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维蛋白胶在翼状胬肉切除联合无缝线羊膜移植术中应用的临床观察

来源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bfy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与探讨纤维蛋白胶在翼状胬肉切除联合羊膜移植术中应用的方式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 筛选原发性翼状胬肉患者21人(26只眼),行胬肉切除联合羊膜移植术.所有患者随机分为无缝线组及缝线组:无缝线组11人(13只眼),术中将胬肉组织切除后,采用纤维蛋白胶黏合固定羊膜植片;缝线组10人(13只眼),以10-0尼龙缝线间断缝合固定羊膜植片.术后随访6个月,记录手术时间、术后症状和体征.并应用SPSS统计软件对两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无缝线组手术时间(13.6±3.5)min明显短于缝线组(22.3±5.2)rain(P<0.01).术后2周内(拆线前),无缝线组术眼疼痛、异物感和流泪等局部刺激症状均显著轻于缝线组(P<0.01).两组术后均未发生植片移位并发症.无缝线组术后羊膜植片贴附紧密,均于术后1周内迅速上皮化.缝线组术后有5只眼(38.5%)发生羊膜下积液,羊膜上皮化较无缝线组略迟,于术后8~ 10d完全上皮化.无缝线组羊膜愈合良好,局部无明显瘢痕发生;缝线组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缝线刺激性瘢痕.术后6个月随访期内两组均未见胬肉复发.结论 在翼状胬肉切除联合羊膜移植术中使用纤维蛋白胶可替代手术缝线,使用方便,并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减轻术后刺激症状,并利于羊膜愈合、减轻局部瘢痕,达到更好的美容目的 。

其他文献
目的 探索研究在未见眼底改变糖尿病患者使用微视野检查,以期发现无眼底改变的糖尿病患者微视野光敏度值变化的规律.方法 糖尿病病程5年以上,扩瞳检查眼底未见病变,屈光度范围:球镜度数-3.00 D至+2.00 D,散光<1.00 D,最佳矫正视力≥4.9患者61例105只眼,年龄16~66岁,平均年龄(54.51±7.96)岁.应用MP-1微视野计(MP-1 Nidek Technologies,Vi
例1 男20岁.双眼视力下降6年,于2007年11月来我院就诊.眼科检查:视力:右眼-1.75DS矫正1.2,左眼-1.75DS/-0.50DC×150°矫正1.2,角膜厚度及角膜地形图正常,眼前节及后段未见异常.
期刊
患者男,55岁.因双眼先后视力下降、眼痛伴头痛1个半月入我院,自诉发病前曾有感冒样症状.右眼曾在当地医院行抗青光眼手术治疗,术后症状无改善.入院查体:视力:右眼:手动/20 cm,左眼:0.1(+3.00=0.3);眼压:右眼:12 mm Hg,左眼:19 mm Hg.右眼角膜光滑透明,上方虹膜根切口可见,瞳孔直径约7 mm、欠圆,对光反射(-),晶状体混浊,玻璃体混浊.眼底模糊可见:视乳头充血、
期刊
温州医科大学眼视光学院/医院将于2014年5月5日至6月13日(6周),在温州举办“视光学理论与技能强化进修班”。川内容涵盖临床眼视光学理论和方法、视觉功能检查与临床处理、眼镜临床验配、临床角膜接触镜验配、屈光手术学、低视力禾诊疗与康复、眼视光诊疗中心管理等眼视光学临床诊疗知识与技能以及最新进展。
期刊
目的 探讨术中头位偏斜和眼球旋转导致散光轴位变化对常规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手术效果的影响.方法 临床病人自身对照研究.对在解放军180医院眼科准备行LASIK的患者,经详细检查选取无眼部疾病、术前矫正视力1.0、双眼等效球镜度数差别<-1.00 D、双眼散光均>-1.50D的患者30例,采用自身对照法:1只眼坐位视远时标记
目的 通过观察多焦点人工晶状体兔眼植入术后视网膜光凝参数及效果,为临床多焦点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视网膜光凝提供参考.方法 健康成年青紫蓝兔6只6只眼,2只眼植入ZM900型人工晶状体,2只眼植入Rezoom人工晶状体,2只眼作为对照.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两周,行视网膜光凝.于光凝术后1h,24 h,1周,4周分别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
目的 了解山东省青州市小学生近视患病现况,为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横断面调查.按青州市地理结构特点分为城区、平原丘陵、山区3类地区,以学校为抽样单位,分层整群按比例抽样,共抽查12个学校7 169人,实查7 086人.结果 本市小学生近视患病率为20.23%,城区、平原丘陵、山区分别为25.75%、17.02%、17.92%,经多个率的卡方检验,3个区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8.9586
目的 多种眼眶病表现为以眼外肌肥大为主要的临床特征,根据不同的眼外肌肥大CT表现特点,可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自2004年1月至2007年12月,对CT表现有不同特征的眼外肌肥大的连续就诊患者共225例,据其表现特点,明确病因并鉴别诊断.结果 计有8种眼眶病.甲状腺相关眼病(TAO)175例,肌炎型炎性假瘤26例,颈动脉海绵窦漏(CCF)8例,转移性眼外肌肿瘤4例,肌肉静脉血管瘤4例,眶
患者男,64岁.因双眼胀痛伴轻度头晕一周就诊,查眼压右眼37.2mmHg(1mmHg=0.133Kpa),左眼453mmHg,左眼球结膜充血,角膜水肿,灰色细小KP(+),房闪(+),眼底窥不入.既往高血压病,多发性肌炎2年,持续服用美卓乐,甲氨蝶呤控制,半年前患真菌性肺炎,现好转.诊为:"右眼激素性青光眼,左眼混合性青光眼,左眼虹膜睫状体炎"给予双眼降眼压,左眼激素抗炎及散瞳治疗,疗效欠佳,收入
期刊
例1男,6岁.因发现眼外斜视4年余伴视力低下而就诊.既往史:第一胎,双胎兄,孕32周早产,出生体重2100g.因产程过长致出生时窒息,有吸氧抢救史.4岁时诊断为"缺氧缺血性脑病".眼科检查:视力OD=0.1,OS=0.1.静态检影验光结果:OD+1.00DS=0.1,OS+1.00=0.1.眼位:角膜映光:交替注视-20°.三棱镜中和:33 cm为60△, 5 m为25△。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