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工作中对高校辅导员角色定位的再认识

来源 :科教新时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rq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从高校辅导员制度建立开始,其角色承担就一直处于发展和演变之中。随着时代变迁和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高校辅导员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方式势必要适应时代要求而做出相应的调整和更新。因此,我们要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不断对高校辅导员进行新的思考和定位。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角色;定位
  【中图分类号】G 123.16 【文章标识码】A 【文章编号】1326-3587(2012)09-0002-02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高校辅导员的传统内涵出现了新的延伸,辅导员的工作有了新的内容和方式,从而对辅导员提出了更多、更高、更专业的要求,因此,科学定位辅导员的角色承担是非常必要的。但是,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受历史、现实和思想认识等多方面的影响,对辅导员的角色定位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对高校辅导员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辅导员作为促进大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其重要性理应得到高度认可。可是,在实际工作中,部分学校并没有充分认识到辅导员工作的重要性和特殊性,仅仅将辅导员的工作理解为学生具体事务工作,与专业任课教师相比,自然处于次要的位置。这种思想认识不仅在高校管理层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而且在某些辅导员中也存在这样的看法,据安徽师范大学“高校辅导员角色及其实现研究”课题组的调查发现,对于辅导员这一职业,仅仅有7.9%的辅导员对这一职业感到非常自豪,21.4%的辅导员感到有点自豪,而高达51%的辅导员感到不自豪,甚至6.9%的辅导员感到自卑。由此可见,辅导员的职业认同感较低,角色定位有自我矮化的倾向。
  二、高校辅导员角色定位模糊,工作职责不明确
  角色定位模糊是指社会大众或角色承担者不知道某一角色的职业规范和行为模式,即不知道这一角色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以及怎么去做。部分高校往往将辅导员的角色简单地定位为学生管理者,而忽视教育者和引导者的角色。由于辅导员忙于应付大量琐碎的事务性工作,往往不能很好地进行理论学习,对学生思想上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不能及时有效地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加以教育引导,这势必影响到辅导员应有角色职能的发挥。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辅导员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方法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因此,应该打破传统的观念,对辅导员的角色定位进行重新思考和认识。
  三、准确的角色定位离不开对高校辅导员角色特点的准确把握
  首先,高校辅导员角色具有复杂性,其主要表现为工作对象、工作内容和工作过程三个方面。其一,辅导员要面对一群文化层次高、思维活跃、信息来源广和追求个性的大学生,单纯的说教已经达不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另外,大学生之间明显的个性差异,更不能用相同的模式进行教育和培养,而应该根据每个学生的个性特征进行因材施教,因此高校辅导员的工作对象变得日趋复杂和多元,这势必对辅导员的工作提出了更多更高更专业的要求。其二,高校辅导员的工作内容越来越复杂,教师在传授学生文化知识的同时,还肩负着塑造学生性格和灵魂的任务,这一点,辅导员作为专门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尤为如此。这就在客观上决定了辅导员不仅要传播科学的理论,还要引导学生在迷茫中辨明方向,在低迷中保持乐观,辅导员不仅仅是管理者,更是学生的灵魂导师和知心朋友。其三,辅导员的工作过程越来越复杂,辅导员的工作过程就是把各种复杂的教育内容作用于复杂的教育对象,其工作对象是一个个有主观能动性的复杂个体,当辅导员把教育内容传授给受教育者之后,他们不会全盘被动地接受,而是要通过思考和鉴别,形成自己的认识,然后才能内化为受教育者的思想行动。这个过程是动态的,不稳定的,反复的,因而是复杂的,辅导员工作过程的复杂性,需要其投入更多的精力,掌握更高超的技巧,才能把辅导员工作做好。
  其次,高校辅导员的角色具有专业性。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高校辅导员承担的角色越来越多,工作对象越来越复杂,国家、社会和学校对辅导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仅仅靠经验和常识越来越无法做好辅导员工作了,辅导员的专业化问题由此产生。所谓辅导员的专业性,是指辅导员从高校政工干部和一般教师的职业角色向专业化方向发展,实行辅导员资格准入制度,只有通过一定的专门教育掌握了辅导员任职的能力和技巧,才能从事高校辅导员工作。高校辅导员不仅仅需要丰富的经验,还要具备一定的理论水平。教育部在颁布的《2006年至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培训计划》中提出,在五年内分批选拔5000名优秀辅导员攻读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学位,分批选拔500名优秀辅导员定向攻读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博士学位。2007年以来,国家及各地各高校相继建立了高校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2010年12月29日,教育部2011年高校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工作会议在哈尔滨师范大学召开,会议强调,下一步的工作重点是进一步加强辅导员基地的规范化管理,进一步提高辅导员培训和研修的质量,切实把辅导员基地建设成为培养辅导员骨干、培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专家的人才摇篮。这说明,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已是一个适应时代要求的必然趋势。
  最后,辅导员的角色具有多元性。由于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和社会交往的广泛性,每个人在社会生活中往往扮演着多重角色,辅导员相对于其他社会群体而言,其工作范围、工作内容和工作特点,决定了辅导员应该承担更多的社会角色。2006年教育部颁布《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其中就辅导员的角色定位指出,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教师和管理干部的双重身份。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辅导员应当努力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由此可见,辅导员已经由单一的思想政治教育者向大学生全面发展为核心的教育者、服务者的方向发展。
  四、准确把握三个“转变”是对辅导员角色再定位的关键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时代变迁和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高校辅导员势必要适应时代要求而做出相应的调整和更新,可以说,辅导员制度自创立开始,其角色就处于不断发展和演进之中,在新形势下,如何对辅导员角色进行准确定位呢?笔者认为,准确把握好以下几个“转变”是回答这一问题的关键。   首先,辅导员角色需要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在具体的工作实践中,辅导员负有重要的管理职责,例如,大学生党建和团建,大学生集体和组织管理等等,涉及大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这是辅导员的常规工作。但是辅导员的管理者角色又不同于一般的行政管理干部,辅导员已经被赋予越来越多的服务型工作,例如,很多学校把辅导员的工作定位为大学生就业的指导师、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防治医生等等,这些都是辅导员作为服务者的表现形式。辅导员是学校和学生之间的桥梁,是学校和学生联系的第一线,辅导员往往和学生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学校的每项要求、每次活动安排基本上都是通过辅导员传达给学生的。近年来,辅导员入住学生宿舍越来越普遍,已经成为辅导员实践服务理念的具体方式之一。基于上述情况,辅导员工作应该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
  其次,高校辅导员需要从经验型向研究型转变。由于辅导员特殊的工作性质和工作对象,辅导员工作往往更多地涉及大学生学习、生活的“琐事”,同时辅导员还要承担部分行政、教务管理工作,因此,辅导员在实际工作中更多地充当了“家政员”、“消防员”、“办事员”的角色,做得多,思考的少,因此,其理论水平普遍相对较低。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以及新时期对大学生素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辅导员必须承担更多的角色。2006年7月,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明确指出,高校辅导员要主动学习和掌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理论与方法,不断提高工作技能和水平,定期开展相关工作调查和研究,分析工作对象和工作条件的变化,及时调整工作思路和方法。由此看来,国家和社会已经对辅导员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加强辅导员的理论修养,更新辅导员的管理和教育观念,已经成为当代教育者的一个重大课题,这将是高校辅导员角色定位的转变和重构。
  最后,高校辅导员角色需要从权威说教型向友好朋辈型转变。长期以来,高校辅导员总是以学校“代言人”的形象出现,在实际工作中多表现为“权威说教”的工作方法。随着信息网络的飞速发展,学生的信息获取途径和方法变得日趋多元化,当代大学生的视野更加开阔,思维更加活跃,大学生的独立意识和批判精神大大增强了。在这种背景下,辅导员所扮演的学生管理者和绝对权威的角色,越来越受到现实的挑战,这也在客观上要求辅导员角色由高高在上的权威说教型向更为平等和友好的朋辈型转变。2006年7月,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强调,辅导员应当努力成为大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经常性地开展谈心活动,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优良品格。高校辅导员的角色由权威说教型转变为平等友好的朋辈型,才能更加了解大学生,正确指导大学生,切实履行好辅导员职责。
  总之,从高校辅导员制度建立开始,其角色承担就一直处于发展和演变的过程之中。可以预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高校辅导员的角色定位还将不断变化和发展,这是社会规律在教育领域的具体表现。因此,我们要紧跟时代的步伐,不断对高校辅导员工作进行新的思考和定位。
  【参考文献】
  1、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第24号令)[N].中国教育报 2006-08-01
  2、王洪才,论新时期高等学校辅导员的角色、职责和素质[J].教育与现代化 2007,(1)
  3、傅鼎,高校辅导员的自我定位与职业发展规划[J].中国成人教育 2008,(6)
  4、仇道滨,高校辅导员应当扮演好/五种角色0[J].中国成人教育 2009,(2)
  5、江丽媚,高校辅导员的角色定位与队伍建设[J].广西师范大学学 2007,(10)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章标识码】D 【文章编号】1326-3587(2012)09-0020-01    波利亚说过:“数学教师的金科玉律是教师对数学的浓厚兴趣;如果教师讨厌数学,学生便毫无例外地讨厌数学,这揭示了教师对数学情感潜移默化,耳濡目染影响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情感。”在小学阶段,学生通常会把老师当作自己的“偶像”来加以模仿。要想培养小学
期刊
【摘要】小学体育教育是普通基础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祖国的希望。而体育锻炼对人各个不同时期的身体健康都具有着积极意义,《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决定》指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正是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制定并
期刊
【摘要】在化学教学中,如何把现代教学的观点、理论及措施传授给受教育者,使受教育者心理得到有效升华?愉快教学是首选的方法。愉快能使学生“乐学”,有利于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愉快有利于减轻学生的精神负担,促进学生的精神健康和身心发展。  【关键词】愉快教学;师生关系;学生;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章标识码】C 【文章编号】1326-3587
期刊
【摘要】物理教学过程是让将物理知识的发现和发明在学生面前的重现,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去学习知识、理解知识并将其变为自己的知识;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去体验物理学发展过程中那一个个激动人心的时刻,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促进学生的逻辑思维、抽象思维和发散思维的发展。相对传统的教学手段而言,多媒体教学手段以其操作的灵活性、便捷性和对感官的冲击以及信息量等多方面具有更大的优势,从而能更有效的保证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期刊
【中图分类号】G552.04 【文章标识码】A 【文章编号】1326-3587(2012)09-0027-01    集体备课是在个人认真准备的基础上进行集体研讨的一种有效的教研活动。它能集中大家的智慧,共同研究教学中的一般问题,保证教学工作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在实施新课程的今天,它成了校本教研的一种重要形式。因为其价值取向就在于教育教学效益的最大化。
期刊
【摘要】劳动合同的解除可分为双方解除和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解除直接关系到劳动者的前途与生活来源,也关系到用人单位的生产与工作秩序,是一件极为严肃的事情,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及相关法规、条例对此作了全面的规定,正确地理解和适用这些规定将有助于劳动争议案件的有效解决。文章主要阐释的是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几种情况和相关程序。  【关键词】劳动法;用人单位;劳动者;劳动合同  【中图分类号】F715.4
期刊
【摘要】独立性是社会生存、事业发展必备的心理品质。独立能力的培养要从小开始,幼儿园老师应尊重幼儿的独立意识,为幼儿独立性的发展提供条件和机会,教给幼儿独立做事的技能和方法。还要争取家长的配合,共同培养幼儿的独立性,为幼儿今后的生存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幼儿;独立性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章标识码】C 【文章编号】1326-358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23.75 【文章标识码】D 【文章编号】1326-3587(2012)09-0032-01    讲台上,教师分秒必争地写,讲台下,学生勤勤恳恳地记,师生皆满脸疲惫,可第二天温故时教师却发现,对于前一天刚教的知识,学生已经记不全了,更有甚者还答得牛头不对马嘴。是教师教是太马虎,还是学生无心向学呢?应该都不是!绝大多数老师是敬岗爱业的,他
期刊
【摘要】历史学科在培养新世纪创造型人才中起着独特作用。针对初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让学生思考问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也是实现新世纪创新教育的重要方法之一。  【关键词】提出问题;历史思维能力;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章标识码】B 【文章编号】1326-3587(2012)09-0034-01   
期刊
【中图分类号】G416 【文章标识码】C 【文章编号】1326-3587(2012)09-0035-01    识字是阅读的基础,尤其是对于刚刚入学的一年级孩子来说,一打开课本就是大量的、抽象的归类识字,这就决定了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因而要培养学生对汉字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汉字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体会到识字的成功与乐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