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身立命的资本

来源 :思维与智慧·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ke59595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两晋时的刘琨是典型的富二代加官二代,祖先是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祖父父亲也都身居要职。这样的家世,他自然是想怎么玩怎么玩,想怎么疯怎么疯,反正,钱花不完,权也用不完。
  刘琨确实没辱没富贵子弟的身份,吟诗喝酒,邀朋唤友,把生活过得流光飞舞,身旁聚集了一大批皇亲贵戚的文人,号称“文章二十四友”,声名远播,很是风光。
  “闻鸡起舞”的典故想必大家都听说过,主角是祖逖,配角就是这位大名鼎鼎的刘琨。祖逖听到鸡叫,推醒刘琨,二人一起到门外舞剑练武。由此可见,为了学习一技之长,刘琨还是蛮拼的。
  身份显赫,能文能武,而且还得到皇后贾南风重用,这样的刘琨,在当时还是有一定影响力的,成为很多人巴结的对象。
  但是,在那样一个你杀我我杀他的乱世里,连皇帝都是朝不保夕,没有哪个人的富贵能够一直延续。
  赵王司马伦早看不惯皇后专权,联合其他几个王爷起兵,杀了贾南风。按说,凡皇后党一个都不能留,刘琨名气那么大,所有人都知道他是皇后党,想保命,确实有难度,人们都以为,这个名噪一时的才子恐怕要人头落地了。
  出人意料的是,司马伦居然放过了刘琨,不但没杀他,还极力拉拢,封了他一个记事督(机要秘书主任)的要职。
  司马伦这么做,当然有他的道理。刘琨这样一个文武双全的人才,杀了太可惜了,为我所用,不是挺好吗?而且,他名气那么大,拉拢了他,还怕不能收买人心吗?
  就这样,刘琨顺利地逃过了一劫。
  但好景不长,齐王司马冏联合其他几个王爷讨伐司马伦。关键时刻,司马伦对刘琨委以重用,封他为冠军将军,率三万禁卫军迎战齐王等人。可惜,因寡不敌众,最终刘琨大败,司马伦被齐王囚杀。
  作为司马伦亲封的将军,还和齐王打过遭遇战,这样的刘琨,齐王当然恨得牙痒痒,不杀他,简直不足以熄灭他胸中的熊熊烈火。这一次,刘琨的结局似乎已经是板上钉钉了,只看给他一个怎样的死法而已。
  让人跌掉眼镜的是,冷静下来的齐王,舍不得杀刘琨了,理由和当初司马伦差不多,这人文武双全,又那么大的名声,留着他,不仅能帮自己建功立业,还能借他的影响力,吸纳一大批能人志士。
  就这样,刘琨再次捡了一条命,还被封为尚书左丞。别人是兵变一次送一次命,他是兵变一次升一次职,官反而越做越大了。
  乱世中倒霉的事数不胜数,齐王执政没多久,就被长沙王所杀。混乱之中,刘琨跑到了范阳王司马虓那里。临阵逃跑的将军,一般人都不能容忍,欲杀之而后快,但范阳王却喜不自禁,不仅没一刀砍了刘琨,还封他为司马(高级参谋),对他委以重任。
  刘琨确实也不负重托,几场仗打下来,赢得干净漂亮,司马虓一看,此人确实有两把刷子,于是封他为振武将军,单独领兵安插在并州一带,抵御匈奴人。
  至此,刘琨的名望达到了顶峰,也终于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纵观他的一生,一直活在被杀的漩涡里,可每一次他都死里逃生,并且不断升职。而这一切,不是因为他足够幸运,没有人能幸运那么多次,只是因为,他身上绽放的光彩,让别人舍不得痛下殺手。这光彩,就是他的才学,而这,便是他在人命如蝼蚁的乱世中安身立命的资本。
  (编辑花咖)
其他文献
1928年,他出生在美国底特律东区的贫民窟。他的出生给一贫如洗的家增添了一份沉重的负担,靠四处打零工为生的父亲,脸上没有丝毫喜色。9岁时,他到底特律酒吧的门前给人擦皮鞋。因为口吃,不被顾客待见,没干多时,就被同龄孩子“挤兑”掉了。  贫困里长大的孩子,似乎永远都在为生存而劳碌奔波。洗碗工、报纸生、送货工……甚至为了每周75美元的“高薪”,他宁愿去做工作环境恶劣的锅炉工。  没有好家世,没有学历,没
静谧的冬日寒夜里。  雪花在时间河流的上空恣意地芬芳,飞扬的飘雪总会使我们的心灵浅吟低唱。  这一刻,让我思念起那春天。我思念那春深处槐花的艳艳,我思念那春深处桃花的灼灼,我思念那春深处绿柳的依依,还有那春深處溪水的漾漾。  这一切,又正如我思念远方的亲人,在这一刻,我心底总是有一种别样的情感,而它啊,又把我深深地灼伤。  我思念那一株株春草,是它用生命之色染绿了季节。每一茎叶脉间总有蓬勃的生命呐
浓霜打白菜,霜威空自严。不见菜心死,翻教菜心甜。白居易老夫子这首白菜诗,出语可真真平民化,老太太都读得通。品一下,只觉诗意淳朴淡静,滋味雅正,津津然,恰是那霜白菜的味道。  大白菜,还有个雅名,曰“菘”,大约是以字会意:因它“凌冬不凋,四时常见,有松之操”。《南史·周颙传》载:周颙于钟山西立隐舍,清贫寡欲,终日常蔬食,卫将军王俭问他:“山中何所食?”答曰:“赤米白盐,绿葵紫蓼。”文惠太子问:“菜食
沈从文的人生从当兵开始,因能舞文弄墨,15岁时他便得到“湘西王”陈渠珍的赏识,在军队做了几年文秘工作的文官,目睹了官场上的种种腐败。一次偶然的机会,沈从文从一个印刷工那儿读到《改造》《超人》等“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书刊,他醒悟了过来:“社会要重塑,得从文学开始!”20岁刚出头的沈从文决定去北平,“去读好书,救救国家!”  等到了后,他才发现自己只是一个举目无亲的乡下人,隔三差五地挨饿,只能不断去图书
他曾是一名武大硕士研究生,然而四年后,他却在世界咖啡师竞赛中二度蝉联世界冠军,成为享誉全球的咖啡界大咖。他就是用梦想绽放奇葩人生的叶志勇。  叶志勇从小就是众人眼中的“邻家男孩”,一向以学霸著称的他学业事业都顺风顺水青云直上。2013年,他研究生毕业,上海一家实力雄厚的外企向他抛来了橄榄枝,他成为众人仰慕的大都市白领。然而,半年不到,他却做了一个惊诧众人的决定,辞去待遇丰厚的工作,与朋友合伙奔赴河
庄子将树木分为两类:文木和散木。文木是有用之木,散木是无用之木。文木因其有用,而夭于斧斤,散木因其无用而颐养天年。庄子的结论是:做散木,不做文木。  莊子的观点,对还是不对?很难说。读《庄子》,纠结于对错,有点误会了庄子。我个人的观点,庄子不是要让你相信他,庄子是说,一个问题,我有另一个答案。庄子处处与常识作对,并不是他刻意反常识,而是说,常识之外,还有一种更高的常识在。  常识是,一个人只有有用
“离离幽草自成丛,过眼儿童采撷空。不知马兰入晨俎,何似燕麦摇春风?”陆游《戏咏园中春草》里的马兰头是春天的一道珍馔。  性情冲淡的周作人,在《故乡的野菜》里引用绍兴童谣:“荠菜马兰头,姊姊嫁在后门头。”褒赞荠菜和马兰头适时传递出春天的勃勃生趣。  马兰头和田埂陌头的荠菜、苦菜、二月兰、蒲公英一样,叫起来如邻家女孩,阿香、水芹、凤珠,轻轻念叨,口齿间便浸润着林木苇草的清香。凝望马兰头,如同晤对一位内
日本大黄蜂是世界上个头最大的黄蜂,其他种类的大黄蜂以及像螳螂一样较大类型的昆虫,都无法与日本大黄蜂相比。  日本大黄蜂和其他蜂类一样有着长长的蜂针,但它的针刺超级长,达到6.35毫米,排出的毒液更是一种腐蚀力极强的酶,能够分解人体组织,素有“来自地狱的大黄蜂”之称。  日本大黄蜂以蜜蜂的幼虫为食。日本大黄蜂出去觅食,先会派一只日本大黄蜂去侦察蜜蜂的巢穴。然后,由这只“侦察兵”带路前往蜜蜂的巢穴。在
偶遇一套陶泥彩色“三不”娃娃,甚是喜欢。乡村田园风格,活泼的造型,憨朴的神态,手工捏制的痕迹,都令我爱不释手。三个娃娃的动作充满了童真,一个遮眼,一个堵耳,一个捂嘴,即不看、不听、不说,故称“三不”娃娃。  据说这个“三不”娃娃与我国古代的守庚申习俗有渊源。中国道教认为人体中有作祟之神三种,叫三尸虫。《太上三尸中经》记载:三尸虫“为人大害。常以庚申之日上告天帝,以记人之造罪。”为了防止三尸虫殃人,
曾经有过多少甜蜜  那如詩的相逢  那倾情的吐露  那缠绵的牵手、拥抱  至今想起依然心动  曾经有过多少伤痛  那磕绊的路途  那纷争的日月  那冰霜的脸色、话语  又如何能就此消融  啊,爱过才知是梦  恨过才知是错  爱过恨过方有从容  在风中,在路口  挥手告别  让我们互道珍重吧  ——勿相忘,各西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