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一民族舞蹈中的细微特点剖析

来源 :教师·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wuhua1234567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白族民间舞蹈今收集到七十四种,最具代表性和流传最广的是“霸王鞭舞”,它不仅在“绕三灵”“闹春王正月”“田家乐”三种民俗活动中存在,而且在建房娶嫁或喜庆佳节中,都有表演。霸王鞭舞蹈渗透着白族的历史变迁、宗教活动、民族习俗和文化娱乐,具有古朴幽默、典雅刚健、欢快明朗、清新活泼的诸多特点,反映了白族人民勤劳勇敢、纯朴善良、团结进取的精神。本文以白族“霸王鞭”舞蹈为例,阐述了中国少数民族舞蹈单一民族舞蹈的细微特点,研习白族“霸王鞭”舞蹈的文化特色。
  关键词:白族;霸王鞭;道具舞
  一、白族族源发展
  白族自称“白子”“白尼”,他称较多,两汉时的“昆明”和三国两晋以后的“叟”都与白族有渊源关系。较有依据的是唐宋史籍称“白蛮”,元明称“白人”,明清以后称“民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根据白族人民的意愿,1956年11月正式确定以“白族”作为该民族的统一族称。白族无书面文字,其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在白族民歌大本曲、戏曲和民间歌舞中,多借用汉字记白语。白族主要聚居在云南省,此外湖南桑植县、四川西昌地区和贵州毕节地区也有分布。根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全国白族人口有1595万多人,云南省白族有1339万多人,占全国的839%。大理白族自治州白族有996万多人,占云南省白族总人口的744%。大理是云南最早的文化发祥地之一,是唐代南诏、宋代大理国的都城。
  二、白族舞蹈文化特征
  白族的节日很多,除了已为大家所熟知的三月街、火把节、石宝山歌会外,“绕三灵”则是一个别具情趣的节日。每年农历四月二十三日至二十五日,大理白族自治州几个县的白族群众,身着盛装,从四面八方赶来,特别是苍山下、洱海边的村寨,更是男女老少全村出动。二十三日聚集在苍山五台峰下的“神都”(本主圣源寺),在这里拜佛赛歌,通宵达旦。二十四日,像长蛇阵的人流,在欢乐的载歌载舞中,绕到“仙都”(金龟寺),第三天绕到“佛都”(崇圣寺)东面的马久邑本主庙,祈祷歌舞,尽情欢乐后才各自散去。“绕”是逛的意思,“绕三灵”实际是春耕大忙前郊野春游的大狂欢歌舞盛会。“绕三灵”活动中,白族的主要舞蹈霸王鞭、八角鼓、双飞雁都得到充分的展现。
  在节日里,各村自为一歌舞队。领舞者为两位德高望重又善歌舞的男长者,紧跟着是一群手持折扇在胸前抖动,并唱着白族调的妇女。小伙们舞着八角鼓、双飞雁,姑娘们舞着霸王鞭在后跟随前进。这些舞蹈热情、开朗、豪放、潇洒,情绪高昂时,舞蹈随着音乐节奏变快,动作亦更加奔放热烈。当到朝拜地对歌时,舞者便在一旁微微扭动,轻颤轻摇,显得十分潇洒自得。当然,霸王鞭也有祈求本主、神灵保佑一年中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畜兴旺的含义。在其他节日集会活动中,也有单独跳霸王鞭的。
  三、白族“霸王鞭”舞蹈的风格特点 “霸王鞭舞”主要流行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的大理市、洱源县、云龙县、宾川县、剑川县,保山地区的保山市,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的邱北县,以及玉溪地区的元江县等白族聚居地区,散居或杂居在其他地、州的白族群众也跳这种舞蹈。白族语称霸王鞭为“搭哇别”“得且嘎”“的度靴”。“搭哇别”直译为“大王鞭”;“得且嘎”意译为“打钱杆”;而“的度靴”则是模仿霸王鞭响声的白语拟声词。该舞所用的道具,民间艺人皆认定其带有某些象征意义,如霸王鞭上的四个长方形孔,象征四季,孔中嵌入的铜钱数目分别表示12个月或24节令。
  各地白族霸王鞭舞的主要动律特征为:上身以胸椎为轴,双肩交替牵动胸部画圆旋绕,形成绵而韧的感觉,下肢以坐胯屈伸形成富有弹性的上下颤动感。大理、洱源、宾川一带在跳该舞时,舞者身体各部位必须主动与道具(霸王鞭、金钱鼓)所欲敲击的方向相迎、承接。即如杨琼《滇中琐记》说的“拍手承以臂,拍足承以踵,拍头承以颈,拍腰承以股”。70多岁的白族老艺人赵学尧授舞时特别强调:霸王鞭打身上的哪里,哪里必须去接霸王鞭,不然就跳不出味道了。除了“承”以外,“旋”“颤”在该舞中也很明显。霸王鞭舞的“旋”主要表现在胸、肩、臂三部分的配合中出现的不同方向的旋绕及其身体弧度的变化,舞姿的动势。舞蹈时,上身的“承”和“旋”与下肢连续的“颤”的配合,使舞蹈产生舟船在波浪中起伏飘荡,悠然洒脱的风格特点和“仰俯曲伸、辗转反侧”的特殊动律。
  四、白族各地区“霸王鞭舞”的风格特点
  1大理霸王鞭舞蹈特点
  大理市境内的霸王鞭、金钱鼓舞有两百多种不同的套路、跳法。这些套路、跳法多以节拍的数量为套路的名称。民间艺人将节拍称之为“下”,如“打八下”“跳十二下”“二十四下”。各村寨则以本村约定俗成的传统称谓,并循环交替而舞。该市以霸王鞭、金钱鼓同场而舞的情况极为普遍。一般是:男执金钱鼓,女舞霸王鞭。这是一种动律风格、基本动作和套路跳法相同的舞蹈。以“双飞燕”入舞队的主要是喜洲镇各村及邻近村寨,其他乡镇则较为少见。在其他节会中,各村则根据传统习惯在霸王鞭舞队中分别加入耍龙、耍狮、耍虎及巫舞、器械舞,以适应不同场合的需要,增添趣味和吸引力。
  2洱源霸王鞭舞蹈特点
  “洱源霸王鞭舞”当地白语称其为“搭哇别”,直译为“大王鞭”。民间艺人称这种舞的道具是楚汉相争时楚霸王的。很早以前洱源的霸王鞭舞也是与金钱鼓搭配而舞,只是民国以后才与金钱鼓分开。白族语称金钱鼓也叫“紧急鼓”。洱源霸王鞭舞一般不表现什么具体内容,主要体现欢乐热烈的情绪。大多穿插在“田家乐”“闹春王正月”“采茶花”和“本主节”等各种民族传统节庆和民俗活动中表演。舞蹈的唱词多数为逗趣取乐的词句。这一带的霸王鞭集体舞有很多传统队形和约定俗成的称谓,如打过街、一条龙、滚地龙、打四门、背花面花……它们既是队形的名称,也是不同的舞蹈套路、跳法的名称。这类霸王鞭集体舞适应性强,灵活性大,可以在广场、道路和农家庭院等各种场所进行表演。跳舞的人数不限,男女老少均可入舞。但必须是偶数,一般不少于4人。表演性的霸王鞭集体舞主要由青年男女承担。这类舞动作规范整齐,节奏复杂多变,多呈稳重—欢乐—激烈的结构样式。   3剑川石龙霸王鞭舞蹈特点
  “石龙霸王鞭舞”流行于大理白族自治州剑川县沙溪乡石钟寺石窟以西的石龙村,故名“石龙霸王鞭舞”。这种舞属综合性的三人舞。表演时由一男性独舞霸王鞭,另一人弹白族龙头三弦伴奏,再一人伴唱“石龙霸王鞭舞曲”,兼打竹板敲击节拍。如多人一起跳时,可围成圆绕以火把为圆心环舞;或者分别到表演场地的四角依次轮换跳,并循环反复下去。舞者持道具的方法与其他白族地区不同,即持霸王鞭的后端。这种方法延伸了舞者的手臂动作,扩大了舞蹈的表演空间,由此产生了以“甩”为主,兼有“承”“旋绕”的舞蹈动作特征。石龙霸王鞭保存着部分宗教色彩名称的程式套路,如“观音扫地”“童子拜佛”等,这类动作套路强调对比,传统形式较强。“霸王鞭曲”的曲调乐句规整,节奏鲜明,并根据舞蹈、唱词的需要糅进了剑川白族“本子曲”的乐句。
  4云龙霸王鞭舞蹈特点
  “云龙霸王鞭舞”是流行在大理白族自治州云龙县白石乡汤顺村一带的男性双人舞。这种舞不用乐器伴奏,而是由舞者自唱自舞,其中一人持约100 cm长的霸王鞭主唱主舞,另一人双手各执一根楸木制的“腰台”(又称“交板”)边舞边敲打节拍,口中不时与主舞者的唱段呼应“着!着!”之声。云龙霸王鞭舞主要在春节期间的乡村广场或古戏台上表演,有时还到当地农户家作庆贺表演。过去,在春节演出这种舞之前,舞者须按老规矩烧香祈祷后方可表演。舞者一人扮成银须老者,另一人扮成丑角,有时两人也穿当地白族服饰或“吹吹腔”戏装表演,在广场或古戏台表演时,唱较为完整的传统唱本,如《五更月》《鸿雁带书》等。到白族农户家作祝贺表演时,先唱舞一段溢美赞颂的贺词后根据被贺人家不同情况即兴编词舞唱。以上两种不同场合的表演均用云龙白语演唱。据当地艺人说,跳这种舞是为祈求一年四季吉祥平安,祷求神仙保佑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并为父老乡亲恭贺新春。
  5宾川霸王鞭舞蹈特点
  宾川县平川乡罗九村的白族霸王鞭舞又称“田家乐”,其演出时间在农历五至六月的大春栽插季节,表演地点即在村寨至田间的一段路上。栽插伊始,村里的白族群众分别以自愿组合的换工队为单位,各自抬着栽秧旗跳着霸王鞭,载歌载舞地到田间劳动,途中换工队(栽秧队)互相抢夺“栽秧旗”。如果某方的栽秧旗被抢,必须设席招待对方。对方在归还栽秧旗时沿路歌舞而至。届时选择一宽阔的场地,在场中摆一张方桌,周围用十条条凳围成一个圆圈。在笛子吹奏“田家乐”舞曲时,两位舞技高超的白族艺人在条凳和摆着碗筷杂物的桌上舞下腾上,左突右进地对舞。舞者如果不小心碰倒桌上的碗筷杂物,便按传统习俗受罚重跳一遍。平川乡罗九村白族在桌凳上对舞的霸王鞭需有扎实的功夫和娴熟的舞技,这种杂耍与舞蹈相结合的舞种,颇受群众欢迎,服饰与洱源霸王鞭相同。
  五、白族“霸王鞭”舞蹈文化的传承 《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卷》中,关于中国民间舞蹈(Chinese folk dance)有这样的概括:中国各民族的民间舞蹈是各民族历史发展与艺术创造的成果。它体现本民族文化传统和审美情趣,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广泛的群众基础性;同时,这些民族又在政治、经济上相互密切交往,文化上相互吸收、融合,互为影响,逐渐形成既有共同特征又有民族特色的丰富多彩的中国民间舞蹈,并日益发展提高。
  霸王鞭舞蹈渗透着白族的历史变迁、宗教活动、民族习俗和文化娱乐,具有古朴幽默、典雅刚健、欢快明朗、清新活泼的诸多特点,反映了白族人民勤劳勇敢、纯朴善良、团结进取的精神。它是白族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千百年来白族人民智慧的结晶。古今一脉承传的白族民间舞蹈,衔渊源、蕴历史、挽沿革、经衍变、历沧桑,而根基弥壮,不愧为白族传统文化的瑰宝。
  参考文献:
  [ 1] 大理白族自治州文化局编.白族民间舞蹈 [ 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
  [ 2]刘金吾.中国西南少数民族舞蹈文化 [ 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6.
  [ 3]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卷 [ 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9.
  作者简介:周黔玲,女,本科,湖南女子学院艺术表演系教师,主要研究方向:舞蹈教育和舞蹈编导。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针对高职“2 1”学制下的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研究其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原则。以实践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条件和教学效果为一级指标,对其进行二级指标细分,探讨了该专业实践教学质量的评价体系构建。  关键词:高职;报关与国际货运;实践教学;质量评价  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实践性强,现今大部分高职院校对此专业采取“2 1”学制(1年时间为毕业实践阶段)[1],可见高职院校对实践教学的
摘 要: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交通的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越来越大,广东省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逐年增加,少数干部经不住“糖衣炮弹”的攻击,贪污、受贿、玩忽职守等腐败案件时有发生,交通工程建设领域已成为腐败易发、高发、频发的重灾区之一,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如何有效地防范交通工程建设领域腐败问题,确保工程建设实现“资金安全、工程优质、干部优秀”的目标,成为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结合自身工作实际,笔者
摘 要:死气沉沉的课堂压得我喘不过气来,如何让学生闹起来和让课堂火起来?小组合作·知识竞赛实现了把课堂还给学生的目的,从而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学习,提高了课堂效果。  关键词:小组合作;知识竞赛;有效课堂  一、死气沉沉的课堂压得我喘不过气——我是擂主  开学伊始,带着满腔的热情,使出了浑身的解数,走遍大半个年级,战斗了几十节课,可结果却惊人的相似:教师精神抖擞,学生昏昏欲睡;老师声嘶力竭,学
摘要:现在的初中历史课愈来愈不好上,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教师不能因为诸多原因而忽略了我们的课堂。教师可以在备课和上课上多花点功夫,相信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笔者结合《甲午中日战争》一课,谈一谈在历史课中利用“起承转合”四部曲策略。  关键词:初中历史;《甲午中日战争》;起承转合;激趣;吸引  近来听到很多同行感慨,“历史课越来越难教了,学校不重视,不许我们布置课外作业,那会争夺语数外等大科的时间;
摘 要: 历史是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历史学是研究这一过程的科学。因此,历史教材呈现的内容与学生的认知世界相隔甚远,如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世界史等,学生缺乏一定的生活体验,常常觉得历史课枯燥无味。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自主化的学习方式,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创新性为基础,体验认识历史的过程,无疑成为一股新鲜血液。我们老师如果能充分发挥学生生动活泼的天性,将历史课堂教学与研究性学习进行有机整合,一定
摘 要:本文以“园林工程”课程为例,研究探索项目驱动法在高等职业技术院校专业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结果显示项目驱动法是人才培养模式转型下一种对教学效果有显著提高的、有重要意义的教学方法,是创新教育改革可行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项目驱动法;“园林工程”;教学改革  一、项目驱动法概述  项目驱动法,指在教学过程中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基础,以课程教学目标和内容相结合而精心设计的项目任务作为发挥平台,
摘要:范例教学模式中精选典型范例组成课题展开教学,通过范例性地阐明“个”、范例性地阐明“类”、范例性地掌握规律和范畴、范例性地获得关于世界经验和生活经验四个阶段的教学,高效地完成教学目的,使学生获得多方面的发展。  关键词:范例教学模式;地理教学;阶段  范例教学模式即依据范例教学论的主要思想,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与教学对象及人由个别到一般、具体到抽象的认知规律,选择个别各种基本知识和概念汇聚、融合
课题项目:本文系江苏省职教学会立项课题“生本理念下创新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实践研究”[项目编号:201306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摘要:将德育活动化,就是让学生在活动中进行感知、体验、学习、提高,通过勤读好书、善写文章、乐于表演、体育锻炼、志愿服务等活动进行生本德育理念渗透,让学生在活动实践中内化道德认识,并在活动实践中外化道德行为。  关键词:学生活动;生本德育理念;团委工作  德育是学校教育
我奢望自己能说出瓦尔登湖之美的万分之一。    ——题记  有一个人,太寂寞了;有一片湖,太寂寞了;有一本书,太寂寞了。寂寞得让我的心都震颤起来,忍不住要为他们说几句话,希望一些有缘人能走近他们,喜爱他们。  那个人,叫亨利·戴维·梭罗。  那片湖,叫瓦尔登湖。  那本书,也叫《瓦尔登湖》。  那个人,完全可以过一种普通的或激进的生活,但他却选择了寂寞——一种甜蜜的寂寞。  梭罗1817年生于美国
摘要:小学生美术作品的画面有时候会给人一种“未完成”的遗憾感,这主要是因为画面背景的空缺。解决这个问题其实很简单,只要注意添加的星星或其他小装饰的疏密、大小排列关系以及色彩关系就可以了,同时不会影响孩子们的大胆创作。  关键词:创新;背景;画面;色彩  经过近三年的小学美术教学,我发现很多孩子在绘画过程中,缺乏对画面背景的刻画。多数情况下,孩子们会把老师要求的主体对象描绘得生动细致。但是,这样的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