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继承和发扬我国传统设计中固有的设计理念,在可持续发展的良性生态环境下取得更长足的发展,用财美与工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关键词:材美 工巧 材质 工艺 时代性 阶级性 地域性 功能性 以人为本
《考工记》,又名《冬官考工记》,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手工艺技术专著,成书于先秦时期。《考工记》记叙了我国先秦时期的许多重大科技成就,并广泛涉及到传统手工艺如礼器、兵器、乐器、玉器、生活用器、生产运输工具、建筑等工种的生产、销售、管理及工艺美术规范各方面,在中国文化乃至世界文化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
材美,选材要优美,适合产品的需要。
工巧,首先“审曲而执”市场要求,其次是整治五材,再次造成器物。
“材美与工巧”是为设计而服务的,因此在某种意义上决定了“材美与工巧”无论是在意识形态上还是在表现形式上,普遍具有一定的时代性、阶级性、地域性和功能性。
1、时代性。《考工记》中所阐释的“材美与工巧”作为设计史的一部分,同样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
以我国的青铜器设计和宋代瓷器为例。
商周时期的设计艺术,最有代表性和具有突出艺术成就的是青铜工艺。三千多年前出现的中国青铜工艺,它的突出成就表明了中国奴隶社会手工业发展的最高水平。
时光流转到了宋朝,瓷器是我国五千年文化底蕴中最具特色的瑰宝。各个朝代对于瓷器造型的设计、工艺的提高以及材料的开发都具有各自的特点与贡献。
当青铜材料的制作技艺失传,辗转千年,陶瓷成了最主要的制作材料,时代的印记深深地烙在了工艺品和实用品上。
2、阶级性。设计的目的就在于创造人类更得心应手的工具和物品,更好地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创造更合理更舒适的生活方式。既然是为了人类更好的生活,便要符合不同阶级、不同层次人群的需求。帝王与百姓的需求不同,知识分子与农夫的需求不同,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需求不同。在这样的客观条件下,为了更符合所针对人群的需求,材美与工巧也做了必要的更新和改进。
明代椅子由于造型所产生的比例尺度以及素雅朴质的美,使家具工艺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家具整体的长、宽和高、整体与局部的权衡比例都非常适宜。有的椅子座面和扶手都比较高、宽,这是和封建统治阶级要求“正襟危坐”,以表示他们的威严分不开的。其“材美与工巧”都符合了阶级的需要。
3、地域性。中西方在地理位置上的差异,使文化、艺术和审美情趣上都有其特有的韵味。中国古典园林特别善于利用具有浓厚民族风格的各种建筑物,如亭、台、楼、阁、廊、榭、轩、舫、馆、桥等,配合自然的水、石、花、木等组成体现各种情趣的园景。
与明朝同一时期的“巴洛克”建筑是17-18世纪在文艺复兴基础上发展的一种建筑风格,追求反常出奇、标新立异的形式。其建筑设计常采用不完整的断裂山花或套叠山花。在装饰上,巴洛克式喜欢用大量的壁画和雕刻。璀璨缤纷,富丽堂皇,富有生命力和动感。而“洛可可”特指盛行于18世纪法国路易十五时代的一种艺术风格,特点是室内应用明快的色彩和纤巧的装饰,家具精致而偏于繁琐,常常采用不对称手法,喜欢用弧线和s形线,装饰的题材有自然主义的倾向,用千变万化地舒卷着、纠缠着的草叶,此外还有蚌壳、蔷薇和综榈。洛可可式的色彩十分娇艳,如嫩绿、粉红、猩红等,线脚多用金色。洛可可风格反映了法国路易十五时代宫廷贵族的生活趣味。
4、功能性。设计“以人为本”,满足人们的基本功能需求。现代设计是科学与艺术、工艺技术、实用与美学的结合,是人类生存生活用品、环境及信息传达方式的设计、处理、美化与提升,是一门涉及科技、经济、艺术、创造、心理、管理等多学科的复合型、交叉型、系统型的实用性学科。
自近代以来的工业与设计革命,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物质财富;人类的生活条件与生存环境在许多方面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与改善。新型材料的开发和利用,以及随着科学技术而不断提高的工艺水平,对当代设计产生了重要影响。
在坚持走我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时代”下,政治、经济、文化快速发展,人均国民收入不断提高,国民文化素质也逐步提升。继承和发扬我国传统设计中固有的设计理念——《考工记》里的“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的设计美学观,同时在经济政治全球化的大背景下,结合东西方不同“地域”的文化,对于防止现代设计过于功利化、社会的过于物质化,防止传统文化的丧失及人文情怀的失落,防止自然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都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中国现代设计也能藉此理念,在可持续发展的良性生态环境下取得更长足的发展,“以人为本”,用“材美与工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潘鲁生,中国工艺文献大选编[M],山东教育出版社,2002,9:第4页
2.陈鸿俊,现代设计史[M],中南大学出版社,2005,8:第1页
3.庄荣美、吴叶红,家居与陈列[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6,10:第66页
4.蔡强、俞斌浩,建筑与装饰[M],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第48页
关键词:材美 工巧 材质 工艺 时代性 阶级性 地域性 功能性 以人为本
《考工记》,又名《冬官考工记》,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手工艺技术专著,成书于先秦时期。《考工记》记叙了我国先秦时期的许多重大科技成就,并广泛涉及到传统手工艺如礼器、兵器、乐器、玉器、生活用器、生产运输工具、建筑等工种的生产、销售、管理及工艺美术规范各方面,在中国文化乃至世界文化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
材美,选材要优美,适合产品的需要。
工巧,首先“审曲而执”市场要求,其次是整治五材,再次造成器物。
“材美与工巧”是为设计而服务的,因此在某种意义上决定了“材美与工巧”无论是在意识形态上还是在表现形式上,普遍具有一定的时代性、阶级性、地域性和功能性。
1、时代性。《考工记》中所阐释的“材美与工巧”作为设计史的一部分,同样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
以我国的青铜器设计和宋代瓷器为例。
商周时期的设计艺术,最有代表性和具有突出艺术成就的是青铜工艺。三千多年前出现的中国青铜工艺,它的突出成就表明了中国奴隶社会手工业发展的最高水平。
时光流转到了宋朝,瓷器是我国五千年文化底蕴中最具特色的瑰宝。各个朝代对于瓷器造型的设计、工艺的提高以及材料的开发都具有各自的特点与贡献。
当青铜材料的制作技艺失传,辗转千年,陶瓷成了最主要的制作材料,时代的印记深深地烙在了工艺品和实用品上。
2、阶级性。设计的目的就在于创造人类更得心应手的工具和物品,更好地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创造更合理更舒适的生活方式。既然是为了人类更好的生活,便要符合不同阶级、不同层次人群的需求。帝王与百姓的需求不同,知识分子与农夫的需求不同,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需求不同。在这样的客观条件下,为了更符合所针对人群的需求,材美与工巧也做了必要的更新和改进。
明代椅子由于造型所产生的比例尺度以及素雅朴质的美,使家具工艺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家具整体的长、宽和高、整体与局部的权衡比例都非常适宜。有的椅子座面和扶手都比较高、宽,这是和封建统治阶级要求“正襟危坐”,以表示他们的威严分不开的。其“材美与工巧”都符合了阶级的需要。
3、地域性。中西方在地理位置上的差异,使文化、艺术和审美情趣上都有其特有的韵味。中国古典园林特别善于利用具有浓厚民族风格的各种建筑物,如亭、台、楼、阁、廊、榭、轩、舫、馆、桥等,配合自然的水、石、花、木等组成体现各种情趣的园景。
与明朝同一时期的“巴洛克”建筑是17-18世纪在文艺复兴基础上发展的一种建筑风格,追求反常出奇、标新立异的形式。其建筑设计常采用不完整的断裂山花或套叠山花。在装饰上,巴洛克式喜欢用大量的壁画和雕刻。璀璨缤纷,富丽堂皇,富有生命力和动感。而“洛可可”特指盛行于18世纪法国路易十五时代的一种艺术风格,特点是室内应用明快的色彩和纤巧的装饰,家具精致而偏于繁琐,常常采用不对称手法,喜欢用弧线和s形线,装饰的题材有自然主义的倾向,用千变万化地舒卷着、纠缠着的草叶,此外还有蚌壳、蔷薇和综榈。洛可可式的色彩十分娇艳,如嫩绿、粉红、猩红等,线脚多用金色。洛可可风格反映了法国路易十五时代宫廷贵族的生活趣味。
4、功能性。设计“以人为本”,满足人们的基本功能需求。现代设计是科学与艺术、工艺技术、实用与美学的结合,是人类生存生活用品、环境及信息传达方式的设计、处理、美化与提升,是一门涉及科技、经济、艺术、创造、心理、管理等多学科的复合型、交叉型、系统型的实用性学科。
自近代以来的工业与设计革命,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物质财富;人类的生活条件与生存环境在许多方面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与改善。新型材料的开发和利用,以及随着科学技术而不断提高的工艺水平,对当代设计产生了重要影响。
在坚持走我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时代”下,政治、经济、文化快速发展,人均国民收入不断提高,国民文化素质也逐步提升。继承和发扬我国传统设计中固有的设计理念——《考工记》里的“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的设计美学观,同时在经济政治全球化的大背景下,结合东西方不同“地域”的文化,对于防止现代设计过于功利化、社会的过于物质化,防止传统文化的丧失及人文情怀的失落,防止自然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都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中国现代设计也能藉此理念,在可持续发展的良性生态环境下取得更长足的发展,“以人为本”,用“材美与工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潘鲁生,中国工艺文献大选编[M],山东教育出版社,2002,9:第4页
2.陈鸿俊,现代设计史[M],中南大学出版社,2005,8:第1页
3.庄荣美、吴叶红,家居与陈列[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6,10:第66页
4.蔡强、俞斌浩,建筑与装饰[M],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第4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