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从分析海盐县圩区现状存在的问题出发,采取新建中、小格局圩区,完善提高现有圩区标准的整治总体思路,通过几年的建设投入达到减灾防灾目的,保障粮食生产安全,为促进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
关键词:圩区;存在的问题;建设;规划
中图分类号: G322 文献标识码: A
我县地处杭嘉湖平原,境内河道总长1561.08公里,全县地势东南沿海较高,西北地区较低,由东南向西北方向缓慢倾斜。全县圩区主要分布在西北部,包括百步镇、沈荡镇,于城镇、武原街道、通元等镇,区域内总耕地面积29.35万亩,水田15.47万亩,历史上曾多次遭受洪涝灾害。近年来,由于地面沉降、南排运行等原因,在于城镇、武原街道、秦山街道、西塘桥街道出现了新的易涝区,受灾情况日益加剧。
圩区工程是我县防御洪涝灾害的重要水利工程之一,在推进我县新农村建设、效益农业中发挥了较好的作用,但是面对新的情况和要求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本文试从海盐县圩区的基本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入手对我县圩区工作做一些探讨与思考。
一、海盐县圩区现状分析及存在的问题
(一)我县圩区建设的现状
据不完全统计,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全县累计投入圩区建设资金约3000万元,圩区工程建设在一定程度上有效防御了洪涝灾害。据我县2008年全县圩区普查统计,全县有效圩区共33个,圩区控制面积5.72万亩,其中水田2.73万亩、旱地1.15万亩,修建圩堤总长186.9公里,排涝水闸36座,排涝泵站27座。
(二)圩区存在的主要问题
1、地面沉降严重导致田面高程不断降低
据1988年圩区普查统计,当时全县圩区内4米(吴淞,下同)以下的水田仅0.78万亩,而目前已建圩区内4米以下的水田已达1.6万亩以上,部分田面高程最低只有2.7米,尤其是于城、武原、沈荡等镇。究其原因,地下水的频繁开采是造成地面沉降的主要因素,我县于1966年开挖了第一口地下深井,以后尤其是七八十年代开挖深井达到了高峰,城市、农村,生产、生活全部使用地下水。正是由于无计划的长期超量开采,导致了地面快速沉降。根据有关部门监测,我县城西大曲桥从1984年到2009年,已下沉了1.838米,局部地区地面每年以6厘米左右的速率沉降,目前虽已逐步禁采地下水,但沉降稳定期需要一个过程,给圩区的防洪带来很大压力。
2、圩区工程老化,防洪能力不断下降
由于受到资金等因素影响,圩区建成均历时较久,机站机组效率也有不同程度地下降,设计排涝能力与实际排涝需求相差较大,水闸老化,部分还出现渗水现象,圩堤受雨水冲涮、水土流失、人为挖土卖泥等因素影响,降低了应有防洪标准。据普查全县危险圩堤已达152公里,占圩堤总长的81.3%。全县圩堤堤顶平均高程仅4.5米左右,最低地段堤顶高程不足4.0米,远低于20年一遇堤顶5.3米高程的防洪标准。另外,圩区配套工程特别是渠道工程,每年的建设速度跟不上实际需求。
3、圩内排涝模数偏低,不能适应工农业产业结构变化
随着经濟社会的快速发展,圩区内由以水稻为主发展为粮、油、蔬、果、渔共同发展;由第一产业为主发展为第一、二、三产业并存。圩区内作物的耐淹时间和各产业的洪涝损失均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防洪能力和排涝模数提出了更高要求。1990年代初,按圩内种植水稻考虑,原来圩区设计的排涝模数一般为0.75,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圩区内所种植的农作物耐淹程度有了很大变化,灾害损失较20年前大大增加,现有圩区已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当时圩区建设时未考虑对水环境的影响,闸孔净宽标准普遍偏低,不管河道宽度大小,均按一孔闸门建设,闸孔净宽4-5米,严重影响了非汛期河道的过水能力,降低了河网水交换率,影响了水质。
4、农村生活区未受保护
上世纪圩区整治时,由于资金限制及当时农村生活区相对地势较高,地面高程一般在4.0-4.5米左右,生活区基本集中在河浜两侧。为节约投资,堤防建设时绕过生活区。目前,因地面沉降,现状生活区的地面高程一般在3.2-3.7米,近几年有水必淹已成常态,给农村居民生活带来了很大影响,群众要求提高整治标准的反响很大。
5、外部水环境的改变加剧圩区的防洪压力
首先,由于改善水环境的需要,外河常水位控制标准提高,目前我县常水位从以前的2.7米抬高至3.0米左右,部分低洼地区在常水位下已经受淹;其次,南台头闸和长山闸是南排工程主要出海口,汛期上游泄洪所带来的水位升高及关闸壅水给我县圩区排涝带来严重影响;此外,我县周边地区不断进行圩区城防建设,使得外河蓄洪能力降低,一旦周边地区圩区同时运行将会出现外河水位迅速升高,从而加大我县作为南排下游区的防洪压力。
6、管理运行责任不到位,运行维护经费不足、圩区综合功能难以发挥
目前我县圩区建成后管理由各镇行政村负责,管理人员存在文化程度低、技术水平不高、不专职、年龄偏大的现象,管理体制不健全,少数管理人员还缺乏一定责任心。圩区工程管理模式落后,运行管理和维护责任难以落实,一些农户缺乏维护工程安全的自觉性。同时全县圩区建设管理工作缺乏统一有效的协调机制,使得圩区工程的综合功能减弱。
另外,圩区的日常运行和维护资金由村级经济承担,多数村经济并不宽裕,据调查,2008-2009年度全县圩区平均每亩排涝费用在20元以上,支出最大的沈荡镇聚金村翁东港南圩区每亩排涝经费在46元左右,排涝及维护经费缺口较大,这一现象在圩区村比较普遍。由于管理维护经费不落实,造成管理不到位、维护不及时,圩区设施、设备老化破损得不到及时修复,给每年的防汛工作留下隐患。
7、未建圩区地区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县属杭嘉湖平原,是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保障农业生产安全意义重大。由于地面沉降、南排运行以及太湖流域改善水环境所需等原因使得原来不需要圩区设防的广大区域,也必须通过新建圩区来免遭洪涝灾害,根据初步统计,全县4.1米以下的耕地面积约19.47万亩,超过我县耕地面积的二分之一,而已经建成有效圩区仅5.72万亩,新增内涝问题矛盾日益尖锐,每年都有因内涝问题造成不同程度农业减产现象。在上述因素的影响下部分镇出现了新的易捞区,甚至如秦山镇庆丰村北桥这样的传统易旱区域,由于地面沉降的影响变成易涝区。根据统计仅2009年莫拉克台风就造成我县农作物受灾面积9.5万亩,造成农业直接损失达2385万元。易涝区域不断地扩大,灾情不断的加重,使得我县的圩区建设已经是迫在眉睫,尤其是受地面沉降影响最大的于城镇、武原镇、沈荡镇,甚至局部田面高程甚至低于常水位,新建圩区已经是刻不容缓。
二、圩区建设工作的初步思考
当前,我县农村经济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随着工情、水情的不断变化,我县的圩区建设显得比较滞后,圩区工程保障能力与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不相适应,受灾地区广大干部群众要求建设圩区的呼声越来越高,加快圩区建设与提高管理水平是目前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议事日程。国务院批复的《太湖流域防洪规划》也已明确把圩区工程作为区域性工程列入建设内容,为圩区工程的建设明确了方向和任务。为落实好国务院的要求,需要加快与流域性骨干工程建设相衔接,加快工程建设步伐,完善区域防洪配套体系。由于工程涉及面广、投资大,仅靠县、乡村自筹,难度很大。为此建议:
(一)要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圩区管理机构
关键词:圩区;存在的问题;建设;规划
中图分类号: G322 文献标识码: A
我县地处杭嘉湖平原,境内河道总长1561.08公里,全县地势东南沿海较高,西北地区较低,由东南向西北方向缓慢倾斜。全县圩区主要分布在西北部,包括百步镇、沈荡镇,于城镇、武原街道、通元等镇,区域内总耕地面积29.35万亩,水田15.47万亩,历史上曾多次遭受洪涝灾害。近年来,由于地面沉降、南排运行等原因,在于城镇、武原街道、秦山街道、西塘桥街道出现了新的易涝区,受灾情况日益加剧。
圩区工程是我县防御洪涝灾害的重要水利工程之一,在推进我县新农村建设、效益农业中发挥了较好的作用,但是面对新的情况和要求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本文试从海盐县圩区的基本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入手对我县圩区工作做一些探讨与思考。
一、海盐县圩区现状分析及存在的问题
(一)我县圩区建设的现状
据不完全统计,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全县累计投入圩区建设资金约3000万元,圩区工程建设在一定程度上有效防御了洪涝灾害。据我县2008年全县圩区普查统计,全县有效圩区共33个,圩区控制面积5.72万亩,其中水田2.73万亩、旱地1.15万亩,修建圩堤总长186.9公里,排涝水闸36座,排涝泵站27座。
(二)圩区存在的主要问题
1、地面沉降严重导致田面高程不断降低
据1988年圩区普查统计,当时全县圩区内4米(吴淞,下同)以下的水田仅0.78万亩,而目前已建圩区内4米以下的水田已达1.6万亩以上,部分田面高程最低只有2.7米,尤其是于城、武原、沈荡等镇。究其原因,地下水的频繁开采是造成地面沉降的主要因素,我县于1966年开挖了第一口地下深井,以后尤其是七八十年代开挖深井达到了高峰,城市、农村,生产、生活全部使用地下水。正是由于无计划的长期超量开采,导致了地面快速沉降。根据有关部门监测,我县城西大曲桥从1984年到2009年,已下沉了1.838米,局部地区地面每年以6厘米左右的速率沉降,目前虽已逐步禁采地下水,但沉降稳定期需要一个过程,给圩区的防洪带来很大压力。
2、圩区工程老化,防洪能力不断下降
由于受到资金等因素影响,圩区建成均历时较久,机站机组效率也有不同程度地下降,设计排涝能力与实际排涝需求相差较大,水闸老化,部分还出现渗水现象,圩堤受雨水冲涮、水土流失、人为挖土卖泥等因素影响,降低了应有防洪标准。据普查全县危险圩堤已达152公里,占圩堤总长的81.3%。全县圩堤堤顶平均高程仅4.5米左右,最低地段堤顶高程不足4.0米,远低于20年一遇堤顶5.3米高程的防洪标准。另外,圩区配套工程特别是渠道工程,每年的建设速度跟不上实际需求。
3、圩内排涝模数偏低,不能适应工农业产业结构变化
随着经濟社会的快速发展,圩区内由以水稻为主发展为粮、油、蔬、果、渔共同发展;由第一产业为主发展为第一、二、三产业并存。圩区内作物的耐淹时间和各产业的洪涝损失均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防洪能力和排涝模数提出了更高要求。1990年代初,按圩内种植水稻考虑,原来圩区设计的排涝模数一般为0.75,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圩区内所种植的农作物耐淹程度有了很大变化,灾害损失较20年前大大增加,现有圩区已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当时圩区建设时未考虑对水环境的影响,闸孔净宽标准普遍偏低,不管河道宽度大小,均按一孔闸门建设,闸孔净宽4-5米,严重影响了非汛期河道的过水能力,降低了河网水交换率,影响了水质。
4、农村生活区未受保护
上世纪圩区整治时,由于资金限制及当时农村生活区相对地势较高,地面高程一般在4.0-4.5米左右,生活区基本集中在河浜两侧。为节约投资,堤防建设时绕过生活区。目前,因地面沉降,现状生活区的地面高程一般在3.2-3.7米,近几年有水必淹已成常态,给农村居民生活带来了很大影响,群众要求提高整治标准的反响很大。
5、外部水环境的改变加剧圩区的防洪压力
首先,由于改善水环境的需要,外河常水位控制标准提高,目前我县常水位从以前的2.7米抬高至3.0米左右,部分低洼地区在常水位下已经受淹;其次,南台头闸和长山闸是南排工程主要出海口,汛期上游泄洪所带来的水位升高及关闸壅水给我县圩区排涝带来严重影响;此外,我县周边地区不断进行圩区城防建设,使得外河蓄洪能力降低,一旦周边地区圩区同时运行将会出现外河水位迅速升高,从而加大我县作为南排下游区的防洪压力。
6、管理运行责任不到位,运行维护经费不足、圩区综合功能难以发挥
目前我县圩区建成后管理由各镇行政村负责,管理人员存在文化程度低、技术水平不高、不专职、年龄偏大的现象,管理体制不健全,少数管理人员还缺乏一定责任心。圩区工程管理模式落后,运行管理和维护责任难以落实,一些农户缺乏维护工程安全的自觉性。同时全县圩区建设管理工作缺乏统一有效的协调机制,使得圩区工程的综合功能减弱。
另外,圩区的日常运行和维护资金由村级经济承担,多数村经济并不宽裕,据调查,2008-2009年度全县圩区平均每亩排涝费用在20元以上,支出最大的沈荡镇聚金村翁东港南圩区每亩排涝经费在46元左右,排涝及维护经费缺口较大,这一现象在圩区村比较普遍。由于管理维护经费不落实,造成管理不到位、维护不及时,圩区设施、设备老化破损得不到及时修复,给每年的防汛工作留下隐患。
7、未建圩区地区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县属杭嘉湖平原,是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保障农业生产安全意义重大。由于地面沉降、南排运行以及太湖流域改善水环境所需等原因使得原来不需要圩区设防的广大区域,也必须通过新建圩区来免遭洪涝灾害,根据初步统计,全县4.1米以下的耕地面积约19.47万亩,超过我县耕地面积的二分之一,而已经建成有效圩区仅5.72万亩,新增内涝问题矛盾日益尖锐,每年都有因内涝问题造成不同程度农业减产现象。在上述因素的影响下部分镇出现了新的易捞区,甚至如秦山镇庆丰村北桥这样的传统易旱区域,由于地面沉降的影响变成易涝区。根据统计仅2009年莫拉克台风就造成我县农作物受灾面积9.5万亩,造成农业直接损失达2385万元。易涝区域不断地扩大,灾情不断的加重,使得我县的圩区建设已经是迫在眉睫,尤其是受地面沉降影响最大的于城镇、武原镇、沈荡镇,甚至局部田面高程甚至低于常水位,新建圩区已经是刻不容缓。
二、圩区建设工作的初步思考
当前,我县农村经济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随着工情、水情的不断变化,我县的圩区建设显得比较滞后,圩区工程保障能力与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不相适应,受灾地区广大干部群众要求建设圩区的呼声越来越高,加快圩区建设与提高管理水平是目前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议事日程。国务院批复的《太湖流域防洪规划》也已明确把圩区工程作为区域性工程列入建设内容,为圩区工程的建设明确了方向和任务。为落实好国务院的要求,需要加快与流域性骨干工程建设相衔接,加快工程建设步伐,完善区域防洪配套体系。由于工程涉及面广、投资大,仅靠县、乡村自筹,难度很大。为此建议:
(一)要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圩区管理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