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信息科技力补消防管理之短板

来源 :信息化建设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anjian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公安部孟建柱部长在消防局视察
  工作时曾深刻指出:要加强和创新社会消防管理,着力预防和遏制重特大火灾事故。然而,社会消防管理创新不是凭空臆想就能完成的,而是要贴近当前社会消防管理的实际,全面观察了解,找准消防管理的薄弱环节和症结所在。而通过信息化建设应用和数字化管理的全覆盖、全应用,提高社会管理的科学化水平,是创新社会消防管理的有效手段。
  散远小场所正在成为社会火灾防控的短板
  当前,各地在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的管理上重兵布防,效果明显,但非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特别是城乡结合部、社区、农村集镇的各类小作坊、出租房、小旅馆、门店及广大普通住宅等“散远小”场所却淡化甚至远离出消防部门的视线。而事实上这些场所低端产业聚集、火灾荷载较大、隐患总量大、火灾发生几率高。以浙江省为例,2011年上半年共发生火灾1232起,其中,发生在住宅、宿舍和厂房场所的火灾共765起,比例达62.1%;发生在农村和集镇的火灾共658起,比例达到53.4%%,其中人员伤亡的比例更是触目惊心。
  可见,“散远小”场所正在成为社会火灾防控的短板。根据《建设设计防火规范》要求,一定规模的高层建筑、各类大型娱乐场、宾馆、厂房等场所都安装了传统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这对于减少火灾损失,降低人员伤亡,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是,农村集镇各类农村小作坊、出租房、小旅馆、门店及广大普通住宅等散、远、小场所,《建设设计防火规范》则没有强制性要求,因此并没有普及自动报警设施,一旦发生火灾,极易延误逃生和救援的最佳时机。
  一种自主研发的智能火灾预警系统,为“散远小”场所提供解决方案,进而创新消防管理与服务模式。
  火灾报警系统的研究和应用现状
  随着通信技术应用的迅速发展,市场对火灾报警器的需求不断增长,目前,各类建筑主要使用的是智能型总线制分布式计算机系统的火灾报警系统,该类报警系统主要由触发装置、火灾报警装置、火灾警报装置及计算机等组成,其特点是所有的探测器均并联到总线上,虽然在系统安装方面比过去方便,但是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以下几方面的不足:一是设备采购价格高,一套设备采购需要几十万以上;二是其安装成本高,约占设备成本的33%~70%;三是施工周期长,需要大量的人力进行线路的铺设和安装;四是专业性强,系统的安装调试和日常的运行维护需要进行专业的培训;五是可靠性不高,在中心控制单元故障的情况下,无法实现联动报警。
  目前,德国、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投入大量人力、财力对无线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进行研究,国内在无线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方面尚无能够满足高灵敏度烟感自动报警、群组联动、安装方便、价格低廉、无需布线等特点的成熟产品。
  系统架构与火警信息处理程序
  智能火灾预警系统按照安装简便、实用性强、可靠性高、成本低廉的原则进行设计,主要由火灾烟雾探测器、无线传感器、智能报警电话、报警处理平台等部分组成。
  如图1所示为智能火灾预警系统的火警信息处理程序,可分为火灾检测、确认和预警三个步骤。
  (1)火灾检测:当火灾发生时,火灾烟雾探测器向智能报警电话发送火灾信号(技术指标:<1秒)。接收报警信息后系统在本地发出报警声音(技术指标:>110分贝),同时,智能报警电话中的自动拨号程序向报警处理平台发送火灾信息,报警处理平台识别信息后,向发生火灾的单位的消防管理员(或巡逻员)发送火灾语音信息,(技术指标:<5秒)。
  (2)火灾确认:消防管理员(或巡逻员)确认火灾后,再向报警处理平台发送确认火灾报警信号(拨打特服号码),进行二次确认。
  (3)火灾预警:火灾确认后,报警系统自动将火灾信息分为两路同时送达至该群组内的其它智能报警电话以及辖区消防队指挥中心。并向群组内的智能报警电话接到报警信息后,发出110分贝以上的报警声音,实现在第一时间提醒火灾现场临近房间的人员极早撤离和辖区消防队迅速出动的目的(技术指标:<10秒)。
  由于该报警系统只针对报警处理平台发出的报警信号做出反应,所以并不影响其正常通话功能。在整个火灾发生过程中,除了二次确认需要人工参与外,报警系统的一切程序均自动完成,自动控制的总耗时在16秒内,大大减少了中间环节且避免了不必要的人为反应时间。此外报警处理平台能够自动记录火灾的报警信息,以及电话的拨打情况,便于事后调查取证。
  系统测试与数据分析
  (一)测试过程
  为检验智能火灾预警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我们的测试环境是包括十个房间的办公场所,分别安装10条固定电话线路和智能火灾预警系统,进行循环测试。测试分两个阶段进行。
  2011年2月23日-5月10日,按照每天进行10次测试(每次随机抽取一套智能火灾预警系统)的方式,共计测试500次,总的准确率为99.2%。测试的前三周发现4个报警错误数据(分别为:群组电话未绑定造成群组电话无法预警;话机处于通话状态造成无法接收报警信息;电话的电源开关闭合造成无法接收报警信息;烟感指向两个电话地址造成两台电话同时抢线报警),组织系统升级后,未出现错误数据。
  测试中主要对如下数据进行记录:
  (1)开始时间:使用烟雾对烟感进行模拟报警的时间。
  (2)报警时间:电话机接收到烟感的报警信号,开始把报警信号发送到信息平台的时间。
  (3)发送时间:电话机成功发送报警信号到信息平台的时间。
  (4)响应时间:组内所有电话接到信息平台报警信号,开始响铃报警的时间。
  (5)反应时间:发生火灾到群组内所有智能电话发出火灾报警的总时间。
  (6)二次确认时间:消防管理员(或巡逻员)接到信息平台打来的报警电话,进行二次确认后,再拨打信息平台特服号的时间。
  在第一轮测试基础上,增加了消防管理员对火灾的二次确认功能,2011年5月11日至30日之间,按照前述方法测试了140次,准确率为100%。由于引入了“二次确认”功能,故另行增加了“确认时间”的概念。
  (二)测试数据分析
  分析两轮测试数据,可以有如下结论:
  (1)在第一轮测试基础上,经过系统完善和升级,第二次测试的准确率达到了100%,说明系统运行趋于稳定;
  (2)测试环境处于较为理想化的状态,消防管理员(或巡逻员)就近进行二次确认,因此上述测试数据较小,这只能说明系统本身占用时间较短,在具体应用中,在合理可靠的巡查机制保证下,可以尽可能的接近测试的理想状态;
  (3)从第二轮测试数据看,牺牲了10秒左右的时间用于二次确认,可以切实杜绝误报的产生;
  (4)从整体性能来看,智能火灾预警系统设计合理,无线传输准确、联动报警响应迅速,信息反馈及时有效,报警信息处理平台运行可靠稳定,各种统计数据都达到了技术指标,是高灵敏度烟感自动报警、群组联动、安装方便、价格低廉的无线报警系统。
  经过约半年的长期运行测试,该系统运行可靠,具有安装便捷、可靠性高、实用性强、对建筑物表面的破坏性小、适应性强等优点,融合了独立型烟感报警器和联网型烟感报警系统的优点,既能实现发生火警时各个报警器的互动又具备了安装简单,投资小,免维护的特点,农村小作坊、出租房、小旅馆、门店等各类散远小场所和居民住宅均可安装,并可根据具体情况对二次确认功能进行定制。
  管理模式与应用前景探讨
  以此系统的推广部署为基础,将管理与服务结合起来,如图2所示,我们从四方面创新社会消防管理模式,培育散远小场所的消防自治自救能力。
  一是借助行业推手,完善消防标准。针对散远小场所的实际情况,出台契合实际的火灾报警、消防控制室、物业等消防标准化管理规定,为消防执法提供最可靠的依据。
  二是整合社会力量,健全监管体系。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整合保安、巡防、社区民警等力量,推行保消合一、巡消一体化工作模式,建立“网格化”火灾隐患排查整治工作机制,扩大社会消防监管的覆盖面。
  三是发动群众力量,强化自救能力。利用火灾预警系统开展模拟演练,提高散远小场所人员的逃生能力、火灾自控自救能力。
  四是组织开展“零火灾村镇”、“零火灾社区”创建活动,实行农村消防安全户户联防和城乡社区消防工作区域联防制度,将消防工作打造成全民工程。
  作为社会消防管理创新的一种新模式,该系统在浙江省杭州市的部分小企业应用中,发挥了以下作用:
  一是坚持以人为本,最大限度减少灾害损失。一旦发生火情,该系统能在火灾发生的第一时间实现预报警,通知邻近房间人员撤离火场,同时发送火灾信息至辖区消防队,能有利于消防部队快速出击、准确定位火灾发生地点,“救早、救小、救准”,能有效减少人民群众财产损失和群死群伤火灾事故的发生。
  二是科学记录火场信息,提高火调工作的效能。自动记录在远程服务器的报警点信息,有利于后期快速准确的实施火灾调查,便于准确的还原火灾现场起火和蔓延过程,从而辅助判断火灾原因,为火灾调查提供严谨的科学依据。
  (作者单位:浙江省消防总队信通处)
  
  火灾自动报警装置的欠缺,导致散远小场所成为火灾伤亡的高发区域,呼唤着一种在整合火灾检测、报警、通信等成熟技术的基础上孕育而生的低成本、高功能的火灾自动预警系统。
其他文献
基于线性二层规划的全局最优解可在其约束域的极点上达到这一性质,利用约束域顶点的相邻极点产生割平面,设计了一种求解上层带约束的线性二层规划的割平面法,并给出了算例。
根据“和谐号”动力机车用冷却塔的振动信号特点,设计了振动测试平台;利用LabVIEW软件编程实现了上位机软件,可以实时显示振动信号;利用经验模态分解方法对振动信号进行重构滤波
为解决开放环境下智能终端无法提供有效保护用户隐私及通信实体之间的信任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可信级度量的stTLM智能终端安全模型。该模型基于一种轻量级可信级度量机制,通过
研究了具有双正弦双激励的参数调制杜芬系统的混沌动力学行为。运用直接微扰法构造了一级方程的通解,该通解的有界性条件包含了Melnikov混沌判据。数值模拟表明系统可由倍周
采用定量研究方法,利用2001—2010年有关面板数据,建立计量经济学模型,分析长株潭城市圈广播电视产业、新闻出版产业、动漫产业、休闲娱乐产业四大核心文化产业对湖南省区域经济
针对汽车被盗追回困难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全球移动通信技术(G S M)和全球定位系统(GPS)技术的汽车被盗追踪定位系统。该追踪系统的设计方案中,先利用GPS技术获取被盗车辆的地理位置等信息,再利用GSM技术将这些位置信息等发送给服务器和用户手机。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跟踪效果较好,且性能稳定,可以推广使用。
开关磁阻电机存在较大的转矩脉动,为了更好地抑制开关磁阻电机转矩脉动,采用离散滑模变结构控制方法,建立了该方法的数学模型,设计了离散滑模变结构控制器,对电机的转矩和转速进行
国务院推进“三网融合”的新政终于出台。尽管并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终点,但融合列车终于被推上实施的轨道。
摘要:设计了基于交流伺服驱动和Modbus通信协议的数控排钻PLC控制系统。采用一体化PC机作上位机,利用VB编程的人机界面实现基于Modbus协议的PLC通信,完成交流伺服电机的精确定位
研究Markov链的一种随机时间替换,这种替换有别于通常的Markov过程理论中的随机时间替换。通常的Markov过程的随机时间替换,是通过Markov过程的可加泛函来实现的。而现在,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