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风送果香 果农唱响丰收致富歌

来源 :绿色中国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d124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白浪茫茫与海连,平沙浩浩四无边。 暮去朝来淘不住,遂令东海变桑田。”秦皇岛,因公元前215年秦始皇东巡至此,并派人入海求仙而得名。秦皇岛市现辖海港区、北戴河区、山海关区三个市辖区和抚宁县、昌黎县、卢龙县、青龙满族自治县四个县。潮涌潮落,碧海金沙……位于渤海之滨、燕山之角的秦皇岛以海景、海港、海鲜著称。
  除了海鲜,水果也是秦皇岛的特产之一。秦皇岛市山区属燕山山脉东段,山区植被完好,有广阔林区。林果生产面积137万亩,果品年均产量稳定在75万吨。近些年来,秦皇岛市林业局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兴林富民为宗旨,大力推进“绿色秦皇岛”工程建设,引导农民积极发展生态果业。其中,卢龙县核桃种植业、山海关区樱桃种植业和昌黎县油桃种植业现已颇具规模,成为当地的主导绿色产业之一,奏响了果农的丰收致富之歌。
  卢龙 核桃之乡
  每当金秋时节,穿行在卢龙县境内的乡村,扑入眼帘的,除了金色的果实,就是一望无际的绿。最引人注目的,是漫山遍野、连绵不断的核桃林。卢龙县核桃栽植历史悠久,栽培历史在千年以上。经过历代的栽培和选育,石门核桃逐步形成了个大、皮薄、味香、易取仁、含油量高的内在品质。
  卢龙县印庄乡翁各庄村的徐冬是引导村里发展核桃产业的第一人。他说:“2003年以前,全村耕地主要种植甘薯,农民增收困难。当时村里以公开投标的方式,把村东山的80亩废弃坡耕地分别承包给三个人,建成了高标准的品种化核桃园。到2008年,挂果比头年增加许多亩,亩收入接近2000元。现在核桃快到盛果期,产量收入会更高。”经过示范带动,目前,全村核桃种植面积达到1000多亩。
  燕河营镇重域口村村民陈峰承包了村里的180棵核桃树。陈峰通过种植薄皮核桃,年纯收入达2.1万元,亩效益3500元,是种植甘薯收入的1.5倍。他对薄皮核桃赞赏有加,“核桃好吃皮难剥,以前种的核桃砸半天还吃不到嘴。现在的薄皮核桃,手稍一用力就挤开了。”记者一试,果真如此——打开来,核桃皮的厚度和两层花生皮相仿,果仁细白饱满;尝一块,满口清香。“这种核桃好销,还特别卖得上价钱。一袋核桃1500多元,是一头猪的价钱呢。”陈峰.掩饰不住喜悦。最让他高兴的是,这种薄皮核桃坐在家门口就有人来收购。核桃还没熟,客商就上门吆喝,邻县、邻省的订货电话也不停打来。
  2003年以来,卢龙县把发展核桃产业作为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加快核桃产业发展,核桃种植面积逐渐扩大,以年均千亩的速度递增,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不断提高。十多年来,卢龙核桃日见式强,发展成了拥有13.8万亩、年产1万吨、年产值4.3亿元的中国北方最大的优质薄皮核桃生产基地。从育苗、种植、生产,到加工、销售、科研,形成了一条龙产业链条。
  薄皮核桃的种植带领农民走上了致富路。核桃浑身都是宝。除了核桃青果、干果,还可以卖核桃苗和用于嫁接的核桃枝,一棵苗少则七八元多则十几元,一根嫁接枝也卖两三元,光卖树苗和树枝,每家都收入几千元甚至几万元。加入合作社的,还能参与年终股份分红。目前,全县有43个专业合作社,1万多名农民入社,大多数合作社都有年终分红机制。
  此外,农民还可以到核桃园打工挣钱,更有靠核桃种植技术发了小财的。每年5、6月份苗木嫁接时期,这些土专家们手拿小刀、剪子,东坡走走,西沟转转,每人收入就能在5000元以上,仅此一项,就能让一个四口之家脱贫。目前,全县有300多名这样的技术能手,他们还被邻县的核桃园抢着请。
   “统一供苗,建起了350亩的核桃育苗圃,200亩的采穗圃和400亩的品种对比实验园,免费给农民提供苗木,免费给农民提供嫁接服务。”。县林业局局长周正华说,县财政一年拿出120万元以上,极大提高了农民种核桃的积极性。
  同时,卢龙还积极组织引导农民进行农业产业化的模式创新。这里的农民种核桃,更多的不是一家一户散种,而是成立或加入股份制企业、专业合作社,串户连村规模化种植,如今,公司和合作社的种植面积占到核桃总面积的70%。
  政府除了加大农民技术培训力度,鼓励核桃大户、合作社扩大种植面积外,还特别重视拉长核桃产业链,确保核桃销得出去,确保农民增收。棋盘山果业公司负责人徐生说:“公司从品种的选育、技术培训、果树管理到产品销售实行一条龙服务,极大地解决了群众的后顾之忧。今年公司投资200万元建立了1000平方米的加工车间,延伸了果品产业链条。”
  近年来,卢龙对投资核桃深加工的企业给予项目贷款财政贴息扶持政策,扶持培育龙头企业。去年,卢龙县成立了棋盘山果业有限公司,进行核桃综合深加工项目建设,全部投产可年加工核桃3万吨,其他深加工项目也在建设中。这些企业投产后,可对上万亩的薄皮核桃进行深加工。
  科技支撑和品牌引领也是卢龙核桃发展的关键因素。棋盘山果业公司负责人徐生说:“农业产业化,必须有标准化做支撑,才能保证质量和效益。” 每亩栽植44棵树,树高3米,株距3米,行距5米,施有机肥,实施单株根部滴灌,使用黑光灯杀虫技术……为了实现标准化生产,卢龙县今年生产良种接穗30万芽,同一品种,技术人员经过多年选育,在27万株实生核桃苗中,选出了石门元宝、石门龙珠、石门魁香、石门硕宝4个优良品种,从此石门核桃步入了品种化繁育栽培的新阶段。
  十余年如一日发展核桃产业,得益于历届县委、县政府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发展核桃产业的思路一直没变。让农民真正获益,农业产业化才有持久的生命力,核桃的星星之火,点燃了全县农民的致富激情。眼下,卢龙县筹措亿元规划建设的百里万亩核桃产业带正悄然崛起。
  山海关 樱桃之乡
  素花红果、枝叶繁茂的樱桃树已成为山海关区近年来绿化美化家园的首选树种,成为防风固沙、涵养水源、调节气候、保持水土的“绿色长城”。每年樱桃开花结果的季节,漫山遍野的白花和透红、金黄的果实成为一道生机勃勃的生态景观。
  近年来,素有“中国樱桃之乡”的山海关区依托资源优势,把大樱桃特色产业作为结构调整和助民增收的主体工程,通过政策引导、基地示范、培育市场和打造品牌,使果农增产又增收。全区大樱桃种植面积已达两万余亩,结果面积1万余亩,年产量1万多吨,产值2亿元。
  山海关北依燕山,南临渤海,纬度在39°至40°之间,土壤微酸,极适应大樱桃生长发育。山海关区立足这一优势,把发展大樱桃产业作为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先后投入500多万元购买苗木,无偿发给大樱桃项目区群众栽植,出台了《关于促进农民增收的若干扶持政策》,对新发展大樱桃的农户每亩补助苗木费150元。同时,该区从解决农村水利、电力、道路等基础设施入手,先后筹资2450多万元,改造了全区95个村、2.2万农户的用电条件,投资663万元,完成了北部山区东、西线引水工程,保证了沿线25个村农田果树的有效灌溉。成立了农业服务总公司,使服务推广体系延伸到了大樱桃基地建设、科技推广、产品销售等各个领域。全区大樱桃栽种面积迅速发展,2002年以来,由原来的不足千亩发展到 “万亩樱桃沟”,不仅成为调整农业种植结构、促进农民增收的特色产业,还成为美化家园、防风固沙、涵养水源、调节气候、保持水土的“绿色长城”
  发展之初,山海关区针对群众认识不足、迟疑观望等情况,注意培育典型,发挥示范作用。组织镇党委书记、农村党支部书记和村民代表到山东烟台、辽宁大连等地参观学习,让群众亲眼看到发展大樱桃产业的美好前景。坚持基地带动战略,按照“集中连片、规模发展、综合开发”的原则,在搞好规划的基础上,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抓好区、镇、村三级示范园建设,建立了“山海关优质大樱桃示范基地”,全部采用优良品种和高标准无公害生产技术。基地的建立对大樱桃产业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走出了一条“建基地促拉动、上规模成品牌、提效益快发展”的路子。石河镇安庄村党支部书记安守礼率先栽植了6亩大樱桃,年收入6万多元,一下子激发了村民栽植大樱桃的热情,全村240亩耕地都栽上了大樱桃,年收入达30多万元,人均增收3000元。鼓励各村打破地域界限,成方连片发展,共享技术和品种资源,形成了“一户带多户、多户带全村、一村连多村、多村成基地”的发展局面。
  为保证大樱桃的质量,打造山海关大樱桃品牌,山海关区从引种、育苗、技术服务等方面入手,把科技贯穿于大樱桃产业发展的全过程。有计划、有目的、有重点地发展品质优良、市场竞争力强的大樱桃品种。与日本客商共同投资建立了占地10亩的速生丰产示范园和品种试验区,引进日本10个最新优良品种。目前全区已有红灯、意大利早红、宾库、沙密脱、先锋、拉宾斯等20多个早中晚品种。投资200余万元,建立了占地105亩的北方最大的大樱桃苗木繁育基地——“山海关优质大樱桃苗木繁育基地”,每年向果农提供20万株优质大樱桃苗木。
  为实现大樱桃产销一体化,该区着重在产品营销上做文章,构建完善的产品销售体系。建立山海关大樱桃网页,定时发布大樱桃产销信息,并连续六年参加廊坊农展会,推介山海关大樱桃。成立山海关大樱桃协会,发挥农民经纪人作用,每村都培育了1至2名经纪人,为果农及时提供市场行情,延伸销售触角,扩大市场覆盖面。本着“巩固京津和东北市场,扩大南方市场,拓宽边贸市场、开发东南亚市场”的原则,区林业部门和各镇,采取多种形式,努力扩大大樱桃果品的销售渠道。如今山海关大樱桃开拓占领了上海、苏州、北京、天津、哈尔滨等10多个大中城市的市场。
  为了促进大樱桃的销售,提高山海关大樱桃的知名度,山海关区举办了六届以“走进樱桃园,享受大自然”为主题的“山海关大樱桃节暨乡村旅游节”,在大樱桃主产区建成了万亩大樱桃采摘园区,并建了24个高标准观光园、100多个可供游人食宿的农家小院。“摘大樱桃、吃农家宴、住农家院、看农家戏、体农家情”,来自周边城市及京津地区的2万游客穿行林间,嬉戏在樱桃树下,饱享大自然的清风秀色,亲身体验农家采摘乐趣。目前,大樱桃产业已成为区域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拉动点和增长源。
  昌黎 油桃 葡萄之乡
  春暖花开之际,市级示范园新集镇吴家坨村的设施大棚里春意盎然,绿油油的桃树苗木长势煞是喜人,果农正在忙碌着对大棚油桃进行管理,忙得不亦乐乎,丰收的喜悦挂在脸上。
  村党支部书记马驰介绍,全村温室油桃种植面积达1200多亩,有中油五号、黄油桃、春雪等七八个高产、优质品种,使油桃上市季节长达2个月之久,目前该村人均收入达到万元以上。在县林业局的引导支持下,吴家坨村走上了依靠设施果品致富的小康之路,设施果树发展备受果农追捧,已成为农民增收的新的增长极。
  近年来,昌黎县转变传统果树种植模式,积极引导果农加快结构调整,大力发展设施特色果业,推动果农走上果树种植上档升级之路。通过政策扶持、资金补助、项目拉动、技术指导等有效措施,在吴家坨村建立了示范基地,充分发挥优势,辐射带动周边地区设施林果业。目前,全县设施果树面积达1.3万亩,占秦皇岛市设施果树栽培面积的90%以上,设施果品产量2.7万吨,产值近2亿元。
  昌黎县林业局积极为果农引进外地经验,帮助农户建立温室大棚,培育种植油桃、葡萄等特色品种,由于弥补市场新鲜水果季节性短缺,果品上市后供不应求,经济效益非常可观。目前,该县设施果品平均售价每公斤可达6元以上,最高可达每公斤40元,亩效益1-2万元,是露地栽培的2-6倍。2011年全县新发展果树3305亩,其中设施果树570亩,全年果品产量达到20万吨,果品收入达6.7亿余元。促进农民增收1000余万元。
  面对大市场、小农户的果品生产销售现状,昌黎林业局积极推进果农协会组织建设,降低果农从事果品生产、经营的风险,提高果农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对全县果品业发展起到了较好的推动作用。目前,该县果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50余个,注册果品商标8个,发展省级果品龙头合作社2家。果品协会通过外因内联、技术服务、信息发布、果品销售等各种有效途径,提高了入会果农的果树管理技术水平,增强了果品生产的质量意识,增加了会员的收入。
  目前,昌黎县果农发展设施果业的积极性非常高,该县林业部门因势利导,加大扶持力度,加强技术指导,并积极推广应用新技术,努力把设施果业打造成为农民快速增收致富的重要产业。
  海风送果香,秦皇岛这座滨海小城的生态果业正在蒸蒸日上的发展。薄皮果脆的核桃、红艳欲滴的樱桃、香甜四溢的油桃、晶莹剔透的葡萄……这些累累硕果让秦皇岛果农唱响了丰收致富歌。
其他文献
<正> 研探如何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闻事业,是我国新闻界现阶段人人必须考虑和实践的中心课题之一。这个问题,包括四个方面:一是社会主义中国新闻事业特色的含义是什
“我们干环保,是一项高尚的事业,赚了是赚了,亏了也是赚了。我们开办一个污水处理厂或一个垃圾处理厂,就等于为我们的子孙后代留下了更大的生存空间!人生不过三万天!身处环保事业
<正> 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议,规定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方针和根本任务,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总体布局的高度,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到了战略地位的高度,
人类对地球环境的污染正变得目益严重,尤其是对海洋环境的污染,已经使海洋中的垃圾普遍增多。海洋垃圾是海洋污染物的一种。自古以来,人类社会一直将海洋视作废弃物倾倒或排放的
近几年,我省对评选报纸好版面是有不同看法的,有的同志认为,报纸的一版是当晚组版,时间紧迫,因此评选好版面主要是评选一版,方能代表报纸的水平;二、三版可以头天准备,时间充
<正> 1980年底,党中央提出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建设高度的精神文明。《安徽日报》理论部为了配合宣传,拟定了一组评论选题,决定由我撰写《要振奋民族精神》。这篇评论发表后
近年来,在物质生产领域里“创优”之声甚高,活动搞得有声有色,但在精神生产领域里,“创优”活动就相形逊色了。同其他样式的精神产品相比,新闻同社会生活的联系更经常、更直
《福布斯》中文网最近公布的数据显示,三一重工创始人梁稳根全年资产增长超过了200亿元,成为去年最赚钱的A股股东。
有人说,一个基层业余通讯员能写多少稿件,不过芝麻蒜皮的一点小事。这话不对。对一个农民来说,一分地虽少,但在这小园地上可以育出多种蔬菜瓜果;对于一个基层业余通讯员来说,
连日来,“活熊取胆”在中国掀起强烈风波,身陷舆论漩涡的归真堂开放熊场参观依旧未得到公众的“宽恕”,“活熊取胆”引发了公众对濒危动植物入药的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