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沙田村看古榕

来源 :三月三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ldx054440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岑溪市诚谏镇沙田村沙田小学旁有三棵硕大的榕树,其树龄均在二百年以上。
  我每次到这里,总被这三棵硕大的榕树吸引。这些百年老榕树给人一种超然的感觉,置身于满目苍翠的大榕树下,眼睛会更加明亮清澈,心情也青翠馥郁。
  這三棵大榕树中最大的一棵树龄有六百年历史,树高约十多米,需要好几个成年人才能合抱过来,树冠覆盖面积大约有一个篮球场那么大,形成独木成林的独特景观。抬头仰望,冠如华盖,直插云天。其余的两棵大榕树也都有二百多年历史。大榕树的树杈像一把巨型的伞骨,向四周延伸,为人们撑起一片绿色的天空。百年榕树的树根盘曲虬然,树干粗壮苍劲,褐色的树枝犹如龙爪,虬曲的气根上挂下连,十分粗壮。那凹凸不平的表皮,那虬突的木结,以及延伸到四面八方的盘根,无不在诉说着年代的久远。
  近年来,这三棵大榕树以它的年龄和特有的气质吸引了不少游人前来观赏。
  在沙田村更令人称奇的是那棵有二百多年树龄的大榕树,一根粗如小水桶的树枝从一幢民居的二楼背面穿过客厅,又从前面破壁而出伸向公路的上空;而另一根树枝则像巨人的臂膀,从三楼背面穿过楼房后透过屋顶直指蓝天。形成了一个屋与树共存,人与树同处的奇观。
  据房屋的主人陶雪珍介绍,她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建房屋的时候,这两棵大榕树就在自家的宅基地旁边,为了保护这两棵榕树,在建房子时便依树而建,让榕树穿房而过,于是便有了“房树共存”的奇景。同时为方便枝干生长,她还特意根据树枝的大小和伸展方向,预留出适合的“窗户”给树枝,让其有足够的自由生长空间。有树枝穿过的房子,就用作杂物房。
  就这样,陶雪珍一家与这个“好朋友”一住就是二十多年。
  在二十多年的朝夕相处中,陶雪珍一家与大榕树结下了深厚的感情。坐在家中,翠绿的树叶每天映入眼帘,眼前一片绿意盎然,清晨和傍晚总能听到栖息在树上的小鸟唱着欢快动听的歌,感觉好像是住在森林里一般,让人感到舒心、惬意。对于陶雪珍一家而言,这棵榕树更像一个“守护神”。当看到树枝上长出木耳、小花、小草等植物时,陶雪珍还会请邻居来细细赏玩一番,与他们分享树房共存、人树共处的乐趣。
  沙田村枝繁叶茂的大榕树不仅有苍翠的美丽,更有一片绿色的清凉。站在树下向上看,一片葱郁的绿意扑入眼帘,使人疲乏尽消,心情也随之舒畅起来。在炎热的夏季,村民们在榕树下品茗、纳凉、聊天,小孩子们则喜欢在树洞中玩捉迷藏,此时大榕树便成为孩子们的天然乐园。
  大榕树那成片的绿荫不仅带给人们清爽的感觉,还带来欢声笑语,感受那份惬意,实在是妙不可言。
其他文献
六十八年难忘怀,党把中国纪元开;  毛主席来开国运,中国人民站起来。  奋斗一代又一代,邓伯设计巧安排;  改革开放天地变,党领人民富起来。  党领人民朝前迈,习总不愧统帅才;  深化改革抓反腐,偉大祖国强起来。  六十八年风雨路,黨领人民谋幸福;  人均寿命多一倍,国家兴旺民富足。  五十六朵好鲜花,组成一个大中华;  各族人民团结紧,建好祖国当好家。  鱼爱江河鸟爱林,我们爱党像眼睛;  爱国
期刊
遇见崇左,她的美,她的媚,她的婀娜灵秀,有谁不想拥有?她是大自然的杰作,天生地就,可遇不可求。既然遇见,既然开始,便是生命中注定的缘。其实在欣赏崇左文化底蕴的同时,用我平凡的心,去触摸她的千古风韵,读懂她真实的可贵,便也安心了这场相遇。各种擦肩都是生命中的体验和经历,众里寻她千百度,跨山越海地赶来,崇左成了我生命中的必然。  遇见崇左,才体会世外桃源。左江流域的美,即使用文字细细地抒情,也像刘三姐
期刊
旧时光  母亲一只手捏着鸡蛋  一只手搭成凉蓬  从五月阳光里,寻找  五禽生生不息的遗传基因  这些个椭圆、还带着体温的  鸡蛋,被反复拿起,又放下  时不时朝篱笆墙外瞅瞅,母亲的  举止  有点像,电影镜头中的阿庆嫂  “再等几天吧。”  母亲自言自语,不甘心  黯淡下去的心情,快要灭了  呼啦,又站直  许多个日子过去了  葡萄架、空椅子、籬笆墙,以及  一望无垠的蓝天  小鸡、啄壳、吃虫、
期刊
很久很久以前,在大山脚下离驿站不远的地方,住着一个聪明漂亮的苗家姑娘,名叫彩慧。驿站旁边有一个很小的集市,附近各个山寨的人都去那里交易,彩慧姑娘因此学会说很多种民族语言。  有一天早上彩慧姑娘上山砍柴,看见一只美丽的山鸡,于是慢慢靠近想抓住它。那山鸡非常机敏,一时飞到树枝上,一下又躲进草丛中,越跑越远,最后飞过一条小溪消失在灌木丛里。彩慧姑娘找不到山鸡,只好原路返回,却发现自己走进了森林的深处,忘
期刊
左江石景林景区位于崇左市城南区,从南友高速公路崇左收费站或崇左汽车站、火车站出发,10多分钟的车程即可到达,交通十分便利。景区于1988年开始开发建设,规划面积1500亩,一期工程开发使用700多亩,1991年正式对外开放,是世界文化遗产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的一个风景名胜景区。  左江石景林景区属喀斯特岩溶地貌,景区所在区域远古时是一片大海,海底的沉积岩在后来的地壳运动中受到挤压而抬升,历经长年的
期刊
我的家乡在当年洪秀全称天王的大瑶山余脉——东乡,这里聚居着壮、汉两族的人民,壮族人说壮话,汉族人说一种被当地人称为“麻盖”的汉语方言。因为世世代代在一起生产、生活,这里的人不管是汉族还是壮族,对这两种语言都可以运用自如。赶集的时候,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经常是左耳听到的是壮话,右耳听到的是“麻盖”话。  要说这里什么时候的集日最热闹,当是农历七月初七和冬至这两个节日前的那个集日。这里有一个己经无从考
期刊
总是在离开以后,才发现那让味蕾如花绽放的地方,不是在远方……  有一次出门在外,饥肠辘辘的我坐到餐桌旁,期待着能大快朵颐一番,然而很遗憾,我的期待随着服务员一盘接着一盘端上来的菜肴而一点点地消失。我知道,想要获得和家乡菜肴一样的可口美味是不可能的了。在我居住的小城大化瑶族自治县,即使是家常菜肴,也做得有色有味有情,更不用说大鱼大肉了。大化人对于菜肴的用心,在我看来是缘于他们对客人的热情,对生活的热
期刊
沈大宝和柳春梅从乡下来到县城,在实验高中附近开了一家春梅煎粉店,专门卖纯手工制作的煎粉小吃。眨眼间,两个人来城里快半年了,可是煎粉店的生意却不见起色,本以为拿手的特色煎粉质优价廉,却在麻辣烫、米线、砂锅饭、盖浇饭面前败下阵来。  沈大宝不服气,跟柳春梅商量:“我觉得咱的煎粉店生意不好的原因是营销不到位,开店没章法。”  柳春梅摇摇头,说:“这一左一右的店我都仔细观察了,论服务咱不比谁家差,依我看,
期刊
梅子熟透以后,大海也熟了,海鲜肥美,端午便随海风款款而来。如今,随着人们对传统节日的日渐重视,独特的端午文化又重新回到了大众视线。除了五花八门的粽子变着花样吸引食客之外,端午节的其他习俗又开始闹腾了起来,甚至郑重其事的仪式感又再次回归。不知从何时开始,我对这个传统节日的热情也逐渐升温。偶尔还会想起孩提时候的细碎片断,唤起我对端午节的美好回忆。想想,我们小时候,过端午节可真是热闹啊!那首家闻户晓的儿
期刊
国庆饮水共思源,以歌代酒情绵绵;  一杯先把英烈敬,祭奠英雄在九天。  二杯酒敬毛澤东,他是民族大英雄;  领导人民得解放,奴隶变成主人翁。  三杯酒敬邓小平,改革开放领军人;  小平理论像北斗,指引神州百业兴。  第四杯酒敬习总,又打老虎拍蚊虫;  精准扶贫谋发展,一带一路路路通。  五杯酒敬科学家,國之重器护中华;  党政军民齐添彩,报效祖国好妈妈。  国庆颂歌当得酒,好戏连台接中秋;  即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