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幸存的手卷
1931年11月19日,一代才子徐志摩乘坐的飞机在济南附近失事,机上两名机师一同遇难。人们在搜捡现场时发现一个铁盒,盒中有一件山水手卷居然完好无损,画上虽无作者落款,其后却是题跋累累,经仔细辨认,画面前后分别有一枚印章“小曼”和“志摩”,画的作者正是徐志摩的妻子陆小曼。
陆小曼自幼随母习画,15岁那年转入北京圣心学堂,学英、法等外语,兼习绘事。其间,她主要学西洋画,主攻静物写生和风景临摹。据说,有一次法国人到圣心学堂参观,看到一幅油画,问是何人所绘,校方告知是在校学生陆小曼,法国人大为赞赏,当即付款二百法郎买去,陆小曼一时成为校园新闻人物。
陆小曼与徐志摩结婚后,体弱多病,因治病好上抽鸦片,加之又好交际,颇有些颓废。徐志摩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多次劝陆小曼振作起来。1931年4月1日,徐志摩在给陆小曼的信中写道:“多谢你的工楷信,看后颇感爽气。小曼愤起,谁不低头!但愿今后天佑你,体健日增。先从绘画中发现本真,不朽事业,端在人为。你真能提起勇气,不懈怠、不间断的做去,不患不成名……”
为爱题跋
此山水手卷乃陆小曼1931年春所作,徐志摩为了鼓励爱妻投身绘画,带着这件手卷四处请人题跋。随着画面展开,近水远山、茅舍人家次第铺陈,一幅江南秋色映入眼帘。画后首先是著名美学家、收藏家邓以蛰(1892-1973)的题诗:“华亭端的是前身,绿带阴浓翠带醺,肯向溪深林密处,岩根分我半檐云。”继以跋曰:“辛未( 1931)夏日,志摩来自滬上。一日携此函相示,予讶为谁家杰作,志摩曰:‘小曼之作也!’予复问曰:‘予不见小曼仅两年,今已有此巨构,能不令人叹服耶!’志摩讬予为之装池于(都旧,此二字旁加点,表明已省)市厂,既成,爰系一绝而归之。老钝蛰并识于北平寓庐。”
曾有研究者释读错误,居然说是邓以蛰亲自装裱,实在令人啼笑皆非。邓以蛰(其子是两弹元勋邓稼先)是美学家又酷爱收藏字画,自然常与装裱师打交道,徐志摩托他请人装裱,并请他第一个题字,可谓用心良苦、一举两得!
新文化运动的著名人物胡适(1891年12月17日—1962年2月24日)是徐志摩夫妻的挚友加诤友,为促使陆小曼与王庚离婚改嫁徐志摩费尽心机。对于陆小曼这样的大作,徐志摩必然要请胡适贺上两句。但胡适并没盲目吹捧,反而题诗规劝:“画山要看山,画马要看马,闭门造云岚,终算不得画。小曼聪明人,莫走这条路。拼得死工夫,自成其意趣。”又说:“小曼学画不久,就作这山水大幅,功力可不小!我是不懂画的,但我对于这一道却有一点很固执的意见,写成韵语,博小曼一笑。适之,二十(1931)、七、八,北京。”
那时陆小曼不愿跟徐志摩北上,而徐为了养家四处兼课,长期往返于北平与上海之间。胡适题跋后,徐志摩随即带回上海请人题跋。中国人权运动的先驱杨杏佛(杨铨 1893-1933)是徐志摩的老朋友,他为人耿直,看到胡适说陆小曼是在“闭门造车”,颇为不屑。他认为画家作画,并非要拘泥于写实,而更应该是一种情感的流露。因此,他紧接着胡适题跋唱反调:“手底忽现桃花源,胸中自有云梦泽;造化游戏成溪山,莫将耳目为梏桎。小曼作画,适之讥其闭门造车,不知天下事物,皆出意匠,过信经验,必为造化小儿笑也。质之适之、小曼、志摩以为如何?二十年七月廿五日,杨铨。”
陆小曼早年在北京时曾随陈半丁学画花鸟,已有一定基础。1930年,徐志摩为了把陆小曼引向他所期望的那条路——画画、写文章,又让陆小曼拜画家贺天健(1891-1977)为师。因此陆小曼的手卷也离不开恩师的点评。贺天健顺着杨杏佛的题诗阐明了自己的观点:“东坡论画鄙形似,懒瓒云山写意多,摘得骊龙颔下物,何须粉本拓山阿。辛未(1931)年中秋后八日,天键。”
著名画家梁鼎銘(1895-1959)接着在题词中说:“画山要看山,画马要看马,闭门造云岚,终算不得画。自然是不对的。如果不看山不看马,不得已不免闭门造云岚,那就闭门要闭得紧,无论什么人不许进来。只有自己一个人在家里,说一句话:就是不要学某人某派的画,只是要有我自己,虽然不像山、不像马,确有我自己在这里就得了。适之说,小曼聪明人,我也如此说,她一定能知道的,适之先生以为何如?再说一句话,就是看山画山,看马画马,也要画的自己的山、自己的马,否则不如照像何必画。”
画家陈蝶野最后题跋:“小曼天性颖悟,予尝劝其学画,曼谢未能,间尝过从辄喜观涂抹,然无师承,予学力又浅,不足为小曼师也。今年春,予居湖上三月,归诣小曼,出示一卷。居然崇山叠岭,云烟之气缭绕楮墨间,予不知小曼何自得此造诣也!志摩携此卷北上归而重展,居然题跋名家缀满纸尾。其作画纯任自然,自有其价值,固无待于名家之赞扬而后显。但小曼决不可以此自满,为学无止境,又不独为画然也。”
不知何故,陈蝶野题跋结束,竟然就着纸尾画了山石、小树,又画了一只知了挂在树枝上,树下一只青蛙鼓着大眼望着一只蜜蜂飞过,落款“两部鼓吹 蝶道人戏笔”,也真是文人性情。
题跋者当中,胡适乃海归派。西方绘画重科学重写生,彼时西画教学法传入中国不久,胡适主张“画山要看山,画马要看马”,要陆小曼走出书斋,当然有他的道理所在。而中国的传统绘画学习强调摹古,往往以“橅”代创作,也非完全没有道理,故杨杏佛等人纷纷站出来与胡适唱反调,其中贺天健引用“东坡论画鄙形似,懒瓒云山写意多”,恰好说明中国的写意精神。
诚然,引进西画教学方法对于丰富中国绘画的表现方法,固然功不可没,但纵观当今中国画写意精神的缺失,尤其是人文内涵的丧失,又是何其悲哀!
客观说来,中国画自有其独立的表现方法。手卷中为了表现幅原辽阔的水岸江山,陆小曼采用了传统的“散点透视法”,此法不受空间和视线限制,又称“动点透视”,采用“散点透视”时,画家可以不固定在某一位置观察景物,视点可上下、左右、远近随时变化,所以山水画,特别是长卷立轴式山水画,可把仰视、俯视、平视、远观、近取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表现出“咫尺千里”的辽阔境界。江南山水,以丘陵居多,故陆小曼釆用“平远法”构图,宋代郭熙在《林泉高致》中载:“山有三远,自山下而仰山巅,谓之高远;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平远”能表现平野或不高的丘陵,不能表现高山。由此可见,陆小曼的所谓“闭门造车”其实是有来历的,整个长卷尽管设色稍俗,笔墨不够苍润,但能将数十栋房屋巧妙地安排在远山近水之中,通篇疏密有致、气韵畅达,画面辽阔,给人以“万千气象,尽现眼前”之感,这说明陆小曼的山水画还是得了画理的。 在取法历代巨匠过程中,陆小曼最爱沈周、倪云林的山水。她擅长设色山水,画风近似清代王鉴一路,格调幽雅淡远、润泽秀丽,晚年则入苍茫之境。 小曼重生
在徐志摩遇难后一个多月,陆小曼写了一篇《哭摩》,文章情真意切,悲伤痛苦跃然纸上:
“我深信世界上怕没有可以描写得出我现在心中如何悲痛的一枝笔。不要说我自己这枝轻易也不能动的一枝。可是除此我更无可以泄我满怀伤怨的心的机会了。……”
1932年,在徐志摩的故乡海宁硖石举行了追悼会,陆小曼因为公公徐申如的阻止,不能前往硖石参加追悼会,作為亡妻,她献上一副挽联:
多少前尘成噩梦,五载哀欢,匆匆永诀,天道复奚论,欲死未能因母老;
万千别恨向谁言,一身愁病,渺渺离魂,人间应不久,遗文编就答君心。
在对联中,陆小曼明确表示活下去的原因是“因母老”,而活下去要做的则是“遗文编就答君心”。此后陆小曼痛改前非,淡出交际圈,除了广收资料编辑徐志摩文集,就是潜心绘画,她要做一个徐志摩所“希望那样的人”。为摆脱萎靡状态,在停顿一年后,陆小曼再次拜贺天健为师。有趣的是,拜师时,贺天健为了防止陆小曼偷懒,对她约法三章:一是老师上门,杂事丢开:二是专心学画,学要所成;三是每月五十大洋,中途不得辍学。贺天健要陆小曼做到“三看”:一是要细看真山真水,二是要细看古今名画,三是要细看自己的作品。
此后几十年的岁月,虽然陆小曼因疾病缠身,常常在大热天紧闭窗户,缠绵病榻不能出门,但一直以书画自娱。1934年,她加入中国女子书画会,成为该会最初的会员。1941年,陆小曼在大新公司(今上海第一百货商店)楼上开个人画展,展出作品一百多幅。新中国成立后,陆小曼先后得到陈毅和毛主席关怀,焕发出艺术创作的激情。她有两幅画入选新中国第一次全国画展;1955年3月,又有两幅画作入选第二次全国画展;1956年,陆小曼入上海中国画院,成为该院首批专业画师;1959年,她还被全国美协评为“三八”红旗手。
1965年4月,陆小曼 病危,临终前仍然在手抄毛主席著作,她“临终时将《徐志摩全集》的一份样本、一箱纸版,以及梁启超为徐写的一副长联、一张她自己画的山水手卷”交给著名古建筑园林专家陈从周,陈妻蒋定之的舅舅是徐志摩的父亲徐申如。这件山水手卷便是当年徐志摩遇难时的幸存之作。文革前夕,陈从周将此手卷捐赠给浙江省博物馆。
1979年,陈从周再次见到陆小曼的山水长卷,十分感慨,在卷尾题道:“此小曼早岁之作品,志摩于一九三一年夏带至北京徵题,旋复携沪,以示小曼。是岁冬,志摩去北京坠机,筪中仍以此卷自随,历劫之物,良足念也。从周记。”
这幅劫后余灰的山水手卷,现藏于浙江省博物馆。85年过去,展纸再看,早已火气全消,缜密秀润、妩媚明朗。经浙江省博物馆同意,特提供作品高清图片给笔者,这也是我不惜笔墨将所有题跋一一抄录给读者的原因。
1965年4月3日,陆小曼在上海华东医院病逝,享年63岁。陆小曼幽怨长眠,没有留下什么遗嘱,或许她的心愿就是能与徐志摩合葬,但这个愿望也未曾如愿。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初,陆小曼才被陆家人安葬在苏州东山公墓。
2016年7月,我怀着敬仰的心情来到浙江海宁,参观了徐志摩陆小曼的故居,这是当年陆小曼的公公为了她们的婚礼专门建筑的爱巢。我撇开导游生硬的职业讲解,独自徜徉在徐志摩与陆小曼曾经流连过的每一个房间,浮想联翩:如果徐志摩不遇难,或许陆小曼会继续耽于享乐;如果徐志摩在天有灵,看到爱妻的累累硕果,定会满心欢喜!如果也只能是如果……
陈从周在《含泪中的微笑——记陆小曼画山水卷》写到:
“1933年清明,陆小曼独自一人来到硖石,给徐志摩上坟,这是陆小曼第五次到海宁硖石,也是最后一次。陆小曼没有再到她与徐志摩婚后小住的‘香巢’中去,那是徐家的房产,她无福消受,她也不愿再去那一块让她甜蜜而又令她伤心的地方。她站在东山万石窝前,远远地望着那一幢中西合璧的红色砖瓦房子,眼泪忍不住夺眶而出。”
1931年11月19日,一代才子徐志摩乘坐的飞机在济南附近失事,机上两名机师一同遇难。人们在搜捡现场时发现一个铁盒,盒中有一件山水手卷居然完好无损,画上虽无作者落款,其后却是题跋累累,经仔细辨认,画面前后分别有一枚印章“小曼”和“志摩”,画的作者正是徐志摩的妻子陆小曼。
陆小曼自幼随母习画,15岁那年转入北京圣心学堂,学英、法等外语,兼习绘事。其间,她主要学西洋画,主攻静物写生和风景临摹。据说,有一次法国人到圣心学堂参观,看到一幅油画,问是何人所绘,校方告知是在校学生陆小曼,法国人大为赞赏,当即付款二百法郎买去,陆小曼一时成为校园新闻人物。
陆小曼与徐志摩结婚后,体弱多病,因治病好上抽鸦片,加之又好交际,颇有些颓废。徐志摩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多次劝陆小曼振作起来。1931年4月1日,徐志摩在给陆小曼的信中写道:“多谢你的工楷信,看后颇感爽气。小曼愤起,谁不低头!但愿今后天佑你,体健日增。先从绘画中发现本真,不朽事业,端在人为。你真能提起勇气,不懈怠、不间断的做去,不患不成名……”
为爱题跋
此山水手卷乃陆小曼1931年春所作,徐志摩为了鼓励爱妻投身绘画,带着这件手卷四处请人题跋。随着画面展开,近水远山、茅舍人家次第铺陈,一幅江南秋色映入眼帘。画后首先是著名美学家、收藏家邓以蛰(1892-1973)的题诗:“华亭端的是前身,绿带阴浓翠带醺,肯向溪深林密处,岩根分我半檐云。”继以跋曰:“辛未( 1931)夏日,志摩来自滬上。一日携此函相示,予讶为谁家杰作,志摩曰:‘小曼之作也!’予复问曰:‘予不见小曼仅两年,今已有此巨构,能不令人叹服耶!’志摩讬予为之装池于(都旧,此二字旁加点,表明已省)市厂,既成,爰系一绝而归之。老钝蛰并识于北平寓庐。”
曾有研究者释读错误,居然说是邓以蛰亲自装裱,实在令人啼笑皆非。邓以蛰(其子是两弹元勋邓稼先)是美学家又酷爱收藏字画,自然常与装裱师打交道,徐志摩托他请人装裱,并请他第一个题字,可谓用心良苦、一举两得!
新文化运动的著名人物胡适(1891年12月17日—1962年2月24日)是徐志摩夫妻的挚友加诤友,为促使陆小曼与王庚离婚改嫁徐志摩费尽心机。对于陆小曼这样的大作,徐志摩必然要请胡适贺上两句。但胡适并没盲目吹捧,反而题诗规劝:“画山要看山,画马要看马,闭门造云岚,终算不得画。小曼聪明人,莫走这条路。拼得死工夫,自成其意趣。”又说:“小曼学画不久,就作这山水大幅,功力可不小!我是不懂画的,但我对于这一道却有一点很固执的意见,写成韵语,博小曼一笑。适之,二十(1931)、七、八,北京。”
那时陆小曼不愿跟徐志摩北上,而徐为了养家四处兼课,长期往返于北平与上海之间。胡适题跋后,徐志摩随即带回上海请人题跋。中国人权运动的先驱杨杏佛(杨铨 1893-1933)是徐志摩的老朋友,他为人耿直,看到胡适说陆小曼是在“闭门造车”,颇为不屑。他认为画家作画,并非要拘泥于写实,而更应该是一种情感的流露。因此,他紧接着胡适题跋唱反调:“手底忽现桃花源,胸中自有云梦泽;造化游戏成溪山,莫将耳目为梏桎。小曼作画,适之讥其闭门造车,不知天下事物,皆出意匠,过信经验,必为造化小儿笑也。质之适之、小曼、志摩以为如何?二十年七月廿五日,杨铨。”
陆小曼早年在北京时曾随陈半丁学画花鸟,已有一定基础。1930年,徐志摩为了把陆小曼引向他所期望的那条路——画画、写文章,又让陆小曼拜画家贺天健(1891-1977)为师。因此陆小曼的手卷也离不开恩师的点评。贺天健顺着杨杏佛的题诗阐明了自己的观点:“东坡论画鄙形似,懒瓒云山写意多,摘得骊龙颔下物,何须粉本拓山阿。辛未(1931)年中秋后八日,天键。”
著名画家梁鼎銘(1895-1959)接着在题词中说:“画山要看山,画马要看马,闭门造云岚,终算不得画。自然是不对的。如果不看山不看马,不得已不免闭门造云岚,那就闭门要闭得紧,无论什么人不许进来。只有自己一个人在家里,说一句话:就是不要学某人某派的画,只是要有我自己,虽然不像山、不像马,确有我自己在这里就得了。适之说,小曼聪明人,我也如此说,她一定能知道的,适之先生以为何如?再说一句话,就是看山画山,看马画马,也要画的自己的山、自己的马,否则不如照像何必画。”
画家陈蝶野最后题跋:“小曼天性颖悟,予尝劝其学画,曼谢未能,间尝过从辄喜观涂抹,然无师承,予学力又浅,不足为小曼师也。今年春,予居湖上三月,归诣小曼,出示一卷。居然崇山叠岭,云烟之气缭绕楮墨间,予不知小曼何自得此造诣也!志摩携此卷北上归而重展,居然题跋名家缀满纸尾。其作画纯任自然,自有其价值,固无待于名家之赞扬而后显。但小曼决不可以此自满,为学无止境,又不独为画然也。”
不知何故,陈蝶野题跋结束,竟然就着纸尾画了山石、小树,又画了一只知了挂在树枝上,树下一只青蛙鼓着大眼望着一只蜜蜂飞过,落款“两部鼓吹 蝶道人戏笔”,也真是文人性情。
题跋者当中,胡适乃海归派。西方绘画重科学重写生,彼时西画教学法传入中国不久,胡适主张“画山要看山,画马要看马”,要陆小曼走出书斋,当然有他的道理所在。而中国的传统绘画学习强调摹古,往往以“橅”代创作,也非完全没有道理,故杨杏佛等人纷纷站出来与胡适唱反调,其中贺天健引用“东坡论画鄙形似,懒瓒云山写意多”,恰好说明中国的写意精神。
诚然,引进西画教学方法对于丰富中国绘画的表现方法,固然功不可没,但纵观当今中国画写意精神的缺失,尤其是人文内涵的丧失,又是何其悲哀!
客观说来,中国画自有其独立的表现方法。手卷中为了表现幅原辽阔的水岸江山,陆小曼采用了传统的“散点透视法”,此法不受空间和视线限制,又称“动点透视”,采用“散点透视”时,画家可以不固定在某一位置观察景物,视点可上下、左右、远近随时变化,所以山水画,特别是长卷立轴式山水画,可把仰视、俯视、平视、远观、近取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表现出“咫尺千里”的辽阔境界。江南山水,以丘陵居多,故陆小曼釆用“平远法”构图,宋代郭熙在《林泉高致》中载:“山有三远,自山下而仰山巅,谓之高远;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平远”能表现平野或不高的丘陵,不能表现高山。由此可见,陆小曼的所谓“闭门造车”其实是有来历的,整个长卷尽管设色稍俗,笔墨不够苍润,但能将数十栋房屋巧妙地安排在远山近水之中,通篇疏密有致、气韵畅达,画面辽阔,给人以“万千气象,尽现眼前”之感,这说明陆小曼的山水画还是得了画理的。 在取法历代巨匠过程中,陆小曼最爱沈周、倪云林的山水。她擅长设色山水,画风近似清代王鉴一路,格调幽雅淡远、润泽秀丽,晚年则入苍茫之境。 小曼重生
在徐志摩遇难后一个多月,陆小曼写了一篇《哭摩》,文章情真意切,悲伤痛苦跃然纸上:
“我深信世界上怕没有可以描写得出我现在心中如何悲痛的一枝笔。不要说我自己这枝轻易也不能动的一枝。可是除此我更无可以泄我满怀伤怨的心的机会了。……”
1932年,在徐志摩的故乡海宁硖石举行了追悼会,陆小曼因为公公徐申如的阻止,不能前往硖石参加追悼会,作為亡妻,她献上一副挽联:
多少前尘成噩梦,五载哀欢,匆匆永诀,天道复奚论,欲死未能因母老;
万千别恨向谁言,一身愁病,渺渺离魂,人间应不久,遗文编就答君心。
在对联中,陆小曼明确表示活下去的原因是“因母老”,而活下去要做的则是“遗文编就答君心”。此后陆小曼痛改前非,淡出交际圈,除了广收资料编辑徐志摩文集,就是潜心绘画,她要做一个徐志摩所“希望那样的人”。为摆脱萎靡状态,在停顿一年后,陆小曼再次拜贺天健为师。有趣的是,拜师时,贺天健为了防止陆小曼偷懒,对她约法三章:一是老师上门,杂事丢开:二是专心学画,学要所成;三是每月五十大洋,中途不得辍学。贺天健要陆小曼做到“三看”:一是要细看真山真水,二是要细看古今名画,三是要细看自己的作品。
此后几十年的岁月,虽然陆小曼因疾病缠身,常常在大热天紧闭窗户,缠绵病榻不能出门,但一直以书画自娱。1934年,她加入中国女子书画会,成为该会最初的会员。1941年,陆小曼在大新公司(今上海第一百货商店)楼上开个人画展,展出作品一百多幅。新中国成立后,陆小曼先后得到陈毅和毛主席关怀,焕发出艺术创作的激情。她有两幅画入选新中国第一次全国画展;1955年3月,又有两幅画作入选第二次全国画展;1956年,陆小曼入上海中国画院,成为该院首批专业画师;1959年,她还被全国美协评为“三八”红旗手。
1965年4月,陆小曼 病危,临终前仍然在手抄毛主席著作,她“临终时将《徐志摩全集》的一份样本、一箱纸版,以及梁启超为徐写的一副长联、一张她自己画的山水手卷”交给著名古建筑园林专家陈从周,陈妻蒋定之的舅舅是徐志摩的父亲徐申如。这件山水手卷便是当年徐志摩遇难时的幸存之作。文革前夕,陈从周将此手卷捐赠给浙江省博物馆。
1979年,陈从周再次见到陆小曼的山水长卷,十分感慨,在卷尾题道:“此小曼早岁之作品,志摩于一九三一年夏带至北京徵题,旋复携沪,以示小曼。是岁冬,志摩去北京坠机,筪中仍以此卷自随,历劫之物,良足念也。从周记。”
这幅劫后余灰的山水手卷,现藏于浙江省博物馆。85年过去,展纸再看,早已火气全消,缜密秀润、妩媚明朗。经浙江省博物馆同意,特提供作品高清图片给笔者,这也是我不惜笔墨将所有题跋一一抄录给读者的原因。
1965年4月3日,陆小曼在上海华东医院病逝,享年63岁。陆小曼幽怨长眠,没有留下什么遗嘱,或许她的心愿就是能与徐志摩合葬,但这个愿望也未曾如愿。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初,陆小曼才被陆家人安葬在苏州东山公墓。
2016年7月,我怀着敬仰的心情来到浙江海宁,参观了徐志摩陆小曼的故居,这是当年陆小曼的公公为了她们的婚礼专门建筑的爱巢。我撇开导游生硬的职业讲解,独自徜徉在徐志摩与陆小曼曾经流连过的每一个房间,浮想联翩:如果徐志摩不遇难,或许陆小曼会继续耽于享乐;如果徐志摩在天有灵,看到爱妻的累累硕果,定会满心欢喜!如果也只能是如果……
陈从周在《含泪中的微笑——记陆小曼画山水卷》写到:
“1933年清明,陆小曼独自一人来到硖石,给徐志摩上坟,这是陆小曼第五次到海宁硖石,也是最后一次。陆小曼没有再到她与徐志摩婚后小住的‘香巢’中去,那是徐家的房产,她无福消受,她也不愿再去那一块让她甜蜜而又令她伤心的地方。她站在东山万石窝前,远远地望着那一幢中西合璧的红色砖瓦房子,眼泪忍不住夺眶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