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人怎么过年

来源 :LADY格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l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相传上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每到除夕就要下山,吞食牲畜伤害人命。村民们为了驱赶年兽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初一一大早,还要走亲串友道喜问好恭喜“过年了”。这风俗越传越广,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大明朝时候的京城,正月初一那天一定要一大早起来,一家之主就会带领全家拜天地、拜祖先的牌位,然后给长辈祝寿,全家一起做“扁食”。扁食是北地方言,泛指馄饨、水饺之类的面食。如今许多地方有春节包饺子的习俗,大约就是由此沿袭下来的。若是出门游玩,路上见到了亲戚朋友,小辈就当街给长辈磕头行礼。至于祭神祭祖的仪式,也是隆重而严格。将草纸剪成纸钱,配以不同的供品,分别供奉于祖先牌位和神像前。祖先牌位的供品为三牲熟食,纸钱在三天后焚毁;神像前则供以果子素食,纸钱在过了元宵之后才焚毁。
  无论男女老幼,在节日期间皆以金箔纸折成飞鹅、蝴蝶、蚂蚱等形状的饰物,插在头上,用于烘托喜庆气氛,名为戴“闹嚷嚷”。大的闹嚷嚷有巴掌那么大,小的如铜钱大小。一般人都是戴一个,也有故意炫富的有钱人,在头上插满了闹嚷嚷。
  明代的烟花爆竹已经有了相当高的制作水平,品种有数百种之多,可以表现出逼真的花草人物等图案。烟花从制作材料和形态上进行区分:用泥包裹的叫“砂锅儿”;用纸包裹的叫“花筒”;用筐封装的叫“花盆”;只发出声响的叫“响炮”;能飞上天空的叫“起火”;飞上天空后发出响声的叫“三级浪”;在地上旋转的叫“地老鼠”。一些权贵大户人家,每年都会请巧手匠人制成各式烟花,在除夕通宵燃放,一年仅是放烟火就要数百两银子。
  元宵灯会扭一扭
  从正月初十到正月十六,是赏灯的日子。每年的这个时候,各地的制灯工匠和商人纷纷云集京城,把自己的产品拿到东安门外迤北大街售卖。灯市上形形色色的花灯,应有尽有。正月十四开始试灯,各种花灯开始点亮悬挂;正月十五灯会正式开始;正月十六罢灯。
  罢灯这天晚上,京城的妇女会结伴夜游,由其中一人持着点燃的香在前面走,其余的人跟在后面,名为“走百病”,祈祷在新的一年里无灾无咎。如果走过的地方有桥,就三五个妇女相携而过,取“度苦厄”之意。在城门处,妇女还会在黑暗中摸索城门钉,如果能摸到,就是吉兆。这一夜,正阳门、崇文门、宣武门都通宵不闭,任由百姓往来,士卒校尉则通宵巡逻,维持秩序。过了正月十六,年才算是真正过完。
  春节假期玩什么
  明朝人管大年初一叫“元旦”,管正月十五叫“上元”。元旦那天贺节,一直贺到上元。上元那天放烟火,一直放到正月十八。除了贺节和放烟火,这中间还有别的活动:初八、初九这两天到寺院进香、逛庙会;立春那天迎神、看赛会。
  打双陆
  打双陆在明朝也很普及。《金瓶梅》中,西门庆本人及其小妾、书童和狐朋狗友都极擅长打双陆。例如该小说第四十二回,西门庆正月十五看完花灯,就跟朋友应伯爵打了回双陆。
  “双陆”得名于骰子——骰子最大为六点,两枚骰子就是两个六点,即“双六”,也就是“双陆”。
  逛庙会
  庙会很热闹,进香的、拜佛的、摆摊的、挑担的、耍把式的、混人堆里掏包的,三教九流齐聚会,五行八作同云集。赛会更热闹,某一处或者某一族的居民凑份子,请来戏班子、舞班子、杂耍班子,搭台唱戏,抬神游街,火叉开道,花砖盖顶。
  逛完庙会,看完赛会,是正月十五的花灯和烟火,全国上下金吾不禁,狂欢完最后三天,正月十八来了。十八一到,戏台拆掉,花灯收起,农人下地,私塾的老先生从家乡赶了回来,官学里的读书声重新闹起来。春节结束了,忙碌的一年开始了。
  蹴鞠
  所谓“蹴鞠”,自然就是踢球,明朝民歌集《童痴二弄》第六卷有一首曲子借踢球唱爱情:结识私情像气球,一团和气两边丢。姐道郎呀,我只爱你知轻识重随高下,缘何跟人走滚弄虚头?从这首曲子可以知道,明朝人踢球跟我们今天踢足球完全不像,倒有点儿像踢毽子。
  放风筝
  明朝人放风筝跟今天比起来不会有太大差异。冯梦龙辑有另一部民歌集《挂枝儿》,这本书第八卷开头是一首《风筝曲》:风筝儿,要紧是千尺线,忒轻薄,忒飘荡,不怕你走上天。一丝丝,一段段,拿住你在身边缠。不是我不放手,放手时你就一去不回还,听着了你的风声也,我自会凑你的高低和近远。听曲想人,明朝人放风筝那架势应该跟我们一样。
  弹棋
  弹棋是一种很古老的游戏,唐朝时曾经流行全国,后来渐渐消亡,进入明朝后,只有福建一带的土著会玩,而且玩法已经变了很多。规则如下:围棋子五,随手撒几上,敌者用意去其二,而留三,所留必隔远,或相黏一处者,然后弹之,必越中子而击中之,中子不动则胜矣。
  投壶
  投壶也是一种很古老的游戏,据说西周的时候就有人喜欢玩。基本玩法是这样的:桌子上放一敞口大铁壶,玩家站在距桌子十几步远的地方,手持筷子、竹签、金箭或者豆子、鹅卵石之类,往壶里扔,扔进去且不跳出来为胜,反之为负。
  明朝人喜欢刺激,给游戏升了级,不仅要求把手里的东西扔进去,还要求扔出一些花样。
  打马吊
  打马吊这种游戏不限于酒桌,可以两人对战,也可以四人对局,随处可以玩。所谓“马吊”,其实也是纸牌,这种纸牌上面印着点数,按点数的形状和多少,分“二饼”、“四筒”、“六条”等等,在明朝后期颇为流行,有三十张、四十张、五十四张、一百二十张等玩法,后来发展成我们的“国粹”——麻将。
其他文献
2012年,  她们给予我们正面的力量,  她们引领了女性生活的方向。  她们,是2012年,十位指导女性思想的榜样人物;  她们,是2012年,十位影响女性生活的先锋人物;  聚焦女性思想,关注女性生活,指引女性方向。  活出正能量,2012卓展·LADY十大正能量  女性颁奖典礼,星光璀璨,闪耀京城。
期刊
入选理由  作为驻华大使夫人,特里萨将她的爱,交付给中国的妇女儿童,也为中赞两国搭起了传递爱的桥梁。  年过60的特丽萨,不仅已是11个孙辈的祖母,还拥有着丰富的社会工作经历。当孩子们长大、各自上大学后,她认为该是她回报国家的时候了。1995年从矿产公司退休后,她开始在赞比亚的非政府组织和教堂组织工作。在担任赞比亚非政府组织协调委员会的董事以及赞比亚全国女天主教徒理事会主席的同时,她还担任了妇女天
期刊
入选理由  从主持人到公益大使,再到女性养生的指导者,阿雅用她的蜕变,影响女性对美丽的不懈追求。  她曾自嘲自己是“丑女大翻身”的模范领袖。作为台湾金钟奖最佳女主持人的得主,阿雅被内地媒体誉为“综艺天后”,并且在影视剧、舞台剧、音乐唱片、慈善公益等各个领域遍地开花。2012年,阿雅发布新书《吃出乐活美人》,指导女性由内而外、永不止步地追寻美丽。  不少观众看到阿雅都会惊呼,阿雅越来越瘦越来越漂亮,
期刊
入选理由  邓萃雯对社会大爱的理解和传达,重新诠释了当代女性对“爱”的定义。  香港TVB第43届“视后”,经历过演艺事业的大红大紫,也遭受过香港金融风暴时的经济低谷。如今的邓萃雯,除了继续着表演的工作,将更多的注意力转向慈善事业。邓萃雯曾说,“爱是流动的”,在传递爱的同时,也让自己获得爱的饱足。  LADY提问:  LADY:你怎么理解“正能量”?  邓萃雯:我认为正能量就是把不好的事情往好处想
期刊
入选理由  在非洲十年的探索,梁子所遭遇过的危险境地非常人所能想象,然而,她用自己的勇气展示了女性的胆识和韧性,将一个疼痛与苦难交织、幸福与希望并存的真实非洲展示在世人面前。  旅行家,摄影家,作家。作为中国第一位深入非洲部落进行深入调查的女摄影师,梁子十年八次只身深入非洲原始丛林部落,记录了一个常人无法理解和想象、却又十分真实的人类生存环境。她先后出版过《独闯非洲高山王国》、《西非丛林的家》、《
期刊
入选理由  潘怡良建立起一座属于针织的时尚王国,同时也为中国女性推开了一扇时尚魅力的大门。  服装设计师潘怡良,享有“针织女王”的称号,多年来为女性编织着一件件绮丽浪漫的梦想,近年来,潘怡良高级定制品牌在全球国际各大时装周获得了众多的赞誉与肯定,潘怡良已经将台湾独有的针织文化带入国际,与国际时尚潮流接轨,与环宇时尚并驾齐驱。  潘怡良的成长背景对她的设计事业有着深远的影响。小时候由于家里经营毛衫工
期刊
2012当人们被末日谣言的恐惧所笼罩时,有人仍然在探索的山峰爬行,期待明天的太阳照亮向上的小草。平凡的生活需要一种穿透的力量,一种前行的指引。那么,谁在2012给你正能量?  《LADY格调》杂志携手卓展购物中心举办“卓展·LADY 2012十大正能量女性评选盛典”。2013年1月16日在京西政经中心,五棵松商圈的卓展购物中心盛大举行。来自商业、时尚、娱乐、公益等领域的精英人士盛装亮相,群星闪烁。
期刊
古老而繁华、妖艳而低调、友善而绅士是英国的标签。自我与他第一次见面,那片土地就跟随他一起与我结缘。就像从未打过照面却总是听人说起的老友一般,英国的一切对我来说既陌生又熟悉,而我想要相见的心情又是那么急切。在英国的两年中,当脑海中一直以来承载的所有想象在现实中找到原本该有的样子时,内心深处升腾一股强烈的不明所以的力量,像是被人魅惑了,至今没有缓过神来。  那么现在整合一下回忆碎片,纪录有意义的过往经
期刊
运动已经成为了现代女性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畅快淋漓流出汗的同时,运动也是一个充分体现时尚感的项目,除了我们熟知的动感单车族和动静皆宜的瑜伽,在运动中还有着充满惊险与浪漫的户外旅行。作为现代女性的你,要赶快加入我们时尚运动的队伍。
期刊
整个系列非常简约却往往流露出超强的时尚感和气场。  包款设计以休闲为主,并用各种颜色演绎随性,  个性洒脱,别具街头气息,而Coach的标志则若隐若现,想让人不注意都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