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党支部是党的基础组织,是党组织开展工作的基本单元,担负着直接教育党员、管理党员、监督党员和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职责。而高校中的党支部作为高校党的基层组织,要保证监督党的教育方针贯彻落实,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加强思想政治引领,筑牢学生理想信念根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保证教学科研管理各项任务完成。高校党支部的工作是多层次、多方位的。这些工作需要在党建引领下有效统筹,统一推进,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
一、深入开展“课程思政”改革,提升支部党员育人先育己的能力和水平
通过“课程思政”,将党建工作深度融入教学中。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各类课程都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课程思政”是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和水平,构建高层次人才培养体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课程思政”以课堂教学为切入点,强调所有的课堂都是育人的主渠道,着力优化课程设置,修订专业教材,完善教学设计,加强教学管理,梳理各门专业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所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融入课堂教学各环节,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机统一。精心开展课程体系设计,要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及时融入课堂和教材,把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重中之重,系统推进“四史”学习教育,引导教师党员把“四史”学习教育与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紧密结合。党员教师必须做到能讲历史、会讲历史、善讲历史,通过“四史”教育,从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出发,寻找广泛案例,从成功和失败两个方面出发,对比案例分析,从有形和无形两个维度挖掘共性、总结真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思维方法。
育人先育己,在教学实践中加强党员个人党性。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坚定政治立场。教师作为传道者,首先自己要明道、信道,然后才能更好地传道授业解惑。只有在教学科研中解放思想、融会贯通、学无止境,高校教师才能更好地教育培养学生,同时个人的党性也得到进一步加强。
二、以党建带科研,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党建与教学、科研之间的融合程度,直接关系到高校基层党建的质量和水平。由于当前人才培养的通识性在逐渐加深,随着“课程思政”这一桥梁工作的开展,党建与教学的融合程度在各专业上的差别并不大,而黨建与科研之间的融合深度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学科属性的影响。在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军事学、管理学和艺术学等门类中,党建与科研的融合程度毫无疑问在哲学、经济学、历史学、军事学、管理学等人文社会类的学科中会相对更深一些。
以党建带科研,一个核心的观点是要通过党建引领明确“科研为谁”的问题导向。抓好党建促科研,能够确保科研人员秉持初心、视野开阔、潜心研究、注重实绩,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久久为功”把学术成果应用到实现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习近平总书记“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号召,深刻阐述了理论与实践的辩证关系,为学术研究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作为科研工作者,要从国情出发,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使理论和政策创新符合中国实际、具有中国特色;要有忧国忧民的情怀,有社会责任感和时代感,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服务;要着力提出主体性、原创性的理论观点,同时倡导立足中国实践,借鉴先进经验,着力构建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在研究中国问题的同时讲好中国故事。
责任编辑/柳 絮
一、深入开展“课程思政”改革,提升支部党员育人先育己的能力和水平
通过“课程思政”,将党建工作深度融入教学中。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各类课程都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课程思政”是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和水平,构建高层次人才培养体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课程思政”以课堂教学为切入点,强调所有的课堂都是育人的主渠道,着力优化课程设置,修订专业教材,完善教学设计,加强教学管理,梳理各门专业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所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融入课堂教学各环节,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机统一。精心开展课程体系设计,要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及时融入课堂和教材,把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重中之重,系统推进“四史”学习教育,引导教师党员把“四史”学习教育与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紧密结合。党员教师必须做到能讲历史、会讲历史、善讲历史,通过“四史”教育,从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出发,寻找广泛案例,从成功和失败两个方面出发,对比案例分析,从有形和无形两个维度挖掘共性、总结真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思维方法。
育人先育己,在教学实践中加强党员个人党性。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坚定政治立场。教师作为传道者,首先自己要明道、信道,然后才能更好地传道授业解惑。只有在教学科研中解放思想、融会贯通、学无止境,高校教师才能更好地教育培养学生,同时个人的党性也得到进一步加强。
二、以党建带科研,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党建与教学、科研之间的融合程度,直接关系到高校基层党建的质量和水平。由于当前人才培养的通识性在逐渐加深,随着“课程思政”这一桥梁工作的开展,党建与教学的融合程度在各专业上的差别并不大,而黨建与科研之间的融合深度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学科属性的影响。在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军事学、管理学和艺术学等门类中,党建与科研的融合程度毫无疑问在哲学、经济学、历史学、军事学、管理学等人文社会类的学科中会相对更深一些。
以党建带科研,一个核心的观点是要通过党建引领明确“科研为谁”的问题导向。抓好党建促科研,能够确保科研人员秉持初心、视野开阔、潜心研究、注重实绩,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久久为功”把学术成果应用到实现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习近平总书记“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号召,深刻阐述了理论与实践的辩证关系,为学术研究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作为科研工作者,要从国情出发,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使理论和政策创新符合中国实际、具有中国特色;要有忧国忧民的情怀,有社会责任感和时代感,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服务;要着力提出主体性、原创性的理论观点,同时倡导立足中国实践,借鉴先进经验,着力构建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在研究中国问题的同时讲好中国故事。
责任编辑/柳 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