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大师的语言“滑铁卢”

来源 :杂文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gc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小学到高中,我从来没有学过汉语拼音,只会讲一口湖南双峰土语。记得那年上大学,到了长沙火车站,问去湖南师大的路怎样走,说了老半天,被问的人也没有听懂我的意思。我在纸上写了,人家才明白。后来大学开了《现代汉语》课,我才与普通话有了第一次的亲密接触。只是十八岁之后学汉语拼音毕竟错过了语言最佳学习年龄,因此,我的普通话一直讲得磕磕巴巴。
  有趣的是,民国时代也有许多人讲不好普通话,有的还是当时牛气冲天的人。1922年4月至6月,著名古文字学家章太炎应江苏省教育会的邀请,在上海讲授“国学”,逢星期六下午举行,一共讲了十次,每次二小时。第一次开讲,来了一千多人,可谓济济一堂,连邵力子这样的大名人都来捧场;第二次人数大大缩水,听者不到一百人,其后人数越来越少。有一次,居然只有二三十人;到了最后一次,听者觉得应该给国学大师一个面子,才又到了七八十人。章太炎讲学之所以出现此种情况,原因有二:第一,他所讲的国故,对一般人太专门了;第二,也是最主要的,章太炎讲一口余杭话,很不容易懂。上海离余杭比较近,懂余杭话的相对还多一些,北方人就更加不知所云了。“九一八”事变后,章太炎应邀赴北平演讲,由于听众难以领会,只好由学生钱玄同、马裕藻担任“翻译”。
  类似的情形也发生在林语堂身上。1940年,华西联合大学与成都广播电台联袂举行讲座,邀请多名教授参与。演讲的题目有:西康教育、中英和中日战争、社会建设与科学教育、非常时期利得税、中国人口问题、四川人与抗战等等。有次请了林语堂。林语堂本来是个很幽默的人,说的话也蛮有趣,比如那天他讲东西文化的另一面,就很生动:“在美国的火车上,在禁止吸烟的地方吸烟,这叫民主;在德国电车上,一老翁在未到购票站下车,被一青年拉回,这叫法西斯。太法制了,就不合人性,结果还是中国人情不差。于是男人用脑袋思想,女人用肚子思想。”但他的福建龙岩口音实在没几个人听懂,听众秩序大乱。林语堂演讲的情绪受了影响,自知再讲下去没有多大意思,收起稿子准备离场。有个粉丝拿起本子穷追不舍,让其签字留言。林语堂随手在本子上划了个“0”。结果第二天,成都一家报纸便以《0语堂博士华西坝发表演讲》为题对此作了报道。
  在民国,说不好普通话的名人比比皆是,比如鲁迅只会讲绍兴话,沈从文持的湘西方言,王国维说的是浙江海宁话,顾颉刚用的是苏州方言……
  民国文人说不好普通话,自然不是因为那时没有说普通话的要求。事实上,国民政府建立几年之后即确定了“国音”。所谓“国音”,就是以京音为主,兼顾南北。几年后又决定,国语以北平语音为标准音。民国时代交通非常落后,鐵路、公路、水路运力很低,当时的中国又处在工业化初期,人口流动性也不是太大,人们并没有充分认识民族共同语的价值,社会人士对学国语积极性不是太大。民国建立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军阀混战,国家在政治上并未真正统一,国民政府的号令很难在全国统一实施,这也使得民国的牛人们普遍说不好普通话。
  现在又有不少人在提倡方言,方言作为一种文化,我们自然可以保护和研究,假若像某些人主张的那样必须在广播、电视里推广,那就是开历史倒车了。生活告诉我们:能讲民族通行语的人,他的学识与思想才能更顺利地传播,一个语言统一的民族才可以形成远行的合力!
其他文献
央视主持人张泉灵说过一句话,要“挣有数的钱,过有底线的生活,做有分寸的事”。  此话简单明了,没什么难理解的。但知易行难,并非人人都能做到。  从新闻上看到过一个视频,让人寒心,久久不能忘记:只因为在儿子家当“保姆”的妈妈一时没照顾好小孙子,儿子和媳妇竟然在小区当街暴打她:儿媳左右开弓连续掌掴老人,随后儿子将老人摔倒在地,两人一起对老人拳打脚踢……  由上述视频,我想起一则小故事:一个男孩爱上了一
期刊
一位我所敬重的老领导、老教授退休,在送别宴上,老教授谈起自己的退休计划,他将其称之为“三万计划”: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行万件善。他说他今年六十岁,身体健康状况很好,估计活到九十岁没问题,那就还有三十年,日行一善,三十年就可以达到行万件善事的目标。“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老话,“行万件善”是他的创新,不管日后做到与否,至少说明他心存善念。这一点很让人钦佩。俗话说:见贤思齐。我也把“日行一善”默默地当
期刊
梁实秋年轻时去看梁启超,正好碰到某位大官来访,梁实秋起身就要告辞,梁启超先生说:“别走,我们再谈。”将大官晾在室外,独与梁实秋长谈。1951年,在台湾,一位文学后辈去看梁实秋,谈不了几句,铃声突然大作,台湾“教育部长”黄季陆来访。这位后辈马上想走,梁先生让他按兵不动,反而出去请部长在外面稍候,一候就是四五十分鐘。  梁启超和梁实秋,都恪守自己的原则,不管什么地位的人到了他们这儿,都得讲究先来后到。
期刊
哲学家冯友兰曾说,在旧时,大部分人都好贵古贱今。简单来讲,就是现在人做了好事,他们觉得与古人比还是差一点;现在的人做了坏事,就会感叹人心不古。总体来说,这些人认为今不如昔,希望回到从前。孔子便是这方面的突出代表。孔子生在礼崩乐坏的春秋时期,他的理想是恢复周礼,充满了浓浓的复古意识。比如他说:“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对于自己的学问,孔子坚持“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这种现象并非旧时独有
期刊
大师云云,现在用得越来越多,但在内行眼里,真正配称大师的学者其实寥寥无几。  建国初期,据说只有梅兰芳等人才被称为艺术家,像马连良都只能算是著名演员。如依此例,宁缺毋滥,今天的不少“大师”都将名不副实了。  据我看来,人文领域的所谓大师,多具三长:品格,学识,方法。  先说品格,作为学者,最要紧的品格是要不顾一切地追求真理,坚持真理,所谓“六经责我开生面,七尺从天乞活埋”(王夫之语),无论成败利钝
期刊
人世间,争者比比皆是。古往今来,大焉者争国、争位,争个你死我活,血流成河;中焉者争权夺利,争个没完没了,两败俱伤;小焉者争风吃醋、争强好胜、争多论少、争高论低,为鸡毛蒜皮儿事常常争得面红耳赤。坐公交,争座位;买东西,争先后;逢聚会,争风头。上幼儿园,争红花;上小学、中学,争第一,争名次;上大学,争优秀,争奖学金。走上工作岗位,争职称,争职位,争名利。没官的争实惠,有官的争实权。即使家庭,能免争者几
期刊
在江苏常熟翁同龢故居的门前,有一块牌子,上写着:“入我室皆端人正士,升此堂多古画奇书。”相传这是翁同龢写的一副对联,非“端人正士”不交,非“古画奇书”不收,显示出此宅主人的境界和品德,确有清正高雅之处。  我知道翁同龢是清代的两朝帝师,主持过很多军政大事,但不知道他家四代为官,而且是父子帝师、父子宰相、兄弟封疆、叔侄状元、四世翰林。更让我吃惊的是,在常熟这个地方,自唐至明清,竟然出过8个状元、4个
期刊
人性在我们身体的每一部位里潜藏着,它们不时地表现为某些欲望的需要并寻找着满足。饥饿的时候,我们会想法寻找食物;劳累的时候,我们的神经会传导出怠倦的感觉,让身体休息;我们会在孩童时期依赖家庭和父母,又会在青春期里产生独立和寻找爱情的念头。  美国学者马斯洛在对人类作了多年的研究之后,提出了他著名的梯级学说。他把人的欲望需要分为了从低级到高级五种水平,这五种水平排列起来,有些像阶梯,所以叫梯级学说。梯
期刊
若干年前,我在学校办公室工作。同办公室的几位同事闲聊时议论我的室友,我忍不住帮他辩白了几句。她们很诧异地提醒我:“你知道他在背后是怎么说你的吗?把你说得那么不堪,你现在反倒替他说话?”  我说,哪个不背后议论人,又有哪个背后不被人议论,这都很正常。我过世的母亲生前教导我们四兄弟,“无论别人怎么对待你,务必待别人好些”,我一直铭记在心,并尽力遵行。  至今想来,母亲朴拙的话语当是留给我们的家训了。虽
期刊
谦以自牧  “开水不响,响水不开。”事业有成者,大多谦逊、低调,并不把自家太当回事。大师级人物通常都很谦虚。贝多芬说自己“只学会了几个音符”。富兰克林业绩显著,获百余个荣誉学位和头衔,墓碑上却只刻着他自撰的一句话:“印刷工富兰克林之墓。”吴昌硕自称在篆刻上“略窥门径”。宫崎骏宣布退休时说:“我只是一个小镇工场的老爷爷。”低调者多沉潜,力求“一点上知道一切”。高调者多浮泛,浑充“一切上知道一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