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及上矢状窦大型和巨大型脑膜瘤的显微外科治疗

来源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chaelb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显微外科手术切除侵及上矢状窦的大型和巨大型脑膜瘤的方法和效果。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5月至2019年5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54例侵及上矢状窦的大型和巨大型脑膜瘤[肿瘤直径为(5.5±1.2)cm(4~8 cm)]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翻向颞侧的"马蹄形"切口,沿中线旁和纵裂进行显微外科手术切除肿瘤。采用Simpson分级评估肿瘤的切除程度。临床随访结果以Karnofsky功能状态评分(KPS)评估,行影像学随访评估肿瘤有无复发。

结果

154例患者中,达到SimpsonⅠ级切除112例(72.7%),Ⅱ级切除42例(27.3%)。病理学检查均证实为脑膜瘤(世界卫生组织分级为Ⅰ级)。手术时间为30~210 min,中位时间为60 min;术后住院时间为(7.2±1.1)d(5~10 d)。术后无感染、脑脊液漏,无死亡病例,无永久性神经功能障碍加重。154例患者术后随访(63.5±0.7)个月(3~123个月),KPS为(93.6±0.3)分(80~100分);14例患者(9.1%)的肿瘤复发,其中SimpsonⅠ级切除组7例,Simpson Ⅱ级切除组7例。两组复发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1,P<0.05)。

结论

对于侵及上矢状窦的大型和巨大型脑膜瘤,通过显微外科手术大多可达到SimpsonⅠ级切除,有利于降低术后的复发率。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复发胶质瘤的病理学特征及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8月到2016年12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神经外科收治的54例复发胶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再次行肿瘤切除术治疗,术后行病理学检测,包括肿瘤的世界卫生组织(WHO)分级、Ki-67指数、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MGMT)表达状态、异柠檬酸脱氢酶1(IDH1)状态;同时根据组织坏死程度、是否存在肿瘤细胞及
目的探讨术前应用高分辨率磁共振血管壁成像(HRMR-VWI)评估对症状性大脑中动脉M1段狭窄支架成形术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8月至2019年5月天津市环湖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35例症状性大脑中动脉M1段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支架成形术治疗。术前均采用HRMR-VWI评估动脉粥样斑块的位置和稳定性。通过临床随访明确患者术后30 d的病死率、致残率以及术后12个月的
脑胶质瘤是颅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岛叶是脑胶质瘤的好发部位之一,由于其位置深在,周围毗邻重要的血管和神经纤维束,与情感、记忆、内脏感觉与运动、语言等多种功能相关,同时脑胶质瘤本身具有极强的侵袭性,因此岛叶胶质瘤患者极易出现功能障碍。近年来,影像学检查技术发展较快,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和弥散张量纤维束成像(DTT)在岛叶胶质瘤的诊治中应用较为广泛。本文对应用于岛叶胶质瘤的DTI相关研究进行综述
期刊
脑膜血管瘤病(MA)是一种罕见的、以脑皮质内小血管、脑膜瘤细胞及成纤维细胞增生为特征的疾病,多位于额、颞叶。部分病例发病可能与Ⅱ型神经纤维瘤病(NF2)相关。临床上常分为NF2突变型和散发型。本文报道的2例MA患儿的肿瘤均位于小脑幕上,术前影像学诊断均考虑胶质瘤可能。术后均经病理学证实为MA,免疫组织化学检测CD31、Ki67、P53均为阳性表达,基因检测均无NF2突变。肿瘤均为全切除,术后随访至
期刊
目的探讨基于多模态神经影像的虚拟现实技术在中央区及其毗邻部位脑肿瘤术前计划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2月至2018年4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36例中央区及其毗邻部位脑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均行3.0T的MRI扫描,并利用Iplan软件将多模态影像配准融合并重建出三维虚拟现实模型,然后根据虚拟现实模型对肿瘤与功能区的关系及肿瘤周围的血管分布情况进行评估,最后与术中所见进
脑动静脉畸形(bAVM)是复杂的出血性脑血管病之一,是胚胎时期在各种内外界环境的影响下,基因、细胞因子和蛋白等多因素共同作用导致血管发育异常的结果。但是,导致bAVM发生发展的具体生物学机制尚不明确,了解其发病的机制对于预防bAVM的发生发展、开发靶向药物和指导临床干预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分子生物学角度,包括基因、细胞因子、蛋白和信号通路等多个方面重点对bAVM发病的分子生物学机制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期刊
目的探讨血流导向装置(FD)治疗颅内大型未破裂动脉瘤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人民医院(河南省人民医院)脑血管介入科2015年2月至2019年7月应用FD(Pipeline+Tubridge)治疗的颅内大型(最大径≥10 mm)未破裂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共92例(95个动脉瘤)。采用改良Rankin量表评分(mRS)标准评价临床预后,采用O′Kelly-Marotta(OKM)分级标
目的探讨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10(MCM10)在丘脑胶质瘤中的表达特点及其对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行肿瘤切除术的48例丘脑胶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1周,行头颅MRI检查以判断肿瘤的切除程度。出院后对所有患者行门诊或电话随访,包括复查头颅增强MRI和行Karnofsky功能状态评分(KPS)。术中均留取肿瘤组织,以备行MC
目的探讨基质硬度通过yes相关蛋白(YAP)促进脑胶质瘤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MT)和血管生成拟态(VM)形成的机制。方法在不同基质硬度条件下培养人脑胶质瘤U87细胞株,0.2、16.0和64.0 kPa 3种硬度分别代表正常大脑、胶质瘤和极度僵硬。以CCK8实验检测胶质瘤细胞的增殖能力,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检测YAP细胞定位的改变,以实时定量PCR检测YAP靶基因CTGF、CRY61的表达,以蛋白印迹
脑海绵状血管畸形(CCM)是一种临床常见的颅内血管畸形疾病。目前,已确定了3个主要致病基因:CCM1、CCM2和CCM3。随着对CCM致病机制研究的深入,发现了越来越多的致病相关信号通路与药物治疗靶点。部分药物对CCM表现出良好的治疗效果。本文以不同的基因突变为背景,以不同的信号通路及特定的治疗靶点为线索,归纳总结CCM潜在的治疗药物并阐述其信号通路,为进一步的研究和药物治疗提供理论基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