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校办企业到校有企业——转变中的中国大学知识产业化模式

来源 :科学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zpjhu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政策科学中的多源流理论重点分析近年来中国高校校办企业在转制过程中,问题流、政策流和政治流是如何汇聚从而打开政策之窗并推动政策发展。以清华大学校企改制为案例,从治理结构、产权配置和经营机制等层面分析从校办企业到校有企业转变的历程与特征,归纳校有企业这一新兴事物的基本特征。指出这一转变理顺了大学与企业产权关系,建立了有效的“防火墙”机制,规范了学校投入和撤出机制,加强而非削弱了大学与企业的联系,促进了大学知识产业化的开展。
其他文献
采用《中国公民人文素质调查问卷》对西南6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197人进行了调查。对西南地区科技工作者的科学审美倾向、艺术审美倾向、社会审美倾向、自然审美倾向及其它
由于环境的快速变化和竞争的加剧,产品创新对企业越来越重要。本文从企业社会资本的角度分析了不同企业社会资本类型对企业产品创新的影响,扩展了理论文献的研究,为实证研究
以科技类企业为研究对象,从企业微观层面,研究了控制方式、创新承诺对技术创新模式选择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控制方式对企业的创新承诺和技术创新模式选择有显著的影响,而企业创
在对我国公益类科研机构改革和非营利科研机构的现状深入调查和分析的基础上,比较详细地阐述非营利科研机构的概念界定、认定和理论依据;并结合7来的发展实践和发达国家的经验,
在对以往研究文献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5种可能对中国研究型大学科技型衍生企业活动产生影响的因素:大学的科技实力、大学专业布局、科研经费总量及构成、大学的地理位置
运用组织行为学和团队理论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对科研团队的形成及成长机理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团队形成的三个基本条件,分析了10种影响团队形成和发展的力量,比较了科研团队发展
通过理论分析和案例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发现市场环境的动态性、企业所研发新产品的技术成熟度以及顾客的特性都会影响新产品开发的绩效。研究结果表明,并不是所有的顾客知识都能
本文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后发国家自主品牌轿车制造企业,通过对其技术能力的成长比较,探讨后发国家汽车制造企业的技术能力成长路径。在基于汽车产业的模块化特点和技术能力的知识
分析了企业家导向对知识获取动机的影响,以及不同控制机制所导致的知识可获取性的差异,尤其是针对我国企业和西方企业所面临的制度环境的差异,分别分析了控制机制在中中联盟
介绍协同产品设计链的定义,提出协同产品设计链的新产品开发框架和基于用户需求驱动的协同设计模式,论述供应商参与产品开发以及设计链的产品设计流程重组,并从交易成本的角度,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