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地理图表承载着丰富的知识,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如何运用地理图表教学,是培养学生地理综
合能力和多种思维能力的需要,也是创新教育的要求。
【关键词】地理图表图表应用思维能力注意的问题
地理图表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是地理知识的重要载体,是地理学习的重要工具。地理图表在地理教学
中非常重要,教师不仅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识图、用图的能力,更要培养学生运用地理图表学习地理的
习惯。地理图表是一把钥匙,正确的认识,巧妙地运用,会给地理学习者带来益处。常见的地理图表有
地图、示意图、分布图、等值线图、图像、统计图表等。本文以高中地理必修1教材内容为依据,初步探
讨地理图表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作用及应用。
首先地理图表中的地图知识,地图在地理教学中广泛应用。
1 地图知识(定义、特征及在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地图是经过概括处理后的地理环境信息,按照严密的数学法则,采用特殊的符号语言,在平面上再现的
客观世界的模型,它可以储存和传递各种自然和社会现象的数量、质量的空间分布、空间移动和随时间
变化的信息。[1] 地图包含了众多的知识点,许多地理特点和地理规律等都可以通过观察、分析地图
得出,被称为"百科全书"。
地图 "三要素"
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是地图的三个基本要素,同时也是阅读地图的基础和关键所在。
地图作为客观世界的物质模型,空间信息的载体,地理信息的浓缩和直观表达,具有直观性、一览性、
抽象性、合成性、几何相似性、可量测性、地理适应性等特征,[1] 它传输各类地理环境信息,是学
习地理的重要工具,是地理教学直观的教具。各种地图在地理教学中广泛应用,可优化教学过程,提高
教学质量和效率,对实施素质教育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地图的应用,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地理区域的空
间概念,激发学生兴趣、活跃思维,了解地理信息的特征及规律;利用地图指导学生对比分析,了解不
同区域、不同信息本质特征上的差异和联系,如观察世界地形图,可以获取世界海陆分布形势、大洲大
洋形状和相对位置关系、地形高低起伏、大洲的差异和相似等信息;利用地图进行推理分析,帮助学生
用形象思维、逻辑思维的方法去预测、预报各种可能发生的地理现象,如天气预报以地图为背景,根据
地图动态显示天气过程、范围、持续时间,对未来天气变化做出预测;利用地图帮助学生认识祖国、认
识世界,激发其爱国热情并进行国际主义教育。
应用地图的前提是看图,下面以分层设色地形图为例,简单地讲一讲如何看图:
先看地理位置和轮廓。地理位置包括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所以打开地图后,先看该区域的经纬度是
多少,是位于沿海还是地处内陆,该区域大致是什么形状,进一步还可根据其位置推测其气候特点。
看颜色。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不同的颜色代表不同的海拔高度,通过仔细观察不同的颜色的范围大小
、地区分布,即可掌握该地的地形地势特点。
按"面、线、点"的顺序认识地理事物的分布。"面"是指像高原、平原、湖泊、海洋等地理事物,它们所
占的空间范围大,在地图中最为显眼,所以先从认识它们入手较好,要看清这些事物的名称、位置、范
围等特点。"线"是指像山脉、河流、交通线等地理要素,要注意其走向、名称等;"点"是指城市、村庄
、工矿区等点状分布的地理要素。然后,还要学会分析不同的地理事物之间的联系。如,地形对气候、
河流走向、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等各方面的影响。
综上所述,我认为看地图要做到有目的、有重点、有层次,循序渐进,这样才能充分地发挥其作用
。
2 中学地理教学中常用的图表教具
图表教具形式多样,以下以最常用的的板图、挂图、多媒体课件为例,简单说明中学图表教具的制
作及应用。
2.1板图板画的制作
地理教学板图板画是以黑板为地理图象信息的载体,具有使用性强、简洁易读,应用地理教学板图板画
边讲边画,图文结合,视听结合,生动具体,易于学生理解,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如何进行简
易地理教学板图板画的制作,化难为易,取到省时、提质的效果?教师要深入钻研教学大纲、教材、教
学方法和地图的教学艺术。突出教学重点,分散难点,提炼出教材的精华,把教材上的文字、插图插画
,以及其他地理教学参考资料上的图文,转化成板图板画。帮助学生抓住地理特征,使地理教学的内容
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板图板画所运用的工具是粉笔,线条粗犷,色彩鲜明,使用性强。
地理教学板图板画常用到一些直线和几何图形,可以运用轨迹法制作:取长枝粉笔放倒,沿长轴方向运
笔,可画出水平、垂直等各种方向的直线;画大弧、圆:以肩关节为圆心,舒展单臂画弧、作圆,用以
表示大地曲面、天球、地球的形状、经纬网、五带、气压带风带等;身体离黑板越近,所画的弧、圆越
大,越远则越小;以拇指、食指、中指捏长枝粉笔,以小指或无名指为圆心,反掌旋转,得中弧或中圆
,用以表示地球的运动、黄赤交角等。如果一些板图板画较花费时间,不易于短时间内作出,可使用轻
黑板,教师事先稍作准备,即可比较顺利运用。制作板图板画要注意内容的简易性、科学性、典型性、
突出地理性、对比性。
以下以地壳物质循环为例说明:
"地壳物质循环简略图示"的知识要求:使学生认识地壳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能力要求:发展学生
在观察、分析的基础上,阐释地理规律、原理的能力;德育要求:初步树立学生的地壳物质辨证运动观
,以动态的观点看待自然世界。
认真阅读教材,对"地壳物质循环简略图示"进行全面的观察、分析,寻找地图中蕴藏的各种地理信息 图2-1 地壳物质循环略图
如,"地壳物质循环简略图示"中提供的信息有:地壳位置、组成物质的变动、岩层及地表形态等。从地
壳位置分析可知地壳同时受两种力的作用;从地壳组成物质的变动分析可知地壳物质受力发生循环运动
;从岩层、地表形态的分析可知地壳物质变动的过程中,地表形态也发生着变化。根据图中的箭头的方
向、路径,让学生理解地壳物质在内外力作用下的三种循环运动过程。根据图中各种作用力、岩层、地
表形态,让学生理解内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的关系。从图2-1中标注的各种作用力,让学生理解地质作用
的概念、表现形式。然后以"受力"为线索,设计一简易板图:
2.2挂图的应用
教学挂图是供教师讲课时使用的大幅悬挂地图。运用教学挂图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地理事物的空间分
布;确定地理位置;培养学生观察、想象和思维的能力。学校或地理教研组中有大量的地理挂图材料。
选挂图时要紧扣教材,突出重点,确定主图和辅图,一节课不宜选择过多挂图。挂图的位置要适当,使
全班学生都能看清楚。指图不能遮挡挂图,重视基本识图方法的训练,引导学生根据教材内容,分析挂
图,注意用地理略图的辅助,与课本彩图配合。
2.3多媒体课件的制作
多媒体CAI课件制作是每一位教师必备的教学基本功。CAI是以计算机为主要媒体来进行教学活动。在地
理教学中,给学生一个广阔的视觉空间。多滋多彩的画面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兴趣与积极性,培养学生的
观察能力;多媒体课件以生动的画面,动感,立体,多层次为学生的创新思维提供空间。
多媒体课件制作的基本依据是教材。在选好课题后,应仔细分析和研究教材的重点、难点问题,确定多
媒体课件的内容结构;收集多媒体素材,制作课件,调试运行。
以下以第三章第四节"海水运动"为例来说明
根据教材内容,本节重点和难点大致可分为:
第一部分:洋流的形成类型。
(1)解说海水运动的三种不同形式,展示有关海水运动的图片。
(2)展示五幅有关海水运动的
说明风海流的形成;以秘鲁沿岸上升流为例说明补偿流的形成;制作直布罗陀海峡的海水流向,说明密
度流的形成。
第二部分:洋流的分布。
(1)展示行星风系和世界洋流模式图。
(2)展示世界表层洋流分布图。
(3)制作各大洋洋流运动情况动画。
第三部分: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说明洋流对气候、海洋生物的分布的影响等。
这样,"海水运动"的多媒体课件已初步制作,还要经过多次的修改、调试直至完善。我认为制作一个优
秀的多媒体课件是很艰苦的,优秀的多媒体课件应融教育性、科学性、形象性、艺术性于一体,使学生
身临其境,充分调动学生的潜能与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
下面用一幅流程图说明多媒体课件的制作:
3 地理图表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3.1图象导课,激发学生兴趣
图3-1"地面天气分析图"
一节课巧妙的导课,会使整节课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节课巧妙的图象导入,可以激发学生浓厚的学
习兴趣,把学生带入积极求知的最佳状态。如讲述《常见的天气系统》时,可以用天气预报中的简易天
气图导入(图3-1)[2]。天气是时刻变化的,"受冷锋天气系统影响,未来两天我国大部分地区将出现
降温、大风等天气""受高压系统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将出现’秋高气爽’的好天气",这些与人们的日常
生活和生产密切相关的知识引起学生的兴趣与求知欲,教师就可以导入天气系统的学习,培养学生识读
简易天气图的技能,了解主要天气系统及其与天气关系的基础知识,从而听懂天气形势预报中的常用术
语。
3.2巧妙用图,让学生突破难点
中学地理教学的关键是让学生抓住关键点、掌握重点、化解难点。只有充分利用地理图表教学,才可使
学生抓住教材的重点。
具体以"大气的受热过程"为例来说明。这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教师指导学生看插图"图3-2 大气的温室
效应"[3],结合多媒体课件,让学生从动态的演示中,形象地理解大气的温室效应。
大部分太阳辐射透过大气射到地面上,使地面增温,这便是"太阳暖大地";地面增温的同时,向外放出
地面辐射,除一部分射向宇宙空间,绝大部分被大气吸收,使大气增温,这便是"大地暖大气";大气增
温的同时,也向外放出辐射,一部分射向宇宙空间,绝大部分射向地面,把热量还给地面,一定程度上
补偿了地面辐射的部分损失。即"大气还大地"。大气白天就像一把太阳伞,晚上像一床棉被,这样既降
低白天的最高气温,又提高了夜间的最低温,减小气温日较差,使地球表面气温提高到15℃。这对地球
环境特别是生物界和人类生存与活动都有重要意义。
图3-2 大气的温室效应
3.3关键时机用图,调整学生状态
图3-3 世界气候分布类型
一节课四十五分钟的学习,思维比较紧张,强度较大,而学生有意注意的持续时间相对较短,时间一长
,学生就会出现注意力放散,积极性下降的现象。此时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心理状态,再次掀
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思维波澜。如讲"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时,教师讲完热带、温带、寒带有哪些
气候类型、温带地区亚欧大陆东岸、内陆、西岸有哪些气候类型,学生情绪开始回落。这时教师利用"图
3-3 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4]来调整学生情绪:温带地区亚欧大陆东岸和西岸为什么会形成不同的气
候?大陆内陆和沿海为什么气候不一样?不同地方 的气候为什么会有差别?这样能激起学生思维的涟漪 ,让学生发现图像中的深层次信息,加深学生对认识世界气候的地区差异大的探究,为下节课打下基础
。
3.4以图小结,画龙点睛
一节新课教师在进行知识归纳和巩固训练时,恰当地运用地理图表,能将学生思维引向纵深,起到画龙
点睛之作用。当学习完了地球运动的两种基本形式--自转和公转,我利用课本中的地球公转示意图提出
了下列思考题作为课堂的小结:一年当中,当地每天中午太阳都升得一样高吗?什么季节升得高一些?
什么季节比较低?一年之中,当地每天白昼的时间一样长吗?什么季节较短?请同学结合生活经历说一
说。同学们兴趣高涨,既感受到了学用结合的快乐,又培养了综合运用能力。
3.5用图解疑,激发学生潜能
在教学中,当学生遇到疑难问题时,教师若正确运用地理图表加以刺激引导,就会使学生在图象中感悟
,激发思维潜能。如讲解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时,为了使学生了解影响气候的三个因素--纬度、海陆、
地形及其基本道理,可以先出示(图片)哈尔滨、广州的冬季风光。让学生观察两地的景观图说出不同
,激发学生求知的兴趣。教师问为什么两地景观在同一季节会有如此大的差异?学生答:因为两地的气
候不同,教师问为什么两地气候不同?此时同学们说不出原因,教师将两地的地点标出纬度画在黑板上
,要求学生利用前面写过的气温分布的规律,同学们惑中悟图纬度低气温高,纬度高气温低,得出了是
两地纬度不同的原因。
再如讲时区和日界线时,0°经线所在的中时区以东为东时区,以西为西时区,学生容易理解;而和0
°经线相对的180°经线所在的东、西十二区以东为西时区,以西为东时区,学生容易迷惑。教师指
导学生看图,先看地球自转的方向,自西向东,在0°经线以东为东时区,以西为西时区;再看180°经线
,地球自西向东由西十二区跨过180°经线进入东十二区。教师再在黑板上画一副沿0°经线展开的平面
图,让学生进一步理解。
3.6化难为易,培养学生形象思维
图3-6
在教学中,教师充分地利用地理图表,把地理知识落实到图象上,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引导学
生通过各种感官直接感知地理事物和现象;教师用地理图表说明地理原理,引导学生带问题识图、读图
、记图,构成大脑的图象知识系统。如从地图三要素之一的图例的学习来看,认识图例就是体现一种形
象思维的过程。如图3-6"中国年降水量"[5],先指导学生熟悉图中各种颜色所代表的降水量,然后从
整副图中观察中国东南部和西北部降水的差异,从而得出中国年降水量由东南向西北递减的结论;教师
进一步指导学生找出降水量最多的地区在台湾的火烧寮,最少在新疆的托克逊。最后教师再引导学生思
考降水量分布不均的原因。
3.7化繁为简,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
图3-7
有的图表比较繁杂,图中有许多地理事物,这就需要教师先对这些事物进行分类处理,以一定的逻
辑顺序组织起来,再向学生讲授。如图3-7中国地形图的判读,图中有山脉、高原、平原、盆地,还有丘
陵、河流等。若教师不先分类,学生将无从下手。在教学中可以先让学生看整幅地图的颜色,大体分为
三种,从而知道我国地势分为三级。再借助立体的"中国地形图",让学生感知地势西高东低的特征。如
果不借助地图,而只是让学生凭空想象,他们将无法得出我国的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分布"的特
征。接着就是对各种地形区位置的认识,教师可以先让学生从各种地形的特征来分析它们所处的位置。
如平原的海拔一般较低,根据我国地势西高东低的特征,让学生预测平原将出现在东部还是西部,再通
过与地图进行比较发现,我国的平原在第三级阶梯。通过这种比较直接的推理和对 图3-7
中国地形图[6] 照事实的比较来加深学生的印象。然后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顺序,让学
生对各个地形区有一个更清晰的认识,如认识我国的四大盆地时,可以按照从北往南的顺序;而认识四
大高原时可以按照从第一级阶梯到第二级阶梯由北往南的顺序。
学生在应用图表,用图表开解决问题时,形成了一定的思维模式。应用图表,充分的调动学生形象思维
和逻辑思维,培养学生分析各类事物的能力。
4 应用图表时注意的问题
在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对地图的兴趣。刚开始学生对图表产生好奇,如果不加以指引会很快消失。在教
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喜爱地理图表,对图表产生兴趣,培养观察图表的积极性。先让同学们利用已
有的读图知识讨论如何看图表,并适时提出图表要素的问题。然后要求同学们运用所学的知识,回答一
些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如:去桂林旅游向什么方向走,沿途经过哪些大山、大河。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
对图的兴趣,也提高了读图的能力,巩固了图表知识。此外,鼓励学生利用节假日郊游,观察山川地貌
取得感性认识,促使学生把地理事物和图表描述联系起来。使同学们感到地理图表对我们每个人都是很
有用的,是我们认识世界的有利工具,也是学习地理知识的得力助手。
在教学中应用图表,要注意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化静态为动态,化抽象为形象,通过读图把问题引向
深入。如果讲解的问题较复杂,可用几张内容单一的图表,一一观察后再逐次叠加综合。同时注意多留
时间与机会让学生发挥主动性,让学生自己读图,鼓励学生从图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培养独立思考
及创造性思维。把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的学习自觉性、积极性结合起来。
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让学生在图上标出地理事物,反复练习,不断巩固,加深印象,把知识点和图表联
系起来。
应用图表时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知识水平选用素材,因材施教。比如,初中学生可采用以形象化的
符号或标记为主的图表素材,而高中学生则可以采用较抽象的符号和标记为主的图表素材。为了减少学
生的地理知识的泛化,便于记忆,可一把讲授的教学内容,用特殊的符号或标记从整体图表素材中分离
出来,使之特殊化。
总之教师在用图时,要防止形式主义,哗众取宠,要注意提高运用图表素材的教学效果,培养学生
读图用图的能力。
5 结论
精心准备图表是备课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地理教学中运用好图表的基础。地理图表包藏了众多的知
识点,学生通过分析图表,可以得出许多地理特点、规律。教学中运用好地理图表,可以更好地帮助学
生理解、记忆地理知识,培养思维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教学效果。作为一名地理教师,要
注重平时素材的积累,收集、复制各种有用的图表,还要利用好学生手中的地理地图册,激发学生的兴
趣,培养学生积极性。
参考文献
[1] 陈逢珍主编 《实用地图学》 福建省地图出版社 1998
[2]《高中地理学习与考试实用地图册》中国地图出版社 2010
[3]《普通高中地理地图册》星球地图出版社 2009
[4]《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地理1 必修》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9
[5]《中学地理复习用参考地图册》 中国地图出版社2004
[6]《中学地理复习用参考地图册》 中国地图出版社2004
合能力和多种思维能力的需要,也是创新教育的要求。
【关键词】地理图表图表应用思维能力注意的问题
地理图表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是地理知识的重要载体,是地理学习的重要工具。地理图表在地理教学
中非常重要,教师不仅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识图、用图的能力,更要培养学生运用地理图表学习地理的
习惯。地理图表是一把钥匙,正确的认识,巧妙地运用,会给地理学习者带来益处。常见的地理图表有
地图、示意图、分布图、等值线图、图像、统计图表等。本文以高中地理必修1教材内容为依据,初步探
讨地理图表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作用及应用。
首先地理图表中的地图知识,地图在地理教学中广泛应用。
1 地图知识(定义、特征及在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地图是经过概括处理后的地理环境信息,按照严密的数学法则,采用特殊的符号语言,在平面上再现的
客观世界的模型,它可以储存和传递各种自然和社会现象的数量、质量的空间分布、空间移动和随时间
变化的信息。[1] 地图包含了众多的知识点,许多地理特点和地理规律等都可以通过观察、分析地图
得出,被称为"百科全书"。
地图 "三要素"
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是地图的三个基本要素,同时也是阅读地图的基础和关键所在。
地图作为客观世界的物质模型,空间信息的载体,地理信息的浓缩和直观表达,具有直观性、一览性、
抽象性、合成性、几何相似性、可量测性、地理适应性等特征,[1] 它传输各类地理环境信息,是学
习地理的重要工具,是地理教学直观的教具。各种地图在地理教学中广泛应用,可优化教学过程,提高
教学质量和效率,对实施素质教育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地图的应用,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地理区域的空
间概念,激发学生兴趣、活跃思维,了解地理信息的特征及规律;利用地图指导学生对比分析,了解不
同区域、不同信息本质特征上的差异和联系,如观察世界地形图,可以获取世界海陆分布形势、大洲大
洋形状和相对位置关系、地形高低起伏、大洲的差异和相似等信息;利用地图进行推理分析,帮助学生
用形象思维、逻辑思维的方法去预测、预报各种可能发生的地理现象,如天气预报以地图为背景,根据
地图动态显示天气过程、范围、持续时间,对未来天气变化做出预测;利用地图帮助学生认识祖国、认
识世界,激发其爱国热情并进行国际主义教育。
应用地图的前提是看图,下面以分层设色地形图为例,简单地讲一讲如何看图:
先看地理位置和轮廓。地理位置包括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所以打开地图后,先看该区域的经纬度是
多少,是位于沿海还是地处内陆,该区域大致是什么形状,进一步还可根据其位置推测其气候特点。
看颜色。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不同的颜色代表不同的海拔高度,通过仔细观察不同的颜色的范围大小
、地区分布,即可掌握该地的地形地势特点。
按"面、线、点"的顺序认识地理事物的分布。"面"是指像高原、平原、湖泊、海洋等地理事物,它们所
占的空间范围大,在地图中最为显眼,所以先从认识它们入手较好,要看清这些事物的名称、位置、范
围等特点。"线"是指像山脉、河流、交通线等地理要素,要注意其走向、名称等;"点"是指城市、村庄
、工矿区等点状分布的地理要素。然后,还要学会分析不同的地理事物之间的联系。如,地形对气候、
河流走向、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等各方面的影响。
综上所述,我认为看地图要做到有目的、有重点、有层次,循序渐进,这样才能充分地发挥其作用
。
2 中学地理教学中常用的图表教具
图表教具形式多样,以下以最常用的的板图、挂图、多媒体课件为例,简单说明中学图表教具的制
作及应用。
2.1板图板画的制作
地理教学板图板画是以黑板为地理图象信息的载体,具有使用性强、简洁易读,应用地理教学板图板画
边讲边画,图文结合,视听结合,生动具体,易于学生理解,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如何进行简
易地理教学板图板画的制作,化难为易,取到省时、提质的效果?教师要深入钻研教学大纲、教材、教
学方法和地图的教学艺术。突出教学重点,分散难点,提炼出教材的精华,把教材上的文字、插图插画
,以及其他地理教学参考资料上的图文,转化成板图板画。帮助学生抓住地理特征,使地理教学的内容
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板图板画所运用的工具是粉笔,线条粗犷,色彩鲜明,使用性强。
地理教学板图板画常用到一些直线和几何图形,可以运用轨迹法制作:取长枝粉笔放倒,沿长轴方向运
笔,可画出水平、垂直等各种方向的直线;画大弧、圆:以肩关节为圆心,舒展单臂画弧、作圆,用以
表示大地曲面、天球、地球的形状、经纬网、五带、气压带风带等;身体离黑板越近,所画的弧、圆越
大,越远则越小;以拇指、食指、中指捏长枝粉笔,以小指或无名指为圆心,反掌旋转,得中弧或中圆
,用以表示地球的运动、黄赤交角等。如果一些板图板画较花费时间,不易于短时间内作出,可使用轻
黑板,教师事先稍作准备,即可比较顺利运用。制作板图板画要注意内容的简易性、科学性、典型性、
突出地理性、对比性。
以下以地壳物质循环为例说明:
"地壳物质循环简略图示"的知识要求:使学生认识地壳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能力要求:发展学生
在观察、分析的基础上,阐释地理规律、原理的能力;德育要求:初步树立学生的地壳物质辨证运动观
,以动态的观点看待自然世界。
认真阅读教材,对"地壳物质循环简略图示"进行全面的观察、分析,寻找地图中蕴藏的各种地理信息 图2-1 地壳物质循环略图
如,"地壳物质循环简略图示"中提供的信息有:地壳位置、组成物质的变动、岩层及地表形态等。从地
壳位置分析可知地壳同时受两种力的作用;从地壳组成物质的变动分析可知地壳物质受力发生循环运动
;从岩层、地表形态的分析可知地壳物质变动的过程中,地表形态也发生着变化。根据图中的箭头的方
向、路径,让学生理解地壳物质在内外力作用下的三种循环运动过程。根据图中各种作用力、岩层、地
表形态,让学生理解内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的关系。从图2-1中标注的各种作用力,让学生理解地质作用
的概念、表现形式。然后以"受力"为线索,设计一简易板图:
2.2挂图的应用
教学挂图是供教师讲课时使用的大幅悬挂地图。运用教学挂图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地理事物的空间分
布;确定地理位置;培养学生观察、想象和思维的能力。学校或地理教研组中有大量的地理挂图材料。
选挂图时要紧扣教材,突出重点,确定主图和辅图,一节课不宜选择过多挂图。挂图的位置要适当,使
全班学生都能看清楚。指图不能遮挡挂图,重视基本识图方法的训练,引导学生根据教材内容,分析挂
图,注意用地理略图的辅助,与课本彩图配合。
2.3多媒体课件的制作
多媒体CAI课件制作是每一位教师必备的教学基本功。CAI是以计算机为主要媒体来进行教学活动。在地
理教学中,给学生一个广阔的视觉空间。多滋多彩的画面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兴趣与积极性,培养学生的
观察能力;多媒体课件以生动的画面,动感,立体,多层次为学生的创新思维提供空间。
多媒体课件制作的基本依据是教材。在选好课题后,应仔细分析和研究教材的重点、难点问题,确定多
媒体课件的内容结构;收集多媒体素材,制作课件,调试运行。
以下以第三章第四节"海水运动"为例来说明
根据教材内容,本节重点和难点大致可分为:
第一部分:洋流的形成类型。
(1)解说海水运动的三种不同形式,展示有关海水运动的图片。
(2)展示五幅有关海水运动的
说明风海流的形成;以秘鲁沿岸上升流为例说明补偿流的形成;制作直布罗陀海峡的海水流向,说明密
度流的形成。
第二部分:洋流的分布。
(1)展示行星风系和世界洋流模式图。
(2)展示世界表层洋流分布图。
(3)制作各大洋洋流运动情况动画。
第三部分: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说明洋流对气候、海洋生物的分布的影响等。
这样,"海水运动"的多媒体课件已初步制作,还要经过多次的修改、调试直至完善。我认为制作一个优
秀的多媒体课件是很艰苦的,优秀的多媒体课件应融教育性、科学性、形象性、艺术性于一体,使学生
身临其境,充分调动学生的潜能与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
下面用一幅流程图说明多媒体课件的制作:
3 地理图表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3.1图象导课,激发学生兴趣
图3-1"地面天气分析图"
一节课巧妙的导课,会使整节课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节课巧妙的图象导入,可以激发学生浓厚的学
习兴趣,把学生带入积极求知的最佳状态。如讲述《常见的天气系统》时,可以用天气预报中的简易天
气图导入(图3-1)[2]。天气是时刻变化的,"受冷锋天气系统影响,未来两天我国大部分地区将出现
降温、大风等天气""受高压系统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将出现’秋高气爽’的好天气",这些与人们的日常
生活和生产密切相关的知识引起学生的兴趣与求知欲,教师就可以导入天气系统的学习,培养学生识读
简易天气图的技能,了解主要天气系统及其与天气关系的基础知识,从而听懂天气形势预报中的常用术
语。
3.2巧妙用图,让学生突破难点
中学地理教学的关键是让学生抓住关键点、掌握重点、化解难点。只有充分利用地理图表教学,才可使
学生抓住教材的重点。
具体以"大气的受热过程"为例来说明。这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教师指导学生看插图"图3-2 大气的温室
效应"[3],结合多媒体课件,让学生从动态的演示中,形象地理解大气的温室效应。
大部分太阳辐射透过大气射到地面上,使地面增温,这便是"太阳暖大地";地面增温的同时,向外放出
地面辐射,除一部分射向宇宙空间,绝大部分被大气吸收,使大气增温,这便是"大地暖大气";大气增
温的同时,也向外放出辐射,一部分射向宇宙空间,绝大部分射向地面,把热量还给地面,一定程度上
补偿了地面辐射的部分损失。即"大气还大地"。大气白天就像一把太阳伞,晚上像一床棉被,这样既降
低白天的最高气温,又提高了夜间的最低温,减小气温日较差,使地球表面气温提高到15℃。这对地球
环境特别是生物界和人类生存与活动都有重要意义。
图3-2 大气的温室效应
3.3关键时机用图,调整学生状态
图3-3 世界气候分布类型
一节课四十五分钟的学习,思维比较紧张,强度较大,而学生有意注意的持续时间相对较短,时间一长
,学生就会出现注意力放散,积极性下降的现象。此时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心理状态,再次掀
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思维波澜。如讲"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时,教师讲完热带、温带、寒带有哪些
气候类型、温带地区亚欧大陆东岸、内陆、西岸有哪些气候类型,学生情绪开始回落。这时教师利用"图
3-3 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4]来调整学生情绪:温带地区亚欧大陆东岸和西岸为什么会形成不同的气
候?大陆内陆和沿海为什么气候不一样?不同地方 的气候为什么会有差别?这样能激起学生思维的涟漪 ,让学生发现图像中的深层次信息,加深学生对认识世界气候的地区差异大的探究,为下节课打下基础
。
3.4以图小结,画龙点睛
一节新课教师在进行知识归纳和巩固训练时,恰当地运用地理图表,能将学生思维引向纵深,起到画龙
点睛之作用。当学习完了地球运动的两种基本形式--自转和公转,我利用课本中的地球公转示意图提出
了下列思考题作为课堂的小结:一年当中,当地每天中午太阳都升得一样高吗?什么季节升得高一些?
什么季节比较低?一年之中,当地每天白昼的时间一样长吗?什么季节较短?请同学结合生活经历说一
说。同学们兴趣高涨,既感受到了学用结合的快乐,又培养了综合运用能力。
3.5用图解疑,激发学生潜能
在教学中,当学生遇到疑难问题时,教师若正确运用地理图表加以刺激引导,就会使学生在图象中感悟
,激发思维潜能。如讲解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时,为了使学生了解影响气候的三个因素--纬度、海陆、
地形及其基本道理,可以先出示(图片)哈尔滨、广州的冬季风光。让学生观察两地的景观图说出不同
,激发学生求知的兴趣。教师问为什么两地景观在同一季节会有如此大的差异?学生答:因为两地的气
候不同,教师问为什么两地气候不同?此时同学们说不出原因,教师将两地的地点标出纬度画在黑板上
,要求学生利用前面写过的气温分布的规律,同学们惑中悟图纬度低气温高,纬度高气温低,得出了是
两地纬度不同的原因。
再如讲时区和日界线时,0°经线所在的中时区以东为东时区,以西为西时区,学生容易理解;而和0
°经线相对的180°经线所在的东、西十二区以东为西时区,以西为东时区,学生容易迷惑。教师指
导学生看图,先看地球自转的方向,自西向东,在0°经线以东为东时区,以西为西时区;再看180°经线
,地球自西向东由西十二区跨过180°经线进入东十二区。教师再在黑板上画一副沿0°经线展开的平面
图,让学生进一步理解。
3.6化难为易,培养学生形象思维
图3-6
在教学中,教师充分地利用地理图表,把地理知识落实到图象上,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引导学
生通过各种感官直接感知地理事物和现象;教师用地理图表说明地理原理,引导学生带问题识图、读图
、记图,构成大脑的图象知识系统。如从地图三要素之一的图例的学习来看,认识图例就是体现一种形
象思维的过程。如图3-6"中国年降水量"[5],先指导学生熟悉图中各种颜色所代表的降水量,然后从
整副图中观察中国东南部和西北部降水的差异,从而得出中国年降水量由东南向西北递减的结论;教师
进一步指导学生找出降水量最多的地区在台湾的火烧寮,最少在新疆的托克逊。最后教师再引导学生思
考降水量分布不均的原因。
3.7化繁为简,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
图3-7
有的图表比较繁杂,图中有许多地理事物,这就需要教师先对这些事物进行分类处理,以一定的逻
辑顺序组织起来,再向学生讲授。如图3-7中国地形图的判读,图中有山脉、高原、平原、盆地,还有丘
陵、河流等。若教师不先分类,学生将无从下手。在教学中可以先让学生看整幅地图的颜色,大体分为
三种,从而知道我国地势分为三级。再借助立体的"中国地形图",让学生感知地势西高东低的特征。如
果不借助地图,而只是让学生凭空想象,他们将无法得出我国的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分布"的特
征。接着就是对各种地形区位置的认识,教师可以先让学生从各种地形的特征来分析它们所处的位置。
如平原的海拔一般较低,根据我国地势西高东低的特征,让学生预测平原将出现在东部还是西部,再通
过与地图进行比较发现,我国的平原在第三级阶梯。通过这种比较直接的推理和对 图3-7
中国地形图[6] 照事实的比较来加深学生的印象。然后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顺序,让学
生对各个地形区有一个更清晰的认识,如认识我国的四大盆地时,可以按照从北往南的顺序;而认识四
大高原时可以按照从第一级阶梯到第二级阶梯由北往南的顺序。
学生在应用图表,用图表开解决问题时,形成了一定的思维模式。应用图表,充分的调动学生形象思维
和逻辑思维,培养学生分析各类事物的能力。
4 应用图表时注意的问题
在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对地图的兴趣。刚开始学生对图表产生好奇,如果不加以指引会很快消失。在教
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喜爱地理图表,对图表产生兴趣,培养观察图表的积极性。先让同学们利用已
有的读图知识讨论如何看图表,并适时提出图表要素的问题。然后要求同学们运用所学的知识,回答一
些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如:去桂林旅游向什么方向走,沿途经过哪些大山、大河。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
对图的兴趣,也提高了读图的能力,巩固了图表知识。此外,鼓励学生利用节假日郊游,观察山川地貌
取得感性认识,促使学生把地理事物和图表描述联系起来。使同学们感到地理图表对我们每个人都是很
有用的,是我们认识世界的有利工具,也是学习地理知识的得力助手。
在教学中应用图表,要注意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化静态为动态,化抽象为形象,通过读图把问题引向
深入。如果讲解的问题较复杂,可用几张内容单一的图表,一一观察后再逐次叠加综合。同时注意多留
时间与机会让学生发挥主动性,让学生自己读图,鼓励学生从图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培养独立思考
及创造性思维。把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的学习自觉性、积极性结合起来。
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让学生在图上标出地理事物,反复练习,不断巩固,加深印象,把知识点和图表联
系起来。
应用图表时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知识水平选用素材,因材施教。比如,初中学生可采用以形象化的
符号或标记为主的图表素材,而高中学生则可以采用较抽象的符号和标记为主的图表素材。为了减少学
生的地理知识的泛化,便于记忆,可一把讲授的教学内容,用特殊的符号或标记从整体图表素材中分离
出来,使之特殊化。
总之教师在用图时,要防止形式主义,哗众取宠,要注意提高运用图表素材的教学效果,培养学生
读图用图的能力。
5 结论
精心准备图表是备课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地理教学中运用好图表的基础。地理图表包藏了众多的知
识点,学生通过分析图表,可以得出许多地理特点、规律。教学中运用好地理图表,可以更好地帮助学
生理解、记忆地理知识,培养思维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教学效果。作为一名地理教师,要
注重平时素材的积累,收集、复制各种有用的图表,还要利用好学生手中的地理地图册,激发学生的兴
趣,培养学生积极性。
参考文献
[1] 陈逢珍主编 《实用地图学》 福建省地图出版社 1998
[2]《高中地理学习与考试实用地图册》中国地图出版社 2010
[3]《普通高中地理地图册》星球地图出版社 2009
[4]《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地理1 必修》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9
[5]《中学地理复习用参考地图册》 中国地图出版社2004
[6]《中学地理复习用参考地图册》 中国地图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