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让学生生动活泼地学好数学,只有在平时的教学中注意点滴培养,积累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才能不断收获成功。教师的关爱可以让学生树立信心,成为前进的动力。教师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学生可以让学生心中顿时漾起幸福,从而产生学习的浓厚兴趣。“教育是一种爱的事业,需要用心去聆听,仔细去观察,以宽厚的胸怀感化每一位学生。”教师微笑的面容,温和的目光,落落大方的仪表,就能给学生带来一种和谐安全。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成功的体验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学生好好学习的愿望。”
【关键词】欣赏;兴趣;信心
教师的关爱可以让学生树立信心,成为前进的动力。因为它常常可以让学生心中顿时漾起幸福,同时感受到一种被关爱、被尊重、被信任的感觉,对培养学生的自信和兴趣会有很大帮助。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中明确提出,学生要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能够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
曾记得那难忘的“桂林”山水之行,或许是出于数学教师的职业敏感,当一路同行之人都接连慨叹于“清得可以看见江底沙石”的漓江之水、怪异如“骆驼”、似“老人”的桂林之石时,我却于无意间被桂林山石因为水的倒影而形成的那一幅幅鬼斧神工般的天然“轴对称图形”而深深打动和折服。
在随后的《轴对称图形》一课的教学中,我进行了这样的尝试:师: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了“轴对称图形”的世界,感受到了轴对称图形给我们带来的无穷无尽的美的享受。其实,对于“对称美”的热爱,人类如此,大自然更是钟爱有加。前些天,老师去了桂林,并给大家带回一些桂林山水的图片。(出示遮去倒影后的桂林山石的图片,供学生欣赏。)你们发现什么?边看图片,边有学生嘀咕开了:“美是很美,可它们并不对称呀!”“今天我们学习轴对称图形,干嘛给我们看这些图片?”……正当同学们为此颇感疑惑时,我不失时机将遮去的倒影重新展现在学生们面前时。几乎在一瞬间,所有同学都呆住了。因为,此时此刻展现在他们面前的,正是那一幅幅大自然的伟大杰作:奇异的山、水中的倒影以及由此而形成的那份没有雕饰、不着痕迹的轴对称图形。不难想像,就像我当初一样,他们一个个都被眼前这一幅幅美妙的轴对称图形所深深打动,并惊叹于大自然所创造的这一奇特的对称美的意境。就这样,一种惊异感和强烈的审美体验在每一个孩子的心田油然而生,并不断激荡、扩散、生成……有人说,数学课堂应当是数学文化流淌的地方,是学生不断用心去触摸数学本质、感受数学内在文化特质的自由天空。
接着我又出示了一片叶子,让学生欣赏,学生看到了也不感觉到它有多么美,当我画上对称轴,形成一个对称图形的时候,学生就发现那就变成了一个心形图案,学生感受到了一种新鲜的美,再画一条对称轴,立刻变出了两个心,再画一条对称轴,变出了四叶草,学生感受到了对称的神奇力量,再画一条对称轴,出现了更多四叶草排列的花边……
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发自内心的微笑对整个课堂气氛影响很大。建立和培养学生敏捷的观察力是教师的责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尽可能地多给学生一点思维空间和活动余地,凡是学生能探索得出的,决不替代。凡是学生能独立思考的,决不暗示,让学生自己分享和体会成功的愉悦,多给学生提供一些展现自己才能的机会,培养让他们善于思考勤于观察的良好习惯,以好的心情专注于课堂学习。例如:我在教学《面积是多少》的时候,有这样一道题:分一分,数一数。下面图形的面积分别是多少平方厘米?你能先把每个图形分成几块,再数一数吗?
为了让学生能积极思考问题,首先让学生数出一共有几格。学生有横着数,还可以竖着数。虽然数起来比较繁,但这是一种有序的思维方式,所以我鼓励他们用这种方法来数。在此基础上,我积极启发学生用更简便的方法来数,即先分一分,然后再数,于是学生想着用各种方法来分,先把图形分成了几个不同的长方形,再用算式来表示出小方格的多少。有画横线分的:①1×13+2×4+10×5。有画竖线分的:②4×8+2×9+6×4。学生能够按照这种有序的方式来思考问题已经很好了。能用这样的方法来解决问题的学生就可以对着老师笑一笑了。然而老师并不就此结束,而是继续追问:你还有不同的方法吗?学生通过思考画出了与众不同的竖线,得到了更多的方法,用算式表示:③10×10+1×3-2×6 ④13×8-3×7-2×6。这是一种奇特的思考问题的方法。他用到了补充分割的方法,思维的角度转换了方向,如果学生能经常用这种转换了方向的思维,那么他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必将大大提高。能想到这样的方法就可以哈哈大笑一下了,同学们要想向他们学习的也可以哈哈大笑一下。
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我应具备敏锐的数学视角,以捕捉现实生活中所内涵着的丰富的、富有生命力的“文化”要素,为数学教学所用,并真正转化为学生数学成长的有效资源与动力。一次难忘的桂林之行,在丰富和拓宽我视野的同时,更给我数学的心灵形成并积蓄了一种美妙冲击,而我更愿意与孩子们分享这一深刻的数学发现与情感体验,并努力将其转化为一种数学力量,以促成他们数学涵养的不断成长,学生也感受到了数学活动的神奇魅力。
(作者单位:江苏省张家港市云盘小学)
【关键词】欣赏;兴趣;信心
教师的关爱可以让学生树立信心,成为前进的动力。因为它常常可以让学生心中顿时漾起幸福,同时感受到一种被关爱、被尊重、被信任的感觉,对培养学生的自信和兴趣会有很大帮助。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中明确提出,学生要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能够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
曾记得那难忘的“桂林”山水之行,或许是出于数学教师的职业敏感,当一路同行之人都接连慨叹于“清得可以看见江底沙石”的漓江之水、怪异如“骆驼”、似“老人”的桂林之石时,我却于无意间被桂林山石因为水的倒影而形成的那一幅幅鬼斧神工般的天然“轴对称图形”而深深打动和折服。
在随后的《轴对称图形》一课的教学中,我进行了这样的尝试:师: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了“轴对称图形”的世界,感受到了轴对称图形给我们带来的无穷无尽的美的享受。其实,对于“对称美”的热爱,人类如此,大自然更是钟爱有加。前些天,老师去了桂林,并给大家带回一些桂林山水的图片。(出示遮去倒影后的桂林山石的图片,供学生欣赏。)你们发现什么?边看图片,边有学生嘀咕开了:“美是很美,可它们并不对称呀!”“今天我们学习轴对称图形,干嘛给我们看这些图片?”……正当同学们为此颇感疑惑时,我不失时机将遮去的倒影重新展现在学生们面前时。几乎在一瞬间,所有同学都呆住了。因为,此时此刻展现在他们面前的,正是那一幅幅大自然的伟大杰作:奇异的山、水中的倒影以及由此而形成的那份没有雕饰、不着痕迹的轴对称图形。不难想像,就像我当初一样,他们一个个都被眼前这一幅幅美妙的轴对称图形所深深打动,并惊叹于大自然所创造的这一奇特的对称美的意境。就这样,一种惊异感和强烈的审美体验在每一个孩子的心田油然而生,并不断激荡、扩散、生成……有人说,数学课堂应当是数学文化流淌的地方,是学生不断用心去触摸数学本质、感受数学内在文化特质的自由天空。
接着我又出示了一片叶子,让学生欣赏,学生看到了也不感觉到它有多么美,当我画上对称轴,形成一个对称图形的时候,学生就发现那就变成了一个心形图案,学生感受到了一种新鲜的美,再画一条对称轴,立刻变出了两个心,再画一条对称轴,变出了四叶草,学生感受到了对称的神奇力量,再画一条对称轴,出现了更多四叶草排列的花边……
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发自内心的微笑对整个课堂气氛影响很大。建立和培养学生敏捷的观察力是教师的责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尽可能地多给学生一点思维空间和活动余地,凡是学生能探索得出的,决不替代。凡是学生能独立思考的,决不暗示,让学生自己分享和体会成功的愉悦,多给学生提供一些展现自己才能的机会,培养让他们善于思考勤于观察的良好习惯,以好的心情专注于课堂学习。例如:我在教学《面积是多少》的时候,有这样一道题:分一分,数一数。下面图形的面积分别是多少平方厘米?你能先把每个图形分成几块,再数一数吗?
为了让学生能积极思考问题,首先让学生数出一共有几格。学生有横着数,还可以竖着数。虽然数起来比较繁,但这是一种有序的思维方式,所以我鼓励他们用这种方法来数。在此基础上,我积极启发学生用更简便的方法来数,即先分一分,然后再数,于是学生想着用各种方法来分,先把图形分成了几个不同的长方形,再用算式来表示出小方格的多少。有画横线分的:①1×13+2×4+10×5。有画竖线分的:②4×8+2×9+6×4。学生能够按照这种有序的方式来思考问题已经很好了。能用这样的方法来解决问题的学生就可以对着老师笑一笑了。然而老师并不就此结束,而是继续追问:你还有不同的方法吗?学生通过思考画出了与众不同的竖线,得到了更多的方法,用算式表示:③10×10+1×3-2×6 ④13×8-3×7-2×6。这是一种奇特的思考问题的方法。他用到了补充分割的方法,思维的角度转换了方向,如果学生能经常用这种转换了方向的思维,那么他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必将大大提高。能想到这样的方法就可以哈哈大笑一下了,同学们要想向他们学习的也可以哈哈大笑一下。
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我应具备敏锐的数学视角,以捕捉现实生活中所内涵着的丰富的、富有生命力的“文化”要素,为数学教学所用,并真正转化为学生数学成长的有效资源与动力。一次难忘的桂林之行,在丰富和拓宽我视野的同时,更给我数学的心灵形成并积蓄了一种美妙冲击,而我更愿意与孩子们分享这一深刻的数学发现与情感体验,并努力将其转化为一种数学力量,以促成他们数学涵养的不断成长,学生也感受到了数学活动的神奇魅力。
(作者单位:江苏省张家港市云盘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