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都市女性主义电影给奋进中的中国乃至世界影坛带来了一阵清风,其多元化的视角,蕴含情感与人性的尺度的把握,对都市女性快节奏生活的塑造定位,必然在“她世纪”突破啁啾自哀的樊笼,在破茧的喜悦与救赎之路上向前迈进。
【关键词】女性主义 电影理论 电影 都市女性
【DOI】10.3969/j:issn.1002-6916.2010.19.001
进入21世纪,“她世纪”(herstory)逐渐成为一种流行譬喻与大众传播导向。《圣经》中的预言由于蛇的引诱“男人”与“女人”被逐出天堂从此踏上救赎之路的悠悠归路,逐渐重回都市人们的视野里的“原罪”,象征着人类的贪欲与自负。女性视野下的电影文化产业,正欣欣向荣地成为一种众多学者研究的显学与视域。让·鲍德里亚在《消费社会》中曾经质疑身体是否是女性所属的抑或是带有商品属性的,女性所属实实在在成为了“被凝视的对象”,一件“消费品”。甚嚣尘上的“妖魔化”女性的大众传播内容,低俗化倾向都给都市女性的心灵笼上了一层阴霾,或者浑然不觉地沉迷其中。都市女性的救赎之路由此走向另一个归宿。随着涟漪式展开的西方女权运动,以女性为主导的西方电影也蓬勃发展:从默片时代的《摩登时代》,到19世纪四五十年代的“赫本热”,到20世纪中期的浮夸而性感的“爆米花女神”到60年代呈现井喷式的“女权主义电影”,最后是如今形形色色的表现都市女性原生态的电影。女性电影呈现一个走下“圣坛”逐渐世俗化的趋势。在“男权中心主义”的重压与“女性破茧成蝶”的啁啾自哀式的自怜下,女性主义电影究竟会走向何处?
一、中外女性主义电影理论的嬗变
欧美女性主义电影理论分为三个时期:一,方法论形成时期(1972~1975)。这一时期体现了英美女性主义电影研究上的差异:美国学派是社会学派,较为主观;而英国学派吸取了弗洛伊德、拉康、罗兰·巴特的影响,较注重方法论,希望从客观的理论角度探讨女性主体的构建。二,理论发展时期(1975-1985)。这一时期英国重量级的女性电影理论家劳拉·莫尔薇发表了论文《视觉快感与叙事电影》,运用典型好莱坞叙事电影来解释观众的窥探欲与自恋情结。三,反省与转型时期(1985至今)。这一时期女性主义电影学者开始质疑精神分析学的限制和两性性别理论的问题,来自社会科学的(GENDER)一词取代了性(SEX)的讨论,开始辐射到种族、肤色、阶级、年龄、性别等更为宽泛的社会学理论的方向。为1970年代女性主义理论奠定基础的波伏娃在《第二性》中认为女性走向独立有其历史必然性,这似乎正契合了弗吉尼亚·伍尔夫“有一间自己的屋子并且要有自己的支票本”的说法。在繁芜杂陈的女性主义电影批评中,“女性形象的颠覆”与“凝视理论”显得尤为突出:前者反映了男权中心主义对女性边缘化的历史态度,后者体现在父权意识形态体系中,女性沦落成为了男性欲望的能指。贝蒂·弗里丹的具有女权运动里程碑意义的《女性的奥秘》(《The Feminine Mystique》)曾指出:女性的奥秘告诉人们,女人的最高价值和唯一使命就是他们自身特征的完善。这充分而深刻地揭示了居住于美国郊区中产阶级已婚妇女所面临的空虚、无助、歇斯底里等负面情绪的原因,某种程度上为以后的好莱坞的反映美国白人中产阶级女性电影提供了理论依据。劳拉·穆尔维的《恋物与好奇》将“恋物”与弗洛伊德、马克思的理论作出了理性的疏离,指出:女性主义电影理论认为,女性性征这一最显然的支撑依赖于某种恋物经济,本身就是商品的大众电影,能够在作为奇观的商品与作为银幕奇观的女性形象之间架起一座桥梁。
西方经典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经历了一个先“破”后“立”的阶段,而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从20世纪80年代发轫,经历了先“立”后“破”的阶段。究英原因,在于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引进的西方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在我国传播开来以后,中国女性文学批评才从构建妇女文学世界进入到以质疑、批评的目光审视整个文学世界的阶段。作为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分支的女性主义电影理论,其在中国本土的发展脉络又会是怎样的呢?女性主义学者戴锦华在其论文《不可见的女性:当代中国电影中女性与女性的电影》中,从社会与文化的层面分析了女性形象产生的历史根源。通过“电影中的女性”指涉了新中国解放后高度政治象征化的电影女性,分析了“盖亚式”的贤妻良母,即母亲/地母产生的时代背景,并且通过新时代“拨乱反正”运动重新确立了女性形象的复位,回顾了“第四代”的历史清算与文化寻根历程,而“第五代”正是借助历史与文化的巡礼,成功地成为了世界影坛的座上客,而“女性的电影”分析了三类典型的女性导演,指出了其历史性的发展方向。杨远婴在《女性主义与中国女性电影》的“上篇”中分析了声势浩大的西方女权主义运动中渗透的父权意识,把女性文学的发展过程划分为“女性”、“女权”、“女人”三个阶段,依据方法论的差别将女权批评划分为不同的种类;与此相对应的是中国女权理论的疏离还处于襁褓阶段,分析了中国艺术史中的女性典型,分析了“天使”与“妖女”的基本范型,对比了古代与当代妇女在社会革命中浮沉隐现的焦灼。在“下篇”中分析了封建时代女性人格意识的最初萌芽,集中展现了女性电影的发展:王苹,董克娜在与男性意识形态相抗衡中寻找自我,自我意识的觉醒使主题与叙事的当代性融合为一体,学院派女导演的崛起突破了旧的框架,为庞大的妇女阶层展示了广阔的精神视野,以黄蜀芹为特例分析了影片《人·鬼·情》。从理论发展的嬗变来看,中国女性主义电影话语拥有三个主要的理论资源:新启蒙主义,西方女性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受“解放,自由,平等”口号的影响,女性的电影话语是指向权利机制以内还是一个没有压迫的乌托邦,这终究是个开放性的话题。
二、都市女性主义电影评述
在西方经典好莱坞女性形象演变历程中,都市女性幻化成形形色色的符号:维多利亚时代是以玛丽·璧克馥为代表的清纯女,1930年代的经济大萧条时期银幕充斥着不真实的吃得好、穿得靓的好莱坞封面女郎,1940年代受二战的影响, “女性电影”和“黑色电影”塑造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女性形象,1950年代诞生了像奥黛丽·赫本和梦露这样冰火两重天的明星,而1960年代受激进思潮的影响,美国本土女性形象反而很平淡,而欧洲大导演如费里尼、戈达尔、伯格曼等却表现了女性复杂的多面性。莫利·哈斯克勾勒了好莱坞经典女性形象的历史变化图并且指出:从维多利亚少女到“爆米花”维纳斯,女性形象从“天使”堕落为“妖妇”,女性形象走下了神坛。 在发达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消费主义与商品拜物教已经俨然成为一种主流,作为表现都市女性的娱乐、生活、工作等的电影文化,其中的精髓已经渗入其中并且与文化产业(culture industw)合谋,形成影响力强大的思潮。“商品化普遍深入文化的事实已经是无可质疑的,与商品化有关的题材成为当代艺术的重要主题。”随着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后福特时代”的到来,消费趋向占据了主导地位,使美国的中产阶级勤俭持家的理念受到了颠覆,转而走向炫耀性奢侈型消费。凡勃伦在《有闲阶级论》中剖析了“有钱有闲阶级”对占有奢侈品的历史经济因素,指出了可追溯于原始社会这类消费有高贵和光荣的成分。作为人类思想领域前沿的电影领域,进入上世纪末以后,表现都市与女性的电影层出不穷,令人眼花缭乱。其中具有典型代表性的有好莱坞影片《穿普拉达的魔鬼》、《欲望都市1,2》、《一个购物狂的自白》、电视剧《绝望的主妇》等。女性主义者揭露媒体中女性气质的文化定义是误区,认为媒体中的女性往往表征着性角色的模式化。面对充斥在生活中的“物质至上主义”:拜金主义、购物狂、月光族、卡奴等等,都市女性在走下神坛的同时受着“景观社会”与“消费社会”的双重制约与禁锢,精神层面也僵直与物化了。由于电影《穿普拉达的魔鬼》隐射了美国时尚教主anna wintour的生活细节与时尚品位,暗合了普通人觊觎名人与富人生活的猎奇心:片中的安妮·海瑟薇,从一个对时尚一无所知的普通大学毕业生,到后来“成鱼翻身”并最终赢得上司挑剔的目光的赞许和斩获男友的心的时尚女孩,女性“被看”的目光政治学与“菲勒斯中心主义”在好莱坞强势推广下得到了实践与证明。《一个购物狂的自白》令人印象深刻的场景是以女主角Rebecca为代表的都市白领女性,每逢限时促销的店门打开的时候,蜂拥而至鱼贯而入甚至为了抢一双名牌鞋不惜大打出手。电影《欲望都市1,2》在美国上映时盛况空前,女主角萨拉·杰西卡·帕克引领了纽约时尚风潮,成为了上映时最大的热门。美剧《绝望的主妇》(Desperate housewives)反映了美国中产阶级白人女性的郊区主妇生活,剖析了她们奢华生活下不为常人所知的窘境与挫败感。林鹤先生曾经指出了肥皂剧(美剧)的三个常见特征,指出身为女性最难逃避的应该包括“由文化教养建构的女性意识”。
中国的都市女性主义电影伊始,是随着20世纪末改革开放的大潮涟漪式展开的。女性主义学者戴锦华在《阶级·性别·社会修辞》中阐述了“全球化,市场化”进程给中国的女性主义电影叙事披上了一层物质化商品化的袈裟,转型时期的中国挣脱了“历史的惰性”,从而使阶层与性别意识开始凸显,都市女性电影在新时期有了解构与重构的必要。对于沉湎和习惯于快节奏生活的都市女性而言,文化工业(电影产业)是作为大众欺骗的启蒙,因为启蒙使世界被彻底祛魅,自然变成了客体。当代中国有一批新生代导演指导了反映都市女性主义的影片,其中,成功地由文艺片女导演转型为商业片女导演的徐静蕾就是其中的代表她被评论员评价为“在自己导演的电影里是一个知性女性,而在别人导演的电影里是一个女性真善美的象征。”在2010年上映的《杜拉拉升职记》中导演徐静蕾还原了一个在事业上力争上游,爱情上独立自主的都市新新白领女性。由于主打时尚牌,时尚与电影产业本来就是一对孪生兄妹,还原以女性意识的彰显,电影《杜拉拉升职记》在广大年轻人中受热捧的同时取得了不俗的票房成绩。专家指出消费心理来源于在任何情况下的不断的欲求,而一组数字指出:随着社会分层的加剧,白领队伍的庞大,起支撑其生活方式的奢侈品、房产、汽车等的消费呈现一种节节攀高的态势。“最漫长的革命”的实践者的女性,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的进步与深化,必然走上幸福的新台阶。
都市女性主义电影给奋进中的中国乃至世界影坛带来了一阵清风,其多元化的视角,蕴含情感与人性的尺度的把握,对都市女性快节奏生活的塑造定位,必然在“她世纪”突破啁啾自哀的樊笼,在破茧的喜悦与救赎之路上向前迈进。欧美的女性主义电影更多地与“商品化浪潮”和“回归女性本体”相联系,展现出时代性、女权主义、先锋性等特点。而回顾中国女性主义电影发展的这几十年,其漫长的自我探索,开放的先锋意识,温情的人文关怀,令人瞩目的“新人视野”,都显示出与世界接轨的势头和自觉的女性意识。女性的价值与意义都凝刻在了导演们犀利的视野中,祝愿他们创造出更多更好的女性主义电影!
【关键词】女性主义 电影理论 电影 都市女性
【DOI】10.3969/j:issn.1002-6916.2010.19.001
进入21世纪,“她世纪”(herstory)逐渐成为一种流行譬喻与大众传播导向。《圣经》中的预言由于蛇的引诱“男人”与“女人”被逐出天堂从此踏上救赎之路的悠悠归路,逐渐重回都市人们的视野里的“原罪”,象征着人类的贪欲与自负。女性视野下的电影文化产业,正欣欣向荣地成为一种众多学者研究的显学与视域。让·鲍德里亚在《消费社会》中曾经质疑身体是否是女性所属的抑或是带有商品属性的,女性所属实实在在成为了“被凝视的对象”,一件“消费品”。甚嚣尘上的“妖魔化”女性的大众传播内容,低俗化倾向都给都市女性的心灵笼上了一层阴霾,或者浑然不觉地沉迷其中。都市女性的救赎之路由此走向另一个归宿。随着涟漪式展开的西方女权运动,以女性为主导的西方电影也蓬勃发展:从默片时代的《摩登时代》,到19世纪四五十年代的“赫本热”,到20世纪中期的浮夸而性感的“爆米花女神”到60年代呈现井喷式的“女权主义电影”,最后是如今形形色色的表现都市女性原生态的电影。女性电影呈现一个走下“圣坛”逐渐世俗化的趋势。在“男权中心主义”的重压与“女性破茧成蝶”的啁啾自哀式的自怜下,女性主义电影究竟会走向何处?
一、中外女性主义电影理论的嬗变
欧美女性主义电影理论分为三个时期:一,方法论形成时期(1972~1975)。这一时期体现了英美女性主义电影研究上的差异:美国学派是社会学派,较为主观;而英国学派吸取了弗洛伊德、拉康、罗兰·巴特的影响,较注重方法论,希望从客观的理论角度探讨女性主体的构建。二,理论发展时期(1975-1985)。这一时期英国重量级的女性电影理论家劳拉·莫尔薇发表了论文《视觉快感与叙事电影》,运用典型好莱坞叙事电影来解释观众的窥探欲与自恋情结。三,反省与转型时期(1985至今)。这一时期女性主义电影学者开始质疑精神分析学的限制和两性性别理论的问题,来自社会科学的(GENDER)一词取代了性(SEX)的讨论,开始辐射到种族、肤色、阶级、年龄、性别等更为宽泛的社会学理论的方向。为1970年代女性主义理论奠定基础的波伏娃在《第二性》中认为女性走向独立有其历史必然性,这似乎正契合了弗吉尼亚·伍尔夫“有一间自己的屋子并且要有自己的支票本”的说法。在繁芜杂陈的女性主义电影批评中,“女性形象的颠覆”与“凝视理论”显得尤为突出:前者反映了男权中心主义对女性边缘化的历史态度,后者体现在父权意识形态体系中,女性沦落成为了男性欲望的能指。贝蒂·弗里丹的具有女权运动里程碑意义的《女性的奥秘》(《The Feminine Mystique》)曾指出:女性的奥秘告诉人们,女人的最高价值和唯一使命就是他们自身特征的完善。这充分而深刻地揭示了居住于美国郊区中产阶级已婚妇女所面临的空虚、无助、歇斯底里等负面情绪的原因,某种程度上为以后的好莱坞的反映美国白人中产阶级女性电影提供了理论依据。劳拉·穆尔维的《恋物与好奇》将“恋物”与弗洛伊德、马克思的理论作出了理性的疏离,指出:女性主义电影理论认为,女性性征这一最显然的支撑依赖于某种恋物经济,本身就是商品的大众电影,能够在作为奇观的商品与作为银幕奇观的女性形象之间架起一座桥梁。
西方经典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经历了一个先“破”后“立”的阶段,而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从20世纪80年代发轫,经历了先“立”后“破”的阶段。究英原因,在于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引进的西方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在我国传播开来以后,中国女性文学批评才从构建妇女文学世界进入到以质疑、批评的目光审视整个文学世界的阶段。作为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分支的女性主义电影理论,其在中国本土的发展脉络又会是怎样的呢?女性主义学者戴锦华在其论文《不可见的女性:当代中国电影中女性与女性的电影》中,从社会与文化的层面分析了女性形象产生的历史根源。通过“电影中的女性”指涉了新中国解放后高度政治象征化的电影女性,分析了“盖亚式”的贤妻良母,即母亲/地母产生的时代背景,并且通过新时代“拨乱反正”运动重新确立了女性形象的复位,回顾了“第四代”的历史清算与文化寻根历程,而“第五代”正是借助历史与文化的巡礼,成功地成为了世界影坛的座上客,而“女性的电影”分析了三类典型的女性导演,指出了其历史性的发展方向。杨远婴在《女性主义与中国女性电影》的“上篇”中分析了声势浩大的西方女权主义运动中渗透的父权意识,把女性文学的发展过程划分为“女性”、“女权”、“女人”三个阶段,依据方法论的差别将女权批评划分为不同的种类;与此相对应的是中国女权理论的疏离还处于襁褓阶段,分析了中国艺术史中的女性典型,分析了“天使”与“妖女”的基本范型,对比了古代与当代妇女在社会革命中浮沉隐现的焦灼。在“下篇”中分析了封建时代女性人格意识的最初萌芽,集中展现了女性电影的发展:王苹,董克娜在与男性意识形态相抗衡中寻找自我,自我意识的觉醒使主题与叙事的当代性融合为一体,学院派女导演的崛起突破了旧的框架,为庞大的妇女阶层展示了广阔的精神视野,以黄蜀芹为特例分析了影片《人·鬼·情》。从理论发展的嬗变来看,中国女性主义电影话语拥有三个主要的理论资源:新启蒙主义,西方女性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受“解放,自由,平等”口号的影响,女性的电影话语是指向权利机制以内还是一个没有压迫的乌托邦,这终究是个开放性的话题。
二、都市女性主义电影评述
在西方经典好莱坞女性形象演变历程中,都市女性幻化成形形色色的符号:维多利亚时代是以玛丽·璧克馥为代表的清纯女,1930年代的经济大萧条时期银幕充斥着不真实的吃得好、穿得靓的好莱坞封面女郎,1940年代受二战的影响, “女性电影”和“黑色电影”塑造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女性形象,1950年代诞生了像奥黛丽·赫本和梦露这样冰火两重天的明星,而1960年代受激进思潮的影响,美国本土女性形象反而很平淡,而欧洲大导演如费里尼、戈达尔、伯格曼等却表现了女性复杂的多面性。莫利·哈斯克勾勒了好莱坞经典女性形象的历史变化图并且指出:从维多利亚少女到“爆米花”维纳斯,女性形象从“天使”堕落为“妖妇”,女性形象走下了神坛。 在发达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消费主义与商品拜物教已经俨然成为一种主流,作为表现都市女性的娱乐、生活、工作等的电影文化,其中的精髓已经渗入其中并且与文化产业(culture industw)合谋,形成影响力强大的思潮。“商品化普遍深入文化的事实已经是无可质疑的,与商品化有关的题材成为当代艺术的重要主题。”随着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后福特时代”的到来,消费趋向占据了主导地位,使美国的中产阶级勤俭持家的理念受到了颠覆,转而走向炫耀性奢侈型消费。凡勃伦在《有闲阶级论》中剖析了“有钱有闲阶级”对占有奢侈品的历史经济因素,指出了可追溯于原始社会这类消费有高贵和光荣的成分。作为人类思想领域前沿的电影领域,进入上世纪末以后,表现都市与女性的电影层出不穷,令人眼花缭乱。其中具有典型代表性的有好莱坞影片《穿普拉达的魔鬼》、《欲望都市1,2》、《一个购物狂的自白》、电视剧《绝望的主妇》等。女性主义者揭露媒体中女性气质的文化定义是误区,认为媒体中的女性往往表征着性角色的模式化。面对充斥在生活中的“物质至上主义”:拜金主义、购物狂、月光族、卡奴等等,都市女性在走下神坛的同时受着“景观社会”与“消费社会”的双重制约与禁锢,精神层面也僵直与物化了。由于电影《穿普拉达的魔鬼》隐射了美国时尚教主anna wintour的生活细节与时尚品位,暗合了普通人觊觎名人与富人生活的猎奇心:片中的安妮·海瑟薇,从一个对时尚一无所知的普通大学毕业生,到后来“成鱼翻身”并最终赢得上司挑剔的目光的赞许和斩获男友的心的时尚女孩,女性“被看”的目光政治学与“菲勒斯中心主义”在好莱坞强势推广下得到了实践与证明。《一个购物狂的自白》令人印象深刻的场景是以女主角Rebecca为代表的都市白领女性,每逢限时促销的店门打开的时候,蜂拥而至鱼贯而入甚至为了抢一双名牌鞋不惜大打出手。电影《欲望都市1,2》在美国上映时盛况空前,女主角萨拉·杰西卡·帕克引领了纽约时尚风潮,成为了上映时最大的热门。美剧《绝望的主妇》(Desperate housewives)反映了美国中产阶级白人女性的郊区主妇生活,剖析了她们奢华生活下不为常人所知的窘境与挫败感。林鹤先生曾经指出了肥皂剧(美剧)的三个常见特征,指出身为女性最难逃避的应该包括“由文化教养建构的女性意识”。
中国的都市女性主义电影伊始,是随着20世纪末改革开放的大潮涟漪式展开的。女性主义学者戴锦华在《阶级·性别·社会修辞》中阐述了“全球化,市场化”进程给中国的女性主义电影叙事披上了一层物质化商品化的袈裟,转型时期的中国挣脱了“历史的惰性”,从而使阶层与性别意识开始凸显,都市女性电影在新时期有了解构与重构的必要。对于沉湎和习惯于快节奏生活的都市女性而言,文化工业(电影产业)是作为大众欺骗的启蒙,因为启蒙使世界被彻底祛魅,自然变成了客体。当代中国有一批新生代导演指导了反映都市女性主义的影片,其中,成功地由文艺片女导演转型为商业片女导演的徐静蕾就是其中的代表她被评论员评价为“在自己导演的电影里是一个知性女性,而在别人导演的电影里是一个女性真善美的象征。”在2010年上映的《杜拉拉升职记》中导演徐静蕾还原了一个在事业上力争上游,爱情上独立自主的都市新新白领女性。由于主打时尚牌,时尚与电影产业本来就是一对孪生兄妹,还原以女性意识的彰显,电影《杜拉拉升职记》在广大年轻人中受热捧的同时取得了不俗的票房成绩。专家指出消费心理来源于在任何情况下的不断的欲求,而一组数字指出:随着社会分层的加剧,白领队伍的庞大,起支撑其生活方式的奢侈品、房产、汽车等的消费呈现一种节节攀高的态势。“最漫长的革命”的实践者的女性,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的进步与深化,必然走上幸福的新台阶。
都市女性主义电影给奋进中的中国乃至世界影坛带来了一阵清风,其多元化的视角,蕴含情感与人性的尺度的把握,对都市女性快节奏生活的塑造定位,必然在“她世纪”突破啁啾自哀的樊笼,在破茧的喜悦与救赎之路上向前迈进。欧美的女性主义电影更多地与“商品化浪潮”和“回归女性本体”相联系,展现出时代性、女权主义、先锋性等特点。而回顾中国女性主义电影发展的这几十年,其漫长的自我探索,开放的先锋意识,温情的人文关怀,令人瞩目的“新人视野”,都显示出与世界接轨的势头和自觉的女性意识。女性的价值与意义都凝刻在了导演们犀利的视野中,祝愿他们创造出更多更好的女性主义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