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4年太宁栓有奖征文总结
【摘 要】
:
【出 处】
: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发表日期】
:
2005年8期
其他文献
目的 总结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 10例经病理证实的 GIST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检查资料.结果 10例 GIST中单发 9例,其中胃 4例、小肠 3例、直肠 2例;多发(胃及肠系膜) 1例.恶性 GIST 9例,有 1例伴肝转移.有 4例进行了胃肠道钡餐造影,主要表现为胃肠腔的偏心性狭窄、局部趋于向外生长的肿块、肿块内可见不规则坏死或出血.5例行 CT、5例行磁共振成
患者28岁.于2001年在外院行剖宫产术后放置宫内节育环过程顺利,术后月经期及劳累时左下腹疼痛,可自行缓解,无阴道流血及其他不适.2003年4月腹痛突然加剧来我院就诊.查体:左下腹压痛,无反跳痛.B超示宫腔内未见节育环.诊疗过程中患者腹痛消失而拒绝住院进一步检查.近半年来上述症状反复出现,于2003年12月1日要求取出节育环而入院.查体无明显阳性体征.B超检查:官腔内未见节育环,腹腔内未见包块及液
期刊
严重创(烧)伤、失血性休克、广泛肠切除、小肠移植、长期全肠外营养以及肿瘤的放化疗等均可引起不同程度的肠黏膜上皮细胞损伤,造成其功能的可逆或不可逆丧失.临床上从代谢支持和调理的角度出发,应用多种特殊营养物、生长激素和多肽类生长因子等,在维护肠道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这些物质的作用都缺乏肠道特异性.近期研究发现一种新的多肽类胃肠激素能够促进损伤肠黏膜生长修复,即胰高血糖素样肽- 2
期刊
100年前,人类开始了对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 UC)的首例外科治疗; 50年前,克罗恩病(Crohn disease, CD)亦为病理学家所证实,并由此纳入外科学界的范畴.诊断水平的提高、手术技术的发展和围手术期药物效能的改善,始终成为过去这 100年来推动炎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学术研究进步的三大重点领域。
期刊
患者男, 56岁.阵发性腹部胀痛不适 2年余,于 2001年 3月 28日入院.查体:腹部平坦,腹壁静脉轻度曲张,左下腹近脐部轻压痛及反跳痛,有移动性浊音. CT示中腹部腹腔内软组织肿块( 4.0 cm× 5.5 cm)伴小肠壁增厚,肝后下缘周围见水样低密度影,考虑肠系膜淋巴瘤. B超示左中腹实性占位病变, 5.2 cm× 5.4 cm,少量腹水.曾在 B超下穿刺活检见大量炎性细胞(中性粒细胞、少
期刊
目的 观察亚甲蓝与抑肽酶联合应用对术后腹腔内粘连的防治作用.方法选择2000年5月至2004年2月行全部或部分结肠切除术和暂时性回结肠造口术,8~12周后闭合回结肠造口的患者83例,于第1次手术时将病例随机分为4组:A组不用任何预防粘连药物,用生理盐水冲洗腹腔(对照组);B组关腹前腹腔内给予1%亚甲蓝10 ml;C组关腹前腹腔内给予抑肽酶10万U;D组关腹前腹腔内给予l%亚甲蓝10 ml及10万U
胃肠外科作为普通外科的亚专科,已经在众多的胃肠外忖科疾病的治疗和外科医生的培养方面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如结直肠外科医生,治疗结直肠癌患者能够获得更好的临床效果[1].但是,我国外科的发展距国际先进水平还有相当的差距.在专科医师的培养方面,缺乏规范的住院医师培养制度,而高水准的外科专家离不开规范的医师培养制度.因此有必要借鉴国外的经验,建立我国胃肠外科医师的培养规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