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数学教学因其单一性、封闭性、依附性过强,探索性、开放性、发展性不足而广受批评和质疑.新课程实施后,课堂教学在情境性、探索性、交互性方面都有了显著加强.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我们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完成理念与实践的转换,让新课程扎根于课堂.可是由于课堂教学实践的丰富性和复杂性,使得这一转换非常艰难,那么,到底怎样才能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呢?本文作些简要的分析探讨.
一、新课引入传统数学引入教学,基本上是“复习旧知,引入新知”.实施新课程后,这种状况有了根本性改变,几乎所有的课都是通过实际问题引入,而不是通过复习旧知识引入新知识的,似乎新课程规定了数学课不能以复习旧知的方式引入新知.这就容易引起如下几个问题:一是学生难以理解知识的连续性和连贯性,从而影响学生对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的理解和把握;二是许多实际问题不实际,生编硬套,给人以虚假的感觉;三是许多教师虽然在努力地创设各种问题情境,但实际上是在为自己更好的提出问题服务,而不是为了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新课程标准提倡采用“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模式进行教学,但这并不是唯一的、通用的模式,并且“问题情境”不等于就是“实际问题”.片面、机械地只从实际出发来引入教学,不符合学生的实际及认知规律.
事实上课堂教学应是教师引导学生自然、合理地提出数学问题,也就是说,教师应根据前面(不一定就是上一节课)所学内容的逻辑发展,或者学生感兴趣的生产、生活实际问题以及自然或社会发展中的问题,提供能产生数学问题的背景或材料,创设有利于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情境,从而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这样有利于学生明确为什么要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因而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有助于学生感受数学学习,数学发展的自然性和必然性,有助于学生加深对数学知识本质与内在联系的理解,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受到数学思想、数学方法、数学精神的熏陶.
二、数学探究传统教学下的学生学习,往往问题性、自主性、探究性很弱.实施新课程后,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探究的意识明显增强,但往往却不知道要探究什么?怎么探究?存在为探究而探究,探究效益低下等问题,表现为:一是探究的问题在学生的“现有发展区”内,学生知道的也去探究;二是探究的问题超过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学生不会探究的也让学生去探究;三是不需要探究的也去探究,如让学生去探究整数和分数统称为什么,当然毫无结果,徒劳无功;四是没有在探究方法上给予有效的指导,当学生真正有困难时,教师不是从思维策略、方法等方面指导学生,而是在学生想过或者讨论过后直接就把结论告诉学生,似乎学生讨论了,想过了就是探究.
什么情况下使用传统教学的接受式学习,什么情况下用探究式学习?问题在于如何把握接受与探究的“度”.教师在引导学生探究时,一要尽可能准确地估计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不能凭自己的想象来代替学生的现实;二是给学生足够的自由思维空间,不搞形式主义的假探究.
三、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传统教学是教师唱独角戏,即使偶尔有些互动,也是师生间的互动,学生与学生之间缺乏有效的交流与合作.新课程下的教学中,合作学习比比皆是,小组讨论也是流于形式,没有真正从教学的需要和实际出发.具体表现有:一是不需要合作学习的,不适宜合作学习的,也要搞合作学习,似乎不这样就是理念不新.二是合作学习时,学生之间分工不明确,学生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三是好学生一统“天下”,学困生、暂时后进生无事可干.四是只把合作学习看作一种形式,一种点缀,匆匆几分钟,学生还没进入状态就草草收场.五是课堂气氛看似很活跃,但思维含量低,反而影响了个体的独立思考.
因此,在教学中一定要把“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作为一个完整的过程,以学生的独立思考为主,以“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为辅,要善于把握时机,建立完整的程序和规范,明确分工,努力提高“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的效益.
四、课堂小结 传统数学课堂小结是由教师包办.新课程实施后,许多教师都注意到让学生进行自我小结、自我评价,尤其是在各种公开课上.但有时有明显的作秀味道,如学生会回答“数学就在我们周围,数学对我们非常有用”,更有学生回答“通过这节课,我端正了学习态度”,给人一种形式化、模式化的感觉.
自然的小结才是最好的小结.课堂小结有两个任务:一是回顾、总结、反思所学的知识;二是拓展、深化提出新的问题.因此,教者在最后收尾时,一要顺其自然引导学生从知识、技能、方法、思路、注意点、收获和体会、问题与困惑等方面进行回顾、总结、反思,让学生有感而发,而不是追求形式化、表面化,迎合教师的所谓的“体会和小结”;二要把握知识之间本质联系,引导学生进行扩展、深化、提出新问题,并将问题链引向课外或后继课程.
(责任编辑 易志毅)
一、新课引入传统数学引入教学,基本上是“复习旧知,引入新知”.实施新课程后,这种状况有了根本性改变,几乎所有的课都是通过实际问题引入,而不是通过复习旧知识引入新知识的,似乎新课程规定了数学课不能以复习旧知的方式引入新知.这就容易引起如下几个问题:一是学生难以理解知识的连续性和连贯性,从而影响学生对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的理解和把握;二是许多实际问题不实际,生编硬套,给人以虚假的感觉;三是许多教师虽然在努力地创设各种问题情境,但实际上是在为自己更好的提出问题服务,而不是为了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新课程标准提倡采用“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模式进行教学,但这并不是唯一的、通用的模式,并且“问题情境”不等于就是“实际问题”.片面、机械地只从实际出发来引入教学,不符合学生的实际及认知规律.
事实上课堂教学应是教师引导学生自然、合理地提出数学问题,也就是说,教师应根据前面(不一定就是上一节课)所学内容的逻辑发展,或者学生感兴趣的生产、生活实际问题以及自然或社会发展中的问题,提供能产生数学问题的背景或材料,创设有利于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情境,从而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这样有利于学生明确为什么要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因而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有助于学生感受数学学习,数学发展的自然性和必然性,有助于学生加深对数学知识本质与内在联系的理解,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受到数学思想、数学方法、数学精神的熏陶.
二、数学探究传统教学下的学生学习,往往问题性、自主性、探究性很弱.实施新课程后,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探究的意识明显增强,但往往却不知道要探究什么?怎么探究?存在为探究而探究,探究效益低下等问题,表现为:一是探究的问题在学生的“现有发展区”内,学生知道的也去探究;二是探究的问题超过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学生不会探究的也让学生去探究;三是不需要探究的也去探究,如让学生去探究整数和分数统称为什么,当然毫无结果,徒劳无功;四是没有在探究方法上给予有效的指导,当学生真正有困难时,教师不是从思维策略、方法等方面指导学生,而是在学生想过或者讨论过后直接就把结论告诉学生,似乎学生讨论了,想过了就是探究.
什么情况下使用传统教学的接受式学习,什么情况下用探究式学习?问题在于如何把握接受与探究的“度”.教师在引导学生探究时,一要尽可能准确地估计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不能凭自己的想象来代替学生的现实;二是给学生足够的自由思维空间,不搞形式主义的假探究.
三、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传统教学是教师唱独角戏,即使偶尔有些互动,也是师生间的互动,学生与学生之间缺乏有效的交流与合作.新课程下的教学中,合作学习比比皆是,小组讨论也是流于形式,没有真正从教学的需要和实际出发.具体表现有:一是不需要合作学习的,不适宜合作学习的,也要搞合作学习,似乎不这样就是理念不新.二是合作学习时,学生之间分工不明确,学生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三是好学生一统“天下”,学困生、暂时后进生无事可干.四是只把合作学习看作一种形式,一种点缀,匆匆几分钟,学生还没进入状态就草草收场.五是课堂气氛看似很活跃,但思维含量低,反而影响了个体的独立思考.
因此,在教学中一定要把“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作为一个完整的过程,以学生的独立思考为主,以“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为辅,要善于把握时机,建立完整的程序和规范,明确分工,努力提高“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的效益.
四、课堂小结 传统数学课堂小结是由教师包办.新课程实施后,许多教师都注意到让学生进行自我小结、自我评价,尤其是在各种公开课上.但有时有明显的作秀味道,如学生会回答“数学就在我们周围,数学对我们非常有用”,更有学生回答“通过这节课,我端正了学习态度”,给人一种形式化、模式化的感觉.
自然的小结才是最好的小结.课堂小结有两个任务:一是回顾、总结、反思所学的知识;二是拓展、深化提出新的问题.因此,教者在最后收尾时,一要顺其自然引导学生从知识、技能、方法、思路、注意点、收获和体会、问题与困惑等方面进行回顾、总结、反思,让学生有感而发,而不是追求形式化、表面化,迎合教师的所谓的“体会和小结”;二要把握知识之间本质联系,引导学生进行扩展、深化、提出新问题,并将问题链引向课外或后继课程.
(责任编辑 易志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