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日,笔者到某县采访,碰上一件奇怪的事,刨根问底之心骤起,就主动与相关人士进行接触。通过了解,原来这是一个表面看来是两个不相干的事,却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的连环事件。笔者就以叙述故事的形式写出。
2008年7月份的一天,笔者因为别的事到某县采访,可被采访人不在,百无聊赖,正欲返回,却在行至一大街拐弯处,见某保险公司该县支公司大门前聚集有十几个人,每个人的脸色又露出神秘的表情。笔者走上前询问,这些人中有人小心翼翼地告诉笔者,一会儿市委书记、市长带领该市四区七县的党政一把手来参观该公司楼房的拆迁工程,并且还召开现场会。笔者抬头观看,看到该公司的办公楼呈现出一幅衰败、残破的景象,有的窗户没有窗框,工作人员早己迁出,一楼门口处摆放着一张撑着蚊帐的木床,隔着蚊帐还能看出白色的被子、床单等用品。
再四处一看,发现该公司大门口的马路对面不远处,停着四辆大型铲车,驾驶员们端坐在驾驶座位上,严阵以待。笔者禁不住掏出相机进行拍照,可刚拍了几张,就有人出面制止。这时忽然间各方人士一阵骚动,气氛顿时紧张异常,人群中有一位领导模样的人高喊:“领导的车辆马上到来,各有关人员各就各位,听候口令。”笔者随着其他人走进该公司的大门里边,找了个不显眼的地方,调好镜头。
隔着用铁栅栏做成的围墙往外看,见马路的不远处有数量大巴由东向西徐徐行驶,即将行至该公司的大门口时,不知谁大喊一声:“开始”。瞬间人声嘈杂,吆喝声不断,随之听到铁锤的砸击声,窗框、玻璃被砸摔落地劈劈啪啪的混合声。让记者大吃一惊的是,从楼上各层的窗户中都冒出了头戴安全帽,身着迷彩服的民工,人数众多。原来这些民工早就被安排藏在房子里。约摸有十几分钟的时间,大门旁边站立的几个人中有人高喊停止,可民工还是照常工作。在这几个人一再请求下,那个领导模样的人才命令民工停止。民工下楼后,又被命令打扫战场。落在地下的铝合金窗框被他们一一捡拾,又把大块的碎玻璃堆到墙根。捡拾起来的窗框装上了在院里早已停放好的几辆三马车上,之后陆陆续续离开现场。记者也诚惶诚恐,小心谨慎地收拾起相机。这时才发现领导乘坐的大巴车早已不知去向,数辆大型铲车也相继开走。
记者借机询问自称是该公司守护人员的几个人,这些人告诉记者,县政府要该公司拆迁,但因拆迁协议没达成,怕政府强制拆迁,就日夜在现场看护着,但昨天接到县政府电话,市领导带领其他区县的领导要来该公司召开拆迁成功的现场会,县政府要求该公司以大局为重,搁置争议,配合县政府应付一下市政府领导,同意县政府临时制造一个拆迁现场,做做样子,以保持该县在旧城改造、拆迁成功方面的榜样形象。等市领导参观后,这事就算结束了,而市领导及其他客人们则因工作辛苦被安排在县综合楼里接受高规格的招待了。这就是令人啼笑皆非的现场会,还有该市电视台的新闻采访车紧随着市领导的车辆,不知他们拍摄的是什么样的镜头,这难道不是一个标准的面子工程吗?
根据这个反常的情况,记者顿时产生了欲罢不能的冲动,虽然该公司负责人一再拒绝,但记者坚持要多了解一些情况。该公司主要负责人不敢直接告诉记者什么,就通知公司领导班子成员及一些职工代表到场,接受记者的调查。领导班子成员们各个脸色铁青、眉头紧锁,一幅满腔怒火被强烈压抑的神情,职工代表们则是七嘴八舌,从小声到大声,又上升到咒骂的等级,记者总算了解了事件的经过,作了笔录。大致情况是这样:
一、该县在所属市里是著名的经济强县,各方面的成就都会令上级关注。在该市开展的各县县城旧城改造的运动中,该县是第一个敢于冲破层层阻力,达到旧城改造拆迁工程的成功实施的县。所以才引来市领导带领其他的领导来观摩、学习、取经。
二、今年4月份,该公司被通告拆迁。该公司积极响应,在5月份就已另租房办公,腾出了房子。可因为县政府在安置补偿问题上的出尔反尔,不讲诚信,双方的拆迁协议一直没有达成,本来是应和开发商直接谈判的问题,可县政府却代替了开发商。在长达数月的交涉过程中,该公司遭到过县政府各方的多次威胁、恐吓。
一次相关会议上,县委书记说:“垂直公司中,谁不听话,就把它踢出我县,以后任何单位都不能和它发生业务关系。”
一次该县的县长说:“我们政府拆迁谁也挡不住,出什么事由我负责。”
一次县长给该公司的负责人说:“X经理,我限你两天签订协议,否则下周一强制拆迁。”
县政府临时成立的拆迁指挥部的领导们,也不把该公司放在眼里,倚仗县政府的权势对该公司负责人颐指气使、蛮不讲理。
这次拆迁的开发商,是由县委、县政府指定的,没有通过招标投标程序。
该公司负责人谈起这些情况,则是满脸的无奈和悲壮,而职工代表们却呈现出激昂和愤努的神情。负责人们还一再的请求笔者,千万不要曝光,千万不要上报,如曝光了我公司就无法在该县生存了。
该公司座落在县四大班子综合楼的东南方对角处,地理位置十分优越,这也是被县政府视为眼中钉的原因(职工语),垂直单位必须搬出城市中心地带,这好象是该县的潜规则。
该公司曾委婉的向县政府提议,该公司是大型国有公司,实力雄厚,请求政府批准自行开发改造,却遭到断然拒绝。
还好,因该公司的房产属国有资产,又在各方面的关注之下,县政府还一直没有强制拆迁。而双方在协议问题上却反反复复,一直不能成功。该公司负责人一提起这些事,就心有余悸,如坐针毡,极大地影响了该公司的正常工作。公司也不得不派人在楼房里轮流值班,日夜守护着。
这也不能不让我们联想到一些面子工程的案例:某市政府搬迁,搬入市级行政办公区城市广场。占地约255亩,总投资约12亿元,地价不会少于13亿元两者相加也就是25亿元。新行政中心被市民认为是全国第一,即使与中南海相比,也只是建筑风格不同而已。原有政府办公区环绕一圈,不到3分钟,而在新行政中心则花费36分钟;原市政府最高处为5层,而新行政中心最高14层。“亮化工程”曾一时流行,霓红灯是做什么用的,最初就是为了吸引顾客做广告宣传用的。在一些商业区,搞一些城市夜景丰富民众夜间生活有必要。但归根结底主要还是商业用途。但有的官员为了显示城市繁华,非得全城变成不夜城,将政府大楼用灯光照得富丽堂皇,把居民区也搞的夜晚如同白昼,卧室里如果不刷黑涂料不加厚窗帘,就象关不了灯。强迫所有单位商家一律自己出钱装霓红灯按照政府要求还必需按时开灯自己交电费,这就变成面子工程了。
以上这些典型案例折射出中国社会的种种现状,我们的多少官员急功近利,为了所谓的政绩,而大搞面子工程。
面子本来就是中国人的一个传统,讲面子并不是坏事,问题在于面子之后,是否真能变及里子,其实也就是量变和质变。人都要面子,中国人又似乎特别要面子,古代某人,家贫,吃不起肉,买些猪油,每日出门都要把嘴抹得油光,别人羡慕,自己满足。要面子正常,也是自尊心的外现嘛,但过分追求面子就是心理病态了。对个人来讲是这样。对政府和官员来讲,来来往往,面子自然也还是需要的,所以为面子而建的工程也是需要的,但是这面子工程千万不能大搞,政府官员大搞面子工程就不单纯是心理病态而是严重违纪违法的问题了。官员们有什么权力用老百姓的钱为自己的面子做工程呢?
狠刹不惜劳民伤财而打造“政绩工程”的歪风,撕去“面子工程”的面子,教育和要求各级领导切实改进工作作风,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正确的政绩观,按照科学发展观施政执政,这些固然是前提,但是,若要从源头上解决问题,达到釜底抽薪之效,则必须从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上狠下工夫。
2008年7月份的一天,笔者因为别的事到某县采访,可被采访人不在,百无聊赖,正欲返回,却在行至一大街拐弯处,见某保险公司该县支公司大门前聚集有十几个人,每个人的脸色又露出神秘的表情。笔者走上前询问,这些人中有人小心翼翼地告诉笔者,一会儿市委书记、市长带领该市四区七县的党政一把手来参观该公司楼房的拆迁工程,并且还召开现场会。笔者抬头观看,看到该公司的办公楼呈现出一幅衰败、残破的景象,有的窗户没有窗框,工作人员早己迁出,一楼门口处摆放着一张撑着蚊帐的木床,隔着蚊帐还能看出白色的被子、床单等用品。
再四处一看,发现该公司大门口的马路对面不远处,停着四辆大型铲车,驾驶员们端坐在驾驶座位上,严阵以待。笔者禁不住掏出相机进行拍照,可刚拍了几张,就有人出面制止。这时忽然间各方人士一阵骚动,气氛顿时紧张异常,人群中有一位领导模样的人高喊:“领导的车辆马上到来,各有关人员各就各位,听候口令。”笔者随着其他人走进该公司的大门里边,找了个不显眼的地方,调好镜头。
隔着用铁栅栏做成的围墙往外看,见马路的不远处有数量大巴由东向西徐徐行驶,即将行至该公司的大门口时,不知谁大喊一声:“开始”。瞬间人声嘈杂,吆喝声不断,随之听到铁锤的砸击声,窗框、玻璃被砸摔落地劈劈啪啪的混合声。让记者大吃一惊的是,从楼上各层的窗户中都冒出了头戴安全帽,身着迷彩服的民工,人数众多。原来这些民工早就被安排藏在房子里。约摸有十几分钟的时间,大门旁边站立的几个人中有人高喊停止,可民工还是照常工作。在这几个人一再请求下,那个领导模样的人才命令民工停止。民工下楼后,又被命令打扫战场。落在地下的铝合金窗框被他们一一捡拾,又把大块的碎玻璃堆到墙根。捡拾起来的窗框装上了在院里早已停放好的几辆三马车上,之后陆陆续续离开现场。记者也诚惶诚恐,小心谨慎地收拾起相机。这时才发现领导乘坐的大巴车早已不知去向,数辆大型铲车也相继开走。
记者借机询问自称是该公司守护人员的几个人,这些人告诉记者,县政府要该公司拆迁,但因拆迁协议没达成,怕政府强制拆迁,就日夜在现场看护着,但昨天接到县政府电话,市领导带领其他区县的领导要来该公司召开拆迁成功的现场会,县政府要求该公司以大局为重,搁置争议,配合县政府应付一下市政府领导,同意县政府临时制造一个拆迁现场,做做样子,以保持该县在旧城改造、拆迁成功方面的榜样形象。等市领导参观后,这事就算结束了,而市领导及其他客人们则因工作辛苦被安排在县综合楼里接受高规格的招待了。这就是令人啼笑皆非的现场会,还有该市电视台的新闻采访车紧随着市领导的车辆,不知他们拍摄的是什么样的镜头,这难道不是一个标准的面子工程吗?
根据这个反常的情况,记者顿时产生了欲罢不能的冲动,虽然该公司负责人一再拒绝,但记者坚持要多了解一些情况。该公司主要负责人不敢直接告诉记者什么,就通知公司领导班子成员及一些职工代表到场,接受记者的调查。领导班子成员们各个脸色铁青、眉头紧锁,一幅满腔怒火被强烈压抑的神情,职工代表们则是七嘴八舌,从小声到大声,又上升到咒骂的等级,记者总算了解了事件的经过,作了笔录。大致情况是这样:
一、该县在所属市里是著名的经济强县,各方面的成就都会令上级关注。在该市开展的各县县城旧城改造的运动中,该县是第一个敢于冲破层层阻力,达到旧城改造拆迁工程的成功实施的县。所以才引来市领导带领其他的领导来观摩、学习、取经。
二、今年4月份,该公司被通告拆迁。该公司积极响应,在5月份就已另租房办公,腾出了房子。可因为县政府在安置补偿问题上的出尔反尔,不讲诚信,双方的拆迁协议一直没有达成,本来是应和开发商直接谈判的问题,可县政府却代替了开发商。在长达数月的交涉过程中,该公司遭到过县政府各方的多次威胁、恐吓。
一次相关会议上,县委书记说:“垂直公司中,谁不听话,就把它踢出我县,以后任何单位都不能和它发生业务关系。”
一次该县的县长说:“我们政府拆迁谁也挡不住,出什么事由我负责。”
一次县长给该公司的负责人说:“X经理,我限你两天签订协议,否则下周一强制拆迁。”
县政府临时成立的拆迁指挥部的领导们,也不把该公司放在眼里,倚仗县政府的权势对该公司负责人颐指气使、蛮不讲理。
这次拆迁的开发商,是由县委、县政府指定的,没有通过招标投标程序。
该公司负责人谈起这些情况,则是满脸的无奈和悲壮,而职工代表们却呈现出激昂和愤努的神情。负责人们还一再的请求笔者,千万不要曝光,千万不要上报,如曝光了我公司就无法在该县生存了。
该公司座落在县四大班子综合楼的东南方对角处,地理位置十分优越,这也是被县政府视为眼中钉的原因(职工语),垂直单位必须搬出城市中心地带,这好象是该县的潜规则。
该公司曾委婉的向县政府提议,该公司是大型国有公司,实力雄厚,请求政府批准自行开发改造,却遭到断然拒绝。
还好,因该公司的房产属国有资产,又在各方面的关注之下,县政府还一直没有强制拆迁。而双方在协议问题上却反反复复,一直不能成功。该公司负责人一提起这些事,就心有余悸,如坐针毡,极大地影响了该公司的正常工作。公司也不得不派人在楼房里轮流值班,日夜守护着。
这也不能不让我们联想到一些面子工程的案例:某市政府搬迁,搬入市级行政办公区城市广场。占地约255亩,总投资约12亿元,地价不会少于13亿元两者相加也就是25亿元。新行政中心被市民认为是全国第一,即使与中南海相比,也只是建筑风格不同而已。原有政府办公区环绕一圈,不到3分钟,而在新行政中心则花费36分钟;原市政府最高处为5层,而新行政中心最高14层。“亮化工程”曾一时流行,霓红灯是做什么用的,最初就是为了吸引顾客做广告宣传用的。在一些商业区,搞一些城市夜景丰富民众夜间生活有必要。但归根结底主要还是商业用途。但有的官员为了显示城市繁华,非得全城变成不夜城,将政府大楼用灯光照得富丽堂皇,把居民区也搞的夜晚如同白昼,卧室里如果不刷黑涂料不加厚窗帘,就象关不了灯。强迫所有单位商家一律自己出钱装霓红灯按照政府要求还必需按时开灯自己交电费,这就变成面子工程了。
以上这些典型案例折射出中国社会的种种现状,我们的多少官员急功近利,为了所谓的政绩,而大搞面子工程。
面子本来就是中国人的一个传统,讲面子并不是坏事,问题在于面子之后,是否真能变及里子,其实也就是量变和质变。人都要面子,中国人又似乎特别要面子,古代某人,家贫,吃不起肉,买些猪油,每日出门都要把嘴抹得油光,别人羡慕,自己满足。要面子正常,也是自尊心的外现嘛,但过分追求面子就是心理病态了。对个人来讲是这样。对政府和官员来讲,来来往往,面子自然也还是需要的,所以为面子而建的工程也是需要的,但是这面子工程千万不能大搞,政府官员大搞面子工程就不单纯是心理病态而是严重违纪违法的问题了。官员们有什么权力用老百姓的钱为自己的面子做工程呢?
狠刹不惜劳民伤财而打造“政绩工程”的歪风,撕去“面子工程”的面子,教育和要求各级领导切实改进工作作风,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正确的政绩观,按照科学发展观施政执政,这些固然是前提,但是,若要从源头上解决问题,达到釜底抽薪之效,则必须从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上狠下工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