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550-1868(2015)01
【摘要】脑室持续引流术是经颅骨钻孔行脑室穿刺后或在开颅手术中,将带有数个侧孔的引流管前端置于脑室内,末端外接一无菌引流袋,将脑脊液引出体外的一项技术,是神经外科常用的技术手段,目的是挽救因脑脊的循环受阻所致的颅内高压危重状态,进行脑室系统的检查以明确诊断,脑室内手术后安置引流管引出血性脑脊液、减轻脑膜刺激症状及蛛网膜粘连,对颅内压增高起减轻作用及调节颅内压在正常范围。颅脑疾病大多病情重,变化快,病人能否得到及时的治疗,医生工作固然重要,但是,病人恢复过程中,护理工作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在护理工作中体会到:完善的术前准备,引流管护理得当,有效预防颅内感染,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
【关键词】颅脑术后;引流管;护理体会
颅脑术后常用的引流有4种,即脑室引流、创腔引流、囊腔引流及硬脑膜下引流。而术后的引流成功影响着整个治疗过程,引流的护理则是成功的关键。通过临床的实践,现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122例病例中,男87例,女35例,硬脑膜下引流62例,创腔引流39例,脑室引流83例,囊腔引流11例。好转出院112例,病情无好转,自动出院8例,死亡2例,无一例出现引流护理不当引起的并发症。
2.护理
2.1严格无菌操作,防止颅内感染脑室引流是造成颅内感染的途径之一,所以尽量将病人安置在单人隔离房间或进行病床隔离,以减少感染的机会,引流管接头处应用无菌纱布包裹,每日定时更换引流袋。更换引流袋时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用酒精、碘酒消毒引流管口。更换引流袋前先夹闭引流管,以免管内CSF逆流。禁止在引流管上穿刺。病室应每日消毒。
2.2引流装置的固定高度脑室引流装置的放置高度在护理中尤为重要。过高,颅内压增高一定程度不能通过引流管引流,易发生脑疝。过低,引流过量引起低颅压或颅内压突然降低,易发生颅内出血或小脑幕孔上疝。正确高度应为平卧时引流装置距双耳孔水平连线上10~20cm(平均15cm),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侧卧时距穿刺点上方10~20cm,以维持正常的颅内压 .如抬高床头,则相应抬高引流装置的高度,进行检查搬动时先夹闭引流袋,回病房后放置好体位,调节并固定好引流装置再放开夹闭的引流管,以防止引流液逆流。
2.3注意观察引流速度脑室引流早期,切忌引流过快过多。因病人高颅压骤降易引起多种危险,如形成硬膜或硬膜下血肿、脑内出血及小脑幕孔裂疝。流量应控制在每日150~300mL,最多不超过500mL.如流速过快相应调高引流装置高度;反之,则适当降低引流装置高度。
2.4观察引流液性状正常CSF呈澄清无色透明、无沉淀液体。术后1~2d脑脊液略带血性,以后转为橙黄色。如清亮CSF转为血性或原有血性脑脊液颜色加深,提示再出血,立即报告医生,出血量过多时应急诊手术止血。
2.5妥善固定引流管,保持引流畅通引流管要牢靠固定,防止脱出,不可受压、扭曲弯折。术后卧床,头部活动范围适当限制,避免牵拉,防止引流管脱落及全体进入,意识不清或躁动病人及小儿应适当进行肢体约束,尤其夜间陪护更应加强夜间巡视。
2.6拔管护理脑室引流时间不宜过长,一般不超过5~7d,过久易引起颅内感染。一般开颅术后3~4d,脑水肿期将过颅内压逐渐降低,应尽早拔管,最长不超过7d,拔管前1d,先夹闭观察1d,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及意识状态的变化。如出现头痛、呕吐、高颅压症状,应及时通知医生,暂行间断夹闭病人适应颅内压的变化后再予以拔管。拔管后辅料包在切口并注意观察切口处有无脑脊液漏出,如有漏液及时换药,保持包托敷料整洁。
3. 护理体会
3.1 病人回房后,首先了解引流管的放置部位、引流的目的及注意事项、引流管是否通畅,以免造成不应有的错误引流,如脑室引流引流管高于侧脑室前角10~15cm,过高达不到目的,过低会引起脑脊液引流過多过快,导致头疼、呕吐、严重者可诱发颅内出血或血肿形成。
3.2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防止感染的原因是:整个引流系统应保持密闭、无菌。每日更换引流袋,记录引流量及性状,定期检查,引流每日用碘伏以离心或消毒穿刺点周围皮肤及引流管外壁消毒长度大于4cm,消毒后用无菌生理盐水冲洗引流管,无菌纱布覆盖。保持清洁、干燥,如搬运病人时应先将引流管夹闭,待移动后根据头部位置调节引流管,放置引流液倒流引起逆行性感染。
3.3 保持引流管通畅,引流管不可扭曲、受压的原因是:观察引流管是否通畅,其标准如下:①有无自流现象;②有无腺搏性搏动;③有无呼吸性搏动。引流管的不畅及排除法:①如引流管扭曲要轻轻纠正;②引流管附在脑室壁,可将管旋轻离开脑室壁;③血块堵塞,通知医生,不可用生理盐水冲洗。
3.4 病人的体位:因咳嗽、呕吐、躁动均有导致引流管位置的改变及颅内压的改变。因此动作要轻柔,病人体位要舒适,头部不可过仰过屈,护士搬运病人时应暂时夹闭引流管,保持颅内压急剧变动而发生意外。
3.5 避免引流管的脱出:引流管脱出有以下问题:①引流管固定不牢;②病人烦躁,自己拔管;③翻身不慎脱出。针对以上原因,做好相应护理措施。如病人躁动了解躁动原因,可根据医嘱给予小剂量镇定剂或约束带护理,确保病人的安全。
3.6 对意识清、合作病人,做好心理护理:耐心向病人解释病情及手术的重要性、引流管的重要性及注意事项,给予病人安慰及鼓励,使病人减轻对对引流管的恐惧与焦虑。
3.7 拔管 一般术后24~72h:引流通畅情况下,颅内压无异常,拔管后应注意观察体温,颅内压及头部敷料情况,如有颅内感染,应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4小结
颅脑手术后一般病人都带有引流管,术后引流管的护理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引流管我们可以判断脑内有无出血情况发生,尤其对于那些脑室出血外引流的病患引流管的重要性更是直接关系到手术的成败。 颅脑疾病大多病情重,变化快,病人能否得到及时的治疗,医生工作固然重要,但是,病人治疗恢复过程中,护理工作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在护理工作中,完善的术前准备,引流管护理得当,有效预防颅内感染,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颅脑损伤患者病情变化快,脑室引流管的护理至关重要,有时会因管道的护理不当使患者失去抢救生命的最好时机。所以我们在对管道的护理中,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并做好巡视检查,确保各种管道在正常使用状态,积极配合临床治疗,可有效提高治愈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摘要】脑室持续引流术是经颅骨钻孔行脑室穿刺后或在开颅手术中,将带有数个侧孔的引流管前端置于脑室内,末端外接一无菌引流袋,将脑脊液引出体外的一项技术,是神经外科常用的技术手段,目的是挽救因脑脊的循环受阻所致的颅内高压危重状态,进行脑室系统的检查以明确诊断,脑室内手术后安置引流管引出血性脑脊液、减轻脑膜刺激症状及蛛网膜粘连,对颅内压增高起减轻作用及调节颅内压在正常范围。颅脑疾病大多病情重,变化快,病人能否得到及时的治疗,医生工作固然重要,但是,病人恢复过程中,护理工作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在护理工作中体会到:完善的术前准备,引流管护理得当,有效预防颅内感染,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
【关键词】颅脑术后;引流管;护理体会
颅脑术后常用的引流有4种,即脑室引流、创腔引流、囊腔引流及硬脑膜下引流。而术后的引流成功影响着整个治疗过程,引流的护理则是成功的关键。通过临床的实践,现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122例病例中,男87例,女35例,硬脑膜下引流62例,创腔引流39例,脑室引流83例,囊腔引流11例。好转出院112例,病情无好转,自动出院8例,死亡2例,无一例出现引流护理不当引起的并发症。
2.护理
2.1严格无菌操作,防止颅内感染脑室引流是造成颅内感染的途径之一,所以尽量将病人安置在单人隔离房间或进行病床隔离,以减少感染的机会,引流管接头处应用无菌纱布包裹,每日定时更换引流袋。更换引流袋时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用酒精、碘酒消毒引流管口。更换引流袋前先夹闭引流管,以免管内CSF逆流。禁止在引流管上穿刺。病室应每日消毒。
2.2引流装置的固定高度脑室引流装置的放置高度在护理中尤为重要。过高,颅内压增高一定程度不能通过引流管引流,易发生脑疝。过低,引流过量引起低颅压或颅内压突然降低,易发生颅内出血或小脑幕孔上疝。正确高度应为平卧时引流装置距双耳孔水平连线上10~20cm(平均15cm),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侧卧时距穿刺点上方10~20cm,以维持正常的颅内压 .如抬高床头,则相应抬高引流装置的高度,进行检查搬动时先夹闭引流袋,回病房后放置好体位,调节并固定好引流装置再放开夹闭的引流管,以防止引流液逆流。
2.3注意观察引流速度脑室引流早期,切忌引流过快过多。因病人高颅压骤降易引起多种危险,如形成硬膜或硬膜下血肿、脑内出血及小脑幕孔裂疝。流量应控制在每日150~300mL,最多不超过500mL.如流速过快相应调高引流装置高度;反之,则适当降低引流装置高度。
2.4观察引流液性状正常CSF呈澄清无色透明、无沉淀液体。术后1~2d脑脊液略带血性,以后转为橙黄色。如清亮CSF转为血性或原有血性脑脊液颜色加深,提示再出血,立即报告医生,出血量过多时应急诊手术止血。
2.5妥善固定引流管,保持引流畅通引流管要牢靠固定,防止脱出,不可受压、扭曲弯折。术后卧床,头部活动范围适当限制,避免牵拉,防止引流管脱落及全体进入,意识不清或躁动病人及小儿应适当进行肢体约束,尤其夜间陪护更应加强夜间巡视。
2.6拔管护理脑室引流时间不宜过长,一般不超过5~7d,过久易引起颅内感染。一般开颅术后3~4d,脑水肿期将过颅内压逐渐降低,应尽早拔管,最长不超过7d,拔管前1d,先夹闭观察1d,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及意识状态的变化。如出现头痛、呕吐、高颅压症状,应及时通知医生,暂行间断夹闭病人适应颅内压的变化后再予以拔管。拔管后辅料包在切口并注意观察切口处有无脑脊液漏出,如有漏液及时换药,保持包托敷料整洁。
3. 护理体会
3.1 病人回房后,首先了解引流管的放置部位、引流的目的及注意事项、引流管是否通畅,以免造成不应有的错误引流,如脑室引流引流管高于侧脑室前角10~15cm,过高达不到目的,过低会引起脑脊液引流過多过快,导致头疼、呕吐、严重者可诱发颅内出血或血肿形成。
3.2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防止感染的原因是:整个引流系统应保持密闭、无菌。每日更换引流袋,记录引流量及性状,定期检查,引流每日用碘伏以离心或消毒穿刺点周围皮肤及引流管外壁消毒长度大于4cm,消毒后用无菌生理盐水冲洗引流管,无菌纱布覆盖。保持清洁、干燥,如搬运病人时应先将引流管夹闭,待移动后根据头部位置调节引流管,放置引流液倒流引起逆行性感染。
3.3 保持引流管通畅,引流管不可扭曲、受压的原因是:观察引流管是否通畅,其标准如下:①有无自流现象;②有无腺搏性搏动;③有无呼吸性搏动。引流管的不畅及排除法:①如引流管扭曲要轻轻纠正;②引流管附在脑室壁,可将管旋轻离开脑室壁;③血块堵塞,通知医生,不可用生理盐水冲洗。
3.4 病人的体位:因咳嗽、呕吐、躁动均有导致引流管位置的改变及颅内压的改变。因此动作要轻柔,病人体位要舒适,头部不可过仰过屈,护士搬运病人时应暂时夹闭引流管,保持颅内压急剧变动而发生意外。
3.5 避免引流管的脱出:引流管脱出有以下问题:①引流管固定不牢;②病人烦躁,自己拔管;③翻身不慎脱出。针对以上原因,做好相应护理措施。如病人躁动了解躁动原因,可根据医嘱给予小剂量镇定剂或约束带护理,确保病人的安全。
3.6 对意识清、合作病人,做好心理护理:耐心向病人解释病情及手术的重要性、引流管的重要性及注意事项,给予病人安慰及鼓励,使病人减轻对对引流管的恐惧与焦虑。
3.7 拔管 一般术后24~72h:引流通畅情况下,颅内压无异常,拔管后应注意观察体温,颅内压及头部敷料情况,如有颅内感染,应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4小结
颅脑手术后一般病人都带有引流管,术后引流管的护理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引流管我们可以判断脑内有无出血情况发生,尤其对于那些脑室出血外引流的病患引流管的重要性更是直接关系到手术的成败。 颅脑疾病大多病情重,变化快,病人能否得到及时的治疗,医生工作固然重要,但是,病人治疗恢复过程中,护理工作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在护理工作中,完善的术前准备,引流管护理得当,有效预防颅内感染,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颅脑损伤患者病情变化快,脑室引流管的护理至关重要,有时会因管道的护理不当使患者失去抢救生命的最好时机。所以我们在对管道的护理中,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并做好巡视检查,确保各种管道在正常使用状态,积极配合临床治疗,可有效提高治愈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