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者》的传记体结构创新与历史情感表达

来源 :电影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革命者》是由管虎监制,徐展雄执导,多位实力派演员主演的近代革命影片,于2021年7月1日在中国上映.影片以入狱的李大钊的回忆为线索,以点带面地再现了从1912年到1927年李大钊个人的革命经历、中国早期共产主义者的面貌以及当时中国的政治格局.在《革命者》中,时空的概念被特意打乱、重构,使李大钊的经历嵌入更为广阔的历史维度中.本文试从《革命者》的叙事结构和历史情感表达入手,分析影片在主旋律叙事美学上的创新与变革.
其他文献
主题性美术创作在美术领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体现出了每个时期的时代面貌.本文结合实例分析了主题性美术创作的特征,以期为新时代如何做好主题性美术创作起到一定的启示作用.
首部稻作文化纪录片《稻之道》在开篇的两集,用考古学和民俗学的方式探究了谷种起源和谷种文化,其中尤为关注节俗中祭祀神灵的问题,介入了一定的神话学思考,但限于播放时长的原因,其探究的深度和广度却略显不足.利用神话学的方式探究谷种起源的问题是有必要的.谷种起源神话所表达的文化内涵植根于农业社会的沃土之中,是对人类农业生产和生活经验的总结,对人类的文化启迪和文明传承都具有重要影响,而且揭示了农业社会中一定的社会现实和生存境况.
用动画去描绘平凡现实,挖掘日常生活中诗意的美,可谓近期日本动画的特征之一.这一切无不是继承了高田勋导演提出的关于动画中日常生活行为拥有特殊“放大”意义理论的传统.高田勋早期电视动画《阿尔卑斯的少女》在时空间处理、场景调度、运动节奏上都有独到之处.挖掘已故日本动画大师高田勋在电视动画上的创新特色,以及其对日后日本动画在创作理念与制作风格上的影响,希望对我国的电视动画创作产生一定的启示作用.
雅克· 欧迪亚曾多次获得法国以及世界级电影大奖,他的作品在当今世界影坛拥有较高的地位,目前他仍是活跃在电影界的创作者.国内对于欧迪亚的电影仍未有系统性的研究,这篇文章希望可以成为填补这方面空白的一次有意义的探索.文章将从雅克· 欧迪亚的电影艺术价值出发,以拉康的主体建构理论作为分析欧迪亚电影母题的方法论,深化理解他的电影主题,同时思考其对电影研究与创作的借鉴意义.
纳瓦彭· 坦荣瓜塔纳利(Nawapol Thamrongrattanarit)是当下泰国最炙手可热的青年导演.作为与新媒介同步成长起来的80后,纳瓦彭擅长挖掘媒介的本质,利用媒介自身的属性构建了一套“新媒介美学”,主要体现在影片主题、叙事、结构、影像等方面呈现的具有新媒介特质的思维方式和美学形态,如新媒介主题、数据库叙事、碎片化结构、小清新影像等.本文以纳瓦彭5部剧情长片为例,从主题呈现、叙事策略、结构特点、影像风格等层面探析纳瓦彭作品中的“新媒介美学”.
观看一部电影,游览一座城市.观看电影是一个审美过程,城市空间的审美内涵在电影叙事的意义展示中显现、生成.在电影叙事中,城市不仅是作为一个被再现的物理实存,它也是一个叙事空间,一个象征场域,一个反思现场.电影利用影像叙事呈现出可见的说服力,引导受众在城市空间中理解叙事,接受叙事,经历真实的情感体验,引发受众的自由想象,并在体验情感与自由想象中建构反思出新的城市意象.
纪录片的本质是展现真实,民族类纪录片通过记录我国各个少数民族的风俗文化来进行少数民族形象传播,它的出现更加有利于做好民族文化认同.《原声中国》就是这样一部在中国全境内进行民歌呈现的典型民族类纪录片,本文通过对民族类纪录片中的人物形象进行分析,了解人物的价值、人物的外形塑造、人物的心理塑造.再结合《原声中国》阐释人物形象塑造的方法,以求对民族类纪录片的人物形象塑造产生一些思考.
《1921》是由黄建新导演、多位明星联袂出演的献礼建党百年红色影视作品.该片将视角投向1921年的上海,讲述了以李达为代表的早期共产党人参加中共一大前后的历史事件.影片在既定的时间与多维度的空间下塑造革命群像,在宏大叙事的题材之下更加注重对历史人物个人内心的描写,从而使人物立体丰满;影片还创新性地融入了超现实元素,可看性更强,更能激发受众强烈的民族认同感,实现了爱国爱党之情在银幕内外的联动与延伸.
《觉醒年代》是近年来重大历史题材创作的突破,从历史观照现实、人物推动历史以及隐喻诗意表达三维度入手,深刻描绘革命领袖“觉醒”精神内核、立体塑造风格化“觉醒”人物、充分以思想“觉醒”建构叙事引擎展开分析,为促进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美学创新不无裨益.除此之外,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具有促进当代青年深刻理解革命历史意义、建构唯物革命历史观、弥补历史文化缺憾的重大现实意义.
在跨文化传播中,花木兰故事从中国民间故事形态中脱颖而出,成长为现代影像中不断重现和再造的电影符号.在跨文化的电影符号学视域下,迪士尼真人版电影《花木兰》呈现为本土语法与域外语法的混融状态,演绎出浪漫型的文化编码视像.透过影片中的符号代码、风格代码和镜子代码等电影符号,可以从中窥探到文化碰撞与融合的轨迹;并通过媒介符号编码揭示出域外电影改编的叙事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