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素有“陇右明珠”之美称的兴隆山为甘肃的旅游胜地。这里的一寺一塔、一涧一峰、一草一木、一洞一石都神奇美丽,绚丽多姿。最有代表意义的还要数横卧于兴隆山和栖云山之间的云龙桥了。它飞檐翘拱,雕梁画栋,犹如一条彩虹飞落溪间,立于桥上,西望栖云仙阁云雾缥缈,南观兴隆秀色绿波泛金山岚如带,真是此桥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见几回。
相传清乾隆年间,道士悟元子云游到此,被兴隆山钟灵毓秀的山色所迷醉,因而定居下来,修心养性。他收养了一个徒弟叫唐童,唐童幼年身染瘟疫被遗弃荒野,幸遇悟元子发现后抱回山中,施药救治,抚养成人。为了报答师父的养育之恩,唐童每天随师父走州过府,悬壶乡里,稍有空闲便去深山采摘药材,好卖得银钱早日实现师父修建庙宇之夙愿。
一日,师徒化缘回来,见河水暴涨,水势凶猛,所有过往行人的的行李包裹全被大水冲走,悟元子见状,不顾旅途劳累,跳下齐腰深的水中帮别人打捞,可最终还是不尽人意。望着山民樵夫一张张愁苦的脸,悟元子把募化来的银钱全都散给了这些遭难的人……
从此,在这里架一座桥,便成了师徒二人的心愿。当晚,悟元子拿了斧子带领徒弟下得山来,从白天发现的被河水冲刷裸露的树根上找到了办法。谁料那木质比生铁还硬,几十斧子下去只留下一点痕印。砍到半夜,师徒二人索性脱去袍褂,赤膊上阵。手上打起的血泡染红了斧头把,汗水打湿了脚下的泥土,可树根才砍断了一半,师徒俩耗尽体力,精疲力竭。正在这时,突然刮过一阵狂风,只听喀嚓一声,那树不偏不斜,正好搭在对面的河岸上,形成了一座独木桥。
原来是悟元子的开宗师父“龛谷老人”路过此地,被徒弟造福世人的诚心所打动,就暗自助了他俩一臂之力,并留下镇山之宝“指南三术”。从此,苑州一带,连年风调雨顺,万民乐业,五谷丰登。百姓无不感恩戴德,纷纷为兴隆山捐粮捐钱,出工出夫,能工巧匠也汇至而来。一时烧砖炼瓦,修殿塑神,日夜建修不停。三年功夫,70余座亭榭殿阁错落有致地坐落于东西两峰之上。独木桥也改建成了一座雕梁画栋、精巧玲珑的木拱桥,取名“迎善桥”。自此,引得四方僧侣、道士、香客闻名而来,络绎不绝。
谁料,那年农历六月初六,四方百姓赶赴山会,把一山沟围了个水泄不通。突然狂风大作,雷声震耳,乌云已压过了半个山顶,人们乱作一团,将一位快要分娩的孕妇挤倒在地。众人见状,怕遭“血光之灾”,纷纷四下躲闪,而悟元子闻讯后,深知人命关天,全然不顾这些,将孕妇抬起便走,谁知,偏巧在途经“迎善桥”时小产。与此同时,这里的亭台楼阁相继被“天火”所焚,悟元子苦不堪言,唐童痛不欲生。有人认为悟元子师徒不该在这圣洁之地,收留产妇,而使十年之功毁于一旦,但悟元子师徒的善行并未因此稍减,并重新着手新建道观。
一日,细雨霏霏,忽闻山下有人呼救,唐童哪顾崖险路滑,连滚带爬跑下山去救人,到了河边,他便奋力搭救……出水后的老婆婆已经不省人事,唐童忙脱下自己的袍褂披在老人身上,背起后直奔住舍,并为苏醒过来的老婆婆盛上热气腾腾的饭菜。哪知,老婆婆将师徒二人饭菜吃了个精光后,还不见饱,唐童又提水准备重做,只见老婆婆变成一位道士递给唐童一支3寸长的麦秸杆说:“这可当路走,视桥架。”说完就乘云而去了。事后,师徒就用这根麦秸杆建造了一座握桥。
自此,悟元子便在西峰半山间搭起了一孔石屋,称“自在窝”,整日在那里专心致志地编著医书,抄写经文。
后来,榆中知县陈昌以其桥架栖云、兴隆二峰之间,取两山通气之意改名为“云龙桥”并撰楹联曰:“云比泰山多,年年霖雨,苍生岂供仙人怡悦;龙如沧海卧,面面林峦,翠霭都觉有灵往来。”
云龙桥犹如一把古老的琴弦,弹奏着无数朝拜者的虔诚,弹奏着两山对峙的秀丽,弹奏着百鸟争鸣的和谐,弹奏着一涧溪水的清纯,千年不变,韵味深长……
相传清乾隆年间,道士悟元子云游到此,被兴隆山钟灵毓秀的山色所迷醉,因而定居下来,修心养性。他收养了一个徒弟叫唐童,唐童幼年身染瘟疫被遗弃荒野,幸遇悟元子发现后抱回山中,施药救治,抚养成人。为了报答师父的养育之恩,唐童每天随师父走州过府,悬壶乡里,稍有空闲便去深山采摘药材,好卖得银钱早日实现师父修建庙宇之夙愿。
一日,师徒化缘回来,见河水暴涨,水势凶猛,所有过往行人的的行李包裹全被大水冲走,悟元子见状,不顾旅途劳累,跳下齐腰深的水中帮别人打捞,可最终还是不尽人意。望着山民樵夫一张张愁苦的脸,悟元子把募化来的银钱全都散给了这些遭难的人……
从此,在这里架一座桥,便成了师徒二人的心愿。当晚,悟元子拿了斧子带领徒弟下得山来,从白天发现的被河水冲刷裸露的树根上找到了办法。谁料那木质比生铁还硬,几十斧子下去只留下一点痕印。砍到半夜,师徒二人索性脱去袍褂,赤膊上阵。手上打起的血泡染红了斧头把,汗水打湿了脚下的泥土,可树根才砍断了一半,师徒俩耗尽体力,精疲力竭。正在这时,突然刮过一阵狂风,只听喀嚓一声,那树不偏不斜,正好搭在对面的河岸上,形成了一座独木桥。
原来是悟元子的开宗师父“龛谷老人”路过此地,被徒弟造福世人的诚心所打动,就暗自助了他俩一臂之力,并留下镇山之宝“指南三术”。从此,苑州一带,连年风调雨顺,万民乐业,五谷丰登。百姓无不感恩戴德,纷纷为兴隆山捐粮捐钱,出工出夫,能工巧匠也汇至而来。一时烧砖炼瓦,修殿塑神,日夜建修不停。三年功夫,70余座亭榭殿阁错落有致地坐落于东西两峰之上。独木桥也改建成了一座雕梁画栋、精巧玲珑的木拱桥,取名“迎善桥”。自此,引得四方僧侣、道士、香客闻名而来,络绎不绝。
谁料,那年农历六月初六,四方百姓赶赴山会,把一山沟围了个水泄不通。突然狂风大作,雷声震耳,乌云已压过了半个山顶,人们乱作一团,将一位快要分娩的孕妇挤倒在地。众人见状,怕遭“血光之灾”,纷纷四下躲闪,而悟元子闻讯后,深知人命关天,全然不顾这些,将孕妇抬起便走,谁知,偏巧在途经“迎善桥”时小产。与此同时,这里的亭台楼阁相继被“天火”所焚,悟元子苦不堪言,唐童痛不欲生。有人认为悟元子师徒不该在这圣洁之地,收留产妇,而使十年之功毁于一旦,但悟元子师徒的善行并未因此稍减,并重新着手新建道观。
一日,细雨霏霏,忽闻山下有人呼救,唐童哪顾崖险路滑,连滚带爬跑下山去救人,到了河边,他便奋力搭救……出水后的老婆婆已经不省人事,唐童忙脱下自己的袍褂披在老人身上,背起后直奔住舍,并为苏醒过来的老婆婆盛上热气腾腾的饭菜。哪知,老婆婆将师徒二人饭菜吃了个精光后,还不见饱,唐童又提水准备重做,只见老婆婆变成一位道士递给唐童一支3寸长的麦秸杆说:“这可当路走,视桥架。”说完就乘云而去了。事后,师徒就用这根麦秸杆建造了一座握桥。
自此,悟元子便在西峰半山间搭起了一孔石屋,称“自在窝”,整日在那里专心致志地编著医书,抄写经文。
后来,榆中知县陈昌以其桥架栖云、兴隆二峰之间,取两山通气之意改名为“云龙桥”并撰楹联曰:“云比泰山多,年年霖雨,苍生岂供仙人怡悦;龙如沧海卧,面面林峦,翠霭都觉有灵往来。”
云龙桥犹如一把古老的琴弦,弹奏着无数朝拜者的虔诚,弹奏着两山对峙的秀丽,弹奏着百鸟争鸣的和谐,弹奏着一涧溪水的清纯,千年不变,韵味深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