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

来源 :大众DV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wer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品:《回家》
  时长:17分钟
  类型:故事片
  出品:中央戏剧学院 电影电视系
  


  
  吧主说话:
  可能由于是戏剧学院学生作品,在一年级的作品中就呈现很强烈的舞台形式感。尽管时间不长,却有浓浓的温馨在里面。
  
  内容简介:
  大年三十,江南小城,婚姻失败的女儿回到娘家,引发了三口之家的一场矛盾冲突。短片试图借由普通的生活片断和朴素内敛的情感交锋展示生活的本真,讲述一个爱与原谅的故事。
  
  导演阐述:
  我们的身边每天都在发生着不同的故事于生活间。“家庭”中波澜不惊的很多故事无疑是最为熟悉也是最被忽略的,这些故事深深地触动着我。它们简单而显真实,它们质朴而愈有代表性。简单只是表象,就像秩序缓缓的海平面下总有涌动着的或明媚或阴霾。人们总是因为爱而在不经意间互相伤害却又出于爱而悄悄弥补着,这些“伤害”和“弥补”中都弥漫着浓得化不开的情感,这一点正是这些故事、这些生活最为动人的本质。
  我希望借由这一切,能让我的人物在画面中缓缓绽放,真实而优雅,透过这些影像我们还能听到他们暗藏的绽放的声音,它们是我们熟悉的,也是我们所忽略的。然而,它们一直在延续,因为它们是我们生活的某个确实的部分,回避不了又完全能够面对。
  
  作者存档:
  朱敏江,1979年生人,出生于江南水乡江阴市的一个小镇。
  1998年由江苏省江阴高级中学升入南京师范大学音乐系,主修声乐和二胡。
  2002年7月回到江阴高级中学从事音乐教育工作。
  2003年1月辞职,此后,在家闭门半年疯狂看片和阅读与影视相关的书籍,同时自学文化课,9月参加高考补习班。
  2004年考入中央戏剧学院电影电视系,学习编导专业。
  
  看吧笔记:
  
  创作要从切身感受出发
  
  吧主:看这部影片的第一印象就是影片的形式感特别强,这种感觉从三个主要人物的出场就已经开始了。
  倪骏:对,这部作品的创作是在这个同学大一寒假时完成的——也就是在这个学生刚学了半年视听语言课程之后制作出来的。
  影片讲述的有关背叛长辈意愿的情节,这些都可能和作者自身的成长有关,而他本身关注这方面的题材也有自身的原因。
  首先朱敏江的经历和普通同学略有不同。他本身已经大学毕业,之后又当过一段老师,是放弃学校的公职而进入我们学校学习影视,这本身可能存在他和自己长辈之间的一种冲突在里面,所以在自己入学考试的时候朱敏江就已经关注这方面的问题了。在招生考试的时候他就曾经讲述了一个有关下一辈与上一辈之间冲突的故事,也说明这是他一直关注的东西。
  这正是我们对学生的要求:要求学生所呈现的作品一定是要有自己深切感受的、感受最深,甚至可能是伤害过他的。
  
  从舞台上学习对非职业演员的调配
  吧主:演员为整部影片增色了不少,表演上很质朴,没有做作的痕迹。
  倪骏:影片值得注意的一点就是全部采用非职业的演员。其中的女儿的扮演者是朱敏江的姐姐,而老父亲的扮演者则是他们租用的拍摄场地的房东。几个人都没有学过表演,但表演都是可圈可点的。
  我们在教授导演课程的时候还很注意舞台导演这一部分的学习,这对于一个导演控制演员的能力来说还是非常有效的,包括对集体创作精神的培养也很有效。这也是我们中戏的电影电视系和其他学院不一样的地方。
  在影片中我们能够看到导演对演员情感的调配很合适。这一点也是比较让我吃惊的,因为当时他们只学过半年的表导演基础课,能做成这样是非常不容易,说明导演很会控制自己的演员。
  
  方言表达增加真实感
  吧主:这几部片子都有很鲜明的地方特色,这应该也是在拍摄之前就设想好的。
  顾峥:同学们拍片子的时候比较爱让人物用方言表达,这样会让语言在质感上加强。另外,方言表达在表演上也会容易一点,使人物表达更为真实。
  吧主:在影片中我们还是看到了很多感人的镜头,这些有情节的镜头也赋予自己的意识。
  倪骏:作为一年级的作业,这部影片还是不错的,在画面呈现上有时甚至会有一些惊艳的镜头,但是正是由于这样偶尔出现的画面过于突出,影响了整部影片流畅性的表达。比如开始三个人的对峙;最后三个人的和好;甚至影片中途母女二人的擦身而过的镜头。
  顾峥:对,这确实是影片中的一个问题,但这在作品中也形成了很感人的情节。比如影片结尾电灯泡忽然憋了,怀孕的女儿正要爬上椅子把电灯泡换上,这个时候,一直处于对峙状态的母亲走过来对她说:“你怀着孕呢,做什么啊。”于是母亲爬上凳子,而女儿和父亲就扶着凳子,这时候窗外的爆竹声响起。一家三口呈现出一种特别温馨的场景。
  
  导演要“心狠手辣”
  吧主:这个镜头确实是很温馨的,而您觉得这部影片拍摄中遇到的最大的问题是什么?
  倪骏:可能一个新导演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对于自己所拍摄的镜头难以取舍。比如影片中姐姐和母亲择菜冷战的部分。现在画面上剪辑得比较碎,一会近一会远的。这就是导演在拍摄的时候拍了很多东西,而在最终成片的时候却舍不得丢掉了。
  还有很多东西还是做得太白了,比如里面演冲泡茶叶,到最后大家和解了,茶叶一下子冲散了。画面感都太直白了,做得比较矫情,和该片想要表达的氛围不太一样。这些在最后剪辑的时候就可以舍弃。
  吧主:就是说导演在剪辑一部影片的时候,面对大量的素材一定要懂得学会放弃,对于干扰剧情的镜头和情节,该出手时就出手。
其他文献
前2节课,跑跑停停,总算囫囵吞枣把DV有关的基本问题过滤了一遍。从这期开始,我们就需要认真“各个击破”了。  影片拍好了,可以直接放在DV带上保存,以后就用DV机回放,但是对于家庭用户来说,这样使用的还是比较少。另外,也可以采集到计算机里,编辑后回录到DV带上,也可以采集到计算机里,直接把DVAVI文件刻到CDR上去保存,还也可以压缩成MPG,刻成VCD或者SVCD,DVD保存。不过这一切的一切,
期刊
家住天坛边儿上,可很少去天坛。什么人才去天坛?老人、外地人、外国人,我不属于他们中的任何一类,所以,我不去凑热闹。  可是老爸老妈去,而且常去,他们有公园的年票,公园好像我们家后院似的。老爸老妈回来后经常和我们讲述天坛公园里的新鲜人新鲜事,还撺掇我们去看。“不去。”每次我都很坚决,“等我60岁的时候再去。”  有一次,禁不住老妈劝,终于和她进了一次天坛。老妈说,你带上你的DV吧!  当我走进天坛的
期刊
我们对“现实”的理解被各种知识和词语密不透风的包围着,常常使我们无法从容不迫或者理直气壮的去指证“现实”的位置,这导致我们不断的去寻找介入“现实”的力量,并相信有某种方法使我们能够获取“现实”的“葵花宝典”,它被转化为一种对技术的情感向往。  当我们手持摄像机镜头在“现实”的“皮肤”上不断挪动、停顿,期待打开能够获得进入“现实”的大门时,我们与“现实”已经无法互相指证,也不存在通过镜头会产生异样的
期刊
自打有了电影,就有了“电影语言”。  常常听到这样的评价:这部片子不错,有点吕克·贝松的味道。或者又说,谁谁拍的纪录片很有阿巴斯的风格。  咱们的国画大师齐白石老先生多少年前就说过:“学我者生,似我者死。”说得够狠。学习研究一定要有,要是模仿谁,做临摹作业尚可,真正想拍点儿什么,还得用自己的语言说话。  在这一点上,我们的农民兄弟做得似乎更纯粹。  实施“村民自治影像计划”的吴文光发给10位农民每
期刊
不管你是想叫他,还是她,北京话一概用“丫”或者“丫挺的”来概括,这并不是什么好词,比如你骂人家“瞧你丫这操行”,特别难听。“丫挺的”到底什么意思?据说是老年间北京人用来侮辱人的一种下流词汇,大概意思就是“你是宫里头小丫头生的私生子”,是令人很难接受的词,但现在不挑这个理了,人们都习惯接受了这个词,动不动就“你丫挺的”,开玩笑也这样儿。比如,以前骂人“操行”是最难听的,可现在老师每年在学生的《学期手
期刊
2005年9月22日,我看到《南方周末》第26版的时候一个题目为《谁想用影像记录村民自治》的报道。深深地吸引着我,是真的吗?看过几遍后,我心里冒出了问号,真的有这天大的好事?入选的村民能得到项目的前期培训、制作设备和经费。这辈子没有摸过一天电脑的我第一次走进了网吧,请服务员帮我登陆“中国村民自治影像计划网站”因为我是看不懂网站那些蛇一样弯曲的英文。我请求服务员帮我反复几遍看完网站的应征条件和要求,
期刊
《厚街》里人被砍得头破血流又到医院缝针的场面真实得令我头皮缩紧发麻,撼人程度超过了很多精彩的暴力影片里斥巨资导演的场面。  虽然片子本身是拍一群背井离乡,艰难生存的农民打工者,但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一些小插曲和装饰音,才把那种鲜活的生活质感表现得有滋有味。  比如,厚街的女人没钱去医院生孩子就在家让接生婆接生,生了就挂在称菜称肉的脏兮兮的秤盘上称,看有多重。爹娘流露出得子的喜悦,也不嫌轻也不嫌重,知
期刊
爱上了不该爱的    老婆说我不该爱上它,这是自从她发现我爱得有些痴迷时,她才开始不停地唠叨的。  她说她如今很后悔,她说她早知道这样——仿佛她要立马去药铺买后悔药吃似的。  早知道会怎么样?我心里明白,那就是2005年的6月份,死活也不让我买DV机。  其实说起来,我喜欢上DV, 已经有些年头了。那还是在上世纪的90年代初期就爱上它了。那时还不懂什么是DV,只知道有一种新颖的东西叫摄像机,不仅扛
期刊
《老舍之死》很好,拍得也很成功,再现了历史的情况,引发了人们的思考。我觉得,纪录片存在的意义,在于它是记忆、思考历史与现实生活的有效手段,比如,这部片子、《寻找林昭的灵魂》、《太石村》等等。  纪录片存在的意义,在于它是记忆、思考历史与现实生活的有效手段。  虽说“任何历史都是当代史”,身在当下的人难以还原其真实面貌,但对历史的叙述与记忆,当以真实为上帝,以尽可能地接近真实为最根本的追求。《老舍之
期刊
★(2005年11月6日)  村民作者前天结束工作坊,昨天都全部离开北京回家了。昨天晚上开始到今天已经有王伟、张焕财和贾之坦来电话报平安到家,都说DV摄像机已经安全挂在脖子上了。  村民作者工作坊最后一晚放映的是《淹没》,两个半小时没有解说没有音乐的纪录片,出乎意料地,村民作者没有任何表示看不下去的意思,都全神贯注,而且看完之后还讨论两个多小时,最后11点多是硬性中断让大家回宾馆。讨论是抢着说话,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