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州“治水集结号”

来源 :小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ssall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千年古镇,浙江母亲河钱塘江源头衢州,49岁的开化县何田乡党委书记张月桥沿着窄窄的河道走过来。“去年,清水鱼都躲起来了,现在又回来了。”他笑着对《小康》记者说。
  何田地处邑内北乡。鱼如其名,开化名鱼清水鱼要选用源头活水方可生长。开化县县志记载,自古以来此鱼只在何田落户。
  作为千年古城,衢州水资源100亿立方米,人均占有量是浙江省两倍,8条河流汇聚市区,在江南也属少见。曾几何时,“抓鱼摸虾,游泳戏水”是人们共同的记忆。
  然而上世纪中叶,由于工业污染、生猪养殖、采砂、水产养殖以及生活垃圾等污染,母亲河钱塘江源头的衢州生态保护面临困境。2013年底,浙江省在全省铺开了“五水共治”(即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工程,其中,治污水被称为“大拇指”位置。2014年更是成为该省的全民治水年。
  作为钱塘江源头的生态屏障,衢州更是立下军令状——到2016年,衢州市出境水质、县(市、区)交接断面水质、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100%,乡镇(街道)交接断面水质达标率达到85%以上。
  这场被称为“以水质论英雄”的行动,彰显衢州勃勃雄心。衢州市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赵建林告诉《小康》记者,不论项目,不拼资金,考核干部最“严格”的是水质达标,最“严格”的是生态保护制度。
  “为政之要,其枢在水”——纵观中国历史,举凡善治国者均以治水为重。治水是历届钱塘江源头衢州,这个城市政府的重任,而此届政府,面对的是打破行政边界的一场治水战。
  “源头治水、就是流域治水。一条河一条河地治理,没有捷径。”赵建林指着办公室墙面的《衢州治水系统》图,告诉记者,系统作战意味着,上游没有治好,下游治好了没有用,上游治好了下游没有治,规模效应就没有。系统作战还意味着,水里和岸上,沉积多年和新产生的污染治理统筹兼顾。未来的目标是:一年治黑臭,两年能游泳,三年成风景的衢州目标。
  全力治水——衢州,兑现的是,送出一江清水的承诺。
  一条河,一份试卷
  2014年4月23日,衢州市市政府会议室。25个乡镇一把手面对衢州市市政府的具体约谈,气氛有点紧张。
  约谈的内容,不是GDP,不是项目资金落实,而是3月份交接断面水质监测考核指标。
  “我2月28日从常山县纪委调到乡镇工作,听说参加市里的会,没想到是约谈。”常山县同弓乡乡长胡志彬向《小康》回忆那天的情景,最后一个发言的他,面对连续两月不达标的成绩,感觉“无语”。
  与浙江省的考核标准——县县交接断面水质考核指标不同,衢州将标准细化到:乡镇之间。
  “这是衢州河流特色决定的。”衢州市治水办主任洪建新告诉《小康》记者,衢州水系发达,大多数汇入信安湖的水系为乡单位,因此考核更细化。
  2013年,衢州市在浙江省率先将乡镇(街道)交接断面水质列为争先考核指标,实行水质保护责任追究惩戒机制,在全市106个乡镇(街道)共设监测点141个,2014年又将考核结果纳入“五水共治”共建生态家园考核内容,并首次将3月份的考核结果公示在衢州市市委机关报上。
  在考核结果面前,心存观望的个别一把手当场表示,要努力做好工作,回去后马上落实整改,争取下次从约谈名单上消失。
  交接断面,有一条硬性指标:出境水标准不能低于入境水标准,胡志彬所在的龙绕溪段,是常山县唯一一条黑臭河,较之砂石河道,处理多年沉积的生猪排粪污水难度更大。9月,他负责的河段检测磷超标0.05,他惴惴不安,“希望不要再约谈了。”
  赵建林常务副市长向记者介绍,106个乡镇一把手,面临每双月交叉考评,考核结果与财政奖补挂钩,在衢州,这一财政筹措资金总额是4个亿。
  记者注意到,上述约谈名单中没有钱塘江源头的开化县——原来,作为各乡镇(街道)唯一没有被约谈的,开化县交接断面水质监测全部合格。
  对开化人而言,这结果曾一度是“牺牲”的代名词。2000年开始,作为浙江省经济欠发达县的开化,就主动关停一批造纸厂、水泥厂、化肥厂等,当年减少利税3.67亿元。也正基于此,2013年年底,衢州市率先取消对开化工业经济和GDP考核。
  2014年,衢州市取消全市GDP和工业增加值增幅指标考核,取而代之的是水环境和空气环境两项指标,绿色政绩观考核体系建成。
  在开化县桃溪村,记者随处可见,清流小溪,红鲤鱼在水中嬉戏。开化县治水办主任王东告诉《小康》記者,今年1-8月,全县I、II类出境水质占比达到98.3%。县里还组织了“万人畅游钱江源”活动,每一条河都能游泳。“其实,一类水质与泉水无异,是可以饮用的。”他略带自豪地说。
  在开化县何田乡,记者看到一个奇怪的日记本,上面密密麻麻记录着每日治理河道清污的情况。
  “何田乡五水共治清洁家园行动动员会,部署1—3号不放假,清理垃圾。”原乡长汪林旺在5月1日的日记这样记录,五一的假期,这里没放假。
  “必须拿出壮士断腕的勇气,转型升级是背水一战。”赵建林上任以来多次调研,他告诉《小康》, 衢州市在所有河道树立了河长牌,并配套建立了河长日志制度和河道警长制,村级河长每日一记,乡镇、县级河长每周一记,市级河长每半月一记,定期汇报检查。
  据了解,截至发稿前,衢州市31条477.8公里垃圾河已于2014年4月26日前全部清理完毕,比省定期限提前两个月实现;黑臭河已累计完成80%;完成排水管网清疏367.4公里、河道整治疏浚323.03公里。
  
  一头猪,一条鱼,一位垃圾书记
  舒建平家那4头猪,令他着实忐忑了半年,8月初,他终于下决心卖了。
  原来,衢州市衢江区杜泽镇堰坑头村村民舒建平以养猪业为生,曾经30多头母猪是全家主要收入来源,年初禁止生猪养殖时,他偷偷留了4头猪,算计着“风头”一过,就可重操旧业。   但是新近修订的村规民约明确规定:全村禁养生猪。每次猪一叫,全家都心惊胆战,惴惴不安,村干部多次上门做工作,并且主动教授他培育菌类办法,帮他贷款40万,搞菌类培植。9月初,他终于断了养猪的念头,卖掉最后4头猪,彻底改行种植菌类。
  生猪养殖是衢州市农业传统支柱产业。然而,以粪便排泄量估算:1头猪相当于7个人,全市740万头猪相当于5180万人口,是衢州总人口20倍,污染排放物惊人。衢州市市政府因此下决心整治:在全市划分生猪养殖禁养区和限养区。经过一年努力,衢州市生猪养殖总量已经由750万头削减到560万头;并且建立病死畜禽无公害化处理中心,全市死猪实现无公害化处理,一头死猪补贴80块钱。针对猪粪排泄物处理,创新“开启能源模式”,利用猪粪发电,每天可收集畜禽排泄物300吨,发展绿色能源。
  “一头猪”解决了,二号污染源“一条鱼”浮出水面。
  何田鄉书记张月桥告诉记者,“由于不规范养鱼、施肥投饵等污染,清水鱼一度被外界质疑质量。”今年,衢州市在全市示范推广生态修复增殖、洁水健康养殖、资源集约养殖等三大“洁水渔业”模式。禁止水库施肥投饵,要求水产养殖户签约“不施肥投饵承诺书”。同时,推广“一县一品”的规范化养鱼业。现在清水鱼已经走向全国。
  如果说,养猪养鱼的污染,属于水里的污染源,那么,岸上的生活垃圾,可以说是江南城市面临的历史难题,衢州也不例外。
  贺田村,浙江省龙游县南部山区的一个普通小山村。距县城35公里,仅有农户428户、村民1528人的小山村,却因衢州“第一干净村”、农村垃圾分类“贺田模式”而名扬海内外。
  劳光荣,名如其人。“光荣”劳动21年,由这位村党支部书记创建的“贺田模式”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定时定点投放法,每天都吸引全国各地到访团体的学习。
  每天上午9点后,贺田这个360多户1500多人的村子就见不到垃圾。记者在村庄里,没有看见一个白色塑料袋。
  在贺田所有村民家中,都有村里专门印制的黑、黄两色塑料垃圾袋,将可回收和不可回收垃圾分类。劳光荣说,每个袋子上有两个编码,一级代码表示卫生责任区,二级代码表示户主代码。贺田村划分为5个责任区,每个责任区有对应的农户,给垃圾袋贴上“身份证”,做到“见袋知人”,垃圾可追溯,便于倒查监督。而村里垃圾投放时间从每天17:00到第二天早8:00,定时定点。
  四年前,这种垃圾分类法的推广,一度遭遇重重阻挠。村里人曾在背后送劳光荣一个外号:“垃圾书记”,更难听的表述是:不会致富,就会捡垃圾;他组织晚会奖励垃圾处理先进工作者,没有一个村民参加。劳家一家五口一人表演一个节目,自己颁奖;因村民不理解不配合,60岁的他曾晚上躲在被子里委屈地哭,早晨继续满村捡垃圾。
  而今,“贺田模式”却解决了垃圾源头分类减量的难题,另一方面,又探索了全民治水模式,强化群众参与治水。赵建林市长向《小康》记者透露,目前已有212个行政村推行“贺田模式”,今年计划在300个左右行政村将其推广。
  离贺田村不远,是衢州市中心最大的水域,工业经济最集中的区域信安湖流域,每年有4000多万吨工业废水通过河流排渠进入信安湖,因此信安湖治理的首要问题就是工业污染问题。
  如今,古老的信安湖流域污水问题,遇到了智慧治水体系。11月14日晨9时,在衢州市智慧环保监控指挥中心监控平台,记者看到康鹏污水排污口cod指数超标,衢州市环保局总工程师金永红立即拨通了环保执法人员的手机。8分钟后,赶到现场的“移动执法”人员仔细调查询问,并对企业进行严肃教育。10分钟后,排污口指数恢复正常。信安湖流域列入整治范围的47家印染、造纸、化工、制革行业企业中,已有多数完成整治。
  衢州市环保局总工金永红介绍,智慧环保工程主要是建成环境监控平台以及污染源在线自动监测监控、环境质量在线自动监测、环境教育与公众参与和环保政务等七大系统。其中,环境监控平台负责衢州市在线监测数据及视频监控图像的收集、传输、存储、分析、发布、应用和管理,使所有重点污染源和重点区域的环境动态,处于环保部门24小时全天候监控之中。
  现在,智慧环保平台还推出了“五水共治”信息化作战指挥系统。在终端屏幕上,记者可以查看到“五水共治”的作战图,每条河、每个污染源、每个排污口的实时情况一目了然。
  自2013年10月15日起,衢州市抽调1480名机关干部,以生态指导员的身份奔赴全市1480个行政村,开始了任职为期三年的“生态指导员”工作。每类项目、每个村庄的整治工程信息都将录入智慧环保平台,数据更新后,“生态指导员”可随时察看跟踪各项目进展情况。
  衢州市治水办主任洪建新告诉本刊记者,截至4月26日,衢州市已经全部消灭31条477公里垃圾河。而根据规划,在今年年底前,该市还将完成对黑臭河的治理,到2015年底,境内所有河流水质将达到三类以上,都能实现下河游泳。
  治一条河,造一处景
  被誉为衢州“西湖”的衢州信安湖湖面波光粼粼,终点靠岸码头名曰四喜亭码头,据民间传说,南宋最后一位宰相留梦炎为祝贺自己“皇榜提名、洞房花烛、他乡遇故交,久旱逢雨露”人生四大喜而建了四喜亭。
  老一辈的衢州人都记忆犹新,旧时衢江的水运业非常发达,信安湖两岸码头林立,四喜亭码头就是其中一个。因水而景,自古传承。
  衢州市水利局信安湖管理处工作人员徐帷巍告诉记者,信安湖改造是衢州市十大专项工程的一项,总投资2.4个亿,已完成一半,以前是简单的防洪工程,现在向堤岸休息娱乐、景观观赏方向发展。
  “治一条河,成一个景区。”衢州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赵建林表示,衢州因水而生,因水更美,定位是打造休闲城市。
  记者了解到,衢州作为全国首个国家级休闲区试点市,既治污更造景。在治水同时挖掘乡村旅游,每个村形成一口清水塘、一个活水源、一片生态林、一个景观。按照国家3A级以上景区标准,整乡整村推进乡村休闲旅游片区创建。
  衢州按照国家3A级以上景区标准,推进乡村休闲旅游片区创建,以景区化模式统筹推进治污与造景相结合,年内启动3-4个片区,每个片区不少于3个连线连片村;3年内创成10个乡村休闲旅游片区和50个乡村休闲旅游特色村。
  2014年5月,刚刚通过省专家组评审的衢州市国家休闲区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在全市布局了30多个生态休闲文化旅游项目,总投资超过1000亿元。
  随着衢州“五水共治”的实施和推进,衢州水资源得到了进一步治理、保护和利用。正因如此,也催生出了这座古老城市的亲水产业。在生态养殖方面,过去衢州养鱼人采取的是“肥水养殖”方式,以高单位的肥料投饵,甚至直接排入人粪、猪粪作为鱼类食物,虽然生长很快、鱼体肥美,但造成很大的污染。关停之后,市府鼓励农民采取“节水生态养殖法”,改为培养“清水鱼”。
  开化县的知名品牌“清水鱼”以青草为食物,38元一斤的高价,令人垂涎。
  鲟鱼对水质的挑剔众所周知,无法适应千岛湖水质的它们,在衢州找到了最合适的水域,衢州市柯城区依托于一江绿水,形成了以繁育、养殖、加工、出口、休闲为一体的鲟鱼产业发展新格局,一举成为全国最大的鲟鱼养殖基地、国家级鲟鱼良种场,目前在建设全球最大的鲟鱼鱼籽酱加工中心,向青山绿水要发展新路。
  拥有浙江省最优地表水水质的衢州,近年来凭借着这一优势,吸引了伊利、旺仔、娃哈哈、康师傅等一批知名品牌落户衢州。
  它们因衢州的水而来,也正因衢州的水而兴。
  据悉,生产旺仔牛奶的浙江明旺乳业鉴于衢州良好的生态资源和投资环境,于2006年投产以来,已经连续8次增资,达到总投资19280万美元、生产线41条、产值二十多亿元的规模。
  2005年,习近平同志第五次来衢州调研时,第一次从路径实现方式的角度系统阐述了“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两座山的关系,衢州人谨记“生态建设为全省多做贡献”的承诺。
  为有源头活水来,十年间,衢州人兑现的是生态承诺。
其他文献
自1995年12月8日正式投入营运以来,澳门国际机场经历了各项业务不断发展的黄金时期,也充满了坎坷与挑战。其近20年的发展历程不仅见证了澳门民航业的成长,也见证了整个澳门回归后的社会发展缩影。  作为澳门特别行政区唯一的机场,澳门国际机场是澳门与世界各地之间的重要桥梁。机场的跑道建于填海地段之上,控制塔位于原来的“一粒米”(澳门凼仔岛东端离岸不远的一个小岛)之上。澳门城市人口57万人,城市面积28
期刊
从一个中葡文化小城,到举世闻名的旅游城市,澳门回归15年旅游业发展非常迅速。从政20多年,澳门旅游局局长文绮华感受到鲜明的对比,“作为澳门人,我现在对此感到很自豪。”  16世纪中叶前,澳门还是一条小渔村。而自葡萄牙人定居后,经过四百多年的中葡建筑、文化、美食、社区等方面的交汇融合,澳门渐成一个中西文化多元共存的国际城市。这段特有的历史给澳门留下了众多的名胜古迹与独特的文化风情。  除此之外,随着
期刊
对于崔世安家族何时、为何搬离他们故乡,至今为止仍然是谜;在澳门回归十五周年之际,崔嘉亨村将与澳门同庆。  从新会动车站出发,沿南环公路西行7公里,再沿省道271南行19公里就到了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双水镇南面的崔嘉亨村——澳门特首崔世安故乡。轉入一条水泥小路,路窄蜿蜒,两旁时见青竹婀娜、杂花间树。深入前行数百米,即可见崔世安家族捐赠的养善崔公祠与德胜文化室。  这两座建筑,已经稍显陈旧,岁月的痕迹已
期刊
澳门将近两万名公务员中有1500多人是暨大校友,300多人是中层以上领导。澳门医疗系统74%的医生都是从暨大毕业的,澳门日报采访部员工70%都是暨大校友。  澳门与祖国的发展血脉相承,祖国内地为澳门的发展输送了大量人才,他们辛勤工作,为澳门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做出了突出贡献。有“中国第一侨校”之称的暨南大学,对于澳门的人才输送和教育帮扶尤为突出。  暨南大学港澳台侨事务办公室副处长董启源,对《小康
期刊
从“一国两制”的筹备实践,到澳门基本法的理论研究,不同身份的转变之下,骆伟建见证了澳门15年的发展。他说,“澳门的发展依靠内地,国内好了,澳门一定好,国内不好,澳门一定受影响。”  今年4月15日,全国港澳研究会首次在香港举办“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普选研究论坛”,会上,香港“占领中环”发起人戴耀庭,提出了所谓“占中”、“公民抗命”合理性的言论。此言一出,迅速引发了在场法学家们的驳斥,骆伟建便是其中一人
期刊
澳门学研究,不能犯学术大跃进的毛病,数量和质量要平衡。  1994年,他一头扎进中葡关系史和澳门史研究中,从此,再也没有离开这个领域。澳门回归15年来,他频繁往来于两地,进澳门图书馆档案馆,躬耕于故纸尘堆,乐此不疲。他就是暨南大学文学院历史学系的教授张廷茂。  澳门需要大陆的人气  1996年,还是暨大在读博士生的张廷茂第一次去澳门做考察,搜集资料做访谈。回忆往昔,依然真切,“很新鲜,东西方文化共
期刊
“我是几个身份交替着用,帮市民解决问题,立法会议员、葡侨委员会主席、公职人员协会主席,看是什么问题就用什么身份,有时是Batman (蝙蝠侠),有时是Ironman(钢铁侠)。”高天赐幽默地说。  “你也可以跟我说普通话,我在北京学了快一年,我OK的。”话音还没落下,后半句,高天赐已经转换到普通话,土生葡人群体中,能讲一口流利普通话的十分罕见。在整个采访过程中,类似的情景时常发生,没等对方反应过来
期刊
1999年12月20日,澳门正式回归祖国。15年来,澳门与祖国一样,经历了巨变。15年后的今天,《小康》杂志专访了15位或居住澳门,或了解澳门,或关心澳门的社会各界人士,通过他们眼、他们的口告诉读者:15年虽然弹指一挥间,但澳门的这个15年所经历的变化却是天翻地覆的。回歸祖国,让澳门真正实现了繁荣富强。  高票连任的澳门特首崔世安任重道远——  既是历史最好时期  又迎发展关键时刻  澳门回归15
期刊
澳门回归的15年里,珠澳两地经济、生活进一步水乳交融,两地居民往来消费,简直就像生活在同一座城市。  拱北是珠海出入澳门的陆上关口,一过关就进了澳门的市中心。两地城市紧密相连,两地人的生活也日趋融合。“澳门回归之后两岸居民的走动更频繁了,跟一个城市没两样。”位于拱北出境处附近口岸市场的庄叔如是说。  人们常说:“澳门起了油锅,再到珠海买菜回去做都来得及。”每天天一亮,就有许多澳门师奶(中老年妇女)
期刊
在不同版本的“总体规划”上,拉萨不断把脉城市性质、找寻城市定位,站在世界之巅的信仰与梦想逐渐清晰,现代、人文、首善、开放,这方净土对于人的吸引,从未止息  金鹿,离不开芳草地;布谷鸟,依恋着杨树林。对逛林卡(林卡,藏语词汇,汉语译为园林)情有独钟的拉萨人,又怎能割舍掉对绿树的爱意呢?  然而,在昔日的拉萨,却流传着一个关于绿色的“黑色幽默”:到了冬天,拉萨唯一的绿色就只剩下十字路口的绿灯了。  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