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在向大自然无节制索取的同时,也严重地污染了环境,破坏了生态,导致了资源的枯竭,这些已严重影响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因此,控制人口增长、注重环境保护工作、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已成为人类共识。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在中学历史课中渗透环保教育,使他们从小树立环保的意识,这对构建和谐社会,以利于未来社会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历史课应担负起环保教育的责任
1.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在前言“课程性质”中写道:“……通过高中历史课程的学习,能使学生……学习从历史的角度去了解和思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而关注中华民族以及全人类的历史命运……”可见,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是历史课的一项基本任务。青少年是未来环境保护的践行者。因此,加强对青少年的环保教育,不仅是教育工作者的责任,更应是全社会乃至全球关注的问题。
2.历史教材中有许多关于环境问题及环境保护的内容。在历史教学中如能充分利用这些史实资料,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达到环保教育的目的。
3.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保护环境的传统。古代先民们已形成了许多保护环境的意识和做法:(1)设立管理山林川泽的机构和官员。春秋时期,著名政治家管仲在齐国的改革中就规定“泽立三虞”、“山立三衡”。(2)制定了环保法令和制度。西周时期颁布的《伐崇令》规定:“毋坏屋,毋填井,毋伐树木,毋动六畜,有不如令者,死无赦。”秦《田律》规定:“春二月,毋敢伐木及壅堤水,毋敢夜草为灰,……毋……毒鱼鳖,置阱罔,到七月而纵之。百姓犬人禁苑中不追兽及捕兽者,勿敢杀,其追兽及捕兽者杀之。”(3)已形成了环保的风俗习惯。在中国古代,封建王朝在修建都城和修筑道路时,都要在街道和道路两旁植树。在乡野,老百姓修建住宅时都要先在其周围植树。同时,人们也注意很少砍伐古老的树木及宰杀幼小的动物。(4)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西汉著名思想家董仲舒就提出了“天人感应”、“天人合一”的观点。唐代的思想家刘禹锡在他的《天论》中提出了天人之间“交相胜,还相用”的观点。他们认为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而且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人们应遵循自然规律,按自然规律办事,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5)认识到人口过快增长会给社会、自然环境带来压力。清康熙帝就曾经严厉批评那些只言“垦田积谷”,不顾“食众田寡”的官员“不识时务”,他曾下诏要摸清人口底细。
建国后党和政府非常重视环境保护问题,这突出表现在对大江大河的治理、加强植树造林和水土保持工作。20世纪70年代后期国家不仅在各级政府部门建立了环保机构,而且也加快了立法的步伐。
改革开放后,人民政府制定了计划生育政策,严格控制人口增长,加大节能减排力度,转变经济增长模式,使我国的环保工作出现了可喜的成绩。
4.控制人口增长,保护环境,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已成为人类的共识。当前,人口膨胀、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酸雨沉降及大气污染、水污染、危险废弃物的转移和核燃料泄漏、森林资源锐减、生物多样性破坏等问题,已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这一切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
二、立足实际,渗透环保教育
1.立足历史教材,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中学历史教材中有许多有关生态环境及保护的素材。因此,作为历史教师要充分利用好这一便利条件。在学习中国古代史时应向学生介绍我国古代在环保方面的有益经验。如设立环保机构和官员;制定环保法律和制度;形成环保的习惯;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同时,为了发挥警示作用,也可以列举一些教训:中国古代的关中地区,长期以来是我国的政治、经济重心。由于人口剧增、过度开发,加之战乱影响,导致了环境恶化,使中国的政治、经济重心向东、向南转移。在学习人类经历的三次科技革命时,应当强调,三次科技革命虽促进了生产力的飞速发展,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条件,但由此引发的人口膨胀、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枯竭、气候异常更是超过了以往任何时代。通过学习,学生就会认识到人类既要尊重自然、善待环境,又要严格控制人口增长。
2.结合社会生活实际,增强学生环保意识。在历史课教学中,教材内容距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较远,因此,教师要尽可能引导学生搜集生活中存在的环保问题,使他们亲身感受到环境问题就发生在自己的身边。如由于农药化肥的使用,以前常见的小鸟已经很少见到,香甜可口的瓜果已不复存在;环境污染造成的食物中毒、慢性病、地方病及农作物死亡事件时有发生;生态环境恶化引起的气候异常、灾害性天气增多;一次性筷子的使用及过分损耗纸张会造成森林资源的巨大浪费。这样,就会使学生认识到保护环境并非是空洞的说教,而是有关个人切身利益的大事,从而增强他们的环保意识,使其积极投身环保行动。
3.加强环保宣传,营造环保氛围。环保意识应从小培养,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因此,作为历史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主阵地并结合实际案例,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同时利用广播、电视、电影、校刊、黑板报、演讲赛的宣传鼓动作用,利用开展“绿色校园”创建活动向学生宣传灌输环保意识和法律法规知识。营造环保氛围,激发学生环境保护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启发学生热爱并保护大自然的潜在意识,形成保护环境光荣、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良好社会风尚,敢于揭露破坏和污染环境的行为并与之作斗争。
4.开展跨学科教学,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环境保护涉及的知识面较广,因此,作为历史教师要不断加强学习,拓展知识视野,尤其要掌握环境保护的知识和法律法规。同时,要注意同地理、化学、生物等学科沟通与联系,开展跨学科教学。平时多向地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的老师请教探讨,尽可能多地汲取这些学科与环保方面有关的知识。还可以举办环保知识讲座。这样不但能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还能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5.以环境毁坏的著名史实为训,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人类活动离不开自然环境,同时又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自然环境,进而威胁到人类的生存。从考古发掘出来的人类遗址,就能清楚推测,由于生存环境的破坏,导致人类文明的毁灭。古两河流域文明及楼兰古国文明的消失就最能说明问题。这些人类活动的遗址在各地几乎都有,因此,教师不妨利用这些资源开展教学活动,带领学生实际参观,教师作适当讲解,让学生亲身感受到人类不重视环境保护及人为破坏环境给人类自身带来的灾难,从而引起学生心灵的震撼,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
总之,历史课应担负起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的责任,并充分利用历史课堂及课外实践活动强化对学生的环保教育,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一、历史课应担负起环保教育的责任
1.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在前言“课程性质”中写道:“……通过高中历史课程的学习,能使学生……学习从历史的角度去了解和思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而关注中华民族以及全人类的历史命运……”可见,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是历史课的一项基本任务。青少年是未来环境保护的践行者。因此,加强对青少年的环保教育,不仅是教育工作者的责任,更应是全社会乃至全球关注的问题。
2.历史教材中有许多关于环境问题及环境保护的内容。在历史教学中如能充分利用这些史实资料,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达到环保教育的目的。
3.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保护环境的传统。古代先民们已形成了许多保护环境的意识和做法:(1)设立管理山林川泽的机构和官员。春秋时期,著名政治家管仲在齐国的改革中就规定“泽立三虞”、“山立三衡”。(2)制定了环保法令和制度。西周时期颁布的《伐崇令》规定:“毋坏屋,毋填井,毋伐树木,毋动六畜,有不如令者,死无赦。”秦《田律》规定:“春二月,毋敢伐木及壅堤水,毋敢夜草为灰,……毋……毒鱼鳖,置阱罔,到七月而纵之。百姓犬人禁苑中不追兽及捕兽者,勿敢杀,其追兽及捕兽者杀之。”(3)已形成了环保的风俗习惯。在中国古代,封建王朝在修建都城和修筑道路时,都要在街道和道路两旁植树。在乡野,老百姓修建住宅时都要先在其周围植树。同时,人们也注意很少砍伐古老的树木及宰杀幼小的动物。(4)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西汉著名思想家董仲舒就提出了“天人感应”、“天人合一”的观点。唐代的思想家刘禹锡在他的《天论》中提出了天人之间“交相胜,还相用”的观点。他们认为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而且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人们应遵循自然规律,按自然规律办事,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5)认识到人口过快增长会给社会、自然环境带来压力。清康熙帝就曾经严厉批评那些只言“垦田积谷”,不顾“食众田寡”的官员“不识时务”,他曾下诏要摸清人口底细。
建国后党和政府非常重视环境保护问题,这突出表现在对大江大河的治理、加强植树造林和水土保持工作。20世纪70年代后期国家不仅在各级政府部门建立了环保机构,而且也加快了立法的步伐。
改革开放后,人民政府制定了计划生育政策,严格控制人口增长,加大节能减排力度,转变经济增长模式,使我国的环保工作出现了可喜的成绩。
4.控制人口增长,保护环境,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已成为人类的共识。当前,人口膨胀、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酸雨沉降及大气污染、水污染、危险废弃物的转移和核燃料泄漏、森林资源锐减、生物多样性破坏等问题,已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这一切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
二、立足实际,渗透环保教育
1.立足历史教材,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中学历史教材中有许多有关生态环境及保护的素材。因此,作为历史教师要充分利用好这一便利条件。在学习中国古代史时应向学生介绍我国古代在环保方面的有益经验。如设立环保机构和官员;制定环保法律和制度;形成环保的习惯;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同时,为了发挥警示作用,也可以列举一些教训:中国古代的关中地区,长期以来是我国的政治、经济重心。由于人口剧增、过度开发,加之战乱影响,导致了环境恶化,使中国的政治、经济重心向东、向南转移。在学习人类经历的三次科技革命时,应当强调,三次科技革命虽促进了生产力的飞速发展,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条件,但由此引发的人口膨胀、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枯竭、气候异常更是超过了以往任何时代。通过学习,学生就会认识到人类既要尊重自然、善待环境,又要严格控制人口增长。
2.结合社会生活实际,增强学生环保意识。在历史课教学中,教材内容距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较远,因此,教师要尽可能引导学生搜集生活中存在的环保问题,使他们亲身感受到环境问题就发生在自己的身边。如由于农药化肥的使用,以前常见的小鸟已经很少见到,香甜可口的瓜果已不复存在;环境污染造成的食物中毒、慢性病、地方病及农作物死亡事件时有发生;生态环境恶化引起的气候异常、灾害性天气增多;一次性筷子的使用及过分损耗纸张会造成森林资源的巨大浪费。这样,就会使学生认识到保护环境并非是空洞的说教,而是有关个人切身利益的大事,从而增强他们的环保意识,使其积极投身环保行动。
3.加强环保宣传,营造环保氛围。环保意识应从小培养,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因此,作为历史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主阵地并结合实际案例,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同时利用广播、电视、电影、校刊、黑板报、演讲赛的宣传鼓动作用,利用开展“绿色校园”创建活动向学生宣传灌输环保意识和法律法规知识。营造环保氛围,激发学生环境保护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启发学生热爱并保护大自然的潜在意识,形成保护环境光荣、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良好社会风尚,敢于揭露破坏和污染环境的行为并与之作斗争。
4.开展跨学科教学,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环境保护涉及的知识面较广,因此,作为历史教师要不断加强学习,拓展知识视野,尤其要掌握环境保护的知识和法律法规。同时,要注意同地理、化学、生物等学科沟通与联系,开展跨学科教学。平时多向地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的老师请教探讨,尽可能多地汲取这些学科与环保方面有关的知识。还可以举办环保知识讲座。这样不但能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还能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5.以环境毁坏的著名史实为训,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人类活动离不开自然环境,同时又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自然环境,进而威胁到人类的生存。从考古发掘出来的人类遗址,就能清楚推测,由于生存环境的破坏,导致人类文明的毁灭。古两河流域文明及楼兰古国文明的消失就最能说明问题。这些人类活动的遗址在各地几乎都有,因此,教师不妨利用这些资源开展教学活动,带领学生实际参观,教师作适当讲解,让学生亲身感受到人类不重视环境保护及人为破坏环境给人类自身带来的灾难,从而引起学生心灵的震撼,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
总之,历史课应担负起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的责任,并充分利用历史课堂及课外实践活动强化对学生的环保教育,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