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有效方法之一。教师要利用语文课堂,创设民主宽松的教学氛围,使学生敢问;保障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爱问;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使学生善问;引导学生探究问题,使学生乐问。
【关键词】 问题意识;语文;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1-1270(2009)2-0095-01
语文课堂教学归根结底是由一连串的问题构成的,通过师生共同解答这些问题来获取知识,掌握技能。一切知识都是因为问题的不断得到解决而积累的。胡适曾说:“问题是知识学问的老祖宗,古往今来一切知识的产生与积聚,都是因为要解答问题。”由此可见,教师如何诱发问题,调动学生寻求问题,并通过适宜方式解答问题是优化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
一、 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带问预习
预习应当有明确的目的,不能无的放矢,否则学生如置花丛,迷失方向,最终不知所云。老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和知识点的规律布置一些难易适中的问题,让学生进行预习,以便形成对知识点的大致了解,节省课堂时间。
二、 针对疑点难点,设计问题情境
在语文教学中,不管采取什么方法进行教学,总伴随着一些问题,问题设计的好坏,将直接影响着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学习方法的掌握,影响学生的思维发展和学习兴趣等。如教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9课冰心的《谈生命》,教师可抓住文章的第一句话“我不敢说生命是什么,我只能说生命像什么”,提出能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三个问题:(1)“是什么”,和“像什么”,只是一字之差,意义有什么不同?(2)作者认为生命像什么?你认为作者的比喻贴切吗?(3)受到作者的启发,你认为生命还像什么?这些问题,让学生有了一种阅读期待,激发起学生通过阅读探究问题的强烈愿望。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围绕问题主动探究,既可以促进知识内化,又可以使学生由“知”向“行”顺利迁移,做到知行统一。
三、 创设问题情境,学会问题质疑
语文课堂教学应当经常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在产生矛盾的情境中通过积极思考提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同时使学生认识到提问的意义和方法,学会质疑。“学贵有疑”, “疑而后问,问而后知,知之真则信泉”,可见质疑的重要性。这里的问题情境一定要富启示性,要让学生在给定的困境中能发现新的问题。
1.激情设疑,诱发思维。如教说明文《人类的语言》,可以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采用拟人手法,引入新课。
2.变序设疑,启发思维。这种设疑,打破事物发展顺序,先果后因,把事情某个紧要部分提到前面,从而形成悬念,以此启发学生思维。如教《愚公移山》一课时,可先设问:谁移山?为什么要移山?怎样移的?移的结果说明了什么?这样,提出一些悬念,可以启发学生积极思考。
3.层层设疑,训练思维。设计环环相扣的问题,能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揪住学生的心,促使他们立即进入思维状态。如教《岳阳楼记》一课时,可针对“或异二者之为”设计出一连串疑问:“二者”是什么意思?文中指哪二者?迁客骚人为什么会产生这“二者”感情呢?作者同意这“二者”之为吗?为什么?作者的观点是什么?这样扣住一词,带活全篇,疑问一环套一环,一层深一层,促使学生不断进行判断推理,始终处在积极思维状态。
4.想象设疑,发散思维。想象在语文教学中起着重要作用,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有效方法之一。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根据某些课文言尽而意未尽的语言材料,设置疑问,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比如教学《孔乙已》一课时,针对课文结尾:“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已的确死了。”可这样设问“你认为孔乙已死了吗?为什么?”学生对这个问题很感兴趣,进行了大胆的合乎逻辑的创造性想象,从而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在头脑中独立的创造出新形象,学生对不合理的社会制度也有了更具体、更深刻地认识。
四、巧妙设置疑问,引导而不代替
日常教学中,教师往往越俎代庖,面对学生遇到的问题,不是启思诱导,而是用自己的回答替代学生的思考。这就严重地束缚了学生的思维,抑制了他们的创造力。因此,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巧妙设疑,引而不发,让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地思考问题。例如笔者在教授《陋室铭》一文时,针对“调索琴,阅金经”提出疑问,“金经”仅指“佛经”吗?这里的“金”到底是何意?通过一番讨论,总结出与解释完全不同的结论:“金”与“索”相对,是珍贵的意思。
五、 利用歪邪回答,引出新问题
学生的回答,有时往往会出人意料,此时教师切不可将其一棍子打死,而要积极分析学生产生回答的原因,让全体同学共同讨论,各抒己见,这种情况常常会导出一系列新问题,使得课堂气常活跃。最后教师应循循善诱,总结问题,这样学生会加深对原来问题的理解,对知识点的领悟。
六、 师生共同归纳,总结问题结论
归纳、总结有助于整体把握课堂讲授内容,使课堂教学条理清晰。一堂课的内容总是由许多零散的小问题组成,若不进行归纳,就像商店里琳琅满目的物品不分门别类地摆放,给人一种杂乱无章感觉,使人眼花缭乱,头绪错杂。虽然小问题繁多,但终有章可循。师生共同总结,不仅可以明确这节课讨论的内容,还可以为今后从哪些方面去学习新的知识提供范例。
总之,我们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认真分析教材,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尽量地为学生提供一个自由、宽松地探讨问题和解答问题的环境,鼓励学生大胆质疑、释疑,敢于突破常规思维,另辟蹊径。
【参考文献】
[1]李玲.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优化语文课堂教学.语文学刊,2006年12期.
[2]张晓梅主编张英宏编.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语文教学法著,
2004.5.
[3]关文信主编.新课程理念与初中语文教学行动策略.2003.5.
【作者简介】樊福强,贵州省绥阳县儒溪中学一级教师。
【关键词】 问题意识;语文;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1-1270(2009)2-0095-01
语文课堂教学归根结底是由一连串的问题构成的,通过师生共同解答这些问题来获取知识,掌握技能。一切知识都是因为问题的不断得到解决而积累的。胡适曾说:“问题是知识学问的老祖宗,古往今来一切知识的产生与积聚,都是因为要解答问题。”由此可见,教师如何诱发问题,调动学生寻求问题,并通过适宜方式解答问题是优化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
一、 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带问预习
预习应当有明确的目的,不能无的放矢,否则学生如置花丛,迷失方向,最终不知所云。老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和知识点的规律布置一些难易适中的问题,让学生进行预习,以便形成对知识点的大致了解,节省课堂时间。
二、 针对疑点难点,设计问题情境
在语文教学中,不管采取什么方法进行教学,总伴随着一些问题,问题设计的好坏,将直接影响着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学习方法的掌握,影响学生的思维发展和学习兴趣等。如教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9课冰心的《谈生命》,教师可抓住文章的第一句话“我不敢说生命是什么,我只能说生命像什么”,提出能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三个问题:(1)“是什么”,和“像什么”,只是一字之差,意义有什么不同?(2)作者认为生命像什么?你认为作者的比喻贴切吗?(3)受到作者的启发,你认为生命还像什么?这些问题,让学生有了一种阅读期待,激发起学生通过阅读探究问题的强烈愿望。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围绕问题主动探究,既可以促进知识内化,又可以使学生由“知”向“行”顺利迁移,做到知行统一。
三、 创设问题情境,学会问题质疑
语文课堂教学应当经常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在产生矛盾的情境中通过积极思考提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同时使学生认识到提问的意义和方法,学会质疑。“学贵有疑”, “疑而后问,问而后知,知之真则信泉”,可见质疑的重要性。这里的问题情境一定要富启示性,要让学生在给定的困境中能发现新的问题。
1.激情设疑,诱发思维。如教说明文《人类的语言》,可以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采用拟人手法,引入新课。
2.变序设疑,启发思维。这种设疑,打破事物发展顺序,先果后因,把事情某个紧要部分提到前面,从而形成悬念,以此启发学生思维。如教《愚公移山》一课时,可先设问:谁移山?为什么要移山?怎样移的?移的结果说明了什么?这样,提出一些悬念,可以启发学生积极思考。
3.层层设疑,训练思维。设计环环相扣的问题,能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揪住学生的心,促使他们立即进入思维状态。如教《岳阳楼记》一课时,可针对“或异二者之为”设计出一连串疑问:“二者”是什么意思?文中指哪二者?迁客骚人为什么会产生这“二者”感情呢?作者同意这“二者”之为吗?为什么?作者的观点是什么?这样扣住一词,带活全篇,疑问一环套一环,一层深一层,促使学生不断进行判断推理,始终处在积极思维状态。
4.想象设疑,发散思维。想象在语文教学中起着重要作用,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有效方法之一。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根据某些课文言尽而意未尽的语言材料,设置疑问,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比如教学《孔乙已》一课时,针对课文结尾:“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已的确死了。”可这样设问“你认为孔乙已死了吗?为什么?”学生对这个问题很感兴趣,进行了大胆的合乎逻辑的创造性想象,从而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在头脑中独立的创造出新形象,学生对不合理的社会制度也有了更具体、更深刻地认识。
四、巧妙设置疑问,引导而不代替
日常教学中,教师往往越俎代庖,面对学生遇到的问题,不是启思诱导,而是用自己的回答替代学生的思考。这就严重地束缚了学生的思维,抑制了他们的创造力。因此,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巧妙设疑,引而不发,让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地思考问题。例如笔者在教授《陋室铭》一文时,针对“调索琴,阅金经”提出疑问,“金经”仅指“佛经”吗?这里的“金”到底是何意?通过一番讨论,总结出与解释完全不同的结论:“金”与“索”相对,是珍贵的意思。
五、 利用歪邪回答,引出新问题
学生的回答,有时往往会出人意料,此时教师切不可将其一棍子打死,而要积极分析学生产生回答的原因,让全体同学共同讨论,各抒己见,这种情况常常会导出一系列新问题,使得课堂气常活跃。最后教师应循循善诱,总结问题,这样学生会加深对原来问题的理解,对知识点的领悟。
六、 师生共同归纳,总结问题结论
归纳、总结有助于整体把握课堂讲授内容,使课堂教学条理清晰。一堂课的内容总是由许多零散的小问题组成,若不进行归纳,就像商店里琳琅满目的物品不分门别类地摆放,给人一种杂乱无章感觉,使人眼花缭乱,头绪错杂。虽然小问题繁多,但终有章可循。师生共同总结,不仅可以明确这节课讨论的内容,还可以为今后从哪些方面去学习新的知识提供范例。
总之,我们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认真分析教材,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尽量地为学生提供一个自由、宽松地探讨问题和解答问题的环境,鼓励学生大胆质疑、释疑,敢于突破常规思维,另辟蹊径。
【参考文献】
[1]李玲.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优化语文课堂教学.语文学刊,2006年12期.
[2]张晓梅主编张英宏编.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语文教学法著,
2004.5.
[3]关文信主编.新课程理念与初中语文教学行动策略.2003.5.
【作者简介】樊福强,贵州省绥阳县儒溪中学一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