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教学能体现教师的教学方法与学生的学习方法两个方面,所以课堂教学改革能否贯穿新理念成了课程改革的一个标尺.
新课程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弊端,使课堂教学走出了围绕课堂而开展课堂教学的怪圈,激发了学生参与数学课堂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提高了课堂教学实效.
但是,有的教师在这个过程中不自觉地又陷入了新的误区,阻碍了新课程标准的进一步落实.
一、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误区
误区1:过分夸大数学教学在解决生活实践问题中的作用
具体表现在:教师注意创设一系列与生活相关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剪一剪、拼一拼、做一做、猜一猜的活动中发现数学、学习数学.这种教学方式着力让学生身临其境地解决一个个具体的生活问题,从而使数学走进学生的生活,从理念世界回归到学生的生活世界.
大多数教师对数学回归生活持肯定态度.但同时认为,目前数学教学中存在形式化的倾向,即教师在教学中为了联系生活而增加了许多以实际问题为背景的内容,冲淡了数学,影响了教育目标的实现.这一事实也说明了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的紧迫性.
联系生活实际的构思成了虚无缥缈的形式主义,对学生人文素养产生了不少的冲击.
例如,一位教师在公开课上执教,内容是“从实际问题到方程”,在教材问题的探究完成后,为鼓励学生进行逆向思维,编了一个年龄方面的实际问题.今年小明妈妈的年龄是小明的3倍,6年后小明妈妈的年龄是小明的2倍,请问小明今年多大?
题目出示后,同学们很快列出方程.此时教师进一步要求学生用尝试检验的方法求出方程的解.不求则己,答案出来后全班学生不禁哄堂大笑,原来小明妈妈18岁时就生了小明.这于情于理与国策不合呀!年轻的数学教师的脸一下子红到了耳根.
本来最具鲜活力的生活数学会激发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将数学知识融入到火热的生活中,增强数学应用能力,发展学生学习意识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然而背离生活,脱离实际的数学素材在教和学的过程中一下子显得苍白无力,不堪一击.
误区2:以课件的自动显示代替教师的板书示范
计算机辅助教学是中学数学教育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是时代的需要,更是历史赋予我们的重任.
我在调研过程中发现:绝大部分教师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时,从来没有板书示范过,实现了无粉笔、无黑板的教学.这虽然是一种先进的教学模式,但也有它不利的一面,教学过程全部是自动生成,起不到教师教学示范的作用.因为没有教师的板书示范,所以学生往往在书写过程时就丢三拉四,很不严谨.
误区3:过分追求课堂的新意
新课程要求教师把教学新理念贯彻到课堂教学中去,面对教改教师们也纷纷开始行动,教师在追求巩固知识的同时,激发全体学生更活跃的思维,启发学生创新性地学知识、用知识,这不仅指教学模式,而首先是指教学的目标和原则.我们积极鼓励教师大胆地采用各种模式,并不是只停留于形式,而是为了更好地达到教学目的,那便是如何让学生更利于接受知识、深化知识、运用知识.
教学中教师不必强求课堂方式的多少,更不能因方式的频繁转换而挤掉了知识深化的时间.我们在选择教学方法中应注意知识的侧重点,应考虑是否有利于所要追求的目标.我们采用各种方式最终是为了使知识落实、能力得到培养,这一点千万不可忽视,否则那将会走到课改的背面.
误区4:把数学教学看成是思维结果的教学
教学中,过分偏重于数学知识的工具性,忽视了它在发展思维方面的智力价值,削弱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忽视探索性非论证思维(直觉思维、形象思维)的培养,过分偏重于整理性的论证思维(逻辑思维)的训练.在解题过程中,过分强调“框题型、对套路”,企图强化思维定势,结果使学生陷入思路呆板、单一状态.改变这些教学现象,教师必须提高认识,转变观念.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要认真研究概念的概括过程、结论的推导过程和解题方法的思考过程.
二、走出这些教学误区的策略
1.教师变教教材为用教材
教师必须从“教书匠”的角色中挣脱出来,成为“科研型”的教师,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育情况,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反思已有的教育理论和教育实际问题,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把握教育规律,提高教育质量.
2.更新观念,增强新的意识,是走出误区的根本
首先,要更新教学观念.第一,引导学生展开充分的思维来获取知识;第二,暴露学习过程中的困难、障碍、错误和疑问,让学生在克服困难、解决疑难中,展开充分的独立思考过程,提出自己创造性的见解,让学生在成功的学习中获得创造的愉悦体验;第三,寻找学生创造的闪光点,保护学生的创造性.
其次,对于学生的异想天开,教师要适时加以鼓励,让学生在教师的肯定和赞扬中产生创造思维所带来的积极地情感体验.
初中数学课堂改革已推行多年,尽管还存在一些误区,但只要我们加强学习与研究,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只要我们能用新的教学理念武装自己,克服自以为是的思想,我们的课程改革就能达到预定的目标.
新课程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弊端,使课堂教学走出了围绕课堂而开展课堂教学的怪圈,激发了学生参与数学课堂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提高了课堂教学实效.
但是,有的教师在这个过程中不自觉地又陷入了新的误区,阻碍了新课程标准的进一步落实.
一、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误区
误区1:过分夸大数学教学在解决生活实践问题中的作用
具体表现在:教师注意创设一系列与生活相关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剪一剪、拼一拼、做一做、猜一猜的活动中发现数学、学习数学.这种教学方式着力让学生身临其境地解决一个个具体的生活问题,从而使数学走进学生的生活,从理念世界回归到学生的生活世界.
大多数教师对数学回归生活持肯定态度.但同时认为,目前数学教学中存在形式化的倾向,即教师在教学中为了联系生活而增加了许多以实际问题为背景的内容,冲淡了数学,影响了教育目标的实现.这一事实也说明了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的紧迫性.
联系生活实际的构思成了虚无缥缈的形式主义,对学生人文素养产生了不少的冲击.
例如,一位教师在公开课上执教,内容是“从实际问题到方程”,在教材问题的探究完成后,为鼓励学生进行逆向思维,编了一个年龄方面的实际问题.今年小明妈妈的年龄是小明的3倍,6年后小明妈妈的年龄是小明的2倍,请问小明今年多大?
题目出示后,同学们很快列出方程.此时教师进一步要求学生用尝试检验的方法求出方程的解.不求则己,答案出来后全班学生不禁哄堂大笑,原来小明妈妈18岁时就生了小明.这于情于理与国策不合呀!年轻的数学教师的脸一下子红到了耳根.
本来最具鲜活力的生活数学会激发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将数学知识融入到火热的生活中,增强数学应用能力,发展学生学习意识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然而背离生活,脱离实际的数学素材在教和学的过程中一下子显得苍白无力,不堪一击.
误区2:以课件的自动显示代替教师的板书示范
计算机辅助教学是中学数学教育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是时代的需要,更是历史赋予我们的重任.
我在调研过程中发现:绝大部分教师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时,从来没有板书示范过,实现了无粉笔、无黑板的教学.这虽然是一种先进的教学模式,但也有它不利的一面,教学过程全部是自动生成,起不到教师教学示范的作用.因为没有教师的板书示范,所以学生往往在书写过程时就丢三拉四,很不严谨.
误区3:过分追求课堂的新意
新课程要求教师把教学新理念贯彻到课堂教学中去,面对教改教师们也纷纷开始行动,教师在追求巩固知识的同时,激发全体学生更活跃的思维,启发学生创新性地学知识、用知识,这不仅指教学模式,而首先是指教学的目标和原则.我们积极鼓励教师大胆地采用各种模式,并不是只停留于形式,而是为了更好地达到教学目的,那便是如何让学生更利于接受知识、深化知识、运用知识.
教学中教师不必强求课堂方式的多少,更不能因方式的频繁转换而挤掉了知识深化的时间.我们在选择教学方法中应注意知识的侧重点,应考虑是否有利于所要追求的目标.我们采用各种方式最终是为了使知识落实、能力得到培养,这一点千万不可忽视,否则那将会走到课改的背面.
误区4:把数学教学看成是思维结果的教学
教学中,过分偏重于数学知识的工具性,忽视了它在发展思维方面的智力价值,削弱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忽视探索性非论证思维(直觉思维、形象思维)的培养,过分偏重于整理性的论证思维(逻辑思维)的训练.在解题过程中,过分强调“框题型、对套路”,企图强化思维定势,结果使学生陷入思路呆板、单一状态.改变这些教学现象,教师必须提高认识,转变观念.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要认真研究概念的概括过程、结论的推导过程和解题方法的思考过程.
二、走出这些教学误区的策略
1.教师变教教材为用教材
教师必须从“教书匠”的角色中挣脱出来,成为“科研型”的教师,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育情况,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反思已有的教育理论和教育实际问题,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把握教育规律,提高教育质量.
2.更新观念,增强新的意识,是走出误区的根本
首先,要更新教学观念.第一,引导学生展开充分的思维来获取知识;第二,暴露学习过程中的困难、障碍、错误和疑问,让学生在克服困难、解决疑难中,展开充分的独立思考过程,提出自己创造性的见解,让学生在成功的学习中获得创造的愉悦体验;第三,寻找学生创造的闪光点,保护学生的创造性.
其次,对于学生的异想天开,教师要适时加以鼓励,让学生在教师的肯定和赞扬中产生创造思维所带来的积极地情感体验.
初中数学课堂改革已推行多年,尽管还存在一些误区,但只要我们加强学习与研究,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只要我们能用新的教学理念武装自己,克服自以为是的思想,我们的课程改革就能达到预定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