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情感教育优化语文教学

来源 :吉林画报·教育百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lch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直以来,教育的目的是“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当前的素质教育中,情感教育也成为不可缺少的内容,素质教育从根本上说就是要让受教育者懂得做人的道理。因此,重视情感和情感教育在人的成长发展中的作用,已成为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特征。
  语文课堂阅读教学要培养人的素质和情感,要努力挖掘学生的情感因素,积极创设情境,促进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情感表达。文章如酒。酒,能深入人心的肌体和血液。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滋润学生心田的正是文中的真、文中的善、文中的美,文中奔涌着的作者那浓浓的情。语文教育的过程应该是诗一般审美创造的心灵感应和情绪感染的过程,语文课堂是担负起这一责任的主阵地。
  文学作品载负着作者与读者之间的双重情感交流。艺术的力量,不仅仅在于作品本身给予我们的审美愉悦,而且还在于它能教导人们如何正确对待现实生活本身,从而重新品味生活,加深爱憎,最终领悟到生命的真谛。语文教学,就是要在这样的意境中,引导学生与作者进行深入的情感交流和心灵对话。从而愉悦性情,陶冶情操,培养自己健康的心灵,完美的个性。
  课程改革下的语文教学,呼唤学生主体情感的挥发,要积极引导学生用自己的心灵去与文章对话。叶圣陶说:”审慎的作家写作,往往斟酌又斟酌,修改又修改,一句一字都不肯随便。无非要找到一些语言文字,意义和情味同他的旨趣相贴,使他的作品能表达他的旨趣。”叶老说得是写作,而我们的语文阅读教学又何尝不是如此?我们所学的课本上的许多文学作品,无一不是作家情感的结晶,蕴蓄着他们丰盈的思想与情致。“荷塘月色”的静美淡雅;“故都之秋”的清静悲凉;“杨柳岸,晓风残月”的儿女情长;“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的游子情怀;“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的亡国之痛;“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豪迈气慨……作品中那些“意义和情味”同作者的旨趣相同的语言文字,是情感的载体,语文课,应当抓住这些语言材料,在认知的基础上,领略其中蕴含和传达的丰富情感,从积极的情感体验中培养情感。如何培养学生的情感呢?
  一、注重学生情感教育,应首先提高教师自己的情商
  学生的模仿力很强,特别是教师的言行和人格魅力对学生的影响很大(尤其是小学生)。自知、自控、自励、知人、协调等情商要素在教师的自我价值实现和事业的成功上起着重要作用。因为它们是感性与理性的调节器,是生命力量的源泉。要成为合格的教师,应从以上五个情商要素方面提高自己的情商。
  二、注重学生情感教育,应善于创设情境,唤起学生情感的能力
  教学中要着重训练学生的语感,借此引导学生身临其境去体验作者通过情境传递的情感。这就必须重视情境的衔接,以满足学生主体的需要。情境的衔接是指教师创设一种与被感知对象相似的熟知的教学情境,以唤醒知觉表象,从而过渡到对认识对象的体验上。如在教学《故乡的榕树》时,先深情地说;“乡思是一曲古老的歌,背井离乡的游子们从古唱到今。李白‘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余光中则临海峡而吟:‘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而席摹容更是感叹:‘乡愁是一棵没有年龄的树。’同学们,你们有些也是远离故乡的人,有没有想起故乡那绿草如茵的山坡,苍翠欲滴的小树林,漫山遍野的蒲公英?……今天,我们就去看一看《故乡的榕树》。”这样,学生对故乡的怀念被唤醒,带着相似的思绪走进了课文。这里,教师正是借助情境的衔接,使学生的情感体验自然转移到对课文的体验上,从而生发出具有共鸣效应的情感波澜。对课文的学习,也就“尽在不言中”了。
  三、注重学生情感教育,可以从审美教育入手
  美感作为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是一种通过感性直观而意识到自身本质力量的再创造活动。人的美感固然是由客观的美所引起的,它来源于客观的美,但又不能单纯地归结为审美对象。审美者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文化教养、审美观点,在对审美客体进行感性把握的基础上,通过联想、想象、情感、感知和理解等心理活动,对审美客体进行丰富、补充和再创造,才能在头脑中形成审美意象。美感活动实质上是对审美对象的一种感性形态的理性认识,这种认识不同于科学的认识,而是一种审美的认识,即通常所说的“领悟”。所谓领悟,不是概念抽象,不是逻辑分析,而是一种借助形象的非概念性认识,也就是与具体形象紧密结合,伴随着情感和想象的形象思维,渗透在美感直觉中的理解和把握。人们在被美所打动、所感染的时候,自然而然地引起思索和探求,从而在获得审美享受的同时,也就毫不勉强地得到了某种领悟。审美中的领悟是一种高级的审美享受,是一种深刻的体验,更是一种潜移默化的认识和理解。读一部小说,把握住了作品的主题思想属于美感中的领悟,能带来更大的愉快和满足。鲁迅在《诗歌之敌》一文中说:见流萤明灭于草丛,使人顿怀秋心,在柳荫下听黄鹂鸣,感到天地间春气横溢,这并不属于理性认识的范围,也不需要去追问流萤何以明灭、黄鹂何以鸣叫的动机。单凭哲学和智力并不能认识诗歌,如果感情已经冻结,很可能得出错误的判断。
  我们的小学语文教材中不乏优美的课文。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这是何等的美景啊,这文字描述的景象可以在小学生心中构成美丽的图画。他们可以用手画下来,进而感受到祖国河山的美丽,进而产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因此,在我看来,语文课的意义绝不仅仅在于教给学生某种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它通过一篇篇凝聚着作家灵感、激情和思想一代表人类创造的精神财富的文学,潜移默化地影响一个人的情感、情趣和情操,影響一个人对世界的感受、思考及表达方式,并最终积淀成为他精神世界中最深沉最基本的东西一价值观和人生观。我以为这才是语文课的特殊意义所在。
  让语文课多一些情感吧!要引导学生多用自己的心、用自己的情去解读、感悟那一篇篇充盈着作家丰富情感的文章。学生也是活生生的人,他们也有自己的情感与思想,感悟与理解。为什么我们一定要将自己的理解与感悟强塞给学生呢?
  己心之悟,最是至深。或许这才是培养学生具有真正自学能力之根本途径。在大力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让语文课堂成为激荡、抒唱学生情感的海洋吧。语文教育,应该呼唤学生情感的回归!
其他文献
摘 要:数学成绩的好坏将会对学生产生极大影响,所以做好数学教学工作,也就成为各个学校关注的重点。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最重要的就是互动环节,而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同时,忽略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性,目前的主要任务就是解决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上突出体现学生主体性的问题。  关键词:数学课堂;学生;主体性  一、学着用新的思路解决新的问题  要知道,每每出现新的问题都会有多种不同的解题方法,有的简便易懂,有的
大学生党建工作是大学生管理工作的龙头,只有切实做好了大学生党建工作,才能有效地开展管理工作,使管理工作做到有的放矢.党建工作的成败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未来,关系到大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教学理念的不断深化,高校辅导员工作受到了各方的关注.辅导员是学生学习与生活的引导者,为了能够使学生更好的适应社会,高校辅导员应该强化自己的核
对抛物线焦点弦和切线的部分性质进行探究,归纳出6个性质和两个推论,主要从几何的角度进行证明,结合图象,直观形象.
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资源共享、信息交流的概念融入到了社会的方方面面,对于教育而言,由于地域的原因,导致了教育资源的分布不一,同时,导致了各地学校的教育水准高低
体育是一门锻炼大学生身体素质,提高大学生身体健康的专业课程,在整个大学教育体系中占有很大的比重.足球是大学生最喜欢的运动,但是在实际参与中却存在许多问题,由于学生对
儿童期正是学习习惯养成的最佳时期,此时低年级学生的学习刚刚开始,而数学学科又是那么“理性”,纯粹的数学语言很难抓住低年级学生的心,而老师却经常告诫学生上课要认真听讲,积极
随着我国当前科学技术的发展,全媒体时代报纸编辑的工作规划也越来越得到重视,为了能够展示出全媒体时代报纸编辑的工作特色,应该按照其工作建设中的要求,明确全媒体时代下报
网络空间的出现改变着社会生活,它同时也对作为人类社会维系规则之一的法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面对具有虚拟性、全球性和即时性的全新网络空间,旧的法律已经不能有效地解决其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的成功与失败,直接影响小学语文教学效率的高低。阅读教学的最终目标是教给学生自己学会读书,教给学生有效的读书方法,形成自读能力,让学生养成乐于读书和善于读书的好习惯。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是语文学习的五大领域。阅读既是一个相对独立的部分,同时又与其他几个领域有着必然联系。  新课程标准在阅读教学中强调阅读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我认为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