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艳世博会的艺术精品

来源 :文化交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893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海世博会浙江馆,在一件迷人的艺术品前,观众络绎不绝,这就是专为世博会精制的浦江麦秆版《清明上河图》。
  这幅用工艺来表现古代都市繁华景象,再现中国古代名画风采的浦江麦秆版《清明上河图》,在启运上海世博会浙江馆向世人展示之前,笔者有幸先睹为快,并采访了设计者——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传承人蒋云花。
  浦江麦秆版《清明上河图》全长23.8米,宽1.2米,分7个板块拼接而成,比原画放大了4倍还多。真是不问不知道,一问吓一跳。蒋云花说它是用1000多公斤麦秆才制作完成的。如果把它们连接起来,比浦江县到上海的路都还长。
  “怎么想到制作《清明上河图》作为参展上海世博会作品的?”我问。因为我知道,《清明上河图》是代表中国古代绘画最高水平的艺术作品之一,用麦秆剪贴来再现它的辉煌,是实现麦秆剪贴独特工艺价值的证明。但蒋云花的回答让我更加信服她的杰出才艺、独到的眼光和她的拳拳爱国之心。
  蒋云花说,《清明上河图》画卷以全景式构图,严谨精细的笔法,展现宋代城乡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内容丰富,艺术表现无比生动真切,这一切非常符合麦秆材料能形象生动地表现自然和精雕细刻的剪贴工艺特点,能使浦江麦秆贴画美学精神得到最佳的发挥。重要的是,《清明上河图》是民族源远流长、国家繁荣昌盛的颂歌,今天用不同艺术再现它,到世博会上展示它,是国人的希望,也是向世界表明,中华民族能永久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能长盛不衰。这就是蒋云花制作《清明上河图》的初衷,也是她对祖国繁荣强盛的美好祝愿。
  浦江麦秆版《清明上河图》果然不同凡响。由麦秆贴画来再现这一古代名作,具有独特的艺术韵味。首先是麦秆的自然光泽使整个画面更加协调与自然。其二,由于麦秆的质感丰富厚实,使人物神态、市井风貌、郊外景观更加形象与逼真。
  赏看全景式立体的浦江麦秆版《清明上河图》,似闻流水潺潺,车轮滚滚,人喊马嘶,风吹枝头,观者仿佛置身其中,可与人物对话,可听人物唱歌,可向人物问价。
  浦江麦秆贴画那朴实的艺术质感,如一坛千年陈酿,甘醇醉人。它那天然光泽所产生的特殊艺术效果,曾迷倒了多少中外人士,因而被国际友人誉为“迷人的艺术”。
  早在1978年,浦江麦秆贴画代表作《春晓》《旭日东升》等就曾参加了全国工艺美术展,《人民画报》曾专题介绍浦江麦秆贴画的风格特色。
  麦秆贴画又称麦秆花,是在剪纸和麦秆扇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工艺。它那迷人的艺术效果是如何产生的呢?原来,把麦秆剪贴成画难度不小,工序很复杂。首先,浦江麦秆剪贴所用麦秆相当讲究,不仅在品种上有选择,还要从麦穗颗粒的多少上来对麦秆质量论高低。其二,浦江麦秆剪贴选料根据大麦秆韧性较强,选用第二节大麦秆作材料,要求均匀、白净、无斑痕、无开裂,然后经浸、薰、蒸、漂、破、刮、染等20余道工序,制成薄如蝉翼的麦秆片,再把麦秆片拼、挺、烫,在薄纸上压平,最后按设计好的图样剪贴在绫、布或其它材料上。还可以贴在竹编器具上,既美观大方、又经济实用。麦秆剪贴画在保持麦秆的自然光泽与纹理的基础上,吸收了国画、版画、剪纸、雕塑等诸多艺术表现手法,使麦秆剪贴的自然光泽、纹彩和质感更富有艺术感染力,乡土气息更加深厚,凸现出自然古朴、典雅大方的特色,以及富丽堂皇、灵秀端庄的气韵,具有独特的金碧辉煌的艺术效果。
  蒋云花在上世纪50年代求学于浙江金华师范学校,毕业后当过小学教师、县机关干部,终因自幼爱好麦秆剪贴,顺应改革潮流创办了浦江工艺美术公司,专业从事浦江麦秆剪贴画。数十年间,她为继承、保护与弘扬麦秆剪贴这一中国传统民间艺术而奔波不止。1987年蒋云花与丈夫寿雪渭合作编写的《剪纸、剪贴》一书,成为浙江省中小学校劳技课教材,并获国家教委一等奖。她开创了从车间授徒到用课本与电视到课堂进行教学的历史。1996年,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鉴于浦江工艺美术公司在民间文化保护、传承和创作方面卓著成绩,授予蒋云花为“民间工艺美术家”称号。
  蒋云花的麦秆剪贴画独具创意,尤其在花鸟羽毛制作上别出心裁,从传统中求新求变,使羽毛制作工效提高了几十倍,且羽毛别致,与众不同。她对麦秆原料进行深层研究,所制作的麦秆片使画面层次肌理更丰富多彩,更具立体感。如麦秆贴画《百鸽图》取材于浦江籍著名画家张书旂先生代表作之一《百鸽图》。张书旂的《百鸽图》曾作为国礼赠送给连任美国总统的罗斯福(后收藏于白宫)。《百鸽图》形制巨大,百只和平鸽形态各异,惟妙惟肖,寓意深刻。蒋云花非常喜欢这幅画。1990年,中国举办亚运会,蒋云花欣喜之余想起了这幅画。她要把这幅寓意和平与繁荣的画进行再创作,用麦秆贴画来再现它,然后送到北京,祝贺亚运会在中国举办。于是,她找到张书旂的女儿,征得她的同意,与她一起对《百鸽图》进行了技术处理。就这样,蒋云花把《百鸽图》的原画彩墨写意形式设计成适合麦秆剪贴的白描形式,经过独特的羽毛制法,使百只鸽子羽毛细密,凹凸有致,栩栩如生,有一种形态逼真的感觉,比绘画层次更分明,画面更丰满。麦秆贴画《百鸽图》现挂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曾先后获得浙江省第二届乡镇工艺美术精品展特等奖,第四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国际艺术精品博览会金奖,浙江省首届民族民间艺术博览会最高奖项——天工奖。
  为了在世博会上展示浦江麦秆贴画,蒋云花特地挑选了极有挑战性和创造性的《清明上河图》。《清明上河图》不仅篇幅巨大,结构复杂,且人物繁多,穿插交错,要用物质性线条的工艺来体现原画,再现神韵,非精描细剪、准确把握不可。制作这样的大型经典古画,不仅要有非凡的耐力、娴熟的技艺,还要有对传统绘画的深刻理解,才能将细如发丝、形态各异的麦秆丝与麦秆组件在纵横交错的图样上准确定位,从而保证《清明上河图》画卷的完美体现。蒋云花深知个中滋味,她与8个女徒弟自2009年3月以来一直吃住在工场作坊。每天,她们一手拿着麦秆,一手拿着剪刀,先剪出一丝丝毛,一片片叶,一条条线,拼接后又剪贴出一个个人,一匹匹马,一棵棵树,然后组合成一个个场景;她们剪贴出一座座桥,一座座房屋,再把一个个局部场景连接拼成整幅画卷。充满立体感的人物,闪烁着自然光泽的景物,是蒋云花们用380多个日日夜夜的心血和汗水凝结成的。不用说剪贴中的精益求精,光是挑选上等优质大麦秆,蒋云花跑遍大江南北,足足跑了1个多月,最后才挑选到最适宜的千斤麦秆原料。从原料挑选到精制完成,然后用红木作边框,处处体现蒋云花的匠心。
  浦江麦秆版《清明上河图》惊艳世博会,是工艺美术大师蒋云花的心愿所致,也是浙江民间艺术的魅力所在。□
其他文献
A visit to Huizhou, Anhui Province to the west of Zhejiang Province would be incomplete without a visit to the relics that symbolize the past glory of the Huizhou business people. One of these imwharf
期刊
The year 2010 marks the 20th anniversary of the death of my maternal Uncle Shen Zhiyu. In recent years, I have read his works and biography sorted out and published by my Aunt his wife Chen Qiuhui and
期刊
Zhao Pingjia, a woman artist from Wangxingji Fan Factory in Hangzhou, is the first folk artist in Hangzhou invited to demonstrate her art to visitors at World Expo Shanghai 2010. She showed her art at
期刊
Song Feihong decided to open a bookstore in 1995. She made that decision after trying in vain to find a book in simplified Chinese in any bookstore in Race Street, Philadelphia that sold Chinese books
期刊
May 8, 2010 was a special day for the Village of Shangshe in Kuntong Township of Anji, a rural county in northern Zhejiang. The weighty percussion music of gongs and drums put the quiet mountain villa
期刊
March 11, 2010 marked the inauguration of an ambitious five-year Kunqu Opera project at Peking University. The project is named after Bai Xianyong, a Taiwan writer who has helped usher in a renaissanc
期刊
Editor’s Note: Sun Xizhen (1906-1984) was a prominent man of letters in the history of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Born in a relatively rich family in a village in Shaoxing, he grew up to be a wizard b
期刊
他在我国石油匮乏年代临危受命,为空军“战鹰”翱翔蓝天保卫国家安全,人工合成航空煤油;  他为“神舟飞船”造“舵”,呕心沥血研制控制飞船飞行姿态的肼分解催化剂;  他培养出40多位博士生,为中国物理化学事业造就了一批高级人才;  他被全球化学界影响最大的“英国皇家化学学会”选为“会士”,享誉世界……  他就是我国著名物理化学家、中科院院士,被誉为“催化剂大师”的林励吾。    立志报国    林励吾
期刊
After learning that we are going to visit his sculpture gallery, Professor Ye Qingwen asks us to take him along so that we will not need to pay for 60-yuan tickets. So we go to his house first on our
期刊
因为《盗墓笔记》,他名声大振:6部书销售200万册……南派三叔,凭什么这么红?  2010年全国图书订货会上,南派三叔携《盗墓笔记6》亲临现场。高大、微胖、安静,因为怕冷穿得极其严实;腼腆、内向、语速快还有点结巴。很难想象,写出了令无数人尖叫连连的鬼故事的南派三叔,竟如此年轻、憨厚,一脸的孩子气。  就是这样一个27岁的年轻人创造了一系列显赫的成绩:《盗墓笔记》写到了第六部依然势头生猛,好莱坞派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