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外固定器治疗严重胫骨骨折103例

来源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ghuaz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观察骨外固定器治疗严重胫骨骨折的疗效。方法:对2003年10月至2008年1月收治的103例胫骨骨折患者应用骨外固定器治疗。结果:患者随访证实均取得良好愈合。结论:骨外固定器治疗胫骨骨折,特别是对于开放骨折伴有骨缺损的病人,在一期外固定器固定术中,使骨缺损的两断端互相接触,对骨折行短缩对位,约2周后,利用外固定器的调节装置行骨延长术。此方法在创面处理的同时,一期完成了骨折的治疗和骨缺损的修复,最大限度地恢复了患肢功能。
  【关键词】外固定器;胫骨骨折
  【中图分类号】R274.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09)10-0056-01
  
  由于胫骨中下段血供的特殊性,胫前软组织薄弱,治疗困难,常引起伤口感染、骨折不愈合或骨髓炎。特别是严重开放性伴骨缺损胫骨骨折。我院2003年10月~2008年1月采用骨外固定器治疗严重胫骨骨折103例,获得满意效果。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共103例,其中男81例,女22例;年龄21~64岁,平均42.5岁。胫骨上段骨折65例(其中2例为近骺端骨折),中段骨折25例,下段骨折13例(其中1例为近骺端骨折)。103例中62例为开放性骨折,其余为闭合性。交通伤73例,机械损伤21例,其他9例。新鲜骨折89例,陈旧骨折14例。受伤至手术时间3 h~4周。应用外固定器:13例T形外固定器,90例纵形外固定器。
  1.2治疗方法采用硬膜外麻醉或局麻。开放骨折予彻底清创,皮肤缺损者采用局部皮瓣转移。将粉碎的骨片尽量复位。先手法牵引骨折复位,在伤口外选择穿针平面,于骨折远近两端(距骨折线4~5 cm左右)选择进针点,胫骨骨折在小腿前外侧进针,此部位肌层较厚,局部抗感染能力强。钻孔应在骨干中轴,T形外固定器横臂钻孔点应在骨干轴线的垂直线上,这样应力可在骨骼上均匀分开。进针时注意避开重要神经、血管,尽量将针置于不影响患者术后患肢活动的部位。于进针部位以尖刀做1 cm皮肤切口,用血管钳钝性分离软组织直达骨面,插入带套针的外套管,选择胫骨前后缘连线的中点,拔出内套针,敲击外套管,使其固定在骨皮质上,延外套管方向用电钻钻至对侧并穿过骨皮质,拧入固定螺钉,使其穿过对侧骨皮质2~3 mm,套上外固定器。手法或器械整复,透视下复位满意后旋紧固定器各关节使骨折固定,外固定器应距皮肤2 cm左右为宜,针入口处敷料包扎。
  
  2结果
  
  本组均达到临床愈合。25例针道出现少量分泌物,但无明显感染征。65例伤口Ⅰ期愈合。5例创面行局部皮瓣转移,其中8例发生创面感染,经大剂量抗生素静滴,局部再次清创、游离植皮,创面愈合。术后摄X线片复查,骨折处显示骨痂形成最短时间2个月,最长3个月。解剖复位86例,功能复位15例,不良复位2例,此2例后经小切口探查,清除骨断端嵌插组织,满意复位后仍以外固定器固定。患者卧床时间为4~10 d,平均6 d。外固定器拆除时间:70~127 d,平均93.5 d。术后3 d可在床上进行功能锻炼,7 d后可扶拐下床行走,有利于骨折愈合和肢体功能恢复,1个月后,功能基本正常。
  
  3讨论
  
  骨外固定器治疗骨折符合外固定的原则:①外固定器由4枚螺钉固定骨干,可选择安全通路贯穿骨干一侧软组织,胫骨骨性标志清晰,在该骨上定位、钻孔等操作安全简单,不易损伤血管、神经等,适合肢体解剖形态。②由于具有可伸缩的固定杆,加上灵活的万向调节轴,外固定器可完全避开创面,利于同期扩创、护理或二次手术的切口入路,给临床治疗带来方便。③外固定器机械力学性能稳定、可靠,其轴向强度平均达原骨强度的87.7%,弯曲和扭转强度分别为64%及78%。④外固定器体积小、重量轻(2 kg左右),且为单侧固定,又不需固定膝踝关节不妨碍肢体活动,患者可早期负重锻炼,加快患肢功能恢复,减少骨折的并发症,减少了护理量,而且无明显不适感。特别是对于开放骨折伴有骨缺损的病人,在一期外固定器固定术中,使骨缺损的两断端互相接触,对骨折行短缩对位,约2周后,利用外固定器的调节装置行骨延长术。此方法在创面处理的同时,一期完成了骨折的治疗和骨缺损的修复,最大限度地恢复了患肢功能。既能进行有效的固定,又有利于伤口处理及治疗,又能减轻进一步操作,最大限度地减少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发生,本组病例发生创面感染8例,感染率8.4%,无1例并发骨髓炎或因感染而截肢。潘志军等报道一组病例,外固定组感染率12.77%,与本组病例相似。而石膏外固定或骨牵引组感染率30.77%,内固定组29.87%,均明显高于外固定组。骨外固定器手术操作创伤小,固定针远离骨折断端,不影响骨折部位血运,对骨折处干扰小,对骨干局部血运无影响,故有利于骨折的愈合。不易造成关节功能障碍及患肢肌肉萎缩。开放性骨折及软组织损伤严重的闭合性骨折,可减少术后感染的机会,有利于处理软组织损伤。根据Wolff定律,骨折达到初期愈合后需增加骨断端负荷,机械应力刺激是促进骨愈合和提高愈合质量的必要条件。因此,在初期骨痂形成后(伤后8~10周),可调整固定杆的位置和松紧,去除外固定器的加压杆转为弹性固定,以便产生纵轴方向的压力,减少遮挡效应,促进骨折愈合。患者可早期负重锻炼,通过加压装置可使骨折断端紧密接触、提高固定强度,同时,由于其连杆结构可调节的特点,避免了内固定造成的偏心受力和应力遮挡效应,使骨折断端能获得静止的坚强固定及动态外固定而有利于骨折的愈合。
  (收稿日期:2009.02.24)
其他文献
[摘要]:手足口病是以手掌、脚掌、口腔黏膜上发生水疱为特征的一种常见的病毒性传染病,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包括肠道病毒71型(EV71)和A组柯萨奇病毒(CoxA)、埃可病毒(Echo)的某些血清型。其中以CoxA16及EV71型最为常见。本病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易在夏秋季流行。该病在我市呈小流行趋势的2007年3月-2008年7月部分月份我科共收治,63例手足口病患儿,经精心的临床观察和护理,取
期刊
[摘要]:将全方位管理模式(OEC)应用于护理管理中,确定护理管理目标,明确护理服务宗旨,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的组织结构,健全护理质量考核评价标准。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可以进一步规范护理服务行为。提高护理质量,同时提高了护理管理工作水平。  [关键词]:OEC管理模式;护理管理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517(2009)15-0155-02
期刊
[摘要]目的:建立咽炎片中没食子酸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怯,以AichromBond色谱柱为分离柱,乙腈-0.05%磷酸(1:99)为流动相,273nm为检测波长,柱温为室温。结果:没食子酸在(0.5~50.0)μg范围内,峰面积与其浓度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3),平均回收率为102.9%,RSD为0.28%(n=5)。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作为该制剂含量测定
期刊
【摘要】目的:总结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表现,并研究了其病原菌分布和临床抗生素耐药性状况,为治疗及降低新生儿败血症病死率提供依据。方法:对收治的21例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检查及药敏试验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新生儿败血症临床表现无特异性,以体温异常、黄疸、精神萎靡等为主。21例血标本中分离出21株病原菌,其中革兰氏阳性菌15株,药敏试验发现大多数菌株对青霉素和氨苄西林耐药,对头孢菌素类也有不同
期刊
【摘要】目的:了解吉林省餐饮业食物中毒发生原因及规律,为建立、健全预警机制,有效控制和减少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按时间、地区、季节、场所、致病因素项目对中毒资料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2005~2008年共上报餐饮业食物中毒案件75起,发病2 050人,死亡6人。工地食堂、农村家庭中毒人数18人,分别死亡2人、4人,占死亡人数的33.33%、66.67%。夏、秋季中毒构成较大,分别占3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雷尼替丁与麦滋林-S颗粒合用对大鼠胃溃疡的影响。方法:采用乙酸灼烧法制备大鼠胃溃疡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雷尼替丁组及雷尼替丁与麦滋林-S颗粒合用组。造模3天后,连续给药7天,处死大鼠,考察各组大鼠胃溃疡面积的变化及给药组的溃疡抑制率。运用One-way ANOVA进行组间多重比较。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雷尼替丁组及复合给药组均使溃疡面积显著缩小(P<0.01),溃疡抑制率分别为76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大脑表浅肿瘤的CT MRI表现并探讨其影像诊断特征。材料和方法:收集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经病理证实的大脑表浅肿瘤80例,行CT、MRI检查。结果:少枝胶质瘤47例,间变性少枝胶质瘤10例,节细胞胶质瘤15例,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瘤5例,多形黄色细胞瘤3例。结论:脑浅表肿瘤存在影像特征,CT及MRI对其诊断有一定的价值。  【关键词】少枝胶质细胞瘤;节细胞肿瘤;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干扰素治疗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年来收治的64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将患者分为2组,比较2组的疗效差异。结果:采用a-2b干扰素的治疗组的HbsAg阴转率、HbeAg阴转率、HBV-DNA阴转率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偏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无明显差异性。治疗组32例患者,应用干扰素后,发热25例,占78.13%,流感样,症状17例,占53.13%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新诊断糖尿病患者血浆内皮素-1(ET-1)和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的水平的变化与胰岛素的关系。方法:实验分治疗组(47例)和对照组(31例),治疗组采用胰岛素强化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优降糖类降糖药,检测血浆内ET-1和Ang-Ⅱ的含量变化。结果:ET-1和Ang-Ⅱ的含量治疗后比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各项指标治疗后均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P<0.05)。结论: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我中心体检的250例乙型肝炎患者的乙肝五项检验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我中心于2007年到2009年2月在我中心体检的乙型肝炎病人中的临床检验结果。结果:本组250例乙型肝炎患者中, 都显示有不同指标阳性,其中HBsAg阳性率最高,为94.9%,30岁年龄组更容易患乙肝。结论:乙肝五项是乙型肝炎治疗依据的重要指标。  【关键词】乙型肝炎;生化检验;乙肝五项  【中图分类号】R512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