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视角下的教师研究述要

来源 :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sy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国外教师教育研究的专业化始于上个世纪80年代,我国自上个世纪90年代初教师才被视为一种专业得到重视,继而对教师心理的研究也更为广泛和深入。笔者综述现已有教师研究的历程,以便了解教师心理研究的大致发展状况,从中发现问题,吸取经验,把握趋势。
  关键词:心理学;教师研究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1-00-01
  
  教师研究古已有之,早在公元前六世纪,《学记》中就有“能博喻然后能为师”的论述。
  然而真正把教师研究纳入自然科学的范式,从心理学的角度进行探索,这还是本世纪初的事。本文将对心理学视角下的教师研究进行综述:
  一、教师知识的研究
  回顾我国上世纪回顾我国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以来对教师知识的研究,可以归纳为两类:一类是关于教师知识结构的研究。辛涛等人(1999)从知识的功用出发,将教师的知识分为四种: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实践性知识和文化知识。此外,还有许多学者探讨教师的知识结构,如万文涛(2004)等。近年来,许多研究者已经意识到,教学是一种复杂的认知过程,教师的教学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于具体的问题情景下教师所具备的知识。因此,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将教师知识的研究逐步定位于具体的问题解决中。另一类是关于教师知识的发展研究。刘清华从开封市区25所中小学校中进行随机抽样所选取的3所学校、66名教师进行研究,得出“教师自身的经验与反思”以及“和同事的日常交流”是他们发展自身教学知识最重要的来源。
  二、教师教育观念的研究
  关于教师教育观念,研究比较深入的是对教育信念的核心要素“教学效能感”的研究。
  教师自我效能感的形成和发展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辛涛等人的研究发现,学历、师生关系、学校风气和教育工作是影响教师自我效能感的因素。俞国良等人(l995)探讨了中学教师自我效能感的结构和影响因素,认为教师的自我效能感具有一定的心理结构,可以分为一般教育效能感和个人教学效能感。赵福果与黄希庭(2002)对中学教师的研究得到相似的结果,并发现随着教龄的增加,教师教学效能感出现两头低、中间高的趋势。
  三、教师能力的研究
  教师能力问题一直是我国教师研究的一个重点课题。申继亮(1994)提出教师教学能力由教师的认知能力、操作能力、监控能力和动力系统四个方面组成。林崇德(1996)认为其中的教学监控能力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活动的核心能力,是教师素质的核心要素。辛涛,申继亮,林崇德(1997)通过对其与教育观念的关系研究发现教师教学监控能力与其自我知觉、自我效能感和其对教学成败的努力归因与教育观念因素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1998)随后验证了其结构为四成分模型的合理性,并研究了提高教学监控能力的一些方法和策略(1999,2000)。此外,教师的教育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随着教育实践的发展也日益受到大家的关注,并被认为是教师在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动力因素。
  四、教师人格特征的研究
  在研究的早期,研究者把人格特质理论引入教师研究,以期发现教师的人格特质对学生的心理能力和学习成绩的影响,借以从人格特质上区分好教师与差教师。
  国内对此研究开始于80年代,并取得一些有价值的结论。限于研究角度不同,其内容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1)优秀教师的典型人格特征;(2)影响教师人格的因素:年龄和教龄因素;性别因素;(3)教师人格与学生发展的关系;(4)教师人格与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关系。
  五、教师心理健康的研究
  关于导致教师心理不健康原因的探讨,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社会因素、个体因素和学校因素。其中,教师职业造成的角色冲突高于其他职业群体而导致的高压力是教师心理健康水平低的重要原因之一;教师职业发展全程的无生涯性导致的职业倦怠感高于其他职业群体为其重要原因等。
  对教师心理健康的研究已有十年多,虽具规模但毕竟还不够成熟,存在着很多问题:(1)国内对心理健康的标准还缺乏认识上的统一;(2)研究的对象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因而得出的结论不适合推广,甚至有时还相互矛盾;(3)研究的量表比较单一、陈旧,大部分都是采用SCL-90进行测评;最后,研究的方法和手段也缺乏多样性等。因此,对教师的心理健康研究有待进一步完善和提高。
  六、反思与展望
  教师心理研究应能为如何促进教师的尽快成长,培养高素质教师提供重要依据。未来教师心理研究的发展方向应注意以下几点:(1)研究理论的系统化。教师心理研究要全面、深人发展,必须要有系统的理论做指导,不能仅凭研究者的主观经验和个人偏好决定其研究的内容;(2)加强纵向研究,探究教师成长的一般发展阶段,分析与描述每一阶段教师教学的心态,行为表现、需要和特征。针对教师心理发展的不同阶段,探讨促进教师心理发展的模式,寻求教师心理发展的有效策略,为我国教师培养和师资培训的改革提供建设性的研究成果。此外,重视多学科的综合研究。教师问题的研究不仅仅是一个复杂的心理学问题,同时还是一个复杂的教育学、社会学乃至管理学等学科的问题,是任何一个单独学科所不能分析透彻的。
  “路漫漫其修远兮”,我国教师心理的研究任重道远,但相信经过教育工作者和科研人员的努力以及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教师心理研究以及教师教育将会有一个美好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叶一舵.我国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解读与反思[J].东南学术,2002,(6).
  [2]田丽丽,金盛华.国内教师心理健康研究述评[J].上海教育科研,2002,(9).
  [3]刘毓.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研究述评[J].南洋师范学院学报,2003,(11).
  [4]张涛.论教师心理健康的维护[J].教育探索,2004,(7).
  [5]吴思孝.教师心理健康现状分析及调整策略[J].教育探索,2003,(5).
  [6]韩进之,黄白.我国关于教师心理的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2,(4).
其他文献
摘 要:人类进入网络时代以后,侵权方式的多样化和侵害程度的增加使如何更有效地保护隐私权成为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但隐私权的保护与公共安全、信息自由化以及社会经济发展之间存在利益冲突。为此,有必要在充分考虑各种现实情况的基础上,采取一种最合理的方法来实现对网络隐私权的法律保护。  关键词:隐私权;网络;公共安全;信息自由化  中图分类号:D90
期刊
摘 要:对现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相关文献及实际状况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根据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一般特点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特殊性,遵循建构教学质量体系的一般流程,提出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管”一体化教学质量监控体系。该体系就是坚持以质量为核心、突出人的主体要素,充分利用“教、学、管”三方在教学质量监控中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的关系,形成有序的质量监控运行机制,为保障和提高思想政治理论
期刊
摘 要:张勋复辟,亦称丁巳复辟,发生在社会新旧交替的1917年,是一次逆时代潮流而行的事件,遭到了社会各界的反对。这说明民主思想在中国传播并深入人心。张勋复辟的失败是多种力量结合的结果,复辟时期民众的整体反应及所体现出的心态值得我们关注。  关键词:丁巳复辟;张勋;民众心态  中图分类号:K103
期刊
摘 要:在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中提出了新农村建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新农村建设包含了农村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环境保护等许多方面,它在理论界和实务界都引起了新的研究讨论。在这之中,在法律和经济领域的一个新问题主要是经济法制度创新。我国现有的农村金融机构在满足农户借贷方面存在着的种种局限性,决定着对农村合作金融新体制的立法创新需求。  关键词:新农村;农村合作金融;创新  中图
期刊
摘 要:制定法律的首要问题,不是法律规范的制定,而是价值取向的选择。《治安管理处罚法》体现出的价值取向即制约权力与保护权利。加强对公安机关治安管理处罚权和强制权的配置,保障公民权益;规范公安机关权力的运用,保障公民权利。从而实现制约权力与保护权利统一的价值取向。  关键词:治安管理处罚法;价值取向;权力制约;权利保护  中图分类号:D035.34
期刊
摘 要:公平作为首要的善,一直是人类社会追求的最基本的伦理价值,也是社会主义社会价值体系中的核心内容。一个社会能够和谐发展,其根本依据在于这个社会的价值体系中体现了公平要义。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视域下,人们对公平内涵的反思和探询,已从多层次和多角度展开,公平的内涵得以多重维度的展开,对于公平的资源在社会中的配置也得以超越单一性和单向性。  关键词:公平;配置;和谐社会  中图分类号:B824.5
期刊
摘 要:就目前的资料而言,关于杨朱的思想,学术界已经阐发得几近完备了。大抵而言,杨朱以“为我”为根本观念,与儒墨法三家分别构成两个极端。就儒家和杨朱的关系论,有着忠君无君的区别。孟子隶属儒家一脉,儒家一派人物中,孟子抨击杨朱方面也最为激烈。然而孟子与杨朱的抵触是否直接代表着儒家与杨朱的关系呢?其实不然。孟子对杨朱的评判毕竟是一面之词,其观点不免存在偏颇,实质上杨朱思想亦有众多可贵成分。鉴于很少有人
期刊
摘 要:随着目前高校学生自杀率、犯罪率不断上升的趋势,高校学生的生命教育成为一个方兴未艾的话题,本文作者试从高校加强生命教育的必要性、生命教育的内容、途径、方法等方面展开论述,期冀探索出适合我校学生生命教育的有益思路。  关键词:高职院校;生命教育;实践  中图分类号:G410 文献
期刊
摘 要:由于社会实践具有立体、生动、形象等特点,是新形势下培养大学生主体性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之一。本文分析了社会实践对大学生主体性形成的作用,对当前我国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中主体性体现的不足之处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社会实践;大学生主体性;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 要:书院是中国历史上的一种特殊的文化教育组织形式,在中国古代教育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它萌芽于唐,兴盛于宋,延续于元,全面普及于明清,清末改制为新式学堂,延绵1000余年,其别具一格的教育教学特色,对我国当代教育改革和发展仍具有许多借鉴意义。  关键词:书院;教育特点;当代价值  中图分类号:G42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