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处

来源 :思维与智慧·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yanxiyanx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喜欢热闹,但更喜欢独处。
  这样说其实也不对,不该把二者对立或者分裂开,有时候谁又能分得清楚热闹和孤独呢?自己所在的环境越热闹,内心的感觉可能越孤独,而躺在床榻上,一个人,一本小册子,静静地读,也会读出人世的热闹。这两种情境经常在我的生活中出现,区别在于前者有冲突分割,后者则令人轻松,自在自由。
  一个作家说,最好的文学是混沌的,让人分不清楚。最好的生活是不是也应该这样?刻意地去分析哪里闹,哪里静,闹和静哪个更好,会更难洒脱逍遥吧。
  然而此时,只想说说独处的好话。
  我从来没有见过时时生活在热闹中的人,但我认识不少时常在追求和梦想热闹的人——当然,这种追求和梦想常有落空时。虽然我们都是“社会人”,一走出门便走进“熟人关系”中,可是身边的人都在忙都在拼搏的时候,总有人没时间来理睬你,总有人会把你暂时忘掉,何况你也需要休息、需要等待、需要缓冲、需要养精蓄锐,甚至需要一个人躲到房间里哭,这时候只能自己一个人跟自己相处。孤独降临,考验也随之到来。
  说起来有些奇怪,有的人能在人群中、在热闹中如鱼得水,可是独处时,他竟不能轻松自在地面对自己,感到心里、房间里比闹市还嘈杂,自己成为自己最大的障碍和困难,结果如芒在背,如坐针毡,只好再逃出去,抓一个熟人凑一凑,想办法消磨掉剩下的时光,强打精神,而又疲惫不堪,终于可以回去睡一觉了事。
  如果说热闹是一种考验,独处又何尝不是呢?
  某个人认为热闹是有人缘,是做人上的成功,意味着抓住了攀升的“扶手”,他越一心向往热闹的生活,就越讨厌甚至害怕独处。他宁可被社会关系绑架了,也不愿回到生命的密室里对自己坦诚相待,摊开人生的皱褶,让秘密和苦闷跑出来:反思会让一个人一览无余,这是很多人难以接受的。一味热闹可能真是一种逃避,一种精致而隐蔽的逃避,反而更让自己面容模糊,更容易失去自我。“社会生活的坏处深藏不露,消遣、闲聊和其他与人交往的乐趣掩藏着巨大的,通常是难以弥补的祸害。”这种说法有些道理,但并不是要我们老死不相往来,而是提醒我们在交往和独处间实现平衡,进出自如。不能的话,选择独处则更好些,因为危害和消耗都最低,一个善良的人常常会选择独处,原因也在这里。
  健全的人能够跟他人正常交往,问题在于他人绝不像孙悟空那样可以用自己的毛发变出来,他人不是替身,不是奴仆,虽有交集,但更多的是平行。要跟上值得交往的人,除让自己成长外,还要学会迁就和忍受别人;如果忍无可忍,就出现“他人即是地狱”的说法。所以我不太相信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真的会如鱼得水(自己是鱼,别人也是鱼,不争水就算好了),交往一定会有冲突和矛盾,不比独处容易。独处产生诗歌,群聚产生故事,而故事的精彩好看正是冲突要强,解决矛盾要难。独处难,走向人群更难。当你想跟200个以上的人和谐相处时,试试就知道了。
  因而有人说,独处是最简单也最自然的事;是不是最必要,则要看各自的体验和理解了。我很早发现自己只能先去做那些最简单最自然的事,这样我在别人眼里就成为喜欢独处和我行我素的人,我也逐渐离开了那些只想凑热闹的人,一些良师益友也可能因此错过。遗憾吗?我不想为此顾虑重重,少了迁就和忍受,我终于能够跟自己达成美妙的和谐,自己对自己真实、友善和坦诚,不讨厌自己,不割裂自己,不害怕自己。生活走向简单自然,置身在世界的角落里自会轻松容易。我对美敏感起来,借助纯粹透明的光线,看得更多更深,所谓宁静致远;人在热闹狂欢时最容易忽略细节,那些可爱的细节被当做“鸡毛蒜皮”遗弃了,而有趣的生活何尝不是细节丰富的生活?
  那么,独处会让人变得琐碎和婆婆妈妈吗?其实,琐碎和婆婆妈妈的人恰恰是对自己犹疑不决的人,自我失去的越多,越容易破碎,而独处正是要在瞎折腾和相互掣肘时保住一个完整完全的自我。独处使人自由,也让人靠近信仰,能够独处的人因此浑然一体,牢不可破。
  流于热闹、难以独处的人可能最无趣,因为他一味迁就和忍受别人,从而变得平庸苍白或者复杂斑驳,缺乏独立和独创,似一块僵硬的木板只等着别人来刻画。热闹太久,彼此都会感到单调乏味,因为在人群里做好好先生最保险,做到棱角分明最困难。热闹是近距离的,不能带着刺,而人云亦云随大流能有多少乐趣?
  一个馒头在蒸前需要独处发酵,独处发酵得越好,蒸熟后就越有弹性、越圆满、越甘美,独处的考验即发酵,会带来自身的转变。
  让一个孩子独自待着,他相信是一种惩罚,因为惩罚者拿走了他的尊严和心。只要尊严和心还在,你就很难用独处来惩罚一个人,他反而会在独处中越来越本真,越来越有力量。
  独处开始的时候也许很难,坚持和调整到最后,自己跟自己相处的状态就会自然起来,因自然而更有活力,考验变成了回馈。有哲人言:鞋子合脚时,你终于忘了鞋子,这样的鞋子也不会让你受伤。
  花园里花团锦簇、姹紫嫣红,独处不是突出自己的一点红,而是在存在中献出自己,在这个喧嚣紧张的世界里,忘我和隐去自己也是贡献。我喜欢这种话:“没有‘自己’的作家,不是作家。仅有‘自己’的作家,不是一个好作家。有‘自己’,又怀着‘他人’的作家,是大作家。”这说的是作家,也可以用到做人和生活里,用到交往和独处上。
  (编辑 花咖)
其他文献
自古以来,我国许多名人志士都撰有或励志或律己的对联。这些有趣的自勉联,不仅对他们起过激励、警策作用,对我们亦颇有教益。  北宋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张载,年轻时为了激励自己下苦功读书,在自家房门的柱子上,写下这样一联:  夜眠人静后;  早起鸟啼先。  此联是说自己读书要读到深夜人们睡熟后他才去睡觉,而早晨起床则要在鸟鸣之前。苍天不负苦心人。正是由于张载如此苦读,所以他掌握了丰富的知识,终于成为北宋
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论纲张奎良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这一历史性的决策对哲学的改革和发展也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哲学的出路和社会主义理论的出路一样,在于实现中国特色化,创立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本文详尽地探讨了这一命题得以成立...
当同伴们贪恋花间的蝴蝶,或是向主人谄媚讨小鱼吃时,这只猫儿却像往常一样凝视镜中的自己,旋即情不自禁地在画板上勾勒出清晰的轮廓:健硕的身躯,威严的面庞,令它无限神往的额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的科学,它适应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需要而产生,又随着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的发展而发展。无产阶级解放运动是国际性和民族性的统一,作为这种运动理论表
生活中的事件可分为两种情况,确定事件和不确定事件.有关事件问题近年来在中考中的考查内容主要是事件的分类及确定随机事件可能性的大小,现列举几例分析如下,供同学们参考.
清初对儒家的批判分为两个方面:从学术上,批判宋代以来的理学,提倡经验主义的朴学;从政治上,批判秦以降日益严酷的君主专制独裁,主张恢复周代的封建制度。这种批判是中国现代学术和
最困难的事情就是认识自己。你相信吗?一只小猫根据镜子中的自己,竟然画出了一只老虎!显然,小猫心中的自己与现实中的大不相同。画反映的就是小猫的心理,看得出来,它过于自大
人生最美时,莫过于与一本书缠绵。与人缠绵,太腻歪,若激情不再,缠绵不下去。与俗物缠绵,容易被人说成是玩物丧志,格调不高雅。与山河缠绵,不管是身体上还是时间上,都有些照应
好多是非,是闲到自己不知道该干什么而招惹出来的。人在自在的时候,就容易给自己找点不自在。人是贱骨头,心闲了,就会搁不下自己。  其实还是寂寞在作祟。人在忙碌的时候,活得更容易靠近自己,而寂寞的时候更容易靠近欲望。前者是想去逃开逃不开的东西,后者是想去够够不着的东西。前者想活得舒服一点,后者想活得刺激一点。  前者的理智在原地,后者的情欲在远方。  越自在,心旌越动荡。所以,一个人最危險的时候,不是
中国传统政治哲学研讨会简介金田(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100875)由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与北京市哲学会中国哲学专业委员会联合召开的“中国传统政治哲学研讨会”于1998年4月25日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约30人与会。会前,会议筹备处先将周桂钿教授的“中国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