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澳洲追逐“火之环”

来源 :大学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ppytime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 2013年5月4日到20日,一批天文爱好者为追逐“火之环”日食盛况,跋涉西澳洲。本文的作者贾大耗子追逐过7次日食,足迹遍布世界各大洲。他是亲历这次“火之环”日食的天文爱好者之一,拍摄并记录下了这一盛况美景。
  2008年8月,我站在新疆广袤的戈壁滩,亲眼目睹了月亮的影子扫过大地并吞噬掉透过月亮边缘的最后一缕阳光的壮景,见证了昼夜瞬间的交替和一轮黑日当空的奇迹。那之后,我成为了日食爱好者。
  在现代,天文作为一个爱好能保持下去是艰难的。城市的扩张,灯光的蔓延,让满天繁星愈发难以得见。为了欣赏到自己所钟爱的星空,天文爱好者们必须不辞辛苦跋山涉水去往荒无人烟的地点,还要饱受阴晴不定的天气状况折磨。辛苦并快乐着,是广大天文爱好者们的心境。
  我合计追逐过7次日食。每一次追逐日食的过程跟体验都是独一无二的。日食和星空固然是最大的动力,但让人上瘾到欲罢不能的,无疑还有那充满变数的天气、未知的风景和风土人情、形形色色的旅途见闻和小插曲等等。光是对下次日食的期待,足以让人兴奋不已。从期待,到开始计划,到最后的落实,一次又一次跨域数年的追逐,正是每一位日食爱好者的生活方式。
  最近一次日环食是在5月10日,我选择了环食带上的西澳洲作为目的地,那里月球阴影刚刚接触地面的那一点,可以见证到日环食最灿烂的一刻——“火之环”,即金环日出。行程一拍既定,联系几位马来西亚华人同好后,最终一共确定5人成行。
  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5月份的西澳洲处在旱季和雨季交替期,选择此地作为日出环食的观测点无疑有很大的赌博性质:地平线附近的天空对远方云系的干扰非常敏感,失败率是很高的。果不其然,5月4日到8日这几天受冷空气过境影响,天气非常糟糕,好在预报显示这轮冷空气影响会在8日夜间完全结束,整个澳洲西部也将回归晴好天气。虽然大家对预报还是半信半疑,但多少都松了口气,暗自庆幸这股冷空气没再迟一点光临。
  除了带给大家久违的“刺激感”,这股冷空气还成功搞砸了所有人的拍摄计划,原定针对日环食拍摄的演练计划不幸泡汤,只剩下环食前一天的最后一次机会。另一样悬而未定但至关重要的是观测点的选择,为了选定完全无遮挡的理想观测点,5月8日一整天,整队人马都在开车踩点。阴雨和大风中,我们终于成功找到了三个较为理想的高地,权衡利弊后大家最终锁定了距离住宿地Kumarina房车公园以北30公里处为观测点。
  8日傍晚天空依旧阴沉,狂风呼啸,但西方低空已经破开云洞,到9日凌晨1点左右天空开始正式放晴,天气预报完全准确,所有人都顺利完成了演练和器材调试,迎接一天后的重头戏 。
  天再旦
  9日,太阳刚落,整队人马就抵达观测点提前架设仪器,顺便享受冷空气过境后无比透亮并全无光害影响的纯净南天星空。尽管亮到可以照出影子的银河就在头顶,大家却不敢大肆挥霍有限的电池容量;即便无事可做,对日食的期待仍让所有人彻夜无眠;如此干净的天空下,10日清晨的一场视觉盛宴正在等着整夜无眠的我们。
  中国古书中曾不止一次记载“天再旦”这种天文现象。天再旦,顾名思义就是一天中接连出现两次天亮 。经后人考证,这种现象实为发生在日出时分或日出前不久的日全食引发的自然现象。日全食食甚之时,因太阳整个被遮挡,失去阳光照射的天空瞬间暗如黑夜,制造出天再旦这种视觉效果实乃理所应当。那么,太阳没有被完全遮住的日环食能否制造出肉眼可以察觉到的天再旦效果呢?
  日出前大约一小时,还在地平线下的太阳正式开始被月亮遮掩,此时天已经开始亮起来,满天繁星渐渐隐去。日出前半小时左右,地平线下的太阳已经被掩去一半,此时的天空已经开始变得“异常”起来,这份异常随着时间推移愈发地明显,在日出前的几分钟到达了极致。天空当然不会像日全食的天再旦那样突然完全黑下来,但明显有种“不够亮”的诡异感,与脑海中日出前应有的景象相悖。虽然可能不比史书上所记载的日全食天再旦那样光暗变化剧烈,但看来发生在日出时分的日环食的确可以制造出比较“温和”的天再旦景象的。
  在“天再旦”的诡异达到极致的同时,真正的重头戏来了。在我们的观测点上,太阳刚刚从地平线上露头时还未变成环状,而是朝上的弯月状,于是,日出时刻映入人们眼帘的,是这轮“弯日”的两只金色尖角。虽然事前大家都努力想象一轮“弯日”升出地平线是怎样的效果,亲眼所见之时还是无一例外被惊艳到,惊叹的声音此起彼伏。同行的小L对此景的形容颇为贴切——“牛魔王出山”。随着太阳一步步爬升,牛魔王的两只犄角开始逐渐靠拢,短短几分钟后,两只角终于合并,“火之环”出现了!
  澳洲的空气有些过于通透,即使是几乎位于地平线上的太阳,在被遮住了百分之九十多的情况下依然有些许刺眼。但此时的环状太阳,的的确确是可以用肉眼直接观看的。残存的一点刺眼恰恰赋予了这枚金环一种灼烧感,不负“火”之环的称号。火之环的中心,因为跟金环的明暗反差巨大,肉眼看去显得异常黑暗,好似太阳中心被烧成了黑炭球。环周围的天空仍处于天再旦的状态,昏暗诡异。如果说日全食是“科幻”的,那么这样的日出环食则可以用“魔幻”来形容,整体透着一股异样的气息。
  火之环持续了四分钟,随着环的下部突然断开,这一场魔幻大戏落下了大幕。完美的天气让每个人都过足了瘾,这次追逐日食的旅程圆满成功。
  路过澳洲最西的星空
  日食观测成功,但对于这样难得的追日之旅,我们可以期待的远远不仅是日食本身。澳洲是观星圣地,追日之旅,注定也是追星之旅。接下来,我们调头向西,追逐澳洲最西的大海和星辰。
  天气在日食之后再次转坏,5月10日到13日仍在内陆的这几天大家只能望云兴叹,4天时间白白浪费。直到5月14日,当队伍抵达澳洲西北角的埃克斯茅斯(Exmouth)时,天空才再度放晴,灯塔上闪耀的南天图腾南十字,预示着未来几天的好天气。
  不得不说这次老天爷对我们很是照顾,行程中关键的部分的天气状况都比较理想。5月13日之后四天途经的地点都是世界遗产级别的海洋地质公园,完美的天气,让大家体验到了世界级别的海洋风光和星空。
  在珊瑚湾(Coral Bay),透明到一尘不染的大气,明镜般的纯净海水,造就了梦幻般的日落景象。浸在金黄色暮光中的金星缓缓沉入海平面;在最后一丝暮光点缀下,猎户座和众多北半球的冬季亮星倒映水上。大自然最美的色彩过渡这一天让我们饱足了眼瘾。
  在夸巴(Quobba Point),我们得以亲眼所见“吹洞”(Blowhole)地质奇观。海床上的窄小管状岩洞积攒海水,终于不堪后继浪潮的水压将海水喷泻而出。月色照耀下,此景与星空相映生辉;这里没有其他游客,只有属于我们的美景。
  在哈美林池(Hamelin Pool),我们在月色中亲手触碰到了有35亿年历史的蓝绿藻叠层石(Stromatolites),并为这些远古生命和更为远古的星空留下了一张合影。
  5月18日,我们开始驶离海岸线,天气也开始转坏,在剩下的两个景点粉色盐湖(Pink Lake)和尖峰石阵(Pinnacles)收获甚微,留下了遗憾。
  5天匆忙驶过1000多公里的海岸线,注定是次走马观花的旅程,在美景面前,时间和精力总是不够。我们只能算“路过”了澳洲最西的星空,但这样的路过,也已经足够精彩。
  下一次日食发生时,想必我们这一群日食爱好者,还是会出现在日食带里某个未知的地点吧。
  责任编辑:张婷
其他文献
高中,赢了成绩丢了自己  跟大多数高中生一样,我的高中生活过得简单又乏味。繁重的课业压力和所谓的尖子生之间紧张的竞争,让我开始压抑自己的个性,强迫自己在并不擅长的理科上苦苦挣扎。每天巨大的脑力劳动让我不得不吃很多高营养的食物来补充能量,妈妈常常会给我煮鸡汤、炖鱼或做一些高蛋白、高脂肪的食物。我也很自然地把学业压力化为超强的食欲。而每天基本零运动的作息让我的体重以惊人的速度猛增。终于有一天,我对着镜
罗杰,乌干达人,刚刚研究生毕业。来中国已经快8年了,到中国的时候先在天津大学学了一年中文,后在北京交通大学学习计算机与信息专业,从大一一直上到研三。他来中国是为了提高自己在计算机方面的技术和技能,通过在国内申请中国奖学金得到了这次出国学习的机会。  罗杰来中国学习这个决定比较莽撞,在家里,他是第一个离开家出国学习的孩子,那时他只有十八九岁。罗杰认为,如果没到中国,是不能感受到这个国家是怎样的,他也
去南极探险在我看来曾经是一件遥不可及的事情,但2015年11月,我却有机会去到了这片神秘的净土。而在这20多天的旅程里,比去到南极更难遇到也更加惊险刺激的,是我们乘坐的邮轮在航海的第二天凌晨接到了另一艘邮轮的求救信号——一艘载有375人的轮船引擎失火全体弃船逃生。我们因此改变航线,参与了70个小时的救援行动,成功将所有遇险人员安全送到了史丹利军港。一个多月后的今天,当我回想起这段人生中很难再遇到第
田海辰就读于美国康纳尔大学——常春藤盟校之一,专业是“中国与亚太研究”,这一专业也是与北京大学共建的合作项目,包括四年的汉语学习和两个学期的校外交流,一个学期在北大,另一个学期在康纳尔大学位于华盛顿的教学中心。学习内容主要分为两部分:第一,中美关系,这一部分侧重对两国政治经济及未来发展关系的研究;另一部分,中国发展之路,学习从清代以来的中国近代史,从历史文化角度探讨中国政治经济形态形成的原因和未来
黄章晋  凤凰周刊前主编,公众微信号大象公会创始人,以研究有趣文化社会历史现象以供人饭后谈资为己任。  您的许多文章让人印象深刻,文风简洁干练,一句废话没有,说服力很强。您的文风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形成的?  答: 我小学作文很受老师喜欢,从一二年级造句时就有这种天赋了,因为我能用上小学生根本不会用到的政治大词,但好像到高中后就很少被老师注意了,当时流行《读者》之类抒情体,而我擅长的是说理。我直到写毕
火车开动了,孟加拉人习惯面向两侧朝外坐着,我只敢坐在火车正中间。  2016年寒假,清华启动了一系列去“一带一路”国家的交流项目,其中“大篷车课堂”南亚行计划吸引了我的目光。历史上,南亚国家与我们有密切的联系,近年来,双方合作也越来越多。于是,我报名参加了此项目,飞赴南亚的印度和孟加拉国,历时10天。  为了充分接近和体会当地的工作、生活,我们每天的安排都满满当当,平均睡眠不足5小时。就在此次行程
从小学到高中,约翰成绩单上所有功课几乎都是满分。有一次,在政府工作的表哥来他家,看到了他的成绩单,便对他说:“约翰,你学习那么好,将来去中国留学怎么样?”去中国留学?约翰陷入了深深的遐想:我能学习到中国的语言,了解到中国文化,并且在San Fernando de Apure(阿普雷河畔圣费尔南多)能有一个中国留学生是多么了不起的事啊,回国后能告诉大家中国的许多事儿……“我觉得表哥问题很有趣,就一直
2014年3月30日早7时,“决心号”钻探船载着62天的惊喜与丰硕的深海战果,缓缓驶入台湾基隆港。  科学家们迎着灿烂的阳光定格了释然的微笑。在此次航程中,科学家们收获了多个首次:  首次获得破译南海年龄密码的深海“硬汉”——大洋玄武岩;  首次获得深海动荡变迁的“见证者”——钙质软泥;  首次取得海底油气资源的新线索——含有有机物质的沉积岩……  作为南海国际大洋发现计划(IODP)349航次的
今年是我们高中毕业的第三个年头。作为班长,我在每个寒暑假都会组织一次全班聚会。当年的三十多个班里,我们班大概是唯一能做到如此的。  转眼就到了寒假,大家都会回家过年,组织起来应该比较容易。回家之后,我和另一个女班长开始商量着组织聚会,为了照顾放假晚的同学,我们把时间定在了腊月二十五。  然而大家回复的情况却有些出人意料。有的人要去陪家人串门;有的人则想在家里宅着;一些家不在市区的同学,则说快过年了
斯坦福大学《Stanford Magazine Varsity》  在斯坦福大學,戴夫·比奇(Dave Beach)教授绝对是一位灵魂人物,他是斯坦福大学产品实现实验室(Product Realization Lab)主任。46年来,戴夫教授一直向斯坦福学子传授着他的“魔术”——当设计、材料、工程、工艺和美学相融合,“魔术”便会发生。每年近1000名斯坦福学子是实验室的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