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珍贵文献——读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来源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dx200901a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 毛泽东同志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是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珍贵文献。它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总结“五四”以来我国革命文艺运动的经验,从四十年代初革命根据地的实际情况出发,着重阐明了我国革命文艺运动的一些根本方向问题,从而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这篇讲话,把当时革命根据地的文艺运动和全中国的文艺运动推进到一个光辉的新阶段,并且对国际左翼文艺运动产生一定的影响。《讲话》的问世,标志着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直到今天,《讲话》的基本观点,《讲语》的主要精神,仍然是我党制定文艺政策的理论基础。在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历史时期,从马克思主义
其他文献
任何理论研究都不能离开一定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婚姻家庭理论的研究也不例外。问题在于用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作指导呢,还是用错误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作指导,这是关系到我们的研究能否概括出一种符合实际情况的科学理论的大问题。
<正> 五四运动促进了广东新文化运动的发展,为马克思列宁主义在广东广泛传播开辟了道路,为广东共产党组织的成立作了思想上和组织上的准备。 1920年暑假,广东青年谭平山、谭植棠和陈公博在北京大学毕业后回到广州。10月20日,他们创办了《广东群报》。其宗旨是:“(一)不谈现在无聊政治,专为宣传新文化的机关。(二)不受任何政党援助,保持自动出版物的精神”。目的是:“主张改造
<正> 纵观西方哲学史,我们发现:同一个哲学名词,在不同的哲学家手中,其用法和涵义常常不尽棺同,有时甚至是大相径庭的。而这些差异,却又不是随意的,而是有规律的。研究这些哲学名词概念在哲学史上的发展演变,揭示这种演变的联系和规律,是把哲学史研究引向一个更深层次的任务。我们只有准确地弄清哲学家们所使用的名词概念的涵义,才能把握不同哲学观点之间的真正分歧,也才能正确地评判历史上哲学家对哲学问题的解决的功绩和局限性,从而在一个侧面揭示哲学发展的历史。也只有这样,才能使哲学之作为哲学的特有品格显示出来
<正> 广东以实行“特殊政策,灵活措施”以及“改革开放综合试验区”的地位和条件,近十年来,逐步走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路子。市场经济运动的中枢是价格运动,价格改革是改革成败的关键。抓住价格改革这个环节,是广东省理论探索和实践试验的突破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