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什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

来源 :科学教育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n_8305112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喀什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很快,但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却相对滞后。喀什地区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首先要注重保护好生态环境建设,可从喀什的三大经济地带的自然环境和社会发展特征来考虑。如今,党中央国务院举全国19省市之力来援助新疆,喀什300万各族儿女一定会百尺竿头,迎难而上,再造一个山川秀美、经济发展、生态和谐文明的新喀什。
  【关键词】喀什地区 经济发展 生态环境 建设
  喀什,又名“喀什噶尔”,是位于祖国西部一块遥远而神秘的土地。这里高山西枕,沙漠东延,巍峨迤逦的喀喇昆仑山与高耸入云的帕米尔高原交相汇聚在此,撑起了喀什地区的骨架与脊梁。这里山川壮美、物产丰饶、民风淳厚、生态脆弱。全区面积达11.2万平方千米,90%以上为山地、戈壁和荒漠。这里气候干旱,光热充足,昼夜温差大,风沙肆虐,是我国典型的大陆性温带荒漠气候区域,它的西部——帕米尔高原为典型的高山气候。全地区总人口387万,为多民族聚集地区,主要以维吾尔族居多,其次有蒙古、汉、塔吉克、达斡尔等,在全疆也算得上是典型的人多地少、农牧绿洲,自然条件较差的地州。但自古“丝绸之路”从这里穿行而过,交通和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地理位置和地缘优势明显。
  这些年,喀什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很快,但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却相对迟缓,与快速发展经济态势不相适应。2009年全区地方性国内生产总值达326.4亿元,而农林牧生态产值达230多亿元,是全疆重要农牧林果产区。然而,全地区林木草场覆盖率仅为1%左右,耕地1278万亩,湿地更是远低于全疆平均水平。干旱广袤的戈壁荒山以及沙漠几乎成了喀什地区特有的环境颜色,而绿色、绿洲、河(湖)在喀什的版图上看,就像一片片丝丝缕缕的飘带或条条斑纹,漂荡在浩瀚无垠的黄色沙海中,随时都有淹没消失的危险。由于喀什南部平原和山地,随着塔里木河上游重要支流——叶尔羌河的水量逐年减少,沿河两岸灌溉用水和居民生活用水量的增加,整个叶尔羌河流域周围的生态正面临着巨大的威胁。
  近年来,这里气候干旱,蒸发强烈,地表植被破坏较多,沙尘暴天气频发,土地退化沙化日益明显。临近的县、乡(镇)、农牧团场营造的上万亩农田防护林防风固沙,保护农田的作用有所减弱。叶尔羌河下游至兵团农一师阿拉尔市,由于塔河上游河水流量减少,一些支流断流,造成喀什噶尔平原东部沙漠和塔克拉玛干沙漠西端有合拢的趋势,连接天山和昆仑山南北狭长叶河流域的绿洲面临着“萎缩”的窘境。而叶尔羌河上游由于来水减少,致使塔里木河两岸气候更加干旱,地下水位降低,原始胡杨林枯死很多。塔里木河下游几度断流,大西海子水库以下到台特玛湖河段基本干涸,兵团农二师35团和36团在上个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由军垦战士开垦出来的数十万亩良田正遭遇着沙逼人退的局面。整个塔河流域由于土地沙化、风蚀盐碱化趋势在加剧,河流滩涂,沿岸沼泽湿地也快速消失,马鹿、野兔、野鸡、狐狸、狼等动物已难寻踪迹,脆弱的生态环境已向当地人类生存和发展发出了严峻的挑战。
  而喀什地区另一重要区域——喀什噶尔河流域地区,同样面临着生态退化弱化的趋势。自古以来,这里阡陌纵横、良田万顷、果树成林、瓜甜桃香,是闻名疆外的“瓜果之乡”。喀什人民世世代代和谐相处,共同开发、战斗生活在这里,喀什市就是这一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这里有着南疆片区最大绿洲农业生产基地。喀什噶尔河曾经支流众多,河水汤汤,滋润灌溉着这片干涸的土地。这些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帕米尔高原及昆仑山上冰川融化加快,雪线上升,喀什噶尔河源头及其支流减少水量在减少,有的断流。流域内几条河道及其支流也已变成了涓涓溪流,河床见底,沙石裸露,几乎无水可汲。一些河床几年前就架起了宽大的采沙船,成了建筑公司的沙石采集基地。喀什噶尔绿洲平原上百万亩良田由于耗水巨大,只有依靠分布在平原上大小水库进行浇灌。而平原水库水域浅,渗流多蒸发大,水源浪费严重。如今盖孜尔河流两岸再难见着老人们常说的芦苇重生、鱼鸟虫鸣、胡杨垂柳、浅滩湿地遍布的情境了。随之而起的是人烟稠密、城乡遍布、高楼广厦、厂房林立、烟雾缭绕、污水横流的世界,喀什的生态环境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是加大开发还是禁止保护?是优先发展经济还是谋求人地和谐,社会持续发展?这是喀什地区面临的重要选择。
  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社会发展的根本。而构成环境的主体是生态元素,它为人类社会和环境发展提供了不竭源泉。生态系统只有保护好了,实现良性循环了,人类才能在环境中不断繁衍生息,经济才可能不断发展,社会才可能持续文明进步。
  喀什作为一个有着悠久发展历史的地区,秦汉时曾经是西域三十六国“南道诸国”和“北道诸国”西部重要的组成部分。西汉时期的张骞和东汉时的班超出使西域都多次走过这里,唐朝“安西四镇”中的“疏勒”便是指的这里,当时该地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态一度达到鼎盛。“丝绸之路”的美名从古留传至今早已是扬声海内外。如今,在“西部大开发”的号召下,我国东中部19个省份掀起了新一轮援助新疆的热潮。如何在这一轮援助过程里抓住机遇,发展喀什经济,保护当地生态环境和民风社会,促进各项事业的和谐发展,成为摆在全喀什地区各族群众眼前发展的头等大事。
  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喀什在本次大开发大建设过程中,要实现跨越式发展,提升“喀什特区”在西部的地位,关键是要科学地制定前期规划,因地制宜合理的处理好全区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的关系。在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投资过程中,首先要注重保护好生态环境。要结合国家在中西部地区进行的“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大力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积极推广清洁能源的利用,合理治理土地荒漠化,综合改善人们居住环境和生存条件。
  因此,根据喀什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特点和社会经济特征,可以从喀什三大经济地带的自然环境和社会发展特征进行考虑。
  喀什南部主要有莎车、泽普、叶城、麦盖提四县。这四县区域集中,地理位置靠南,主要在叶尔羌河中游广阔的冲积平原上,自然和人文环境相同。这一块绿洲古代曾是莎车王国的领地,自古就是水草丰美、羊马成群的农牧和农耕区。各少数民族儿女共同开发,共同战斗,共同生活在这里,创造了灿烂的木卡姆文化和刀郎艺术。这些源自于原始的农牧民生活和生产的文明,是当地真实的原生态文化艺术,与自然和谐共生,交相辉映。近现代以来,随着人类的开发和建设,这里早已村镇密布,人烟繁盛,富庶一甲了。而能源的开发和工业化进程带来的是城市化发展和生态环境的改变。泽普油气田的开采,叶城矿产资源的开发,叶尔羌河流域农业的大规模屯垦建设,使这里气候更加干旱,土地退化严重;原始胡杨林木、红柳枯萎,面积减小;戈壁沙丘裸露,盐碱地随处可见;沙尘暴天气频发,能源资源浪费……如何治理和改善这种局面呢?   因地制宜治理环境,结合本地区特色资源和产业模式来发展经济是关键。
  如:泽普县大力种植法桐、红枣林,保护开发原始胡杨林景区,发展旅游业;叶城县广泛种植的万亩薄壳核桃林、石榴树,治理戈壁荒漠,保护山地森林;莎车县遍地种植的巴旦木林树、麦盖提县及周边团场广种的林果树木等。而四县区在广阔的叶尔羌河平原上从上世纪60年代屯垦戍边的兵团职工种植的万亩胡杨林带,现已构网成林,成为“三北”防护林重要的组成部分,保护着万顷良田。这些经济林木的大面积种植和布局,不仅充分利用了南疆丰富的光热资源,培育出了当地特色的林果产品,提高了农民收入,获得了经济效益,而且起到了保持水土、防风固沙、降低沙尘、涵养水源、保护农田、绿化美化环境的生态效应。如今,天燃气、沼气、太阳能等新能源在城乡的普及和广泛利用,大大降低了向环境中排放的碳含量,减少了污染,保护了绿洲生态。
  喀什西北部地区主要以喀什噶尔河及其支流冲积而形成的绿洲,面积广大,人口稠密,村镇众多。由于开发历史久远,自古就是东西文化交流的中心,丝绸之路上的重要驿站。这里是维吾尔民族传统文化和经济发祥地之一,喀什市就坐落在这里。在其周围分布着伽师、岳普湖、英吉沙、阿克陶(克州)、疏勒、疏附以及农三师41团、42团和伽师总场等大大小小十余块绿洲。绿洲内灌渠相连,村舍依然,厂矿林立,全区主要工业、农业、商贸交通都集中在这里,是名符其实的西亚、南亚经济圈中心。这里农(副)产品丰富,瓜果甜香,是全国有名的瓜果之乡和历史文化名城,旅游胜地。喀什噶尔的石榴、无花果、阿月浑子、大樱桃、木纳格葡萄、伽师的甜瓜早已是名斐海外。而维吾尔族小花帽、艾德利斯绸,英吉沙的小刀和达瓦孜艺术,喀什的艾提尕尔清真寺、香妃墓、班超陵园、维吾尔《突厥语大辞典》和民族歌舞、民族乐器更是闻名遐迩,令人赞慕。浓郁的民族风情和鲜艳的历史文化与苍茫壮丽的山川大地、戈壁荒丘和谐共生,脉脉相承。所以,始终关注垦区内的社会经济,重视可持续发展是这一地区的瓶颈。因此,继续扩大林果种植面积,大力发展林果业加工、旅游、生态保护、能源利用;加大治理环境污染,继承发扬民俗文化优秀遗产,做大做强边境贸易,把喀什打造成为面向欧洲、中亚、南亚的商贸物流和加工中心是必有之路。
  东部巴楚片区,是天山南麓通往和田地区的最近通道,“三岔口”地名便由此得来,自古是丝绸之路上著名的驿道。这里有叶尔羌河尾流区域,有塔里木河上游最大水库——小海子水库,水资源相对丰富;更有一望无际的戈壁荒漠,斑剥散状的绿洲。垦区内东西相连,上百万公顷的耕地分布在流域内,是喀什东部地区重要农耕区,以粮食生产、棉花种植为主。近些年来,棉花已成为本区最重要的经济作物。由于这里夏季光照充足,晴天多,降水少,土壤沙性强,特别适合棉花生长、采摘和管理。所以,大规模的长绒棉种植使这里闻名海内外。兵团农三师小海子垦区农牧团场,一到秋天,千里白花花的条田涌动是来自五湖四海的拾花大军,她们操着五花八门的方言,述说着丰收的喜悦。
  现在,在垦区南围分布的浩瀚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已对这一绿洲形成包围之势。塔里木河在这里被多处截流,两岸的工农业生产和生活消耗了大量的水,因而进入到中下游的水量大为减少。长期以来,大水漫灌是的主要的浇灌方式。冬春两季这里风力大,沙尘流沙移动速度快,形成我国沙尘暴频发的策源地之一。皑皑黄沙几千年来不知淹没了多少城池和遗址。所以,科学治理沙漠,向沙漠进军,广泛实施节水工程,大力营造农田防护林,维护生态平衡是首要的工作。由 于气候干旱,这里地表极其缺水,土地风化、沙化、盐碱化趋势严重。戈壁滩上随处可以看见厚厚的盐碱壳,一脚踩下去,可以没到脚踝,这对当地工农业生产和生态保护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几十年来,各族人民团结奋斗,战风沙,斗严寒,开拓荒原,硬是在这千里荒漠戈壁上筑起了千里农田防护林带,修筑了万里保护公路、铁路两侧的隔离沙障、草坡;加强了水利工程建设,实施抗旱节水措施,合理开垦,科学治沙,适度开发沙产业,使沙漠变害为利。沙丘牢牢被锁在瀚海之中,没有外延,垦区内的绿洲和耕地未造成外延性侵蚀和危害。
  如今,在国家西部大开发的号角声中,党中央国务院举全国19个省(直辖市)的人力、财力、物力来支援新疆,建设新疆,特别是最近又把喀什划为了中国向西开放的特殊经济开发区,这无疑是给喀什的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建设以及民生工程注入了一剂强心针,为喀什的腾飞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相信在党中央的英明决策和领导下,在全中国人民的大力支援下,300余万喀什各族儿女一定会抓住机遇,百尺竿头,以只争朝夕的精神,迎难而上,阔步向前,一定能够在不久的未来再造一个山川秀美、社会经济发展、生态和谐文明的新喀什。
  参考文献
  [1] 《中国知识地图册》西安地图出版社,2003年8月第1版.
  [2] 《新疆林业》杂志,2010年第1期.
  [3] 《喀什日报》2010年5月-8月.
其他文献
【摘要】幼儿时期是孩子个性、品质形成的重要时期,关键要看成人怎样正确引导和培养。在幼儿园教育中,我们更应该努力为孩子们营造一个充满真善美的小世界。所以在幼儿园教育中如何对幼儿实施爱心教育,如何把孩子从自然人培养成为懂得爱、珍惜爱、有爱心、有责任感的拥有健全人格的人,就显得尤为重要。作为老师要注重日常生活的教育,从孩子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让爱与心灵共舞,使孩子的爱心在爱的氛围中慢慢充盈起来。  【关
期刊
【摘要】生态可持续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最本质的难题就是人类向前发展的欲望与生态客观发展必然规律之间的冲突无法解决。本文着手分析了事实与价值,这一对蕴涵于人类实践内化,包括生态可持续发展过程中的必要和普适条件,并从以此为核心的伦理观入手,试图找到破解生态可持续发展本质难题的办法。  【关键词】事实-价值 伦理观 生态可持续发展  包括人们寻求生态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在内,人类在实践的过程中面临的最近本的矛盾
期刊
【摘要】教学质量是高等学校的生命线,是教学管理的重要手段。教学督导是以督导学校教学工作为主、全面开展督教、督学、督管工作的一项重要工作,教学督导人员通过深入教学第一线,了解教师的教学情况、学生的学习情况、学校教学改革方案与管理工作制度的落实情况及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为学校教育教学提出改革措施、提供决策咨询,可以促进学校教学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只有不断完善督导机制,建立全新的督导模式,才能进一步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信息化程度的加大,信息技术已经应用并渗透到我国的各个领域,导致了各行各业需求大量的计算机人才,使得报考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增多,但就业却成了困难。即出现了供需矛盾。究其原因,学校培养出来的人才与企业及相关行业需求的人才不相符。由于这是大气候的影响,导致我省跨越式大发展的垦区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为了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我校的计算机专业在课程设置、课堂教学、师资培训、激励机制及办学模式上采
期刊
【摘要】新课程的实施给数学课堂教学带来了生机和活力,许多教师把目光聚集中一些新领域的探索上。然而,怎样把关注点完全放在孩子们身上,使学生真正成为课程改革的受益者,是我们教师应该探索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新理念 课堂教学 体会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基础教育的课程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善。新课程的实施给数学课堂教学带来了生机和活力,数学成为开发儿童潜能的重要工具,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成为数学主
期刊
【摘要】在新课程的背景下,和谐课堂在化学教学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它是教育教学改革的主要方向。化学教师应从构建和谐化学教学课堂入手,营造一个引发学生兴趣,焕发学生活力,激发学生创造的课堂,通过构建和谐化学课堂,促进学生发展和生命成长。  【关键词】和谐 化学课堂 构建  新的课程标准对教师的角色有了新的定位,教师不再只是个简单的传递教材知识的“教书匠”,教师也不再是高高在上的课堂内的“绝对统治
期刊
【摘要】课堂教学是教师教学艺术展标的舞台,能集中体现出一个教师的学识修养,教学水平和课前准备的程度。上课是教学工作中的中心环节,是使学生由原来水平达到教学目标的关键的所在。在一个教学班里,学生是固定的,教材是既定的,而不同的教学方式,会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徒有其“形”的美术课,即只有一般意义上的教学元素和教学流程的美术课,在新的时代下会越来越不适应要求,而“形神兼备”、“得‘意’忘‘形’”、别开生
期刊
【摘要】古人云:“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可见一个人的行为习惯和文明礼仪就是在小的时候养成的,这种良好的习惯是在点滴细微之处体现的,这种良好的习惯就能跟随幼儿终身。礼仪教育并不指的是单单的教育教学活动,还有教育环境,家庭环境等各个因素相互渗透,达到一致才能更好的培养幼儿良好的礼仪行为。  【关键词】环境 幼儿行为养成 一日礼仪教育  我们中华民族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她五千年悠久的历史,不但创
期刊
【摘要】提问是一种策略、一种手段,也是一门值得广大教师认真研读与实践的艺术。要想提升自身对这门艺术的表现能力,还需要我们更多地从实践中去总结、去反思。只要教师紧扣教材,突出重点,选择好提问的最佳时机,精心设计,就能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在有限的时间内取得最佳教学效果。  【关键词】课堂提问 反思 教学效果 增强  1.讲授新知识前提问,为新知识的学习铺路架桥  人类认识事物的规律,总是由认识个别
期刊
【摘要】新课程改革的重点在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主要在于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和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学生自主学习是基础,小组合作探究是关键,小组代表展讲体现阶段性成果,教师点评总结使学生突破难点,实现能力提升。  【关键词】有效性 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展示成果 能力提升  新课程改革实际上就是中国教育一场深层次、全方位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革命。随着新课程实验包括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