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式华丽甜点

来源 :食品与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peedw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战时期,一个意大利士兵即将开赴战场,爱他的妻子把家里所有能吃的饼干、酒、咖啡全做进了一个糕点里,那个糕点就叫提拉米苏。每当士兵在战场上吃到提拉米苏就会想起他的家,想起家中心爱的人……提拉米苏(Tiramisu),在意大利文里,有“带我走”(pick me up)的含义,带走的不只是美味,还有爱和幸福。
  
  不止一次在路过西饼店时忍不住进去品尝提拉米苏,因为这实在是每一个女孩子几乎都无法抗拒的美味。作为意大利甜点的代表,它以特浓意大利咖啡(Espresso)的苦、蛋与糖的润、朗姆酒的醇、手指饼干的绵密、奶酪和鲜奶油的稠香、巧克力粉的干爽,只用了不到10种材料,把“甜”以及甜所能唤起的种种错综复杂的体验,交糅着一层层演绎到极致。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下层的铺底蛋糕,这个类似海绵蛋糕但实际是意式咖啡和朗姆酒浸泡的手指饼干,湿度和苦味都恰到好处地补充了上层奶酪的浓郁香甜。
  追溯提拉米苏的美味来源,除了手工之外,还来自于原材料的考究程度。其中,马斯卡彭奶酪(产于意大利伦巴第地区)、马萨拉酒(产于意大利西西里岛,也可用朗姆酒代替)与手指饼干等三种材料,可以说是掌控提拉米苏品质的关键。但动辄十几二十元的小小一杯提拉米苏,难免有些拒人于千里之外,更主要的是有些商家为了节约成本,要么是没有底层的手指饼干,简直是奶酪糊,要么是以海绵蛋糕或奶油充作代替品,致使其风味与入口时的质感都比正宗的提拉米苏稍逊一筹。
  白色情人节前夕,我决定自制一个提拉米苏来送出自己的爱心。其实,自己做的蛋糕总还是没有外面买的那样好看,既不规整,也没有那些花哨的装饰,但是自制的材料一定会用最健康、最新鲜的。更何况,在自己做的蛋糕里面,有一片浓浓的心意,在现在这个浮躁繁忙的都市中,大家拜年问候都是群发短信的年代,能花上半天精心做一件事情是不易的。所以在DIY时,不仅仅是在体验一种久违的乐趣,更是在动手制作的过程中唤醒我们的很多身体机能和意识。
  充满着浓浓爱意,外貌绚丽、姿态娇媚的提拉米苏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出名的意大利甜点,吃过的人都对她念念不忘。不信你也来做个试试吧!
  我做的这个提拉米苏蛋糕是8人份。原料成本大约在60元左右。制作时间:1个小时。
  所需原料:(见图①)
  ● 250克的马斯卡彭奶酪(Mascarpone Cheese)
  ● 2大匙细砂糖(可根据个人口味酌量增减)
  ● 3个鸡蛋黄
  ● 25毫升朗姆酒(可用朗姆预调果酒代替)
  ● 100毫升的浓咖啡(最好用咖啡壶现煮)
  ● 75毫升淡奶油(Wipping Cream)
  ● 适量无糖巧克力粉(也可用无糖可可粉代替)
  ● 120克手指饼干(Lady Fingers)
  所需工具:(见图②)
  ● 电动搅打器或搅蛋工具(也可用多根筷子代替)
  ● 盛装搅拌料的盆(可用耐热的那种)
  ● 量勺
  ● 细筛
  ● 装提拉米苏成品的容器(最好是长方形,因为手指饼干是长方形的,摆起来比较方便)
  做法:
  1、先煮咖啡,煮好后放在旁边慢慢变凉。最初的提拉米苏都是用Expresso做,也就是一种超级苦的咖啡,我认为家庭自制没有必要。因为一般人家都没有做Expresso 的咖啡机,如果去咖啡店购买的话成本太高。所以,只需在烧咖啡的时候比平时多加几勺咖啡粉即可。
  2、 在盆内加入蛋黄、砂糖以及10毫升的朗姆酒(考虑到蛋壳表面会附着沙门氏菌,可用热水先冲洗净蛋壳),用搅蛋工具不停地搅拌至色泽变浅黄的蛋液。
  3、奶酪、淡奶油分别充分打至发泡(见图③、图④),再与打发好的蛋液充分混合。
  4、最后一步就是组装了。
  (1)、取一个小碗,倒入煮好凉透的咖啡,再加入15毫升朗姆酒,使其混合均匀。
  (2)、迅速地将手指饼干两面在咖啡里浸一下,然后整齐地摆在容器中。(见图⑤)
  (3)、摆满一层后倒入刚才混合好的奶酪蛋液(1/2量)。(见图⑥)
  (4)、再铺一层浸过咖啡的手指饼,然后再铺上一层剩余的奶酪蛋液。(见图⑦)
  (5)、用细筛均匀地撒上一层巧克力粉。(见图⑧)
  大功告成!放入冰箱冷藏室(0℃~4℃)中,第二天就可以吃了。(见图⑨)
  注意事项:
  1、奶酪、手指饼干、朗姆酒(朗姆预调酒)可去麦德龙等一些进口商品较多的超市里购买。
  2、容器及工具要清洗干净,不可有油或水。
  3、放材料的时候要均匀,不要一下全部倒入。
  4、提拉米苏至少要在冰箱里放上8个小时,千万不能心急。越放越好吃。
  看着让我食指大动的成品,怕胖的自己只好感叹“吃完再说吧!” 虽然,现在的80后大多远厨房,其实,只要耐下心来DIY,烹饪一样会给自己带来无穷的乐趣。自制提拉米苏的日子,甜蜜而温馨。
  
其他文献
华亭教你“生活新主张”     从4月29日开始,上海的华亭宾馆将与马兰仕中国有限公司、汇菱洋酒和水维莎水晶公司合作,每个月在宾馆的2楼荟萃厅举办“生活新主张”主题聚会,将音乐、葡萄酒和美食结合起来,呈现一场味觉、视觉及听觉的盛宴。  你将在聚会上学会如何品酒,如何选择最为适当的酒杯乘装不同的酒。而在品尝间隙,宾馆还将提供8道精心制作的佳肴来配搭,让食物充分融合酒香,使菜肴的味道更为丰富。整场派队
期刊
早上离开老家的时候,父亲从冰箱里拿出一瓶儿韭菜花送给了我。这韭菜花是父亲这两天亲手做的,装在玻璃瓶中,因为很鲜气,看上去显得分外的翠绿。打开盖子闻一闻,呵,一股别致的辛辣的清香气息扑鼻而来,不由得心上好一阵欢喜。  每年一到初秋,长在菜园子里的那一畦碧绿的韭菜,便会高高低低地开出一朵朵洁白的花骨朵儿来,挑在细细的翠绿的长茎上,簇拥在一起,在风中摇摆。韭菜花这东西,别看不怎么起眼儿,其实是挺上讲儿的
期刊
幸福有好多种:爱与被爱、事业亨通、健康长寿……都是一种幸福。其中,令人最有幸福感的是:有人等你回家吃饭。年少时不大懂得珍惜,再加那时住宅电话也不普及更遑论手机,常常因为贪玩或其他原因,不回家吃饭,也没事人样不懂得打个传呼电话回家关照一声,害得父母家人将饭菜热了又热,在窗口望了又望!好容易将我盼回家,刚开口关心地询问几句,就不耐烦地嫌唆:“我难道连这点自由都没有啦?谁让你们等了?”现今,当年等我回家
期刊
认定现代社会是个“广告社会”,此言绝不为过,就连中学生的作文考试中也频频出现着一种全新的题型:让学生为某某商品写段广告或者针对某某广告做一番点评。  凭心而论,这种题型很有时代特色,既然现代社会是个广告社会,既然许多广告词中学生耳熟能详,既然广告策划是一种高智商活动,那么,有意识地让学生尝试一下写广告或者点评广告,的确有助于提高中学生的写作水平分析水平,尤其是创意水平。  于是想起了多如牛毛的酒广
期刊
去表哥的养鸡场,看表哥养鸡。  鸡比人精神。满面红光,圆睁的双目,连眨都不眨一下,时刻保持着高度警惕。表哥给鸡撒饲料,见我兴致蛮高的,招呼我来试试。  我在撒饲料时,有了发现。饲料被染得红红的,拌上了一种红色的颜料。干嘛?给鸡美容?  表哥笑着摇头否认,说这样可以让蛋黄的颜色变成红色,营养成分不变,但红色的蛋黄招人喜欢,这种鸡蛋到市场好卖,且能卖个好价钱。  可叹,鸡如此警惕,最终还是被人上下其手
期刊
饮食的话题在中国古代主流文化中往往不登大雅之堂。孔子虽然也说“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但仅仅是框定了人之本性,单纯满足口腹的饮食仍然被至圣先师冷落在“欲”字中挣扎。孔子讲究饮食,是在礼的规矩之下的即成模式。“食不厌精,脍不厌细”,是对贵族席间礼仪的强制执行,更多的是对“食指动”者的约束,谈不上美食意味上的追求,遑论饮食艺术的创造。与孟子辩论的告子因为持“食色,性也” 的理论,更被贬为与禽兽相差不
期刊
城市生活中,我们在进行空间转换、位置移动的时候大多使用公交、地铁、汽车、电梯等工具,很少会单纯使用我们的双脚。说到走路,恐怕只有在上街购物的时候。俗话说:人老腿先老。行走,是人类基本的运动,“是人类最好的补药”。不管科技怎么发达,生活怎样忙碌,都不要忘了行走。  喜欢到各处去行走,熟悉的,陌生的,大街上,幽径上。即便是每天经过的街道,用心走一遍,也总会有新的发现,比如路边的花儿开了,橱窗的风景变了
期刊
以103岁高龄谢世的银行家朱博泉老人曾如此对笔者说:“上世纪30年代以前,上海过圣诞节唯一够格开大派对的,就只有汇中饭店。”  为什么?因为八九十年前上海玩圣诞节的,就是外国人和高等华人。当时许多上海有钱人尽管家居豪宅,但宅邸不够洋派,特别不具备一个豪华的可供乐队演奏的大Ball Room(大舞厅),因此氛围不够,所以人们都热衷在豪华大饭店过圣诞。豪华之外,还要够身价。所谓身价,就是场地本身的渊源
期刊
小时候猜过这样一个谜语:“爹爹在水面摇风打扇,妈妈在泥中受苦受难。生个哥哥鼓眉凸眼,跟个妹妹十分好看。”谜底是:爹爹是荷叶,妈妈是莲藕,哥哥是莲蓬,妹妹是荷花。从那时起,便对莲藕产生一种特殊的感情,像面对妈妈那柔软而坚硬、细致而饱满的母爱一般的感情。  在公园的荷花湖前,我的视线总能穿透湖面抵达泥层中的莲藕 :一副含辛茹苦却乐在其中的样子,让我的心里温暖而潮湿,幸福而伤感。在菜场看到的莲藕,总是一
期刊
1541、辜鸿铭在武昌东湖某小店尝“老吊汤”,系用炭炉子上瓦罐,内煮排骨藕汤。他吃了极美,尤其是藕片,入口即化,大喜,连吃几罐,才知此罐又名“吊子”,即对老板说:“你店虽小,吸引人的却有二:一是吊子;二是藕,何不挂‘吊子藕汤’更贴切呢?”老板认同了,于是此汤成了武汉美馔之一。  1542、金焰和王人美选择1933年最后一天结婚。当天联华电影厂同事按照惯例拟举办辞岁同乐会,得知他俩于大三元饭店开了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