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型老妈陪我备考

来源 :大学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xing198712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休整两天后,我就开始执行考研寒假学习计划。最初制定的计划与自己的学习习惯不符,因此近一周的时间里我的效率非常低,每天背不到100个单词,专业课的书更是每天只能看几页。那段时间我对自己很失望,每天情绪低落。老妈似乎也察觉到我的负面情绪,耐心地和我一起分析之前的计划,“你每天能早起,但是早上你的效率并不高,我看见你一直打哈欠。”我认真想了想,好像真的被老妈说中了。
  “你可以把早上的时间分给锻炼和读书,早起困的话可以去锻炼,一方面加强身体素质,一方面帮助自己尽快清醒,锻炼之后再去读书,你的专业课也需要大量的阅读积累。”
  我妈又看了看下午的学习计划,“我看见你下午和晚上很少出房间,能够集中注意力,那你可以把学习时间安排在下午和晚上进行。”我惊叹于老妈的观察能力,“妈,你简直比我还了解我自己,那我就把英语学习安排在下午,晚上比较安静,用来学习专业课正合适。”老妈补充说:“你可以中间休息时间听一听英文歌或者看看英文电影,晚上学累了看看书,劳逸结合效率比较高。”
  我将老妈的意见整理出来,和自己之前盲目制定的计划一比较,发现最初把学习时间安排得满满当当,压抑且不易执行。新计划不僅结合实际,也做到了劳逸结合,利于长期坚持。
  新计划实行两周后,我又向老妈请教,“我感觉有时候会很懈怠,学习进度也跟不上。”老妈和我认真分析原因,得出结论是缺少监督机制。“你可以找几个同学相互监督,或者参加一些打卡活动,我之前就参加了一个读书打卡活动,因为每天要分享心得体会,所以必须跟上进度。时间长了,也就慢慢养成习惯了。”
  我听取老妈的意见,参加了两个英语学习打卡群,一个是每日单词打卡,一个是每天一句长难句分析。这两个学习群里每天都会有来自各地的同学进行笔记打卡,虽然我明白加入这些群只是起一个辅助作用,但只要中间有几天没有打卡,点进去看见别人密密麻麻的学习笔记,就会产生强烈的紧迫感,增强了学习动力。
  前段时间,老妈因为一个小手术暂时休假,她干脆开始和我一起学习。有一天她从书架里拿出一个笔记本,得意地一页页翻开,我粗略地浏览了一遍,里面都是整整齐齐的摘抄和心得。“从今天开始,妈妈和你一起读书、学习。”从此,我俩每天都会坐在一张圆桌上学习,看书期间我们互相不说话,桌上放着一个简易时钟,不到一个小时不能休息。窗外阳光洒落一桌的灿烂,静谧的时光里,我们一起努力让平和的岁月开出花儿来。妈妈每天的陪伴,让我有了不竭的学习动力。
  学习之余,我也会和妈妈一起烘焙,做低糖面包、蛋挞、蔬菜披萨等来犒劳自己。烘焙很重要的一点是掌握火候,很多时候温度不能太高,需要低温慢烤。我看着放进烤箱里的美食慢慢蓬松变大,问妈妈为什么不能用高温让它们快点熟。“高温用时短,但往往容易外糊内生。很多东西不能急,慢烤是让食材慢慢熟透融合的过程,就像你现在看到它们在慢慢膨胀变大,温度太高是做不到这些的。”老妈想让我明白,很多事情急于求成往往适得其反,只有长时间的积淀才能真正有所收获,学习也是。
  责任编辑:方丹敏
其他文献
那天我躺在家里的沙发上,百无聊赖地刷着B站。忽然,一个视频跳入眼帘——“吉他入门:每天陪你学吉他”,我心中一动,鬼使神差地点了进去。  “这一段我先弹一遍给你们听”视频里的小姐姐正在温柔而仔细地讲解着,细细的琴弦在她的指尖下蹦出一个个音符,汇成乐曲。我的心忽然像是被什么东西触动,目光不由得看向了窗边的角落,那静静摆放着的一把吉他,上面已积了一层薄薄的灰。  我的眼前模糊了,久远的记忆缓缓浮现:冬日
近日,“伟大的变革——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在国家博物馆开幕,东华大学时尚科创团队原创的“海派科技旗袍”智能服饰作品亮相展览。  “穿得暖”到“穿得美”再到“穿得智能”,东华人一直在路上。  海派科技旗袍是东华大学跨学科科研团队,围绕“五行”主题的设计。它将海派服饰文化与科技元素结合,对智能可穿戴服饰进行创新,连续两年在爱丁堡国际艺术节中演绎出中华文化与科技的旗袍盛宴,引起国际媒体广泛关注
现在回想起年少时傻傻的稚氣,自认为天空海阔,可任由少年翱翔。只有在经历了毕业时求职屡屡碰壁,以及看过了人生更多的风景之后,我才意识到,其实人生并没有太多的选择机会。如果没有方向,那只好多走些路,才能找到要去的地方。  在一个普通院校里,学习压力并不大,我的很多精力都放在社团活动中,嬉笑间就到了毕业的季节。碍于之前没有对所学专业多加了解,学习之后我才发现自己并不擅长经济类的专业,这四年的学习也只是草
读本科时,大卫在威尼斯大学也学习过中文,至于自己当初为什么选择学习中文,他的回答是:“完全凭感觉。”一些正在学习中文的朋友告诉他,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越来越强大,将来中文可能会成为世界通用的语言,如果要在中国做生意,掌握中文会非常利于生意的开展。可是大卫从来没有考虑过这些,他就是凭感觉被中国文化吸引,对中国汉字感兴趣,于是就一次又一次来到中国学习汉语,“我就是纯粹地享受学习中国文化和中文的感觉。” 
近年来,中国教育引进来的成功示范非常多,有宁波诺丁汉大学、苏州西交利物浦大学、珠海联合国际学院、上海纽约大学、苏州昆山的杜克大学等。另一方面,中国教育界“走出去”开展境外办学,在“一带一路”战略下看待这些举措,更显有意义。  老挝苏州大学  http://laowo.suda.edu.cn/  中南半岛是“一带一路”的重要区域,老挝位于其中心位置。  在老挝首都万象市西北郊,一栋法式三层楼上,蓝底
杨梅  就算在出门就能看见杨梅树的家乡,我也从来没有看过杨梅的花。有人说杨梅是没有花的,又有传言说杨梅花只在凌晨开放,天亮前就谢了,所以大多数人都没机会看见。今年我终于见到了杨梅花,才知道以前听说的都是错的。杨梅的雌花未开放的杨梅雄花  杨梅雌雄异株,雄花序为柔荑花序。柔荑花序是指花轴较为细小、通常柔软下垂的穗状。  我们熟悉的杨花就是柔荑花序,春天杨树下常常有满地的雄花序,一串一串像毛毛虫一般,
有人问我:清华园哪里最美?  这个问题有点难。每天在园子里行走,每天在朋友圈晒图,连续五个学期开设通识课“清华学”,  甚至被同学们戏称“清华园第一导游”,我觉得清华园处处有美,各有千秋,很难排出顺序。  于是我闭上眼睛,看看哪些景观浮现在脑海,结果想出了“十二景”。  当然,“十二”并非确切数字,可大可小,只是“清华学”班级一般是十二个本科生,课程也是十二周,巧合而已。  这“十二景”有高山仰止
学期开始时,“初心”蔡弘灏师生皮雕艺术作品展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艺术馆开幕。本次展览由北航艺术馆和北航文化与艺术传播研究院共同主办,共汇聚了蔡弘灏师生32人的“初心”皮雕作品,向公众呈现了32种“匠心之作”。  本次展览中年龄最小的创作者——12岁的叶度羽带来的作品是“古埃及文明”花瓶,叶度羽说:“2018年初,我开始学习如何运用牛皮材质来做更多我自己喜欢的作品。我喜欢画画,也喜欢历史,埃及文化一直
“我喜欢木棉花,不过,最喜欢你手绢上这一朵。”1928年春天,广州红花岗刑场外,木棉花漫山遍野开得红艳。四周反动派如狼似虎,空气中是粘稠化不开的黑暗,乌漆漆的枪口带着逼人的压迫感,包围着两位年轻人。严刑拷打在他们身上留下斑斑血痕,他们相望一眼,看到对方眼中信仰与希望的坚定目光。在这样的环境与氛围中,周文雍与陈铁军从容不迫地完成了婚礼。两位年轻的共产党员把刑场作为结婚的礼堂,把反动派的枪声作为结婚的
近日细读了诗人赖廷阶的组诗《复活》,唤起了我多年以来对组诗的思考。我始终认为,组诗中每一首诗歌之间所呈现的思想与美学的一种空间重构与开阔的艺术张力是组诗的一个诗学特质,但是这么多年我都没有对组诗的这个诗学特征进行言说,我看着赖廷阶的组诗《复活》言说的欲望被激活,以期借《复活》的文本妄言几句,以解集聚我胸口多年来想说而没有说出的惆怅。  在当下的诗歌现场,诗人赖廷阶是一位很低调的诗人,然而却是一位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