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黑腐病是危害甘蓝生产的重要病害之一,成株染病后常出现叶斑和叶脉变黑,直接影响植株光合作用,田间发病严重时可造成植株大量死亡,直接影响生产效益。为了有效防控甘蓝黑腐病的发生,现对该病症状的识别、病原菌侵染规律以及病害综合防控技术介绍如下:
1 症状特征
甘蓝幼苗和成株均可能发病。幼苗染病,子叶呈水浸状,逐渐枯死。成株发病多从叶缘开始,形成“V”字形黄褐色病斑,边缘有黄色晕环,病斑扩大后周围叶片组织变黄或枯死。病菌可从病叶维管束蔓延到叶柄或球茎引起植株萎蔫,病变处的叶脉坏死变黑,严重时维管束呈黑色网状。干燥条件下甘蓝叶球出现黑心或干腐,湿度大时病部腐烂,但无臭味,区别于软腐病。
2 侵染规律
甘蓝黑腐病是由甘蓝黑腐黄单胞杆菌侵染引起的一种细菌性病害。病菌主要在种子、田间病残体或采种株上越冬,常通过病株、肥料、雨水、灌溉水、农具、昆虫等传播,由甘蓝气孔或伤口侵入,沿维管束系统发展蔓延。高温高湿、多雨、地势低洼、排水不良、连作、偏施氮肥、植株徒长或早衰、害虫猖獗等因素会加重甘蓝黑腐病的发生。
3 综合防控
3.1 选用良种 可选用中甘系列等甘蓝品种中具有较强抗病能力、适宜当地栽培条件、产量高、品质优、商品性好的甘蓝品种。
3.2 轮作换茬 与十字花科以外的作物如辣椒、茄子、黄瓜、南瓜、豇豆等进行合理轮作,可以显著减少甘蓝黑腐病的发生。
3.3 种子消毒 在播种前,将种子放入50 ℃的温水中,水量为种子量的5倍左右,不断搅拌,水温下降可及时补充热水,维持15~20分钟,然后待水温降低至室温时停止搅拌。也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 000倍液或0.1%硫酸铜溶液浸种15~20分钟,清水漂洗3~4次。处理过的种子,捞出晾干表面水分后播种。
3.4 生产管理
1)适期播种。根据露地或设施栽培条件及生产季节选择适宜甘蓝品种,要按照品种说明适时播种。
2)培育壮苗。育苗宜选用无病基质,或对营养土用多菌灵等化学药剂杀菌后再用穴盘或苗床育苗,以培育无病壮苗。
3)高畦栽培。定植前应剔除病苗、弱苗,移栽苗时带上土坨,宜采用地膜覆盖高畦栽培,一般畦宽1.3~1.4 m,畦高20 cm,双行定植。
4)合理浇水。栽苗后要浇定植水;过4~6天,根据土壤墒情再浇缓苗水。之后遇旱应及时灌溉,遇积水应及时开沟排水,避免田间过旱过涝。结球期维持土壤湿润,保证水分充足供应。采收前5~7天,应停止浇水以利于收获。
5)科学施肥。应施足基肥,适时追肥。一般结合整地每亩施腐熟有机肥5 000 kg、氮磷钾三元复合肥50 kg、过磷酸钙20 kg作为基肥。追肥时可结合浇水进行,浇缓苗水时,每亩用尿素5 kg对水冲施。在甘蓝莲座初期,每亩追施尿素10 kg或复合肥15 kg作为“发棵肥”。在结球初期,每亩追施尿素10 kg、过磷酸钙10 kg、硫酸钾10 kg作为“结球肥”。在包心结球中期,每亩追施复合肥15 kg以利于内叶生长,充实叶球。另外,也可以根据植株生长情况,在甘蓝莲座期和结球中期,叶面喷施0.2%~0.3%磷酸二氢钾溶液,或每亩随水冲施倍力钾或富含磷钾和其他多种微量元素的冲施肥10~15 kg,以增强植株抗病能力,提高甘蓝品质。
3.5 药剂防治 在甘蓝黑腐病发生初期,可叶面喷洒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湿性粉剂3 000倍液或50%代森铵水剂800~1 000倍液等有效药剂,重点喷洒在病株基部及近地表处。药剂宜交替使用,每隔7~10天喷1次,连续喷3~4次。当发现田间有染病严重的病株时,要立即将其拔除,并在定植穴内撒上生石灰防止病菌扩散。甘蓝收获后要及时清除田间病株残体,减少下茬病原基数。
1 症状特征
甘蓝幼苗和成株均可能发病。幼苗染病,子叶呈水浸状,逐渐枯死。成株发病多从叶缘开始,形成“V”字形黄褐色病斑,边缘有黄色晕环,病斑扩大后周围叶片组织变黄或枯死。病菌可从病叶维管束蔓延到叶柄或球茎引起植株萎蔫,病变处的叶脉坏死变黑,严重时维管束呈黑色网状。干燥条件下甘蓝叶球出现黑心或干腐,湿度大时病部腐烂,但无臭味,区别于软腐病。
2 侵染规律
甘蓝黑腐病是由甘蓝黑腐黄单胞杆菌侵染引起的一种细菌性病害。病菌主要在种子、田间病残体或采种株上越冬,常通过病株、肥料、雨水、灌溉水、农具、昆虫等传播,由甘蓝气孔或伤口侵入,沿维管束系统发展蔓延。高温高湿、多雨、地势低洼、排水不良、连作、偏施氮肥、植株徒长或早衰、害虫猖獗等因素会加重甘蓝黑腐病的发生。
3 综合防控
3.1 选用良种 可选用中甘系列等甘蓝品种中具有较强抗病能力、适宜当地栽培条件、产量高、品质优、商品性好的甘蓝品种。
3.2 轮作换茬 与十字花科以外的作物如辣椒、茄子、黄瓜、南瓜、豇豆等进行合理轮作,可以显著减少甘蓝黑腐病的发生。
3.3 种子消毒 在播种前,将种子放入50 ℃的温水中,水量为种子量的5倍左右,不断搅拌,水温下降可及时补充热水,维持15~20分钟,然后待水温降低至室温时停止搅拌。也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 000倍液或0.1%硫酸铜溶液浸种15~20分钟,清水漂洗3~4次。处理过的种子,捞出晾干表面水分后播种。
3.4 生产管理
1)适期播种。根据露地或设施栽培条件及生产季节选择适宜甘蓝品种,要按照品种说明适时播种。
2)培育壮苗。育苗宜选用无病基质,或对营养土用多菌灵等化学药剂杀菌后再用穴盘或苗床育苗,以培育无病壮苗。
3)高畦栽培。定植前应剔除病苗、弱苗,移栽苗时带上土坨,宜采用地膜覆盖高畦栽培,一般畦宽1.3~1.4 m,畦高20 cm,双行定植。
4)合理浇水。栽苗后要浇定植水;过4~6天,根据土壤墒情再浇缓苗水。之后遇旱应及时灌溉,遇积水应及时开沟排水,避免田间过旱过涝。结球期维持土壤湿润,保证水分充足供应。采收前5~7天,应停止浇水以利于收获。
5)科学施肥。应施足基肥,适时追肥。一般结合整地每亩施腐熟有机肥5 000 kg、氮磷钾三元复合肥50 kg、过磷酸钙20 kg作为基肥。追肥时可结合浇水进行,浇缓苗水时,每亩用尿素5 kg对水冲施。在甘蓝莲座初期,每亩追施尿素10 kg或复合肥15 kg作为“发棵肥”。在结球初期,每亩追施尿素10 kg、过磷酸钙10 kg、硫酸钾10 kg作为“结球肥”。在包心结球中期,每亩追施复合肥15 kg以利于内叶生长,充实叶球。另外,也可以根据植株生长情况,在甘蓝莲座期和结球中期,叶面喷施0.2%~0.3%磷酸二氢钾溶液,或每亩随水冲施倍力钾或富含磷钾和其他多种微量元素的冲施肥10~15 kg,以增强植株抗病能力,提高甘蓝品质。
3.5 药剂防治 在甘蓝黑腐病发生初期,可叶面喷洒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湿性粉剂3 000倍液或50%代森铵水剂800~1 000倍液等有效药剂,重点喷洒在病株基部及近地表处。药剂宜交替使用,每隔7~10天喷1次,连续喷3~4次。当发现田间有染病严重的病株时,要立即将其拔除,并在定植穴内撒上生石灰防止病菌扩散。甘蓝收获后要及时清除田间病株残体,减少下茬病原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