中复原的展品来看,唐朝徒步旅行者的装备清单里至少要包括皮制水囊、麻鞋、佛刀和登山杖这几样物品。好事的朋友们翻检了《徐霞客游记》,发现除了“佛刀”未获提及之外,明朝探险家的必备物品也与上面列出的差不多:筇竹手杖、芒鞋、绑腿布。虽说听起来简陋,到了关键时刻,这些装备起的作用可不亚于今天的名牌产品:佛刀、手杖不仅可以防身,还能破石凿冰,在艰险的环境
2010年正月的这次调查历时一个多月,我们开着车在湖北竹山、竹溪两县之间跑了24处古文化遗址,除祖师尖遗址、东岱鼎遗址、五凤寨遗址外,其余21处均分布在鄂、陕两省省境分界线所处的山岭上,有的遗址墙体充当了地域分界线,有的遗址则分跨两省。翻开手头那本《中国旅游交通地图》,鄂西地区的无名道路密如蛛网,像毛细血管一样,“毛细血管”的末端,一般都会停留在画有长城标志的位置,或某些名字古怪的古城寨旁边。  
每年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2017年的主题为“生物多样性与可持续旅游”。旅行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向来密不可分,世界上有数百万种生物,它们都是这个地球上神奇的组成部分,通过可持续旅行,人们既能领略多种多样的景致、风情,也可以为保护生物多样性贡献一份力量。什么是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这一概念,是美国野生生物学家和保育学家雷蒙德(Ramond.F.Dasman)1968年在其所著的通俗读物《
“在任何两个开设了麦当劳餐厅的国家之间,都已不可能开战。”这是专家们对全球化时代和平趋势的总结。不过,作为媒体受众的我们,对战争场面却并不陌生:零星的局部战争动态总会占据电视新闻的固定时段;打开报纸、杂志或网页,也常能看到在前线拍摄的第一手照片。  事实上,有人甚至抱怨当代媒体“过度报道战争”。按照这些批判家的说法,持续的新闻报道,尤其是铺天盖地的图片资讯,已经麻痹了受众对战争的敏感度;人们变成了
游神赛会,诸神的土地  在潮汕乡村,很多人家门口依旧吊着“天地父母”红字灯笼和一个竹筒香炉。潮地卑湿,唐代韩愈曾称潮“州南近界,毒雾瘴气,日夕发作”,加之毒虫猛兽,出没无时,使先民对自然充满敬畏,相信世间万物的背后都有一只看不到的手——神灵精怪在操控,他们希望通过祭拜,向其背后的主宰表示尊重和敬畏,以祈求其佑护,故潮汕人对如天地日月、山川河海、雷公电母、雨仙风伯、飞禽走兽等无不加以顶礼。这样万物有
2017年5月22日,新国贸饭店正式揭幕。作为香格里拉酒店集团在全球的第98家酒店、中国第二家今旅品牌酒店,新国贸饭店致力于成为京城潮流新地标,为宾客打造独一无二的全新工作、玩乐理念。新国贸饭店位于北京国贸大厦B座1-22层,与全新开业的国贸商城北区相连,宾客可以在这里享受全新娱乐、餐饮和购物体验。新国贸饭店是占地17公顷的中国国贸中心里的第三家香格里拉品牌酒店,也是香格里拉酒店集团在北京的第五家
美食家北大路鲁山人在日本被誉为“国宝级”的大师。与当下常见的“光说不练型”品鉴专家不同,鲁山人不仅亲自下厨,而且开过餐馆,经营过美食俱乐部,甚至潜心制作过陶质食器,可谓对美食产业的各环节样样精通。他闲下来也写过些漫谈饮馔的随笔,其中最富趣味的,倒是讲食材购置与准备的段落:鲍鱼的最好时节是初夏,宜选肉面长青苔的雄鲍;小香鱼则是四寸左右的才好吃,有经验的商贩会不停摇晃水桶,促使鱼呼吸,这样可确保鲜活;
好客苗家 吊脚楼一绝  苗家的热情好客,我们从进苗寨的那一刻起就感受到了。主人拉着我们,要求每一位客人畅饮“拦门酒”;这是苗家酿制的香醇米酒,就连我这从不喝酒的人都破戒喝了一杯。  接着进行的是民族歌舞表演,有铜鼓舞、板凳舞、锦鸡舞、芦笙表演、苗族飞歌等。身着黑衣的长者们吹起了芦笙,一群穿着节日盛装的男女老少翩翩起舞,其舞姿优美,在我看来胜过了专业舞蹈队。直到游客进场与主人们共同起舞,欢迎仪式才达
“中国远在地球的另一端,我曾经以为这辈子都不会来到这个神奇的国度。”马努埃尔·菲尔盖雷斯是墨西哥最伟大的抽象艺术画家之一。2012年4月,在菲尔盖雷斯的作品世界巡回展览即将落下帷幕之际,84岁高龄的他第一次踏上中国的土地,随他一起抵达的还有几十件抽象艺术作品。这位“80后”艺术大师为自己的作品规划了一次“环球旅行”,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是最后一站。  谈话中,这位和蔼的老人语调平缓,但毫不掩饰对这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