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表”情

来源 :中国经济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jzjh2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今,手表似乎已不是一个记录时间的机械产品,而是一种生活、品味、身份的象征。
  国际影星布拉德·皮特等代言的高档手表品牌,常常占据着高端、时尚类杂志的显著位置。
  这些,似乎与国产手表毫无“瓜葛”。
  进入各种大型商场的手表专柜,国外知名手表往往被摆在显著位置,而国产手表则被放在不起眼的地方,甚至连销售人员都认为,国产手表虽然数量多,但卖不动。
  有人曾经算过这样一笔账:整个中国一年制造11亿只手表,总产值是10.6亿美元,平均一只手表1美元还不到;瑞士一年生产2700多万只手表,但总产值是62亿美元,平均每只手表约224美元。
  也就是说,从产值来看,瑞士生产一只手表等于中国生产224只手表。
  从过去占据100%的市场份额,到如今25%的惨淡经营,中国的钟表工业正承受着巨大的冲击。入世后,由于进口关税的下调和非关税壁垒的撤除,进口品牌更是长驱直入,国产企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压力的来源,不止是有形的技术落后,无形的经营理念落后似乎更成为一道难以逾越的坎。
  
  尴尬:国产表成“没落贵族”
  
  3月13日傍晚,天还没有黑透,城市的街灯已渐次亮了起来。位于北京东长安街路南的一栋灰色旧楼里,中国钟表协会理事长孟可人有些疲倦地倚靠在沙发里抽烟。由于抽了太多的香烟,房间里烟雾弥漫、空气浑浊,来送文件的办公人员被呛得不住地咳嗽。孟可人俯身打开窗子,顿时,清爽的空气与马路上的喧嚣一起挤进房间……
  “有痛苦,也有快乐,但痛苦多于快乐。”谈到国产钟表的品牌打造,孟可人显得有些无奈。“我们正在努力扭转不利的局面,但现实是残酷的,中国钟表市场的现状不容我们乐观。”
  
  数字“寒心”
  
  “看看我们的统计资料,你会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孟可人把刚送来的文件递给记者。
  在这份统计资料上,一组数据显得有些耐人寻味:2006年,中国国产机械表出口数量为17552万只,出口额为3919万美元;电子表出口为72386万只,出口额为90297万美元;机械钟出口为1406万只,金额为4365万美元。同期,国外机械表进口数量为60万只,总金额达29868万美元;电子表进口为1850万只,金额为27394万美元。机械钟进口63万只,金额为1154万美元。
  “看到了吗?2006年,我们的机械手表出口1700多万只,换回的美元不到4000万;而进入中国市场的外国表仅有60万只,却拿走了我们3000万美元。这说明什么?说明我们的手表不值钱。”孟可人的情绪显得有些激动,“这些令人痛苦的数据,已深深刻在我的脑海里。”
  3月15日下午,记者来到北京王府井钟表城。在国产表专柜,售货员向记者展示了一款标价为6800元的18K金的飞亚达男表,她推荐说:“这款表使用的是瑞士名表欧米茄的表芯,质量与欧米茄不相上下,我想要是换上欧米茄的商标,最低标价也得在5万元以上。”该售货员解释说:“因为欧米茄是消费者公认的高档表,与外国表相比,飞亚达充其量算是中档货,这是品牌价值决定的,与表的质量无关,尽管国产表的质量一点不比进口表的质量差。”
  在随后几天时间里,记者辗转西单时代广场、北京燕莎、贵友大厦、蓝岛等大商场的钟表专柜,发现欧米茄、劳力士、江诗丹顿、雷达、西铁城等国际品牌往往被放在了显眼的位置,而依波、飞亚达、天王等国产手表则不容易被顾客发现。
  一位业内人士开玩笑说:“如果按照足球联赛的排名方式,国产表现在均处于‘降级区’。”
  “中国手表卖到欧洲均价为12欧元,而欧洲手表卖到中国基本都超过1200欧元。并不是我们的企业不想卖高价,而是我们的企业缺乏好的品牌……”2006年9月,商务部政策研究室吴国华处长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对中国手表的尴尬境地深表忧虑。
  来自商务部的资料显示,目前,中国钟表产量已占全球市场的80%,出口总值为20亿美元左右,仅占全球市场的10%。而在国内市场,国产手表虽占有70%的市场份额,但销售收入仅占市场销售额的30%,远低于国外品牌在中国的销售额。而瑞士年产钟表仅占全球产量的3%,但出口额却占了国际市场销售额的40%。
  对此,孟可人认为,“我国钟表出口产品技术含量低,而且至今仍停留在技术主导的阶段,品牌影响力微弱,在国际分工中完全处于金字塔基座,只能凭借廉价的劳动力资源控制国内国际的低端市场。目前,占国内市场份额已不足25%,领地还在一点点地被蚕食。从品牌方面看,我国完全处于‘钟表小国’的地位,基本谈不上什么国际品牌。而行销世界的瑞士手表品牌则有200个之多,日本也有精工、西铁城等几个著名品牌占据中价表主流地位。”
  “无序的竞争、不惜血本的降价、科技含量低、不注重钟表文化的开发和培育,这是大多数中国钟表企业的通病。”3月21日,飞亚达副总经理郝惠文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说。
  
  “洋风”横扫中国市场
  
  “其实,国家已经用相关的调整‘手段’来‘限制’国外手表商对国产表的冲击。然而,收效甚微。”分析人士指出。
  1981年,我国进口机械表的关税是180%,石英电子表的进口关税是110%。20年来,经过多次下调,现在进口的机械表、电子表的关税都有大幅度的下调。 2005年元旦,我国进口手表关税从原来的28%下调至11%。 半年后,由于进口手表价格不降反升,国家又出台了新的规定,加收进口手表20%的消费税,可是,这样的举措,并没有阻挡“劳力士”们挺进中国的脚步。
  据《中国经济周刊》了解,内地手表市场向来是高、中、低三路格局。6000元以上的高档产品,基本上是瑞士知名品牌的天下,1000元以下的低档产品大部分被国内手表企业占领。 即使入世后关税下调,6000元以上的产品也不可能进入1000元产品的势力范围。因此,1000元~6000元产品范围是欧美、日韩、香港和内地各路厂商争夺的主要战场。
  据了解,在目前的国内手表销售额排名中,10大品牌有7种是瑞士劲旅,它们控制着全国手表销售额的半壁江山。而在高档表市场领域(据业内人士估计,年销售额约为30亿人民币),更是清一色的瑞士表军团,呈现着明显的寡头垄断;其中前5大瑞士品牌共占据着96.69%的零售量份额 和95.69%的零售额份额。而欧米茄多年来一直高居销售额榜首,份额将近一半,是毫无疑问的龙头老大。钟表市场的“上三路”早已成为瑞士表的铁桶江山,滴水难漏。
  据商务部的有关资料显示,仅瑞士就有1000多个钟表品牌,其中称为“名表”的有100多种,目前纵横国内市场的瑞士名表还只有20来种。由于中国拥有巨大的市场空间,加上欧米茄的良好表现,众多瑞士钟表也把目光瞄准了中国。
  据专家预测,到2010年之前,还将有超过10个瑞士钟表品牌进入中国;到2020年,进入中国并挤身中、高档钟表市场的瑞士品牌将超过50个。
  “在这种情况下,国内钟表企业的境遇就变得更加艰难。”分析人士称,在1000~6000元价位的“中三路”集团中,集中了钟表市场40%的销售额。瑞士以外的欧美、日韩及香港地区钟表厂商大都定位于“中三路”。目前比较畅销的品牌主要有日本的精工、西铁城,美国的Guess等。国产表如飞亚达、罗西尼等众多厂家也已跻身“中路”市场。
  采访中记者发现了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消费税实施后,瑞士高档手表厂家不仅没有像业内人士想象的那样“放慢脚步”,反而忙着扩大在华阵营。
  拥有浪琴、欧米茄、雷达等知名品牌的瑞士SWATCH集团北京代表处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SWATCH正努力适应中国新的市场条件。
  “也许,从某种程度上来讲,中国新的税收政策会减少进口高档表的销售,不过,SWATCH集团会增加中档表的销售,以此来弥补这一损失。”
  而拥有卡地亚、伯爵、江诗丹顿等著名品牌的瑞士最大奢侈品集团——历峰集团则继续向中国推出高档品牌的产品。2006年10月,历峰集团下属的高档手表“名士”正式进入中国,并计划在未来3年,每年在中国至少要增加60个销售点。
  据相关部门统计,2005年瑞士钟表业对中国出口增长25.7%,达到3.5亿多瑞士法郎(约合2.7亿多美元)。中国目前在瑞士钟表及零部件出口市场中排名第10位。
  
  国产表PK“欧米茄们”
  
  事实上,即使遇到了强大的竞争对手,但中国的钟表行业也从未停下发展壮大的脚步。目前,已有飞亚达、天王、罗西尼、依波等9个品牌,被国家认定为“中国名牌产品”,散落各地的2000多个钟表生产厂家,也都在苦苦寻找“突围”之路。
  通过“神六”的成功发射与回收,飞亚达推出的“神六”太空工作用表——豪翔表G766,成为全球第三款获得官方资质认可并准许解密发行的航天表款,并打破了航天表生产技术瑞士垄断的历史,并与瑞士名表欧米茄、富利斯一起,树立了全球三大航天表巨头品牌的形象,使中国钟表在行业先进尖端技术上跻身于世界一流。
  同样令人侧目的还有上海手表厂。1999年,上海手表厂重组成立上海表业有限公司,并保留了老厂的技术、技师和品牌。当时受石英表、“水货”表的冲击,国产机械表市场很不景气。为此,公司从“为世界中低档机械表造机芯”这一低平台起步,当年实现赢利。以OEM(贴牌生产)站稳脚跟后,公司开始逐步提高机芯的技术含量,逐步重新打出自己的“上海牌”。公司研发制造出的中高档机芯,敲开了欧美名表的大门;其上海牌系列机械表,价格维持在数百元至一千多元,以优良的品质和深厚的品牌号召力占据国产机械表市场的半壁江山。
  2005年,公司自制的上海牌陀飞轮手表亮相瑞士钟表展时,当地手表商惊诧之余,对其“ 1万美元一块”的报价连称“不贵!”最近,不少世界知名品牌手表厂家主动找上门,开价上万元一个要请公司贴牌生产陀飞轮机芯,上海表业有限公司一概婉拒,公司负责人说:“卧薪尝胆这些年,现在是向世界打响‘上海牌’的时候了。”
  “尽管从整体而言,国内品牌还无法与进口品牌抗衡,但我相信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会紧随其后,把失去的阵地夺回来。” 孟可人表示。
  
  “任何商品都有自己的生命周期,但手表比较独特。每个时期都有处于领导地位的手表市场,比如二战之后的美国,80年代的日本,而现在则是中国。”欧科华对中国市场表露出了足够的信心,“在印度或巴西,我们必须等待适合欧米茄定位的、有足够消费能力的消费者群在那些市场出现。在中国,正是由于这一消费群足够庞大,我们才会投入14家旗舰店来为他们服务。”
  一边是“天堂”,另一边却是“地狱”,自主品牌手表的生存空间正在被国外品牌一点点的压榨。
  上个世纪80年代,随着大批石英表和电子表流入我国市场,国产机械表遭遇了巨大冲击;进入90年代末,瑞士手表由于其技术领先和品牌优势,大面积地抢占了国内机械手表市场,随后,国有钟表企业一蹶不振,全国38家手表厂停产,大批从业人员失去了岗位。
  “从1998年开始,瑞士表蜂拥而入后来居上,把国内中高端市场牢牢地抓在手中,”飞亚达负责研发的副总经理李北介绍说,“那时飞亚达的业绩连年滑坡。而国内的几家手表生产企业飞亚达、依波、罗西尼、天王几大品牌在市场定位、产品定位上都非常相似,竞争异常激烈。”
  上海手表制造业也无法抵挡外来“走私表”、“水货表”的席卷之势。于是,上海手表厂、上海手表二厂、上海手表三厂、钻石手表厂等上海主要手表生产厂家在1999年相继宣布“计划内破产”。
  “当时的手表设计研发人员中多数是六七十年代的毕业生,创新观念落后于市场的需求,而缺乏激励机制的政策使企业内一些年轻的精英被新兴的民营企业挖走。”原上海手表厂的一名退休职工回忆称。
  
  “中国品牌积累需要时间”
  今年2月,天津海鸥手表集团向媒体公布了2007年高端手表生产计划,挑战高端复杂机构腕表等高端产品和国际先进技术,形成“双陀飞轮”、“8天表”、“两问表”等高档产品批量生产能力。
  就连颇为傲慢的欧科华也对《中国经济周刊》承认,“中国制造的手表在技术上并不差,我们相信中国手表业有一天会超越日本。”但之后他又加了一句:“中国手表在品牌积累上,还需要时间。”
  欧科华说的品牌积累,在上海淮海路、南京路等著名商业街上就可以找到证明。
  “这些商业街的商场都不愿销售上海的牌子,清一色国际品牌,上海手表企业只能打农村市场。”一位原上海手表厂的销售经理如此感叹,而农村市场也受到廉价石英表的冲击。
  据了解,为了维持经营,目前上海的几家著名的手表生产企业纷纷转变为以贴牌、组装、零配件为主业。来自上海钟表行业协会的数据显示,上海手表每年销售10万只成表,但一个月就能生产200万个机芯,机芯大多出口,每个企业生产机芯的收入要远大于生产成表的收入。
  作为国内唯一的钟表业上市公司(S飞亚达A,000026),飞亚达“祈福系列”产品于2006年从3.68万元单价涨至3.98万元。但据业内人士介绍,“祈福系列”在2006全年的销售额也仅有1400万,与欧米茄等国际品牌相差甚远;更有不少人认为,支撑飞亚达2006年业绩的其实是其钟表连锁销售业务:平均单店的销售额的年复合增长率约30%。
  
  “培养消费者对品牌的感情”
  喜欢收藏手表的张先生,最近收藏了一款“北京2008珐琅双陀表”,这款表的表盘是由银坯珐琅盘做的,表壳、带扣、表针是18K玫瑰金做的,表壳和透底玻璃是蓝宝石做的。这是北京手表厂建厂50周年的纪念表,一共生产了28只,价格高达20多万元。
  单一产品的成功没能撑起自主高端品牌的成长天空,“中国奢侈消费品行业需求增长70%,名表销售是最典型的奢侈消费品。但是,市场的成熟更多却表现为进口名表呈现量、价齐升的态势。”中信证券的陈宸表示。
  2006年10月底,为了遏制西铁城价格大幅下滑的势头,维持西铁城的品牌价值,日本西铁城推出新的Vagary品牌,主攻价位在700元到1500元之间的中低端市场,这对国内企业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
  “日本有自己的手表品牌,德国有自己的手表品牌,中国也有自己的手表品牌。我们认为,欧米茄面对的市场已经超越了单纯的手表市场。”欧米茄中国内地及香港地区总裁卢克勤说,“如果你获得了成功,在做消费决策时,你也许会买一块欧米茄手表庆祝。我的工作,就是要让人们喜欢上欧米茄,让大家对欧米茄充满感情。”
  他说,中国制表企业需要学习如何培养消费者对品牌具有感情,国内手表制造业也似乎开始认识到,高端手表的消费市场不是理性的市场,手表制造是一回事,让人们喜欢上制造的手表是另一回事情。
  有了强大的基础,中国手表业打造品牌需要更加注意细节。
  “你知道欧米茄在中国的第一个雇员是谁吗?是一个修表人。为什么是他?他能为欧米茄第一批用户提供完善的售后服务保障。”卢克勤说。
  
  飞亚达总经理徐东升:“员工要接受‘高贵’熏陶”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崔晓林
  
  
  “对手表的认知会左右产品的命运”
  在孟可人的眼里,钟表早已不再是一种计时工具,它已经成为一种文化,一种社会工业文明的产物。“中国从农业社会向工业文明转变是近几十年的事,这决定了我们大多数人对表的理解。”
  “钟表行业在中国开始于上个世纪50年代中期,经过10几年的磨砺,到了70年代,逐渐形成了一个新兴产业。”孟可人认为,就手工机械表而言,当时,中国手表已经具备了打造自己品牌的能力,但由于经济体制等原因,错失了发展的良机。
  “可以说,当时的手表,就已经不是简单的计时工具了,那是新中国最早的奢侈品。” 孟可人认为,人们对于手表的认知程度,会左右产品的命运。
  他对记者介绍说,瑞士著名手表品牌江诗丹顿的发展史就很好地诠释了品牌打造的重要性,体现了钟表文化之‘精髓’。
  “当年,作为一个没落贵族,江诗丹顿家族的制表匠通过为奥地利的茜茜公主制作结婚手表的契机,将产品成功定位为‘皇家气派、典雅高贵’,其风格特点历经百年而不变,虽然这里面有机缘的成分,但也说明了一个问题,对于手表而言,打造一个著名品牌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需要沉淀,需要时间。”
  
  “我的手表是真正的国货”
  作为中国钟表协会的理事长,孟可人会戴什么样的手表?
  “你猜我的表是国产的还是进口的?”孟可人摘下手表递了过来,“这可是真正的‘国货’,广州产的,我们自己的‘陀飞轮’技术。”他告诉记者,被誉为“手表制造技术皇冠上的明珠”的陀飞轮机芯,其原理就是把机芯的心脏部件垂直排列以消除地心引力造成的手表计时误差。这种机芯由70余个精细组件组成,大部分需要手工制作,陀飞轮技术诞生两个多世纪以来一直由欧洲制表师独家拥有,同一品牌手表装普通机芯与陀飞轮机芯,价格相差少则十倍,多则百倍。
  “如今,我们的一些钟表企业,把打造品牌看成简单的追求外观设计和扩大形象宣传广告覆盖面,这种急功近利的做法不但是错误的,而且很危险。” 对于中国钟表品牌的打造,孟可人认为,首先要掌握钟表文化的文脉,把国外的经验学过来,真正了解其精髓。
  
  “打造奢侈品牌非一日之功”
  “我国钟表行业打造中国名牌钟表产品,实施名牌战略已经进行了多年。越来越多的钟表企业意识到了名牌战略的重要意义。”孟可人说,目前,在中国钟表行业中已经有9个“中国名牌”产品,还有很多钟表产品入选省、市名牌产品序列,这是一个令人欣喜的现象,但同时,国内有些钟表企业比较喜欢在做大做强上做文章,忽视了品牌的打造,这是一个误区。
  国内钟表企业现在的问题不仅仅是技术缺乏的问题,现代化的营销手段,高端品牌的维护技巧,客户关系的管理等等,都需要“补课”。
  “要想创建中国的奢侈品牌,对国产钟表业来讲,绝非一日之功。”
  孟可人表示,从国内目前的钟表产业现状来看,钟表企业不是太小,而是过于集中。
  “由于缺少自主核心技术,大多数国内钟表企业都采取追随外国品牌,或模仿本土品牌的方式,进口机芯,进口材料,模仿外观……依靠这样的做法,很难拥有自己的优秀品牌。”孟可人说。
  目前,国内的一些中小企业,只能采用贴牌的方式,才能将产品销往国外。某些大企业为了生存,在生产自主品牌的同时,不得不兼营国际品牌的代理销售。
  孟可人建议,“希望国内钟表企业能把注意力都集中在创建品牌上,而不是一味跟风模仿,这样,经过一定的发展过程,中国才能拥有更多的知名品牌,才有能力在高档钟表方面,与国外品牌一争高下。”
  
  漳州的“钟表王国”梦
  ★《中国经济周刊》 记者崔晓林 张娟娟/福建报道
  
  时钟指向午夜12点,窗外的雨还在下着。邵跃明在茶壶里添上新鲜的“铁观音”,有些疲惫地点燃香烟,一句话也不说。
  这一天是1月21日,《中国经济周刊》记者深夜造访漳州钟表业的领军人物邵跃明。在经过两个多小时的交谈后,邵跃明陷入深深的思考中,也许,他仍在苦苦揣摩,现实离他理想中的“钟表王国”到底有多远。
  
  漳州钟表“内忧外患”
  邵跃明是漳州钟表同业公会的会长,同时他还经营着自己的钟表生产企业。 每个月,他的企业出口到世界各地的钟表就有大约30万只。“漳州钟表出口120多个国家和地区,我们公司生产的钟表可以销售到86个国家和地区。”邵跃明告诉记者。
  
  “从表面上看,漳州已成为世界主要的钟表生产地区,尤其是挂钟和机芯,中国已跃为世界第一生产大国。而不为人知的是,表面的繁荣背后,却是深深的无奈。”谈起欧美市场,邵跃明一肚子的苦水。他告诉记者,行业内的竞争始终十分激烈。漳州的企业走的是中低档的路子,以价低取胜,而价低的产品附加值不高,更谈不上打造名牌。由于出口产品没有自主品牌,加上外销渠道单一,大多数销往欧美的产品,只能出现在当地的超市、地摊,以低廉的价格,参与残酷的市场竞争。只有少数产品能够挤身中、高档产品行列。
  据《中国经济周刊》了解,目前,在漳州市,像邵跃明这样成规模的石英钟及配件生产企业约有30家。邵跃明说,这30家企业都是经历了第一轮的“大浪淘沙”后生存下来的。
  上个世纪80年代,漳州钟厂被列为轻工部第一批定点企业,由此带动了一批“家庭作坊式”石英钟厂的出现。到1991年,统计数据显示,全国每10个石英钟,就有一个产自漳州。石英钟厂在高峰期仅工商部门注册的就有160多家。“当时,街上到处是运载石英钟的三轮车。生意红火的很。”漳州市委宣传部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从那以后,漳州石英钟产业链迅速形成,从塑料米、机芯、钟针到注塑、成品,都有配套企业。
  由于石英钟制作工艺简单,入行门槛低。最初,石英钟采用的机芯是从日本进口的,质量好。同时漳州人打破了石英钟的呆板形象,在外观设计上大胆创新,加上价位较低,漳州石英钟一下子销遍大江南北。
  然而,好景不长,红火了几年的漳州钟表业,在上个世纪90年代后期,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尴尬。“市场同样热闹非凡,每天仍有一车车的钟表拉往外地。但不同的是,开始有钟表被买方退货,被退货的钟表数量不断增多,到后来,几乎和拉出去的一样多了。”邵跃明告诉记者,大量退货,完全是由于无序竞争造成的。石英钟最关键的零件是机芯。最初从日本进口时,一个机芯的成本需十几元,后来改从香港进货只需几元,最后在漳州本地生产成本不到一元。一个几角钱的机芯,能指望它有多长寿命?
  
  政府重视品牌的打造
  近几年,漳州石英钟业似乎又被看好。但这其中70%是外界因素造成的,如粤东钟表业走下坡路让出了一部分市场,外贸形势有所好转等,漳州企业自身努力的因素只有30%。
  然而,漳州石英钟业并不是没有腾飞的契机。华艺钟表厂是机芯生产的第一大户,目前开发手表机芯,这一举措,将引领一批钟厂转而生产手表,也许又能拓开一片新的空间。在创新的路子上,邵跃明似乎先走了一步。他的产品既有大路货的石英钟,也有资金、技术含量较高的石英表、机械表,还有电子表、计算器等。
  漳州市政府也试图发挥引导作用,将这一行业做大做强,成为漳州“工业立市”的特色。不久前,市政府特意召开了石英钟企业座谈会,与业内人士进行了诚恳的沟通。业内人士向政府提出几点建议:政府应做好政策咨询,帮助企业用足用好政策。各职能部门应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软环境,树立为企业服务的理念,而不是向企业“拿、卡、要”。应组建石英钟同业公会,发挥其桥梁作用,做好企业与政府的沟通作用以及行业规范,如制定措施,制止内部恶性竞争,鼓励创新。
  
  “八大构想”重树钟表城形象
  曾经辉煌的漳州“钟表王国”,仿佛在一夜之间坍塌了,160多家企业,最后剩下的,不到30家。而这30家企业,又同时把目标投向了国际市场,基本上都是以外销为主。
  邵跃明告诉记者,目前漳州比较重视打造表的产业链,手表的配件产品已初具规模,但重视钟的氛围不够浓。“目前看来,漳州有可能成为世界表芯的主产地,如果建立钟表科技园区,这一理想不难实现。”
  目前,漳州已确定了自己的身份,即“世界名钟名表的”入门城市、世界的加工厂。然而销售出去的产品并不是以自己的名牌走国际市场。漳州的钟表只能在落后的国家打自己的名牌,在发达国家就只能贴牌销售。
  “一个品牌是行业永续生存的法宝,由于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不够,打开国际之门的钥匙配得不是自己的锁,而是‘别人的锁’,这是一件多么令人痛心的事情!在报送国际钟表委员会的技术指标中,漳州就有两项技术标准被国际钟表委员会采纳。打造自己的品牌成为至关重要的势头,包装一个品牌要很长的时间,目前只能先从区域品牌中推广。”邵跃明说,目前,漳州钟表协会对于扩展漳州的钟表行业提出了八大构想:
  第一,在漳州市主要街道、楼宇、公共场所设立造型独特,具有象征意义的广告钟,并申请世界吉尼斯纪录。 第二,定期举办全国,甚至国际钟表论坛,把世界钟表名牌企业聚到漳州来,这可以有效提升漳州钟表的品牌价值,具有世界级的影响力。第三是举办一次性国际钟表展览会,这是寻找商机,寻求合作,打开市场的捷径。第四,邀请台湾地区钟表企业和专家,在漳州举办一次漳台钟表技术交流会。第五,以钟表为主题,举办一次大型的晚会活动,例如“同一首歌”等。第六,这是最重要,也是最实际的:建设一个全国性的钟表批发市场,要把漳州建设成中国钟表产品的集散地,打造中国的钟表“航母”。第七是建设钟表产业集群,把台商、珠江三角洲的钟表企业联结起来,形成一个以漳州为中心,跨区域的钟表产业带。最后,建立一个钟表博物馆,毕竟,钟表具有承载历史,展现文化的使命,让漳州的钟表产业不仅宽广,而且纵深。
  3月9日, 邵跃明打来电话,他兴冲冲地告诉记者,他的关于创建钟表城的提议,引起了漳州市政府高度重视,并原则上同意进行具体实施。
  (文中图片由本刊记者繁易摄)
其他文献
去年12月18日,本刊《2亿注资失信 斯威特重组*ST长岭受阻》一文,对斯威特推却、延迟注资的事件进行了报道。由于深交所对*ST长岭隐瞒关联交易予以公开谴责,关联交易也未获批准,斯威特因为被人猜测利用重组转移资产而受到指责。2月8日,面对斯威特迟迟未能履行注资诺言,宝鸡市政府最终与斯威特正式解除*ST长岭重组合约,双方握手言散。    “今天我们已经友好分手了。”2月8日,知情人士告诉《中国经济周
江蘇省南通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小学新河路校区学生 孙蕴宥 指导老师:杨君荣
第四届“泛珠”论坛移师长沙签约总额超过历届    2003年7月,广东省委书记张德江首提“泛珠合作”概念,迄今已历四载。从以往泛珠论坛及洽谈会看,首届东道主广东可谓“举起一面旗”,第二届东道主四川是将蜀道“开启一扇门”,第三届东道主云南则提出为泛珠与东盟合作“架起一座桥”,那么第四届东道主——湖南又将带来什么惊喜?      “泛珠大潮涌入湘江”    6月8日,第四届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论坛暨
淡出“浦沅”、“中标”,统推“ZOOMLION”——  12月3日,广州伶仃洋岸的南沙大酒店,中国工程机械行业企业排名第二位的中联重科对外宣布:从即日起,将其旗下的三大知名行业品牌“浦沅”、“中标”与“中联”统一为“中联”品牌。此举意味着中联重科多品牌开拓国内市场的局面成为历史,其单一品牌实施国际化战略的时代已经来临。  作为国内负有盛名、含金量极高的“浦沅”“中标”品牌放弃,中联重科是否做好准备
【摘 要】中小学生的硬笔书写存在许多问题,这些问题具有普遍性和顽固性。它们的产生与中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征有关,也和教学中的一些错误认识和做法有关。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在于,要走出硬笔书法教学认识上的误区。  【关键词】书写姿势;书写工具;书写方法;书写评价  【中图分类号】J292.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40-0072-03  【作者简介】董艰,南京市
【编者按】  书法是最具代表性的中国符号。近年来国家教育部多次发文强调,全面加强中小学书法教育,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江苏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马斌处长用时4年,编著《书法观典》,即将由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出版。该书精选370幅传世经典书法作品,以图文并茂、意趣盎然、雅俗共赏的形式,传递书人合一的生命意义,阐述贵在得法的方法意识,演绎魅力无穷的人文意趣,洋溢沁人心脾的美感意向,诠释博大精深的书法关学,为了解
劉鸣芳
期刊
客家菜改革的新锐—广州一品客家饮食有限公司董事长陈鸿飞将振兴客家菜作为自己的首要工作。身为中国人民大学MBA的陈鸿飞,整合出对客家菜如何发展的一套认识和理论,采用了渐进、分层的品牌延伸战略,在客家餐饮行业引起巨大反响。    想当初,廣州一品客家饮食有限公司董事长陈鸿飞没有这么耀眼的职位,他只是广州的一名厨师。但他与众不同,可以说是厨师中学历最高的:MBA。  在深圳经营了一个小饭馆三年后,陈鸿飞
让灾民在春节前全部迁入新居——这是福建省漳州市委市政府对当地灾民的一个重要承诺。  2006年,漳州市连续遭受“珍珠”、“碧利丝”、“格美”三次重大台风灾害,倒房30850户,其中有21592户需要恢复重建。漳州市先后在云霄、诏安、龙海、漳浦、长泰、南靖、平和等地设立了集中建房点107个5924户,另外分散建房15668户。目前,大多灾民已经喜迁新居。    灾后重建模式:多样化体现以民为本   
【摘 要】书法艺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其自身悠久的传统、丰富的内涵,在纵向、横向上对人的成长产生重要的影响。书法艺术因自身的文化底蕴,挖掘人的知识及技能的潜力,陶冶人的情操,增强人的道德自律性,从而提高人的总体文化素养。文化素养就是一个人的文化涵养、文化含量。它决定着我们对人类精神成就的分享程度,决定着我们对世界理解的广度和深度,决定着人们之间的相互交流、交往的层次和品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