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毛泽东从变革农业生产关系着手为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创造制度性平台,为农业现代化的实现创设前提。毛泽东高度重视作为农业劳动者的农民的素质的提高,高度重视以农业生产工具(农业机械化)为重点的生产资料的现代化水平的提高,重视作为农业现代化核心要素的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农业生产管理水平的提高,从而促进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促进农业现代化。
[关键词]毛泽东;农业现代化;生产力
[中图分类号]F091.9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3)04 — 0031 — 02
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农业传统的国度,中国的现代化离不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新中国成立后面临着建设现代工业的重大历史任务,同时也面临着从传统农业走向现代农业的历史任务。建国后,毛泽东带领着中国人民,为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做出了许多努力,并在此过程中逐渐形成了毛泽东农业现代化思想。目前,学者们对毛泽东的农业现代化思想已做出了很多的探索和归纳,其中较多的是从农业现代化的目标、农业合作化与农业机械化等角度展开,本文拟从生产力角度透析其独具特色的农业现代化思想。
一、变革农业生产关系为农业生产力发展提供制度前提
毛泽东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有着高度的重视,认为革命的目标并不仅仅停留在新的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的构建上,而其最终的目的是为了发展社会生产。毛泽东指出:“革命是为建设扫清道路。革命把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加以改变,把经济制度加以改变,把政府、意识形态、法律、政治、文化、艺术这些上层建筑加以改变,但目的不在是建立一个新的政府、一个新的生产关系,而在于发展生产。”〔1〕同时,他认为新的生产关系是为生产力的发展创造条件,“一切革命的历史都证明,并不是先有充分发展的新生产力,然后才改造落后的生产关系,而是要首先造成舆论,进行革命,夺取政权,才有可能消灭旧的生产关系。消灭了旧的生产关系,确立新的生产关系,这样就为新的生产力的发展开辟了道路。”〔2〕
毛泽东认为:“所谓生产力,是指劳动者和生产资料(亦称生产手段)两部分。所谓生产资料,在农村中,首先是土地,其次是农具、牲畜、房屋等……所谓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对生产资料的所有关系,即财产的所有权关系。”〔3〕在建国前后的土地革命和合作化等实践中,毛泽东始终关注土地的所有权问题,不断通过所有权(生产关系)的变革为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创造制度性前提。如果不首先解决生产资料所有制问题,要在小农经济条件里发展生产,是很难进行现代化的集约性生产。只有有了新的生产力,才能巩固和发展新的生产关系,才可能真正形成新的生产方式。在新的生产方式实现的过程中,才能够推动现代化的进程。那么,变革农业生产关系的过程,为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了前提,也就为农业现代化的实现开辟了道路。事实上,在毛泽东的认识中,农业现代化始终包含着发展生产力和变革生产关系两个方面。只是在不同的时间和条件下,毛泽东对于二者重要性和主导性的认识有不同。毛泽东致力于生产关系的变革的目的一直是为了生产力的发展,变革农业生产关系就是为发展农业生产力开辟道路,从而从两个方面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二、提高劳动者素质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
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是人改造自然的能力,其构成因素有三个:劳动资料、劳动对象与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统称生产资料,毛泽东亦将之称为生产手段。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实现,离不开生产力各个要素的发展,而毛泽东也正是以此作为突破口来开启和推动中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
在生产力的诸要素当中,劳动者是最能动的要素。生产工具的发明创造和使用,劳动对象的认知和应用等,都是依靠劳动者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来实现。农业现代化是一个由以手工劳动为主的传统农业转变为以机器操作为主的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基础上的现代农业的过程。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毛泽东认为劳动者的因素至关重要。在社会主义实践中,毛泽东认为,要实现农业现代化,首先要有现代化的农民。他曾指出“严重的问题是教育农民。农民的经济是分散的,……需要很长的时间和细心的工作,才能做到农业社会化。”〔4〕新中国建立后,他又反复强调提高农民素质的重要性,即提高农民文化素质和改变思想观念等。值得注意的是,在谈到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方法的时候,毛泽东曾明确指出:“提高劳动生产率,一靠物质技术,二靠文化教育,三靠政治思想工作。后两者都是精神作用。”〔5〕在这里他将文化教育放在了政治思想工作的前面,同时也将物质技术放在了这二者的前面。
当然,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农业劳动者的素质提高的关键在扫除文盲。毛泽东指出:“列宁说过:‘在一个文盲充斥的国家内,是建成不了共产主义社会的。’我国现在文盲这样多,而社会主义的建设又不能等到消灭了文盲以后才去开始进行,这就产生了一个尖锐的矛盾。”〔6〕于是,他号召大力开展扫盲运动,并通过农民技术夜校和冬学等形式,广泛开展了农民文化素质提高的各项活动,为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提供了有利条件。
三、以先进的生产资料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
在生产力系统中,生产资料是物的要素,其中生产工具直接反映了人们改造自然的深度和广度,标志着生产力的性质和发展水平。在推进中国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毛泽东高度重视农业生产工具,尤其是将农业机械化放到了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并在实践中得到了长期坚持。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认为:“没有工业的大量发展,没有大量的成千成万的农业机器供给农民使用,并使农民有可能团结于集体农场之中,而要实行社会主义的农业,那只能是反动的幻想。”〔7〕1959年4月,毛泽东在《党内通信》中提出“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的重要论断,并强调:“今年、明年、后年、大后年这四年内,主要依靠改良农具,半机械化农具,每省每地每县都要设一个农具研究所,集中一批科学技术人员和农村有经验的铁匠木匠,搜集全省、全地、全县、各种比较进步的农具,加以比较、加以试验、加以改进,试制新式农具。试制成功,在田里实验,确实有效,然后才能成批制造,加以推广”〔8〕。这在全国掀起了农业机械化的高潮,改良后的农具和大量增加的拖拉机等新的生产工具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力水平,促使了农业从传统的生产方式向现代生产方式的转变。 毛泽东并不是单纯地强调农业机械化的推进,同时对运用先进的农业生产资料提高生产效率都给与了高度重视。1958年12月10日,八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一九五九年国民经济计划的决议》,写入了毛泽东总结提出的农业“八字宪法”: 水(发展水利、合理用水)、肥(增加肥料、合理施肥)、土(深耕、改良土壤、土壤普查和土地利用规划)、种(培育、繁殖和推广良种)、密(合理密植)、保(植物保护、防治病虫害)、工(工具改革)、管(加强田间管理)。1964年,毛泽东还提出应该在农业“八字宪法”之外另加“光”和“气”两字。这样比较系统地提出了提高农业生产力的各个要素,并把各个要素进行综合的考虑,并只是不单纯地考虑机械化而已,对我国农业的发展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四、以科学技术和管理促进农业现代化
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的渗透性因素,通过劳动者和生产资料在生产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毛泽东在谈及农业生产的时候始终强调着科学技术的重要性。毛泽东指出:“我们要摸农业技术的底,搞农业不学技术不行了。”〔9〕实际上,在社会制度实现了变革后,中国农业生产的落后的根子就在科学技术上水平上。毛泽东在谈到提高劳动者素质的时候,在谈到农业机械化和农业“八字宪法”的时候都是和科学技术直接紧密结合的。毛泽东对农民素质的关注,主要集中在对科学知识素质的提高上,特别注重将先进的种植技术、农业机械技术等传授给农民。毛泽东在谈到农业合作化的时候,也是反复强调集体农业经济是为先进的农业技术的应用提供可能,让农业合作化为农业机械化的实施提供条件。农业“八字宪法”其实是对传统农业技术的总结和提高,是对土壤学、植物学、栽培学、农业化学、农业机械学、水力学等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
虽然毛泽东没有直接将管理作为生产力的要素来阐述,但是他将生产组织管理作为了领导(管理者)的素质给与了高度重视,强调了生产组织管理对提高生产力的重要作用。早在1943年他指出:“共产党员必须学会组织劳动力的全部方针和方法。”〔10〕建国以后,毛泽东又多次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要成为懂行的领导者和管理者,要求应逐步认识到农业经济建设的客观规律,并不断提高领导和管理农业经济的水平。他提出,各级党委“要学新本领,要真正懂得业务,懂得科学和技术,不然就不可能领导好”〔11〕。毛泽东还号召各级领导干部要切切实实深入到农村蹲点,解剖“麻雀”,不断地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探索管理农业经济的规律,以加强和改善对农业经济的领导和管理。1955年7月,毛泽东将“改善经营管理(生产计划、生产管理、劳动组织等)”作为了增加农作物产量的方法。此外,毛泽东还提出合作社必须实行经济核算的科学管理办法,切实加强和改善对农业经济的管理。
毫无疑问,毛泽东对于通过提高农业生产力来推动中国农业现代化的路向是正确的。也正是由此,而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物质基础,很大一部分正是在这一时期建设起来的,我国农业技术的骨干力量和工作经验,相当多也是在这一时期培养和积累起来的,这些都为我国的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是,由于我国农业发展的基础条件比较薄弱,农业科技进步比较缓慢,加之在后来的理论探索和实践中出现了一些偏差,导致我国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并不理想。今天,我国也还面临着农业现代化的艰巨任务,梳理和总结毛泽东的农业现代化思想,发掘其发展农业生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思想,对于我们农业现代化的实现,不仅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而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 考 文 献〕
〔1〕 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182.
〔2〕 毛泽东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132.
〔3〕 毛泽东文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63.
〔4〕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477.
〔5〕 毛泽东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124.
〔6〕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5册)〔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509-510.
〔7〕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7册)〔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2:664.
〔8〕 毛泽东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49.
〔9〕毛泽东文集( 第7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309
〔10〕毛泽东选集(第3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912.
〔11〕 毛泽东文集(第7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350.〔责任编辑:杜 宇〕
[关键词]毛泽东;农业现代化;生产力
[中图分类号]F091.9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3)04 — 0031 — 02
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农业传统的国度,中国的现代化离不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新中国成立后面临着建设现代工业的重大历史任务,同时也面临着从传统农业走向现代农业的历史任务。建国后,毛泽东带领着中国人民,为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做出了许多努力,并在此过程中逐渐形成了毛泽东农业现代化思想。目前,学者们对毛泽东的农业现代化思想已做出了很多的探索和归纳,其中较多的是从农业现代化的目标、农业合作化与农业机械化等角度展开,本文拟从生产力角度透析其独具特色的农业现代化思想。
一、变革农业生产关系为农业生产力发展提供制度前提
毛泽东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有着高度的重视,认为革命的目标并不仅仅停留在新的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的构建上,而其最终的目的是为了发展社会生产。毛泽东指出:“革命是为建设扫清道路。革命把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加以改变,把经济制度加以改变,把政府、意识形态、法律、政治、文化、艺术这些上层建筑加以改变,但目的不在是建立一个新的政府、一个新的生产关系,而在于发展生产。”〔1〕同时,他认为新的生产关系是为生产力的发展创造条件,“一切革命的历史都证明,并不是先有充分发展的新生产力,然后才改造落后的生产关系,而是要首先造成舆论,进行革命,夺取政权,才有可能消灭旧的生产关系。消灭了旧的生产关系,确立新的生产关系,这样就为新的生产力的发展开辟了道路。”〔2〕
毛泽东认为:“所谓生产力,是指劳动者和生产资料(亦称生产手段)两部分。所谓生产资料,在农村中,首先是土地,其次是农具、牲畜、房屋等……所谓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对生产资料的所有关系,即财产的所有权关系。”〔3〕在建国前后的土地革命和合作化等实践中,毛泽东始终关注土地的所有权问题,不断通过所有权(生产关系)的变革为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创造制度性前提。如果不首先解决生产资料所有制问题,要在小农经济条件里发展生产,是很难进行现代化的集约性生产。只有有了新的生产力,才能巩固和发展新的生产关系,才可能真正形成新的生产方式。在新的生产方式实现的过程中,才能够推动现代化的进程。那么,变革农业生产关系的过程,为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了前提,也就为农业现代化的实现开辟了道路。事实上,在毛泽东的认识中,农业现代化始终包含着发展生产力和变革生产关系两个方面。只是在不同的时间和条件下,毛泽东对于二者重要性和主导性的认识有不同。毛泽东致力于生产关系的变革的目的一直是为了生产力的发展,变革农业生产关系就是为发展农业生产力开辟道路,从而从两个方面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二、提高劳动者素质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
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是人改造自然的能力,其构成因素有三个:劳动资料、劳动对象与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统称生产资料,毛泽东亦将之称为生产手段。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实现,离不开生产力各个要素的发展,而毛泽东也正是以此作为突破口来开启和推动中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
在生产力的诸要素当中,劳动者是最能动的要素。生产工具的发明创造和使用,劳动对象的认知和应用等,都是依靠劳动者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来实现。农业现代化是一个由以手工劳动为主的传统农业转变为以机器操作为主的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基础上的现代农业的过程。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毛泽东认为劳动者的因素至关重要。在社会主义实践中,毛泽东认为,要实现农业现代化,首先要有现代化的农民。他曾指出“严重的问题是教育农民。农民的经济是分散的,……需要很长的时间和细心的工作,才能做到农业社会化。”〔4〕新中国建立后,他又反复强调提高农民素质的重要性,即提高农民文化素质和改变思想观念等。值得注意的是,在谈到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方法的时候,毛泽东曾明确指出:“提高劳动生产率,一靠物质技术,二靠文化教育,三靠政治思想工作。后两者都是精神作用。”〔5〕在这里他将文化教育放在了政治思想工作的前面,同时也将物质技术放在了这二者的前面。
当然,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农业劳动者的素质提高的关键在扫除文盲。毛泽东指出:“列宁说过:‘在一个文盲充斥的国家内,是建成不了共产主义社会的。’我国现在文盲这样多,而社会主义的建设又不能等到消灭了文盲以后才去开始进行,这就产生了一个尖锐的矛盾。”〔6〕于是,他号召大力开展扫盲运动,并通过农民技术夜校和冬学等形式,广泛开展了农民文化素质提高的各项活动,为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提供了有利条件。
三、以先进的生产资料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
在生产力系统中,生产资料是物的要素,其中生产工具直接反映了人们改造自然的深度和广度,标志着生产力的性质和发展水平。在推进中国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毛泽东高度重视农业生产工具,尤其是将农业机械化放到了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并在实践中得到了长期坚持。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认为:“没有工业的大量发展,没有大量的成千成万的农业机器供给农民使用,并使农民有可能团结于集体农场之中,而要实行社会主义的农业,那只能是反动的幻想。”〔7〕1959年4月,毛泽东在《党内通信》中提出“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的重要论断,并强调:“今年、明年、后年、大后年这四年内,主要依靠改良农具,半机械化农具,每省每地每县都要设一个农具研究所,集中一批科学技术人员和农村有经验的铁匠木匠,搜集全省、全地、全县、各种比较进步的农具,加以比较、加以试验、加以改进,试制新式农具。试制成功,在田里实验,确实有效,然后才能成批制造,加以推广”〔8〕。这在全国掀起了农业机械化的高潮,改良后的农具和大量增加的拖拉机等新的生产工具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力水平,促使了农业从传统的生产方式向现代生产方式的转变。 毛泽东并不是单纯地强调农业机械化的推进,同时对运用先进的农业生产资料提高生产效率都给与了高度重视。1958年12月10日,八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一九五九年国民经济计划的决议》,写入了毛泽东总结提出的农业“八字宪法”: 水(发展水利、合理用水)、肥(增加肥料、合理施肥)、土(深耕、改良土壤、土壤普查和土地利用规划)、种(培育、繁殖和推广良种)、密(合理密植)、保(植物保护、防治病虫害)、工(工具改革)、管(加强田间管理)。1964年,毛泽东还提出应该在农业“八字宪法”之外另加“光”和“气”两字。这样比较系统地提出了提高农业生产力的各个要素,并把各个要素进行综合的考虑,并只是不单纯地考虑机械化而已,对我国农业的发展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四、以科学技术和管理促进农业现代化
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的渗透性因素,通过劳动者和生产资料在生产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毛泽东在谈及农业生产的时候始终强调着科学技术的重要性。毛泽东指出:“我们要摸农业技术的底,搞农业不学技术不行了。”〔9〕实际上,在社会制度实现了变革后,中国农业生产的落后的根子就在科学技术上水平上。毛泽东在谈到提高劳动者素质的时候,在谈到农业机械化和农业“八字宪法”的时候都是和科学技术直接紧密结合的。毛泽东对农民素质的关注,主要集中在对科学知识素质的提高上,特别注重将先进的种植技术、农业机械技术等传授给农民。毛泽东在谈到农业合作化的时候,也是反复强调集体农业经济是为先进的农业技术的应用提供可能,让农业合作化为农业机械化的实施提供条件。农业“八字宪法”其实是对传统农业技术的总结和提高,是对土壤学、植物学、栽培学、农业化学、农业机械学、水力学等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
虽然毛泽东没有直接将管理作为生产力的要素来阐述,但是他将生产组织管理作为了领导(管理者)的素质给与了高度重视,强调了生产组织管理对提高生产力的重要作用。早在1943年他指出:“共产党员必须学会组织劳动力的全部方针和方法。”〔10〕建国以后,毛泽东又多次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要成为懂行的领导者和管理者,要求应逐步认识到农业经济建设的客观规律,并不断提高领导和管理农业经济的水平。他提出,各级党委“要学新本领,要真正懂得业务,懂得科学和技术,不然就不可能领导好”〔11〕。毛泽东还号召各级领导干部要切切实实深入到农村蹲点,解剖“麻雀”,不断地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探索管理农业经济的规律,以加强和改善对农业经济的领导和管理。1955年7月,毛泽东将“改善经营管理(生产计划、生产管理、劳动组织等)”作为了增加农作物产量的方法。此外,毛泽东还提出合作社必须实行经济核算的科学管理办法,切实加强和改善对农业经济的管理。
毫无疑问,毛泽东对于通过提高农业生产力来推动中国农业现代化的路向是正确的。也正是由此,而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物质基础,很大一部分正是在这一时期建设起来的,我国农业技术的骨干力量和工作经验,相当多也是在这一时期培养和积累起来的,这些都为我国的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是,由于我国农业发展的基础条件比较薄弱,农业科技进步比较缓慢,加之在后来的理论探索和实践中出现了一些偏差,导致我国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并不理想。今天,我国也还面临着农业现代化的艰巨任务,梳理和总结毛泽东的农业现代化思想,发掘其发展农业生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思想,对于我们农业现代化的实现,不仅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而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 考 文 献〕
〔1〕 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182.
〔2〕 毛泽东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132.
〔3〕 毛泽东文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63.
〔4〕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477.
〔5〕 毛泽东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124.
〔6〕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5册)〔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509-510.
〔7〕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7册)〔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2:664.
〔8〕 毛泽东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49.
〔9〕毛泽东文集( 第7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309
〔10〕毛泽东选集(第3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912.
〔11〕 毛泽东文集(第7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350.〔责任编辑:杜 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