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社会资源服务于教育

来源 :云南教育·视界(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x1233210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日前,笔者在美国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教育培训及观摩、考察活动。其间,印象最为深刻的便是美国的社会资源高质高效地服务于教育。特别是,美国中小学依托优质社会资源,让孩子们接受素质教育。
  学校与社区和社会资源共享
  美国学校没有围墙,一切讲求简约、实用。学校与周围社区相通相融,与社会资源相互共享,特别是对校内外教育资源的高度整合与高效利用,成为美国教育的一大亮点。具体而言,如下:
  充分利用各类博物、艺术场馆。美国社会教育资源是学校开展实践教育、培养创新精神的重要阵地。教师们常把课堂,特别是科学课、历史课和艺术课搬到博物馆、科学馆、艺术馆、海洋馆等地方。
  充分整合社区(家庭)人力资源。许多家长、社会人士都以“义工”的身份轮流到学校服务,有的辅助教学工作,有的协助进行学生管理,还有的在图书馆担任义工。这些来自社区或家庭的力量,很好地补充了学校教育在人力资源上的不足。
  充分借助家长委员会的力量。美国所有中小学均成立了家长委员会,这一应联邦政府要求设立的机构不仅为学校工作出谋划策,并参与学校的管理与决策,还经常帮忙筹集社会资金以弥补学校经费的不足,有时还组织其他家长为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提供资源或资金的支持,从而在学校教育管理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社会教育资源内容丰富
  美国社会教育资源丰富,各类博物馆、科学馆、艺术馆、纪念馆、图书馆、公园、植物园等专供公众参观、活动的场所众多。同时社区的人力、财力资源等都在联邦政府的统一规划下,必须承担起服务教育的义务和功能。
  据不完全统计,全美各地仅博物馆就有6 000多家,平均每个州120多家,若加上其他各类教育场馆,真可谓在全美各地星罗棋布,应有尽有。例如,仅700多万人口的纽约市就有130多个主题各异的博物馆。
  美国社会教育资源内容丰富的另一方面,是社会各界人士高度重视和关心教育。美国公民比较热衷慈善事业,很多企业家都会捐资、捐物支持学校的发展,学生家长更是如此,他们参与各种各样的义工行动,尽可能地为学校开展各项活动提供帮助,要么捐款、捐物,要么义务到学校帮教、帮助开展活动,这些参与全都自发、自愿。
  相关服务设施一应俱全
  美国的博物馆等社区教育资源,不仅规模大、标准严,而且开发水平都非常高,馆舍周围的广场、停车场及各种相关服务设施一应俱全。无论是什么性质的博物馆,均能在功能设计和馆舍布局上一切为公众着想。
  为使展览或活动更吸引人,特别是吸引中小学生,博物馆均会在展示的形式、手段和技巧上动脑筋,通常做法是:配合不同内容,使用漫画、雕塑、电视短片、游戏等多种方式来活跃展览,力求形象直观、简单易懂、生动活泼、风趣幽默,有的参观活动项目还通过增强实践性、参与性和互动性来激发中小学生的兴趣。
  特别重视教育功能
  美国社会资源都特别重视教育功能。博物馆不仅是收藏和展示展品的地方,更是科学研究和接受教育的场所。一般的博物馆都备有大量可供制作艺术作品的材料,为家长或老师带学生来此创作提供方便。博物馆还尽可能为教师备课、上课提供便利,如果教师需要,只需办理非常简便的手续,就可将某些藏品借回学校去研究或在课堂上展示。
  美国联邦政府更是充分利用这些场馆和设施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将其教育功能发挥到极致。例如,位于美国首都华盛顿特区的越战、韩战纪念墙,从纪念死难者的角度,本着对生命的尊重与珍惜,让每一个学生去感受和了解战争。
  筹资渠道多样且非赢利
  一般来说,美国的教育资源依靠政府和民间等多渠道投资和经营管理,并以民间投资或捐赠为主。教育资源均为公益性质,具有非贏利性的特点。
  作为非贏利机构,博物馆、科学馆、艺术中心等公共教育场所的任务,就是收藏和展示历史、文化、民俗、艺术、科技等各方面的文物、作品或最新成果,以浓缩的方式把文明的进程展示给学生。游客参观大多数博物馆或艺术中心一般不用购买门票,特别是绝大多数场馆对中小学生一律免费接待。某些商业性演出或是博物场馆虽收取门票,但对学生给予了最大的优惠。例如,林肯中心这一全世界最大的顶尖级艺术殿堂,也在票价上给予学生最大优惠,一场票价为135美元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歌剧,只要凭学生证便可享受每张票仅25美元的优惠价格。
  充分发掘教育资源
  美国社会资源高质高效地服务于教育的经验给予我们的启示颇多。
  首先,加大开发力度。这需要建立健全鼓励民间资本投资或捐赠社会教育资源的激励制度,并建立校内外各类教育资源开发、利用的统筹协调机制,避免教育资源重复建设及浪费,避免不同资源管理部门之间各自为政,甚至相互排斥的局面。
  其次,提高利用效率。充分发挥博物馆、纪念馆在社会教育职能中的重要作用,将博物馆、纪念馆办成公民终身教育的课堂,并通过参观陈列展览、专题讲座、知识竞赛、征文活动、科普夏令营以及编制通俗读物等各种教育活动,让博物馆、纪念馆成为青少年的"第二课堂"。特别是,充分发掘各类博物馆、校外教育机构、社会服务机构以及工厂、企业、部队等众多单位的教育资源,尽可能地提高各类场馆的利用效率。
其他文献
面对所谓的“问题学生”,老师的方法见仁见智。邵阳一所中学开出了“犯错押金”。近日,邵阳武冈市实验学校的初中生小明(化名)就在潇湘晨报官方QQ说,学校要求犯错的学生交1 000元的押金,这让他不能理解……(大洋网)  其实不要说学生不理解,就是我们很多大人也不理解:既然向犯错学生收取押金,那么老师犯了错,是不是也要向学生交押金呢?学生由于还小,认识不够全面,思想不够成熟,犯错误是正常的,这也体现了孩
期刊
新华网消息 针对校园安全问题,教育部日前发布的《中小学校岗位安全工作指导手册》明确了中小学校从校长、党支部书记、副校长,到工会主席、保卫主任、总务主任,再到任课教师、门卫、保安、校车管理员等40个岗位所承担的安全职责。  教育部有关部门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近年来,中小学安全工作总体形势不断好转,校园安全事故数量和非正常死亡学生人数不断下降,特别是校园内的安全事故明显减少。但是部分学校仍存在安
期刊
近日,教育部发出关于勤俭节约办教育建设节约型校园的通知,强调要严格控制校舍建设项目的造价标准,不得搞豪华装修,坚决杜绝“豪华校门”。要求各地在教学实验、科学研究、行政办公、基建后勤等各方面,建立严格、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在节约用水、节约用电、节约粮食、节约办公用品、节约经费等各个环节制定具体实施办法(《京华时报》)。  这次教育部出台节约办教育的一系列制度规定,是贯彻落实中央关于转变作风、厉行节
期刊
编者按:2012年,举世瞩目的十八大胜利召开、航母出海、莫言获得诺贝尔奖,多少大事将彪炳史册。2012,又有多少小人物和他们的故事,深深打动着网民和他们的心。无论他们身处哪里,无论他们是伟大或者是平凡,无论他们在什么样的岗位上工作,那些声音,总激励我们、鼓舞我们,传递着“正能量”,令我们振奋前行。本文集结了校长、教育界名人论教育的名句,以飨读者。  校长寄语:大学为理想而生存  复旦大学校长杨玉良
期刊
“我国大多数县区的校际差异比发达国家还要大,相当一部分乡镇和农村学生成绩达标率不到40%。”全国政协委员、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在两会上的发言,引起了很多代表委员的共鸣。校际差异拉大造成“名校独大”:动辄上万人的超级名校,好教师和好生源越来越多;周边的学校“失血严重”,越来越弱。(新华网)  当下,学校与学校、教师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权益差距在不断扩大。以2012年为例,“超级中学”的超能力有目
期刊
纪录片《为什么贫穷》有这样一段对话:初中老师问王盼,你为什么要上大学?她说,我上大学是为了脱贫。看得人那么心酸,感慨万般皆下品,读书下下品。对中国人来说,贫穷并不是一个新鲜话题,在农村更是司空见惯,但是读书致贫却是一个新现象,无数的中国贫穷家庭,不惜举债供孩子上大学,高昂的债务使得这些本不宽松的家庭陷入了漩涡。  作为农村的孩子,从小就被贯穿读书脱贫的思想。励志读好书是曾经年少时共同的追求,上大学
期刊
金华婺城公安分局站前派出所的王警官,接到了一个让人挠头的“报警”——报案人是个妈妈,带着自己10岁的儿子。妈妈说,儿子拿了家里39元钱,她要带儿子自首。转过头,她又偷偷跟警察说,她是想让民警帮忙,“吓唬吓唬”儿子,教育他一下。  想让民警帮忙“吓唬吓唬”儿子,教育他一下。妈妈的做法用心良苦。但这种做法不可取。妈妈重视在儿子身上出现的不良行为,是没有错的,应该说很有必要。但是在如何对待儿子身上出现的
期刊
首次当选全国人大代表的铁飞燕来自云南昭通,生于1992年,是一名普通的交通收费员。  2010年5月4日,铁飞燕随父亲一起到绵阳旅游,飞身跳河勇救4名落水工人。网友评价她是“最美‘90后’女孩”、“英雄,中国的骄傲”、“‘90后’的楷模”。2011年9月20日,她获得了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  她说,“90后”也是值得信赖的,是勇于担责的一代,未来“90后”会担负起更大的责任。  第一年履职为
期刊
目前我国在校博士生已超过25万人,每年授予博士学位的数量超过5万,比美国多出1万多。自2008年起,我国就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博士学位授予国。  如此庞大的博士生规模,质量又如何呢?  创新性是博士培养质量的主要评价指标,而目前这一指标主要体现在有足够国际影响力的学术论文发表上,论文的引用次数直接反映影响力的大小。根据ESI数据库统计,收集在该年的论文中在数量方面,美国排在第1位,中国虽排在第二,但总
期刊
编者按 当前,我国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约有3.4亿。孩子们能否快乐、健康、自由地成长,涉及亿万家庭的幸福,事关中国梦想的可持续实现。受一些不良社会环境、家庭环境的影响,部分少年儿童在成长过程中,人生观、价值观遭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与冲击,出现了人格及心理上的危机。  过重的学业压力,压抑了孩子的个性发展;不完善的家,缺失的爱,使孩子过早地与孤独相伴;上网成瘾、网络色情、校园暴力等“毒素”侵蚀着孩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