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与美味,全靠“吃货”造

来源 :求学·理科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lghq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到食品科学与工程这个专业,相信很多人都会把重点放在“食品”二字上,认为我们学的就是如何把食物做得更好吃之类的知识。其实我一开始也是这么认为的,觉得这个专业一定很好玩,远离“烧脑”与枯燥,整日与美食为伍,想想都觉得自己赚到了。那时候天真的我,怎么都想不到自己会走上食品科研這条路……
  专业学习,千滋百味
  这个专业虽然与各类食品联系紧密,但是它的重心在于“科学”与“工程”。大一、大二两年,我们学习了食品化学等一系列与化学有关的基础课,让我一度以为自己学的是化学专业;我们不仅要学线性代数和概率论,还要学工程制图和机械工程基础,又让我以为自己走错教室,到了机械学院……两年下来,美食没见到几回,实验报告倒是写了一摞又一摞。
  不过到了大三和大四,专业课就比较有“吃货风”了,比如说食品的质量检测、新型食品的开发及改良等课程,让我们学习如何为人们提供安全、营养、美味的食品。印象中最有意思的课就是营养学了,比医学专业里的营养学课程更有趣。其实生活中的很多食品都有你意想不到的妙用,比如吃魔芋(蒟蒻)有助于减肥,吃香菇有助于补钙等。实际上,身体不健康主要是由不良的生活方式所导致的,与食品本身关系不大。如果大家都明白了这点,就不会对某些所谓的“垃圾食品”产生偏见和误会了。
  实验室里也能大吃特吃?
  在我们的实验室里,时常有有趣的事情发生。这就不得不提到食品感官评价这门实验课了,名字听起来“高大上”,上课的“福利”当然也是不少,第一次是品尝可乐,下一次是品尝饼干,再下一次是品尝肉制品……
  还记得有一次,小伙伴们在食品化学实验课上用电烤炉烤紫薯来吃——谁说实验室里不能吃东西的?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实验室就是个例外。
  尽管学习的任务很重,但是每一节实验课我们都不会落下。还记得第一次上新型食品开发的实验课,因为要准备的配料有很多,工艺很复杂,所以我们从下午一直忙到了晚上。在团队的精心操作之下,看着配料一步步变成实验成品,我们都觉得特别高兴。记得那天,很多同学都穿着白大褂在实验中心的门口拍了纪念照。从那一刻起,我就觉得那些熬夜看资料的日子,都是值得的。我第一次体会到了这个专业与众不同之处,即使我对于这个专业的贡献微不足道,我依然为自己感到骄傲。
  “吃货”也要变艺术家
  我的导师多次教导我们:“做食品也是一门艺术。”有时候我觉得自己不仅要成为食品领域的一个专业研究者,更要成为一个艺术家。食品中包含了营养,也包含了文化,在我看来,最具艺术感和生活气息的研究工作,非食品研究工作莫属。我希望自己能够一直坚持下去,为中国人做健康安全的良心食品。
  对于食品安全问题,公众往往谈之色变,但新的食工人们正在不懈努力。我知道自己现在学习到的知识还不足以面对未来的挑战,我所处的位置还不足以让我看到食品研究更大的可能性,因此我决定扎根于此,为更精细、更尖端的未来食品而学习和成长。哪怕我们每一个人所做的事情都很小,但希望我们的坚持能让公众对食品的态度有所改观。
  凭人的良心,做好的食品,我为自己是一名食工人而感到骄傲。
其他文献
在一家售卖卤菜的摊点前,我看见一位顾客准备付钱时,老板指了指旁边敞开的大铁盒,微笑著提醒道:“把钱放那里吧,自己找零,谢谢合作。”  顾客便自己动手,在里面翻了一会儿,找了零钱。  接下来,好几位顾客都是这样操作,老板自己基本上不接触钞票。  “老兄,你这样做,是怕钞票携带细菌或者病毒吧?”没人时,我笑笑道。  “是啊,你看,我一个人经营这摊点,得自己切卤菜;若再接触钞票,会把细菌或者病毒传到卤菜
期刊
自从高考考小说阅读,如何在这一块拿到高分就成了很多人关注的焦点。仔细研读近三年的全国高考语文真题,我感觉学生的日常小说阅读学习和高考的内容有着不少的错位。如果能够有所矫正,那小说阅读冲刺高分应该不是梦想。  1.小说到底考什么  小说是叙事文学,那么,叙事就应该是我们阅读小说和考查小说阅读的最重要的内容。回顾我们的小说阅读训练,更多的是在所叙的事的理解与分析上打转转。而我们的高考命题,是不是像我们
期刊
前记:一颗神石经历多少年风吹雨打,吸收多少日月精华,才能蹦出来一只美猴王?但是我们地质人可不管这个神话故事中的问题,为了采集岩石样本,我们什么事情都做得出来,“盘它”!  初探学院路29号  提到我所就读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以下简称“地大”),大多数人会问我你们学校是不是教挖矿的?朋友,你搞错了,我们读的不是中国挖矿大学啊。还有的人会问我,贵校和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是一家吗?且听我细细道来,其
期刊
六年前,我从西安火车站走出来,第一眼看到的便是古香古色的景致:灰色的砖瓦,延绵到远方的城墙,它们仿佛在静静诉说着这个城市千年的故事。如果不是火车站喧闹的人群和拥挤的车辆向我展示西安的繁华,我肯定以为自己穿越了。  坐上公交车,一路畅通,我们很快就到了吴家坟站。一下车,映入我眼帘的是“陕西师范大学”六个大字,笔力雄厚,古朴大气,据说这六个大字是从鲁迅先生手稿里摘录出来的。  走进陕西师范大学(以下简
期刊
1898年,湖广总督张之洞为实现富国利农的宏愿,创办了湖北农务学堂,这就是华中农业大学(以下简称“华农”)的前身。其后的一百二十余年中,华农虽六易校名,但“凡民俊秀皆入学,天下大利必归农”的耕读传统和家国情怀始终在它的血液中流淌着,这是生生不息、代代相传的华农之本与华农之魂!  华农三宝,淬炼人生  华农有“三宝”——早操、听力、环湖跑。可千万别被吓到哦,“三宝”虽然看起来是“懒癌患者”的噩梦,但
期刊
某天看《银魂》的时候,我偶然看到这样一句评论:“如果说《海贼王》教会我们要怀抱梦想活下去,那《银魂》就是告诉我们在梦想破碎之后如何活。”如评论所言,我们的人生需要去冲,哪怕遍体鳞伤,也要用加倍的努力生活下去。  如梦初醒,定下目标  回想我的高中生活,略为夸张地讲,确实是梦想破碎之后,我才向现实迈出重要的一步。  高一开学,我没有抓紧时间调整好状态去适应新的学习,虽付出努力却没什么成效,于是在接二
期刊
“功夫可以练,经验和学识可以积累。所以,无论是有所欠缺还是走在前头,都没什么可卑微或得意的。我们最忌讳的是内心浮躁,双眼被短暂的光明或黑暗蒙蔽。谩骂和鼓励都是动力,我们该拥有的只是平静和坚持罢了。”  这是我抄在高三记事本第一页上的一段话,来自一位民谣歌手。  “所以表不忘初心,而必果本愿也”  下午四点钟,我坐在窗前读《马雁诗集》,女诗人马雁曾就读于北大中文系古典文献学专业,才华横溢,读书勤勉。
期刊
暨南大学——课前“摇一摇”  在暨南大学的公共课开始前,整个教室的同学都在疯狂地摇着手机,这可不是在抽奖,而是在签到。  这个考勤方式依托于学校内部的移动办公协调系统——“暨南微校”,是在微信摇一摇功能的基础上开发制作的。到场的同学只需要用手机打开“暨南微校”,再摇一摇即可签到,极大地缩减了点名时间,甚至在上课之前就可以完成签到,不耽误上课时间。这种考勤方式在课程进行到一半和结束时,还会各进行一次
期刊
工学农学,傻傻分不清楚  作为一名风景园林专业的大四老学姐,我今天要在这里给同学们解答一个问题:风景园林专业到底属于工学还是农学?  一般来说,风景园林专业的定位和学校的类别有很大的关系,比如,农林类院校一般会把风景园林专业划分到农学范畴,而建筑类院校则会将其归属为工学;专业定位不同,学习方向也有较大的区别,如前者多为植物学方向,后者多为规划设计、景观建筑设计方向。现在你懂了吧?  “不想学画画的
期刊
行走在福州大学(以下简称“福大”)里,感觉2018年的校庆活动才刚办完不久,我还能瞧见未被摘去的欢庆条幅。穿过南门的绿荫小道,远远就能看到新建成的宏晖体育馆,这是校友资助修建的,现代主义设计风格的外形使它像个得意的少年,张扬得恰到好处;沿着北环路向教学区走去,看到“素拓”(学生活动中心)旁边也要破土动工了,准备盖一栋多功能音乐厅;最近科技园那边好像又有不少科研机构入驻,福大变得更有学术氛围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