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话语体系是近年来国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出现频率较高的词汇,亦有研究者从各自的相关学科论及话语体系问题,但从哲学上对话语体系作全面、系统研究的著作还很少见到。近读吴汉全教授2020年12月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话语体系初论》,深感此书是近年来专门研究话语体系的拓荒之作,同时也是一部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创新之作,为推进话语体系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
一、文本解读上的创新
话语体系皆以文本为载体,没有离开文本的话语体系,这是学术界在话语体系研究中业已形成的基本共识。吴汉全在《话语体系初论》中强调话语体系的研究要凸显文本的基础地位,要求立足文本并在文本视域之中开展研究工作,形成全新的著述架构和叙述系统,藉以创建独特的话语体系。故而,该著不仅以文本的创新性解读为研究工作的前提,而且利用在解读中所形成的广义文本论来架构著述体系。
何谓文本呢?学术界通常认为文本是指书面语言的表现形式,由具有完整、系统及含义明晰的一个或多个句子组合而成。故而,一个文本可以是一个句子(Sen-tence)一个段落(Paragraph)或者一个篇章(Discourse)。西方诠释学常用文本这个范畴来表达其意义,但大致是一种狭义的层面。吴汉全对文本的理解有独特性,在承认文本具有狭义的前提下,更主张从广义上来界定文本,认为“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说,一部著作可以是一个文本,一门学问或一个学科,只要是具有内在的体系性和外在的相对独立性,整体上亦可以视为一个文本”。由此,著者提出在研究文本与话语体系的关系上要有新视角:一是要认识文本是如何产生的;二是要进行文本内容的相关分析;三是需要考察文本最终所呈现的逻辑谱系面貌。
著者主张在广义上理解和认识文本,其所说的文本乃是体现主客关系统一的文本,亦即文本中内蕴着研究者的主体性诠释活动,体现了研究者独特的诠释体系;这种文本亦有着极为丰富的内涵,包括结构系统、话语体系、价值体系及传承体系等方面;这种文本还是有着逻辑谱系和基本维度的文本,这就要求研究者在研究话语体系时既要研究话语体系的历史逻辑、实践逻辑及理论逻辑,也要研究话语体系的历史维度、现实维度、民族维度、世界维度和实践维度,并尽可能地将这种研究与结构体系和传承体系的三大逻辑展开和五大维度呈现相比较,从而进一步把握话语体系的特征。《话语体系初论》正是在广义文本论中展开其叙述的进路,并进而建构其著述系统的。
二、著述体系上的创新
《话语体系初论》在著述体系上的创新,最为突出的是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与话语体系的研究有机结合起来,凸显唯物史观在话语体系建构中的具体运用。《话语体系初论》基于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将话语体系作为一个整体进行顶层设计,找出其中的关键问题及重要环节,从而以问题为牵引构建著述体系,这就有着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和唯物史观的意蕴。唯物史观有着丰富的思想内涵及价值意蕴,但其核心部分乃是关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理论、社会结构理论和社会运行理论。著者在《话语体系初论》中,将话语体系的性质、社会属性、结构和运行机制列为四个专章加以阐释,这集中体现了唯物史观在话语体系研究中的具体要求。同时,《话语体系初论》还基于顶层设计的理念,将话语体系研究中所关涉其他重点问题列举出来,这主要是话语体系的类型、功能、特征、转换、逻辑架构、基本維度、建构原则等,并给予专章篇幅加以论述,这就形成了全书主休的11个部分。其中前6个部分主要是在微观和中观层面研究话语体系,基于学术的视角阐明话语体系所关涉的基础性问题;后5个部分主要是在宏观层面,从社会变动和整体研究的视域出发,对话语体系进行综合性研究。
应该说,著者在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中设计著述架构,既从微观和中观层面阐释话语体系的基础性问题,又从宏观层面和整体视域对话语体系进行综合研究,反映了著者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解及在话语体系研究中的驾驭能力,其在著述体系上贯彻马克思主义基本理念及在体系架构上注重创新性的设计是显而易见的。
三、内容阐释上的创新
《话语体系初论》将创新理念贯彻到相关内容的阐释中,提出了许多新见解、新看法,突出反映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关于话语体系结构的创新性探索
话语体系作为研究对象有着怎样的基本结构,亦即话语体系到底包括哪些重要部分,这是话语体系研究中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既有的研究成果对于话语体系的结构缺少探讨,很少将话语体系作为结构体系来看待。吴汉全在《话语体系初论》中,将历史观和方法论、基本理论假设、关注的主要问题、基本范畴这四个部分视为话语体系的基本组成部分加以论述,认为“分析话语体系的基本结构,主要的还是应从这四个方面着手,如此才能说明话语体系中的关键要素”。继而又从话语体系核心要素的延伸性角度,阐述了实现路径、逻辑谱系、达致目标这三个部分在话语体系中的地位,其结论是:第一,历史观及方法论是第一个层次,它规定了话语体系的本体论与认识论,并作为一个整体制约着话语体系的基本面貌、决定着话语体系的性质;第二,基本理论假设、关注的主要问题及基本范畴则构成第二个层次,它是在第一个层次支配之下具体地规范话语体系的理论前提、研究的主要问题及使用的范畴;第三,实现的路径、逻辑谱系及达致的目标则构成了第三个层次,它着力于路径、逻辑谱系和研究目标的实现,赋予话语体系强烈的功利性追求和研究工作的工具性特色。吴汉全提出的话语体系基本结构“三层次”说,将话语体系作为整体性系统的、有着内部各个组成部分的结构来看待,应该说是借鉴和汲取了结构学派、功能学派关于结构问题及体系问题研究的传统,这是话语体系研究中关于话语结构研究的突破性进展,有助于学术界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索话语体系中各个子系统及其功能。
(二)关于话语体系中逻辑谱系的创新性解读
学术界大都认可话语体系中有着逻辑谱系,但话语体系到底有着怎样的逻辑谱系呢?这样的逻辑谱系又是怎样形成呢?对于这个问题,学术界缺乏系统研究,也没能形成共识。吴汉全在《话语体系初论》中,先是研究思维与逻辑的关系,认为“思维是人脑进行逻辑推导的属性”,“思维是人脑进行逻辑推导的能力”,“思维表现为人脑进行逻辑推导的过程”,因而“逻辑谱系是在思维中形成逻辑序列的,逻辑正是通过思维的作用而有机地集成为逻辑谱系的”,这就确认了思维在逻辑推导中的引领作用。继而著者鉴于思维与逻辑的关系界定了逻辑谱系范畴:“所谓逻辑谱系乃是由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相互作用而构建的复杂系统,以基本范畴的运用、研究理路的展开、内在体系中要素的密切关联为显著特色,体现了认识的进路、研究对象演进的脉络、体系架构的特质及社会运行的基础。”该著接着以专章具体研究话语体系中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认为“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在话语体系中形成体系性的逻辑架构,直接支配着话语体系中的逻辑关系和逻辑谱系,并对整个的话语体系的面貌发生很大的影响”,其研究结论是:理论逻辑是认识论和方法论,主要是认识的过程、内在矛盾、认识的法则与原理及认识规律;历史逻辑是社会历史论,关于历史成因、动力、运动及其规律的问题;实践逻辑是本体论,基于实践来考察自然、社会和思维。尽管该著关于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的界定不一定会得到学术界的普遍认同,但该著将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视为话语体系的要件,并在相互关系中展示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在话语体系发展中的地位,这在话语体系研究中是很有见地的学术观点。 (三)关于话语体系五大维度的新见解
所谓维度,从哲学角度看,就是人们观察、思考与表述某事物的思维角度,因而维度也含有进路、路向、路径、方向等意思。将维度这个范畴嵌入话语体系之中是一个重要的创新。在话语体系研究中,话语体系呈现的具体视域被称之为“话语体系的维度,吴汉全在《话语体系初论》中认为:“将'维度'这个概念引入话语体系研究之中,在于更好地表现话语体系的动态结构及其衍化的多向性特征。具体说,话语体系中所表征出的维度,乃是指话语体系的实存状态得以具体的地呈现出来的方式。”藉此,就需要具体地说明话语体系维度的具体样式。然而,学术界对维度一般采取“三分法”,即认为话语体系有时间维度、空间维度和实践维度这三个方面。吴汉全认为,话语体系的基本维度可以基于三大维度而析分为五个维度,认为“话语体系一旦形成为比较系统的话语体系,就是一种具有基本视域和价值体系的客观存在,并在知识体系的层面上具体地呈现民族维度、历史维度、现实维度、实践维度、世界维度这五大维度”。对此,著者的解释是:五大维度的提出并不否认马克思主义提出的三大维度的正确性,相反,五大维度正是根据三大维度而提出的,并遵循着三大维度的基本理念与研究方向。在五大维度之中,不仅坚持实践之维的基础性地位,而且所说的历史维度和现实维度是从时间之维演进出来的,所说的民族维度和世界维度也是基于空间之维的发展。值得注意的是,《话语体系初论》不仅创造性地提出话语体系五大维度的主张,而且提出要进一步研究话语体系基本维度所关涉的共性问题,也就是要研究话语体系维度的呈现程度问题、话语体系维度的制约性因素、话语体系中各维度之间的关系以及话语体系的“研究范式对维度呈现的决定性作用”等方面。应该说,这有助于更进一步推进话语体系基本维度的深入研究。
四、研究方法的创新
《话语体系初论》在研究方法上的创新集中体现了由静态分析到动态研究的路线。要写出一部有学术水平和理论高度的著作,方法创新也是关键。毫无疑问,吴汉全的《话语体系初论》在研究方法上是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指导下,将理论分析与历史研究结合起来,力图在理论上建构话语体系的学术系统,故而《话语体系初论》属于关于话语体系研究的理论性著作,这从该著所征引的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材料,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分析问题,可以得到证明。同时,该著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比较重视对话语体系的静态研究,如设置专章研究话语体系的性质、类型、结构、功能、特征、社会属性等问题,就是静态分析方法的具体运用。但是,该著又不满足于静态研究方法,而是力求将静态研究进至动态研究的阶段,故而设置专章研究话语体系的转换、运行机制和建构原则等问题,这就使得动态研究方法得到具体落实和有力体现。譬如,该著在“话语体系的转换”一章中,从变动的视域研究话语体系转换与研究范式、话语体系转换与研究理念、话语体系转换与新范畴使用等问题之后,强调“作为一个变动性的历史性进程,话语体系的转换在根本上取决于社会实践的积累、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知识体系的更新,这之中需要高扬研究者的主体性、创新性和创造性,同时也需要在提振民族自信心的基础上,不断增强学术自信力和创造力”。又譬如,该著在“话语体系的运行机制”一章中,也是“从动态的、发展的视域研究话语体系,揭示话语体系运行状况及演变的进路”,故而集中研究了话语体系运行机制的存在条件、话语体系运行机制的基本功能、类别、构成、创新等问题,藉以“有助于构建话语体系发展的良性运行机制”。再譬如,在“话语体系的建构原则”一章中,作者在提出话语体系建构原则的必要性时谈道:“话语体系根本上在于能够运用,并在运用中得到发展和完善,从而发挥其应有的作用,這充分说明话语体系鲜明的致用性特色。”作者正是从话语体系得到发展和运用的理念出发,在该章中就建构话语体系所必须坚持的人民本位原则、中国利益原则、理论内核原则、文化底蕴原则、世界情怀原则、学理支撑原则等进行了重点的研究和阐发。换言之,著者乃是基于动态研究方法来研究话语体系建构原则的。
吴汉全以创新的理念从事话语体系研究,力图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与话语体系研究的有机结合,形成既经得起时代检验、又能对各门学科话语体系研究有所借鉴的理论体系。尽管话语体系在目前的中国学术界业已成为热点,但要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形成具有创新性的专门著作并不容易。其难度在于创新不仅需要时代的条件,而且需要研究者基于新的研究理念并使这种研究理念置于马克思主义体系之中,同时还需要在把握社会需要的前提下通过艰苦的学术实践来推进马克思主义与学术研究的有机结合。可喜的是,吴汉全的《话语体系初论》一书作为新时代专门研究话语体系的代表性著作,不仅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来构建话语体系的著述系统,而且在文本解读、著述体系、内容阐释、研究方法等方面皆有突出的创新,成为近年来在话语体系研究方面的创新之作、拓荒之作。
(作者系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责任编辑肖雪莲)
一、文本解读上的创新
话语体系皆以文本为载体,没有离开文本的话语体系,这是学术界在话语体系研究中业已形成的基本共识。吴汉全在《话语体系初论》中强调话语体系的研究要凸显文本的基础地位,要求立足文本并在文本视域之中开展研究工作,形成全新的著述架构和叙述系统,藉以创建独特的话语体系。故而,该著不仅以文本的创新性解读为研究工作的前提,而且利用在解读中所形成的广义文本论来架构著述体系。
何谓文本呢?学术界通常认为文本是指书面语言的表现形式,由具有完整、系统及含义明晰的一个或多个句子组合而成。故而,一个文本可以是一个句子(Sen-tence)一个段落(Paragraph)或者一个篇章(Discourse)。西方诠释学常用文本这个范畴来表达其意义,但大致是一种狭义的层面。吴汉全对文本的理解有独特性,在承认文本具有狭义的前提下,更主张从广义上来界定文本,认为“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说,一部著作可以是一个文本,一门学问或一个学科,只要是具有内在的体系性和外在的相对独立性,整体上亦可以视为一个文本”。由此,著者提出在研究文本与话语体系的关系上要有新视角:一是要认识文本是如何产生的;二是要进行文本内容的相关分析;三是需要考察文本最终所呈现的逻辑谱系面貌。
著者主张在广义上理解和认识文本,其所说的文本乃是体现主客关系统一的文本,亦即文本中内蕴着研究者的主体性诠释活动,体现了研究者独特的诠释体系;这种文本亦有着极为丰富的内涵,包括结构系统、话语体系、价值体系及传承体系等方面;这种文本还是有着逻辑谱系和基本维度的文本,这就要求研究者在研究话语体系时既要研究话语体系的历史逻辑、实践逻辑及理论逻辑,也要研究话语体系的历史维度、现实维度、民族维度、世界维度和实践维度,并尽可能地将这种研究与结构体系和传承体系的三大逻辑展开和五大维度呈现相比较,从而进一步把握话语体系的特征。《话语体系初论》正是在广义文本论中展开其叙述的进路,并进而建构其著述系统的。
二、著述体系上的创新
《话语体系初论》在著述体系上的创新,最为突出的是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与话语体系的研究有机结合起来,凸显唯物史观在话语体系建构中的具体运用。《话语体系初论》基于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将话语体系作为一个整体进行顶层设计,找出其中的关键问题及重要环节,从而以问题为牵引构建著述体系,这就有着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和唯物史观的意蕴。唯物史观有着丰富的思想内涵及价值意蕴,但其核心部分乃是关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理论、社会结构理论和社会运行理论。著者在《话语体系初论》中,将话语体系的性质、社会属性、结构和运行机制列为四个专章加以阐释,这集中体现了唯物史观在话语体系研究中的具体要求。同时,《话语体系初论》还基于顶层设计的理念,将话语体系研究中所关涉其他重点问题列举出来,这主要是话语体系的类型、功能、特征、转换、逻辑架构、基本維度、建构原则等,并给予专章篇幅加以论述,这就形成了全书主休的11个部分。其中前6个部分主要是在微观和中观层面研究话语体系,基于学术的视角阐明话语体系所关涉的基础性问题;后5个部分主要是在宏观层面,从社会变动和整体研究的视域出发,对话语体系进行综合性研究。
应该说,著者在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中设计著述架构,既从微观和中观层面阐释话语体系的基础性问题,又从宏观层面和整体视域对话语体系进行综合研究,反映了著者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解及在话语体系研究中的驾驭能力,其在著述体系上贯彻马克思主义基本理念及在体系架构上注重创新性的设计是显而易见的。
三、内容阐释上的创新
《话语体系初论》将创新理念贯彻到相关内容的阐释中,提出了许多新见解、新看法,突出反映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关于话语体系结构的创新性探索
话语体系作为研究对象有着怎样的基本结构,亦即话语体系到底包括哪些重要部分,这是话语体系研究中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既有的研究成果对于话语体系的结构缺少探讨,很少将话语体系作为结构体系来看待。吴汉全在《话语体系初论》中,将历史观和方法论、基本理论假设、关注的主要问题、基本范畴这四个部分视为话语体系的基本组成部分加以论述,认为“分析话语体系的基本结构,主要的还是应从这四个方面着手,如此才能说明话语体系中的关键要素”。继而又从话语体系核心要素的延伸性角度,阐述了实现路径、逻辑谱系、达致目标这三个部分在话语体系中的地位,其结论是:第一,历史观及方法论是第一个层次,它规定了话语体系的本体论与认识论,并作为一个整体制约着话语体系的基本面貌、决定着话语体系的性质;第二,基本理论假设、关注的主要问题及基本范畴则构成第二个层次,它是在第一个层次支配之下具体地规范话语体系的理论前提、研究的主要问题及使用的范畴;第三,实现的路径、逻辑谱系及达致的目标则构成了第三个层次,它着力于路径、逻辑谱系和研究目标的实现,赋予话语体系强烈的功利性追求和研究工作的工具性特色。吴汉全提出的话语体系基本结构“三层次”说,将话语体系作为整体性系统的、有着内部各个组成部分的结构来看待,应该说是借鉴和汲取了结构学派、功能学派关于结构问题及体系问题研究的传统,这是话语体系研究中关于话语结构研究的突破性进展,有助于学术界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索话语体系中各个子系统及其功能。
(二)关于话语体系中逻辑谱系的创新性解读
学术界大都认可话语体系中有着逻辑谱系,但话语体系到底有着怎样的逻辑谱系呢?这样的逻辑谱系又是怎样形成呢?对于这个问题,学术界缺乏系统研究,也没能形成共识。吴汉全在《话语体系初论》中,先是研究思维与逻辑的关系,认为“思维是人脑进行逻辑推导的属性”,“思维是人脑进行逻辑推导的能力”,“思维表现为人脑进行逻辑推导的过程”,因而“逻辑谱系是在思维中形成逻辑序列的,逻辑正是通过思维的作用而有机地集成为逻辑谱系的”,这就确认了思维在逻辑推导中的引领作用。继而著者鉴于思维与逻辑的关系界定了逻辑谱系范畴:“所谓逻辑谱系乃是由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相互作用而构建的复杂系统,以基本范畴的运用、研究理路的展开、内在体系中要素的密切关联为显著特色,体现了认识的进路、研究对象演进的脉络、体系架构的特质及社会运行的基础。”该著接着以专章具体研究话语体系中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认为“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在话语体系中形成体系性的逻辑架构,直接支配着话语体系中的逻辑关系和逻辑谱系,并对整个的话语体系的面貌发生很大的影响”,其研究结论是:理论逻辑是认识论和方法论,主要是认识的过程、内在矛盾、认识的法则与原理及认识规律;历史逻辑是社会历史论,关于历史成因、动力、运动及其规律的问题;实践逻辑是本体论,基于实践来考察自然、社会和思维。尽管该著关于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的界定不一定会得到学术界的普遍认同,但该著将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视为话语体系的要件,并在相互关系中展示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在话语体系发展中的地位,这在话语体系研究中是很有见地的学术观点。 (三)关于话语体系五大维度的新见解
所谓维度,从哲学角度看,就是人们观察、思考与表述某事物的思维角度,因而维度也含有进路、路向、路径、方向等意思。将维度这个范畴嵌入话语体系之中是一个重要的创新。在话语体系研究中,话语体系呈现的具体视域被称之为“话语体系的维度,吴汉全在《话语体系初论》中认为:“将'维度'这个概念引入话语体系研究之中,在于更好地表现话语体系的动态结构及其衍化的多向性特征。具体说,话语体系中所表征出的维度,乃是指话语体系的实存状态得以具体的地呈现出来的方式。”藉此,就需要具体地说明话语体系维度的具体样式。然而,学术界对维度一般采取“三分法”,即认为话语体系有时间维度、空间维度和实践维度这三个方面。吴汉全认为,话语体系的基本维度可以基于三大维度而析分为五个维度,认为“话语体系一旦形成为比较系统的话语体系,就是一种具有基本视域和价值体系的客观存在,并在知识体系的层面上具体地呈现民族维度、历史维度、现实维度、实践维度、世界维度这五大维度”。对此,著者的解释是:五大维度的提出并不否认马克思主义提出的三大维度的正确性,相反,五大维度正是根据三大维度而提出的,并遵循着三大维度的基本理念与研究方向。在五大维度之中,不仅坚持实践之维的基础性地位,而且所说的历史维度和现实维度是从时间之维演进出来的,所说的民族维度和世界维度也是基于空间之维的发展。值得注意的是,《话语体系初论》不仅创造性地提出话语体系五大维度的主张,而且提出要进一步研究话语体系基本维度所关涉的共性问题,也就是要研究话语体系维度的呈现程度问题、话语体系维度的制约性因素、话语体系中各维度之间的关系以及话语体系的“研究范式对维度呈现的决定性作用”等方面。应该说,这有助于更进一步推进话语体系基本维度的深入研究。
四、研究方法的创新
《话语体系初论》在研究方法上的创新集中体现了由静态分析到动态研究的路线。要写出一部有学术水平和理论高度的著作,方法创新也是关键。毫无疑问,吴汉全的《话语体系初论》在研究方法上是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指导下,将理论分析与历史研究结合起来,力图在理论上建构话语体系的学术系统,故而《话语体系初论》属于关于话语体系研究的理论性著作,这从该著所征引的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材料,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分析问题,可以得到证明。同时,该著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比较重视对话语体系的静态研究,如设置专章研究话语体系的性质、类型、结构、功能、特征、社会属性等问题,就是静态分析方法的具体运用。但是,该著又不满足于静态研究方法,而是力求将静态研究进至动态研究的阶段,故而设置专章研究话语体系的转换、运行机制和建构原则等问题,这就使得动态研究方法得到具体落实和有力体现。譬如,该著在“话语体系的转换”一章中,从变动的视域研究话语体系转换与研究范式、话语体系转换与研究理念、话语体系转换与新范畴使用等问题之后,强调“作为一个变动性的历史性进程,话语体系的转换在根本上取决于社会实践的积累、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知识体系的更新,这之中需要高扬研究者的主体性、创新性和创造性,同时也需要在提振民族自信心的基础上,不断增强学术自信力和创造力”。又譬如,该著在“话语体系的运行机制”一章中,也是“从动态的、发展的视域研究话语体系,揭示话语体系运行状况及演变的进路”,故而集中研究了话语体系运行机制的存在条件、话语体系运行机制的基本功能、类别、构成、创新等问题,藉以“有助于构建话语体系发展的良性运行机制”。再譬如,在“话语体系的建构原则”一章中,作者在提出话语体系建构原则的必要性时谈道:“话语体系根本上在于能够运用,并在运用中得到发展和完善,从而发挥其应有的作用,這充分说明话语体系鲜明的致用性特色。”作者正是从话语体系得到发展和运用的理念出发,在该章中就建构话语体系所必须坚持的人民本位原则、中国利益原则、理论内核原则、文化底蕴原则、世界情怀原则、学理支撑原则等进行了重点的研究和阐发。换言之,著者乃是基于动态研究方法来研究话语体系建构原则的。
吴汉全以创新的理念从事话语体系研究,力图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与话语体系研究的有机结合,形成既经得起时代检验、又能对各门学科话语体系研究有所借鉴的理论体系。尽管话语体系在目前的中国学术界业已成为热点,但要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形成具有创新性的专门著作并不容易。其难度在于创新不仅需要时代的条件,而且需要研究者基于新的研究理念并使这种研究理念置于马克思主义体系之中,同时还需要在把握社会需要的前提下通过艰苦的学术实践来推进马克思主义与学术研究的有机结合。可喜的是,吴汉全的《话语体系初论》一书作为新时代专门研究话语体系的代表性著作,不仅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来构建话语体系的著述系统,而且在文本解读、著述体系、内容阐释、研究方法等方面皆有突出的创新,成为近年来在话语体系研究方面的创新之作、拓荒之作。
(作者系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责任编辑肖雪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