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启蒙"思潮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发展的重要一翼。本文通过对启蒙學术研究的概括,旨在寻找启蒙文学研究的拓展空间,进一步丰富启蒙的内涵。
关键词:启蒙;研究现状;拓展空间
"启蒙"可以称得上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史上的一个关键词,在关于中国文学启蒙思潮的研究中,众多的学者都对"启蒙"进行了经典性的阐释。早期的研究者主要是在中西启蒙比附性的对照中找出二者的异同点,或在中国古代的思想进程中需求启蒙的突破性和继承性,这种简单的中-西模式,并没有把中国近现代的启蒙思潮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进行研究,虽然有了足够广阔的视野,但深度就显得力不从心了。
一、80,、90年代关于启蒙文学的研究
80,、90年代一大批学者的研究弥补了深度上的缺陷,对启蒙进行了全方位的阐释。
首先,表现在对启蒙内涵的挖掘上,如张光芒在历史现实的对应关系中寻求中国启蒙思潮的逻辑起点,以"自由意志"为支点,在情理的激荡中建构启蒙的原动力;李泽厚在动态历史中发掘启蒙和救亡的互动关系;秦弓将启蒙比较的视野从与西方比转换到与同处亚洲的日、韩比较上来,以亚洲为背景发掘中国启蒙的特点。黎保荣从词源学的角度出发,将中西关于"启蒙"的论述进行了系统的比较,得出中国的启蒙从《词源》《启蒙记》《易学启蒙》等传统的著述内涵就与西方解释为"上帝之光"的启蒙有着本质的不同,从而进一步认为启蒙进入中国只保留了西方的名,而充入了中国的实。这些关于启蒙内涵的挖掘使中国启蒙的独立品格逐渐显露出来,使后来的研究者再对启蒙思潮进行研究时站在了一个比较高的起点上,也使人人都喊启蒙,但没人说的清启蒙的随意倾向有了改变。
其次,表现在进一步挖掘启蒙的各个有机组成部分,特别是知识精英分子在在启蒙思潮中地位。杨立景论述了知识分子的精英意识与启蒙思潮的兴衰,将知识分子放置在"五四"新文学启蒙到80年代新时期文学启蒙的历史动态演进中,突出强调了知识分子的"精英"意识在启蒙的盛行和启蒙所遭遇的尴尬中所起的作用。通过对启蒙知识分子主体性的研究,使得对启蒙内驱力的研究更加丰富和复杂。可是也有一个问题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注意,启蒙者在启蒙思潮中的作用已经不容置疑,那么被启蒙者那,他们对启蒙思潮的兴衰是否也有影响?这启蒙者和被启蒙是如何互动的,以及互动所带来的关于启蒙传播效应是如何被书写的呢?
再次,表现在通过对文本的重新释义,来表达对启蒙的不同解读方式。宋剑华的《启蒙无效论与鲁迅〈药〉的文本释义》可谓这方面的经典范例,在对鲁迅的《药》的人物符号,物象符号,谷草意象都进行重新解读后,论证了鲁迅先生对启蒙是怀疑的,推出了他的启蒙无效论。这些论证从不同的层面和角度对五四启蒙的思想价值流露出质疑乃至否定的倾向。其实,在我看来,质疑恰恰表明了启蒙的丰富性和复杂性。对启蒙形成了一种解构,有助于揭开蒙在启蒙头上的神秘面纱,但是不可否认得是这也带来了一个新的问题,将启蒙解构之后的20年代新文学的建构该如何完成?
二、启蒙文学研究的拓展空间
中国现代文学思潮中的启蒙者和被启蒙者互动关系是一个很耐人寻味话题。首先介绍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西方作为工业文明的优势方,以自己为核心构建话语体系,将西方之外的"他者"归为落后、愚昧,并将这种话语体系打包后强制的推向所谓的落后国。颇具讽刺意味的是中国的启蒙者很自然的接受了这种话语结构,并通过启蒙将这种话语体系由外来转为自发。换句话说,中国的启蒙者复制了这种话语体系并顺其自然的的认可了这种模式,他们凭借有利的文化地位将一种西方的话语体系植入了中国文化,并将这种话语体系合理化后灌输给了普通大众。这种复制模式的功过暂且不论,但这种复制模式隐含的互动关系的复杂却耐人寻味。翻开文学史,作为早期启蒙者的陈独秀、胡适、鲁迅都是站立在一个文化制高点上,俯视着下层的民众,他们是"精神的导师",是"德先生"和"赛先生"的代言人,虽然与传统的文人相比,他们通往权力中心的道路随着科举的废止中断了,直接通过政治权力发挥社会影响已经变得不那么现实。但是在政治权力之外早期的知识分子找到了一个更有利的手段,那就是文化舆论。办报纸、兴杂志成为他们的共同的认识,通过这些媒介,启蒙者继续占据着优势位置抱着"化大众"的崇高理念,自信满满的对"国民性"进行着猛烈地批判。大众作为文化的弱势方可以说是被动承受着启蒙者的批判,接受着启蒙者推销的产品。很诡异的是一直以来,我们都认同了这种接受模式,并将这种模式的效力和重要性放大强化。那么我想问,这种模式和西方将话语体系推销给我们有什么区别?中国的话语是不是在这种互动关系中失去了话语主体性呢?可是如果不接受这种模式,是否有另一条路那?
另一个就是关于启蒙的书写与传播效应的关系。比较20年代的提倡启蒙文学和30年代提倡革命文学的文章,一个直观的感觉就是书写方式发生了明显的改变。20年代的提倡启蒙者陈独秀在《文学革命论》中有"若有明目张胆高呼文学革命者,予愿拖四十二门大炮为之前驱的"激进言论,就连相对温和的胡适也有:"若要使中国新文学能达今日的意思,能表今日的情感,能代表这个时代的文明程度和社会状态,非用白话不可"的绝对言论。而且在他们提倡所谓的启蒙文章中会有很多比喻、象征等形象化和充满感情的言论,这与30年代提倡革命文学着所著文章形成了鲜明的对比。30年代提倡革命文学即所谓的"文化批判派",他们的的文章理论性很强,风格是严谨的,甚至可以说有点晦涩。诚如张宝明所说启蒙文学的书写方式是"激情型的"而革命文学的书写方式是"学术型"的。书写方式与传播效应有关系吗?答案是肯定的,历史已经证明启蒙的这种"激情"书写更得人心,可读性相对较强,而"学术型"的书写,别说是我们这些初学者,恐怕就是多年研究者也会头疼吧。"激情型"的书写除了以形象性、情感性的方式有利于传播外。他还隐含着表达了启蒙主体文化上的自信,否则感情不会喷薄而出,席卷读者,这种文化上的自信也间接的是传播的一个有利因素,因为如果连主体都不自信又如何征服他人那?可是在理论的严谨性上就又存在明显的硬伤。所以书写方式和传播效应的悖谬性该如何解决,如何平衡呢?
所以我认为虽然新世纪启蒙的处境看似比较尴尬,但这种尴尬恰恰带来了研究的一种张力,为我们研究复杂的启蒙文学思潮提供了一个多元的视角,使启蒙文学思潮以一种更清晰的面貌呈现,我想这种走下神坛恰恰是启蒙先驱所期盼启蒙带来的吧。
参考文献:
[1]张光芒.启蒙论[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7:1-153.
[2]李泽厚.中国近代思想史论[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21-39,114-127.
[3]逄增玉.文学现象与文学史风景[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34-70,294-301.
[4]黎保荣.何为启蒙-中国现代文学启蒙内涵及其演变新论[J].文学评论,2013,(1).
[5]宋剑华.启蒙无效论与要的文本释义[J].天津社会科学,2008,(5).
[6]资中筠.启蒙与社会转型[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1-20,130-137.
[7]朱水涌.叙事与对话[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1-19.
作者简介:邢燕(1989-),女,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2012级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研究生,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方向。
关键词:启蒙;研究现状;拓展空间
"启蒙"可以称得上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史上的一个关键词,在关于中国文学启蒙思潮的研究中,众多的学者都对"启蒙"进行了经典性的阐释。早期的研究者主要是在中西启蒙比附性的对照中找出二者的异同点,或在中国古代的思想进程中需求启蒙的突破性和继承性,这种简单的中-西模式,并没有把中国近现代的启蒙思潮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进行研究,虽然有了足够广阔的视野,但深度就显得力不从心了。
一、80,、90年代关于启蒙文学的研究
80,、90年代一大批学者的研究弥补了深度上的缺陷,对启蒙进行了全方位的阐释。
首先,表现在对启蒙内涵的挖掘上,如张光芒在历史现实的对应关系中寻求中国启蒙思潮的逻辑起点,以"自由意志"为支点,在情理的激荡中建构启蒙的原动力;李泽厚在动态历史中发掘启蒙和救亡的互动关系;秦弓将启蒙比较的视野从与西方比转换到与同处亚洲的日、韩比较上来,以亚洲为背景发掘中国启蒙的特点。黎保荣从词源学的角度出发,将中西关于"启蒙"的论述进行了系统的比较,得出中国的启蒙从《词源》《启蒙记》《易学启蒙》等传统的著述内涵就与西方解释为"上帝之光"的启蒙有着本质的不同,从而进一步认为启蒙进入中国只保留了西方的名,而充入了中国的实。这些关于启蒙内涵的挖掘使中国启蒙的独立品格逐渐显露出来,使后来的研究者再对启蒙思潮进行研究时站在了一个比较高的起点上,也使人人都喊启蒙,但没人说的清启蒙的随意倾向有了改变。
其次,表现在进一步挖掘启蒙的各个有机组成部分,特别是知识精英分子在在启蒙思潮中地位。杨立景论述了知识分子的精英意识与启蒙思潮的兴衰,将知识分子放置在"五四"新文学启蒙到80年代新时期文学启蒙的历史动态演进中,突出强调了知识分子的"精英"意识在启蒙的盛行和启蒙所遭遇的尴尬中所起的作用。通过对启蒙知识分子主体性的研究,使得对启蒙内驱力的研究更加丰富和复杂。可是也有一个问题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注意,启蒙者在启蒙思潮中的作用已经不容置疑,那么被启蒙者那,他们对启蒙思潮的兴衰是否也有影响?这启蒙者和被启蒙是如何互动的,以及互动所带来的关于启蒙传播效应是如何被书写的呢?
再次,表现在通过对文本的重新释义,来表达对启蒙的不同解读方式。宋剑华的《启蒙无效论与鲁迅〈药〉的文本释义》可谓这方面的经典范例,在对鲁迅的《药》的人物符号,物象符号,谷草意象都进行重新解读后,论证了鲁迅先生对启蒙是怀疑的,推出了他的启蒙无效论。这些论证从不同的层面和角度对五四启蒙的思想价值流露出质疑乃至否定的倾向。其实,在我看来,质疑恰恰表明了启蒙的丰富性和复杂性。对启蒙形成了一种解构,有助于揭开蒙在启蒙头上的神秘面纱,但是不可否认得是这也带来了一个新的问题,将启蒙解构之后的20年代新文学的建构该如何完成?
二、启蒙文学研究的拓展空间
中国现代文学思潮中的启蒙者和被启蒙者互动关系是一个很耐人寻味话题。首先介绍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西方作为工业文明的优势方,以自己为核心构建话语体系,将西方之外的"他者"归为落后、愚昧,并将这种话语体系打包后强制的推向所谓的落后国。颇具讽刺意味的是中国的启蒙者很自然的接受了这种话语结构,并通过启蒙将这种话语体系由外来转为自发。换句话说,中国的启蒙者复制了这种话语体系并顺其自然的的认可了这种模式,他们凭借有利的文化地位将一种西方的话语体系植入了中国文化,并将这种话语体系合理化后灌输给了普通大众。这种复制模式的功过暂且不论,但这种复制模式隐含的互动关系的复杂却耐人寻味。翻开文学史,作为早期启蒙者的陈独秀、胡适、鲁迅都是站立在一个文化制高点上,俯视着下层的民众,他们是"精神的导师",是"德先生"和"赛先生"的代言人,虽然与传统的文人相比,他们通往权力中心的道路随着科举的废止中断了,直接通过政治权力发挥社会影响已经变得不那么现实。但是在政治权力之外早期的知识分子找到了一个更有利的手段,那就是文化舆论。办报纸、兴杂志成为他们的共同的认识,通过这些媒介,启蒙者继续占据着优势位置抱着"化大众"的崇高理念,自信满满的对"国民性"进行着猛烈地批判。大众作为文化的弱势方可以说是被动承受着启蒙者的批判,接受着启蒙者推销的产品。很诡异的是一直以来,我们都认同了这种接受模式,并将这种模式的效力和重要性放大强化。那么我想问,这种模式和西方将话语体系推销给我们有什么区别?中国的话语是不是在这种互动关系中失去了话语主体性呢?可是如果不接受这种模式,是否有另一条路那?
另一个就是关于启蒙的书写与传播效应的关系。比较20年代的提倡启蒙文学和30年代提倡革命文学的文章,一个直观的感觉就是书写方式发生了明显的改变。20年代的提倡启蒙者陈独秀在《文学革命论》中有"若有明目张胆高呼文学革命者,予愿拖四十二门大炮为之前驱的"激进言论,就连相对温和的胡适也有:"若要使中国新文学能达今日的意思,能表今日的情感,能代表这个时代的文明程度和社会状态,非用白话不可"的绝对言论。而且在他们提倡所谓的启蒙文章中会有很多比喻、象征等形象化和充满感情的言论,这与30年代提倡革命文学着所著文章形成了鲜明的对比。30年代提倡革命文学即所谓的"文化批判派",他们的的文章理论性很强,风格是严谨的,甚至可以说有点晦涩。诚如张宝明所说启蒙文学的书写方式是"激情型的"而革命文学的书写方式是"学术型"的。书写方式与传播效应有关系吗?答案是肯定的,历史已经证明启蒙的这种"激情"书写更得人心,可读性相对较强,而"学术型"的书写,别说是我们这些初学者,恐怕就是多年研究者也会头疼吧。"激情型"的书写除了以形象性、情感性的方式有利于传播外。他还隐含着表达了启蒙主体文化上的自信,否则感情不会喷薄而出,席卷读者,这种文化上的自信也间接的是传播的一个有利因素,因为如果连主体都不自信又如何征服他人那?可是在理论的严谨性上就又存在明显的硬伤。所以书写方式和传播效应的悖谬性该如何解决,如何平衡呢?
所以我认为虽然新世纪启蒙的处境看似比较尴尬,但这种尴尬恰恰带来了研究的一种张力,为我们研究复杂的启蒙文学思潮提供了一个多元的视角,使启蒙文学思潮以一种更清晰的面貌呈现,我想这种走下神坛恰恰是启蒙先驱所期盼启蒙带来的吧。
参考文献:
[1]张光芒.启蒙论[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7:1-153.
[2]李泽厚.中国近代思想史论[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21-39,114-127.
[3]逄增玉.文学现象与文学史风景[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34-70,294-301.
[4]黎保荣.何为启蒙-中国现代文学启蒙内涵及其演变新论[J].文学评论,2013,(1).
[5]宋剑华.启蒙无效论与要的文本释义[J].天津社会科学,2008,(5).
[6]资中筠.启蒙与社会转型[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1-20,130-137.
[7]朱水涌.叙事与对话[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1-19.
作者简介:邢燕(1989-),女,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2012级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研究生,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