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共中央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指出,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同时也明确要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从小抓起、从学校抓起。基于此,笔者主要从“将德育教育渗透到每个学科”“德育管理与学校其他管理进行有机融合”以及“积极构建师生立德扬善共同实践的和谐关系”这三方面内容切入,针对如何构建“立德扬善”的德育模式进行了一系列详细而具体的研究,其目的在于通过探究有效的方法与途径,从而为农村小学的德育教学与管理提供一些新理念、新思想。
关键词:立德扬善;德育教育;和谐关系;教学质量
学校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由于农村学生在社会上会受到一些低级、粗俗的生活方式和不健康思想意识的影响,再加上农村小学生家长的文化层次较低,以至于对孩子抚养方式不当和家庭成员言行不良,导致学生无法形成良好的品德。由此,学校教育毫无疑问地成了培养学生品德的重要场所,而这就需要学校师生之间互帮互助传递正能量,为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提供良好的氛围。
一、 将德育教育渗透到每个学科,全方位提升学生的德育水平
德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育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对此,学校可以将德育教育渗透到每个学科,以便于全方位提升学生的德育水平,帮助他们塑造健全的人格。具体而言,首先,针对思想品德教育课,教师可以适度增加课程比例。比如,增加课时与充实内容、组织开展校园德育活动,引导学生在品德课中不断汲取德育教育的营养。因为思想品德课是进行德育教育的主要途径,尤其是它的内容都是围绕德育工作而展开,所以务必要先从它作为德育渗透的突破口进行切入,做好对学生的德育渗透,让他们理解为人处世的道理与优秀品质。再者,针对语文课程,教师可以在讲述有关《弟子规》或古代诗词的过程中,将一些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普及给学生,引导他们理解古人所体现出的优秀品质与高尚的德行。例如司马光砸光、孔融让梨、闻鸡起舞、悬梁刺股等。同时也可以在讲述某些现代课文内容的过程中,将所蕴含的一些积极因素阐述给学生,让他们能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最后,针对数学课程,教师可以将古人如何进行计算的故事告知学生。例如,祖冲之与圆周率,让他们感受到古人的优秀智慧与勤奋努力的奋斗精神。由此可见,学校应该注重德育知识在各个学科教学中的渗透与普及,这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不同学科的主要知识,而且也有助于他们提升自身的德育水平。
二、 德育管理与学校其他管理进行有机融合,全面改善教学质量
教学质量是学校发展与建设的生命线。因此学校领导者、管理者与教师应当重点关注教学质量。而要想从根本上改善教学质量,首先应当重点关注教育管理这方面内容,即注重教育管理与德育管理的有机结合。具体而言,学校在完善校内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应当注重学生的学习内外部条件,从教学设备、校园环境、师资力量等着手将学校打造成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制度文化三者并存的好學校。例如,学校可以在告示栏中张贴古往今来优秀人物的光荣事迹或宣传校内的好人好事,也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烈士陵墓或者其他博物馆,引导他们理解这些优秀人物身边的德育精神。除此之外,学校应当定期召开教师会,统一内部人员的思想观念,让教师注重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注重立德扬善思想的融入,注重日常对学生的帮助和指导,同时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家访、家长会、座谈会等方式让学生对立德扬善产生多方面的了解,也让他们认识到立德扬善在实际生活和课堂学习中无处不在,从而促使他们感受到来自学校与社会的正能量。只有这样,教育管理才能深度融入德育教育,才能真正提升教学质量,才能真正促进每位学生德育水平的提高。
三、 积极构建师生立德扬善共同实践的和谐关系,促进良好德育氛围的形成
正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话深刻表明,有什么样的环境氛围,那么生活在这个环境中的人也会是什么样子的。换言之,环境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一个人的身心发展与成长。所以教师应当在学习与生活中努力构建与学生之间的和谐关系,进而将校园打造成一个充满德育气息与人文情怀的优秀学校。具体而言,首先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仔细留意身边的善人善举,然后让他们从这些“优秀人员”身上学到一些良好的品行,明白自己的不足与缺点。与此同时,教师也应当在平时工作过程中注重自身的德行,即从自身的品行做起,引导学生从自己的良好榜样与示范中深刻剖析与反思自己的行为习惯,同时也可以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帮助学生发现和认识到自己在生活实际、课堂学习中学习、感受和养成的一些良好习惯,通过大力弘扬身边的善人善举的方式,在潜移默化中为学生传递正能量,营造学习好人好事的氛围,为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使学校德育教育与管理工作得到进一步提高,进而为实现立德树人打下基础。再者,教师也可以定期在班级上开展一些有关“争当小小活雷锋”的德育教育活动,同时可以以奖励的方式鼓励学生全部都参与其中,让他们互相学习,互相进步,从而形成浓烈的德育氛围。最后,教师应当多与学生进行交流,及时了解学生的身心需求,与他们建立深厚的友谊,从而成为他们的知心朋友。由此可见,教师通过积极促进师生的友好互动、积极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利于让学生向社会、学校与家庭传递正能量、传递爱。
四、 结束语
总而言之,学校应当将“立德扬善”这一主题积极融入到教学、管理与活动中,深度把控德育知识的渗透与普及,全面结合德育教育与学校管理,积极构建师生之间以“立德扬善”为中心的和谐关系,从而引导学生学习并领会立德扬善的重要意义,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中帮助他们构建正确的人生观与世界观,提升他们的优良品质与高尚德行,让他们都能成为一个对祖国有用的栋梁之才、高德之才。
参考文献:
[1]陆逊.加强小学德育教育管理方法的研究[J].考试周刊,2018,(02):31.
[2]范锦飘.整合德育资源,优化德育管理[J].教书育人,2017,(35):25-27.
作者简介:
王兴成,甘肃省白银市,甘肃省靖远县大芦镇浙江卡森希望小学。
关键词:立德扬善;德育教育;和谐关系;教学质量
学校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由于农村学生在社会上会受到一些低级、粗俗的生活方式和不健康思想意识的影响,再加上农村小学生家长的文化层次较低,以至于对孩子抚养方式不当和家庭成员言行不良,导致学生无法形成良好的品德。由此,学校教育毫无疑问地成了培养学生品德的重要场所,而这就需要学校师生之间互帮互助传递正能量,为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提供良好的氛围。
一、 将德育教育渗透到每个学科,全方位提升学生的德育水平
德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育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对此,学校可以将德育教育渗透到每个学科,以便于全方位提升学生的德育水平,帮助他们塑造健全的人格。具体而言,首先,针对思想品德教育课,教师可以适度增加课程比例。比如,增加课时与充实内容、组织开展校园德育活动,引导学生在品德课中不断汲取德育教育的营养。因为思想品德课是进行德育教育的主要途径,尤其是它的内容都是围绕德育工作而展开,所以务必要先从它作为德育渗透的突破口进行切入,做好对学生的德育渗透,让他们理解为人处世的道理与优秀品质。再者,针对语文课程,教师可以在讲述有关《弟子规》或古代诗词的过程中,将一些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普及给学生,引导他们理解古人所体现出的优秀品质与高尚的德行。例如司马光砸光、孔融让梨、闻鸡起舞、悬梁刺股等。同时也可以在讲述某些现代课文内容的过程中,将所蕴含的一些积极因素阐述给学生,让他们能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最后,针对数学课程,教师可以将古人如何进行计算的故事告知学生。例如,祖冲之与圆周率,让他们感受到古人的优秀智慧与勤奋努力的奋斗精神。由此可见,学校应该注重德育知识在各个学科教学中的渗透与普及,这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不同学科的主要知识,而且也有助于他们提升自身的德育水平。
二、 德育管理与学校其他管理进行有机融合,全面改善教学质量
教学质量是学校发展与建设的生命线。因此学校领导者、管理者与教师应当重点关注教学质量。而要想从根本上改善教学质量,首先应当重点关注教育管理这方面内容,即注重教育管理与德育管理的有机结合。具体而言,学校在完善校内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应当注重学生的学习内外部条件,从教学设备、校园环境、师资力量等着手将学校打造成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制度文化三者并存的好學校。例如,学校可以在告示栏中张贴古往今来优秀人物的光荣事迹或宣传校内的好人好事,也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烈士陵墓或者其他博物馆,引导他们理解这些优秀人物身边的德育精神。除此之外,学校应当定期召开教师会,统一内部人员的思想观念,让教师注重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注重立德扬善思想的融入,注重日常对学生的帮助和指导,同时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家访、家长会、座谈会等方式让学生对立德扬善产生多方面的了解,也让他们认识到立德扬善在实际生活和课堂学习中无处不在,从而促使他们感受到来自学校与社会的正能量。只有这样,教育管理才能深度融入德育教育,才能真正提升教学质量,才能真正促进每位学生德育水平的提高。
三、 积极构建师生立德扬善共同实践的和谐关系,促进良好德育氛围的形成
正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话深刻表明,有什么样的环境氛围,那么生活在这个环境中的人也会是什么样子的。换言之,环境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一个人的身心发展与成长。所以教师应当在学习与生活中努力构建与学生之间的和谐关系,进而将校园打造成一个充满德育气息与人文情怀的优秀学校。具体而言,首先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仔细留意身边的善人善举,然后让他们从这些“优秀人员”身上学到一些良好的品行,明白自己的不足与缺点。与此同时,教师也应当在平时工作过程中注重自身的德行,即从自身的品行做起,引导学生从自己的良好榜样与示范中深刻剖析与反思自己的行为习惯,同时也可以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帮助学生发现和认识到自己在生活实际、课堂学习中学习、感受和养成的一些良好习惯,通过大力弘扬身边的善人善举的方式,在潜移默化中为学生传递正能量,营造学习好人好事的氛围,为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使学校德育教育与管理工作得到进一步提高,进而为实现立德树人打下基础。再者,教师也可以定期在班级上开展一些有关“争当小小活雷锋”的德育教育活动,同时可以以奖励的方式鼓励学生全部都参与其中,让他们互相学习,互相进步,从而形成浓烈的德育氛围。最后,教师应当多与学生进行交流,及时了解学生的身心需求,与他们建立深厚的友谊,从而成为他们的知心朋友。由此可见,教师通过积极促进师生的友好互动、积极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利于让学生向社会、学校与家庭传递正能量、传递爱。
四、 结束语
总而言之,学校应当将“立德扬善”这一主题积极融入到教学、管理与活动中,深度把控德育知识的渗透与普及,全面结合德育教育与学校管理,积极构建师生之间以“立德扬善”为中心的和谐关系,从而引导学生学习并领会立德扬善的重要意义,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中帮助他们构建正确的人生观与世界观,提升他们的优良品质与高尚德行,让他们都能成为一个对祖国有用的栋梁之才、高德之才。
参考文献:
[1]陆逊.加强小学德育教育管理方法的研究[J].考试周刊,2018,(02):31.
[2]范锦飘.整合德育资源,优化德育管理[J].教书育人,2017,(35):25-27.
作者简介:
王兴成,甘肃省白银市,甘肃省靖远县大芦镇浙江卡森希望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