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历史教学;创造性思维;直觉思维
〔中图分类号〕 G633.51〔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9)06(B)—0048—01
一、运用启发式教学,为学生营造积极思维的情境
首先,在上课伊始,教师不进行滔滔不绝的讲述,而是提出问题,提供导读线索,激发学生学习的兴
趣,调动他们的求知欲,为其主动学习创造必要的条件。其次,让学生独立阅读课文,理解教材表述的内容,并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其间,允许学生互相交流、讨论,教师可回答学生的疑问,也可进一步启发、诱导,还可针对不同学习程度的学生提出不同层次的要求,满足他们各自学习的需要。然后,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回答问题或交流讨论结果。教师对学生的回答应及时反馈,以便让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最后,教师作总结性发言,进一步理清课文的脉络和走势,并留出一定的思考时间,让学生学会归纳和总结。这样,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二、利用多种方式,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1.让学生进行多角度、多侧面的思考,提高学生思维的流畅性。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地进行多角度、多侧面的思考,并在短时间内寻求尽可能多的答案。如在教《空前繁荣的春秋战国文化(一 )》一课时,我提出问题:“老子、孔子和其他思想流派的哪些主张(思想)对你有所启发?每人列举五例以上。”学生们都踊跃举手发言,回答的内容涉及辩证思想、学习方法、教学方法、社会改革、法制建设、人事制度及人生观、世界观等问题,课堂气氛异常活跃。
2.利用假设或变式,训练学生思维的变通性。思维的变通性是指人面对刺激随机应变的能力。教师可利用假设或变式,让学生短时间内提出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新方法。如教《抗日战争的胜利》一课时,我将教材中的思考题“八年抗日战争,中国人民为什么能够取得最后的胜利?”改为“没有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能否取得最后的胜利,为什么?”促使学生对中国共产党在八年抗战中的作用进行全面的思考、归纳。有的学生认为没有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就难以取胜;有的学生认为抗战是正义的,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组成部分,最终将取胜,但需借助国际抗日力量,否则中国人民将花费更多的时间,付出更大的代价。这样,既复习了前面的内容,又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
3.运用延迟思考,培养学生思维的独创性。思维的独创性是指人面对刺激作出不同寻常的反应,其思维具有新颖的成分。延迟思考,即不让学生马上回答问题,而是要经过深思熟虑,以求见解的独创性。如教《“文化大革命”动乱的十年》一课时,我提出思考题:“1966年你如果主持中央工作是否开展‘文化大革命’?为什么?你认为当时应抓哪些工作?”这道题目很新颖,让学生站在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位置上来考虑问题,他们就必须在认真阅读课本和有关资料,了解当时的背景和党的方针政策基础上才能回答。多数学生认为不能开展“文革”,应坚持中共“八大”路线,发展生产力;有的学生则认为可以开展“文革”,但应仅局限在文化领域,以加快精神文明建设步伐;而有的学生认为当时就要解放思想,实行改革开放,同时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通过这一方式,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独创性。
三、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注重学生右脑开发
1.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培养学生直觉思维的主要做法有:(1)引导学生认真学习历史知识,从而了解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和时代背景。(2)鼓励学生对问题进行推测或猜想,培养他们的直觉思维。(3)教师运用直觉思维解答问题,并提出设想。如教《抗日救亡运动的新高潮》中“西安事变”一目时,我问学生:“如果杀了蒋介石,情况将如何?”学生们在分析了当时国内外的形势后,有的说把蒋介石杀了,对国民党上层中不抗日的人是个警告;有的认为可能引发内乱;有的说杀死蒋介石,对人民、对国家、对共产党进行的革命事业都有利。此时,我告诉学生,如果把蒋介石杀掉,国民党上层将引发夺权之乱,这会殃及国家。学生顿时明白了“西安事变” 为什么要采取和平解决的方式。
2.注重学生右脑的开发。当前历史教学中偏重学生逻辑思维和语言的训练,而轻视学生右脑的开发,轻视直觉思维和形象思维的培养训练,这应引起我们充分的重视。学生右脑的开发主要是通过形象思维和直觉思维的培养训练。培养学生直觉思维的方法,前面已作阐述,而学生形象思维的培养,教师可通过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去参观、访问、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等,也可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充分利用教具、学具等形式加以实现。
〔中图分类号〕 G633.51〔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9)06(B)—0048—01
一、运用启发式教学,为学生营造积极思维的情境
首先,在上课伊始,教师不进行滔滔不绝的讲述,而是提出问题,提供导读线索,激发学生学习的兴
趣,调动他们的求知欲,为其主动学习创造必要的条件。其次,让学生独立阅读课文,理解教材表述的内容,并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其间,允许学生互相交流、讨论,教师可回答学生的疑问,也可进一步启发、诱导,还可针对不同学习程度的学生提出不同层次的要求,满足他们各自学习的需要。然后,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回答问题或交流讨论结果。教师对学生的回答应及时反馈,以便让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最后,教师作总结性发言,进一步理清课文的脉络和走势,并留出一定的思考时间,让学生学会归纳和总结。这样,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二、利用多种方式,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1.让学生进行多角度、多侧面的思考,提高学生思维的流畅性。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地进行多角度、多侧面的思考,并在短时间内寻求尽可能多的答案。如在教《空前繁荣的春秋战国文化(一 )》一课时,我提出问题:“老子、孔子和其他思想流派的哪些主张(思想)对你有所启发?每人列举五例以上。”学生们都踊跃举手发言,回答的内容涉及辩证思想、学习方法、教学方法、社会改革、法制建设、人事制度及人生观、世界观等问题,课堂气氛异常活跃。
2.利用假设或变式,训练学生思维的变通性。思维的变通性是指人面对刺激随机应变的能力。教师可利用假设或变式,让学生短时间内提出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新方法。如教《抗日战争的胜利》一课时,我将教材中的思考题“八年抗日战争,中国人民为什么能够取得最后的胜利?”改为“没有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能否取得最后的胜利,为什么?”促使学生对中国共产党在八年抗战中的作用进行全面的思考、归纳。有的学生认为没有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就难以取胜;有的学生认为抗战是正义的,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组成部分,最终将取胜,但需借助国际抗日力量,否则中国人民将花费更多的时间,付出更大的代价。这样,既复习了前面的内容,又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
3.运用延迟思考,培养学生思维的独创性。思维的独创性是指人面对刺激作出不同寻常的反应,其思维具有新颖的成分。延迟思考,即不让学生马上回答问题,而是要经过深思熟虑,以求见解的独创性。如教《“文化大革命”动乱的十年》一课时,我提出思考题:“1966年你如果主持中央工作是否开展‘文化大革命’?为什么?你认为当时应抓哪些工作?”这道题目很新颖,让学生站在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位置上来考虑问题,他们就必须在认真阅读课本和有关资料,了解当时的背景和党的方针政策基础上才能回答。多数学生认为不能开展“文革”,应坚持中共“八大”路线,发展生产力;有的学生则认为可以开展“文革”,但应仅局限在文化领域,以加快精神文明建设步伐;而有的学生认为当时就要解放思想,实行改革开放,同时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通过这一方式,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独创性。
三、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注重学生右脑开发
1.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培养学生直觉思维的主要做法有:(1)引导学生认真学习历史知识,从而了解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和时代背景。(2)鼓励学生对问题进行推测或猜想,培养他们的直觉思维。(3)教师运用直觉思维解答问题,并提出设想。如教《抗日救亡运动的新高潮》中“西安事变”一目时,我问学生:“如果杀了蒋介石,情况将如何?”学生们在分析了当时国内外的形势后,有的说把蒋介石杀了,对国民党上层中不抗日的人是个警告;有的认为可能引发内乱;有的说杀死蒋介石,对人民、对国家、对共产党进行的革命事业都有利。此时,我告诉学生,如果把蒋介石杀掉,国民党上层将引发夺权之乱,这会殃及国家。学生顿时明白了“西安事变” 为什么要采取和平解决的方式。
2.注重学生右脑的开发。当前历史教学中偏重学生逻辑思维和语言的训练,而轻视学生右脑的开发,轻视直觉思维和形象思维的培养训练,这应引起我们充分的重视。学生右脑的开发主要是通过形象思维和直觉思维的培养训练。培养学生直觉思维的方法,前面已作阐述,而学生形象思维的培养,教师可通过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去参观、访问、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等,也可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充分利用教具、学具等形式加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