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天翼儿童文学作品的幽默艺术与教育价值分析

来源 :读书文摘(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qing12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一部文明史,半部文学史”,华夏五千年文明发展的历史过程,也是一部波澜壮阔的文学兴衰史诗,文学是一个文明的血液,儿童文学则是一个文明的基因,正所谓,文学影响一部分人,儿童文学则影响一代乃至几代人,在中国漫长的封建史中,并没有为儿童文学留下一块赖以生存成长的土壤,但随着封建制度的崩塌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中国儿童文学开始在封建主义的断壁残垣上生根发芽儿茁壮成长,当代作家张天翼当之无愧的引领和促进了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进程,他的作品,既有当时时代背景的影响下,不仅具有天马行空的想象,而且由现实主义出发,既揭露了现实的阴暗面又不暴露现实的残酷性保持了童话作品的美好,惯用幽默讽刺主义手法,使成年人看了都眼前一亮,时至今日,对我们都有着深刻的启迪和教育意义。
  關键词:张天翼;儿童文学;幽默艺术;教育
  从文学史的地位上讲,张天翼的儿童文学作品具有填补时代空白的意义,不可思议的奇思妙想只是童话作品的一个基本特征,而张天翼的作品在此基础上,则有着鲜明的幽默主义特征,它体现在故事的现实主义风格、构思的夸张主义风格、文体的批判主义风格以及语言的童真主义风格,他的幽默主义特征既与时代背景紧密相关,也是他一贯的讽刺主义写作手法的具体体现,为儿童文学作品留下了深刻思考和想象的空间,对现代儿童文学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也有一定的教育价值。
  一、浅析幽默主义特征与风格
  张天翼曾一度加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相比于现代童话对真善美的启迪作用,他的作品更多的呈现出批判主义特性,取材于时代真实,以夸张的手法和构思,平和的语言,揭示了旧时代的丑恶,对儿童的成长和启蒙具有重要作用。
  (一)幽默的现实主义
  童话故事一般都充满想象和浪漫主义特征,而张天翼的作品都能从那个年代的背景里找到故事在现实中的影子,作者的创作并非为了童话而童话,一切立足于现实、出发于现实、归根于现实,以童话故事的形式,对社会和人性的丑恶面发起正面的挑战和攻击,抛开夸张的构思和奇妙的语言,故事的本身和它所揭示的事实和道理往往令人心惊,这不仅是文学作品的幽默,也不仅创作的的幽默,更是作者的幽默,也是时代的幽默。在其代表作《大林和小林》中,小林的不屈不挠和辛苦劳动,正是20世纪30年代苦难的农民和无产阶级的写照,而大林的荣华富贵醉生梦死直至封建地主和资本主义,作者不仅从寓意上进行了现实主义手法的比拟,更把新旧势力大众的日常生活通过兄弟俩的生活做了写照和对比,这种近乎写实的手法在儿童文学作品中的运用无疑具有很强的代表性。
  (二)幽默的夸张主义
  夸张的手法在童话故事的应用并不少见,而且是相当的普遍,张天翼作为一代文学大师,对夸张主义的手法简直运用到了极致,他的夸张不仅体现在修辞和语句上,更体现在构思上,通过对语言修辞和故事结构的独特设计,形成了一种独有风格,给人以美的感受,也给孩子们的阅读插上了想象的空间和翅膀,在享受阅读的快乐过程中,不知不觉的进行自我思考。还以《大林和小林》为例,故事的最后,贪图享乐要去度假的大林,在强烈自我欲望的驱使下,竟然让怪兽推动火车前往海边,殊不知已经为自己选择了一条死亡之路,把封建主义比作怪兽,用大林的悲剧昭示封建主义的穷途末路,这在构思上是一种极为巧妙的夸张,通过前文对兄弟俩的人生历程的铺垫,把大林的自我膨胀不顾灾民死活,把小林为代表的工人阶级的形象做了鲜明的对比和展示。
  (三)幽默的批判主义
  作为一种儿童文学作品,批判主义手法的运用是极为困难,也极为重要的,儿童文学作品的最高意义就是解释这个世界的真善美假恶丑,使得孩子能够明辨是非,但强烈的批判主义倾向则很容易左右孩子对这个世界客观的认知,从而形成反向的价值观,适得其反。张天翼的作品有着显著的批判主义特征,他的作品不做无的放矢,直至社会的丑恶面,有着鲜明的批判对象,比如《大林和小林》通过兄弟俩的不同人生轨迹演绎了封建享乐主义必将败于奋斗的共产主义的道理,在20世纪30年代的产生过巨大的影响,这对那个年代的儿童来说,无疑是一种深刻的启蒙;而《宝葫芦的秘密》则存在着对建国后社会主义建设热潮中好吃懒做不劳而获的行为的批判。
  (四)幽默的童真主义
  何谓童真主义,在这里所指的是,用儿童的思维、儿童的语言、儿童的理解的创作思路,一切以儿童为中心,除了作品的目的以外,我们还需把握的是作者写作的目的,而我们如何通过张天翼的作品把握其写作的目的呢,这个过程就体现出张天翼作品的有一个幽默特征,总的来说就是,作为一种从现实出发的批判主义作品,却又不失童话故事的应有之义,这是极为难能可贵的。不管是《大林和小林》,还是《宝葫芦的秘密》或者其它张天翼的童话作品,都具备这个方面的幽默特征,使得他的故事在立足于现实和批判的同时,又具备明显的与时代和现实的脱离性,他不是一种赤裸裸的丑恶展示,也不是一种光天化日下的批判,但他也不是一种荒诞的夸张,更不是一种对丑恶的粉饰,他的语言仿佛有一种魔力,在血淋淋的时代里,却没有给那个时代的孩子们一种血淋淋的摧残,以一种真实不经的方式,给孩子们留下了一颗真善美的种子。
  二、教育价值分析
  作为一名擅长幽默的儿童文学作家,其幽默必然是对作品的一种调和,张天翼的作品在儿童文学史上的地位不言而喻,在此,我们仅以他的作品本身,来分析一下对我们现代的孩子们的教育上有意义。
  (一)有助于培养孩子勇于担当的性格
  在物质文化生活极为丰裕的今天,当代的孩子被称为迷失的一代,不少儿童一出生便于电子产品结下不解之缘,沉湎于网络和游戏,造成性格上的懦弱,从而严重脱离社会现实。张天翼的作品来源于现实,可以说是以童话的手法讲述现实的故事,这对孩子们走出网络回归生活,塑造勇敢担当的精神和性格具有很强的启迪作用。《大林与小林》中,大林小林兄弟俩走上了不同的人生道路,一种虚妄的不切实际,一种靠自己的不算奋斗和抗争,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结合时代背景的讲述,让孩子明白生活的真切意义,进行相应的责任启蒙教育,培养孩子的不畏担当精神。   (二)有助于培养孩子的辩证思维和意识
  孩子的成长需要明辨是非,分清对错,更需要一种主动性和批判性的思维,现在孩子大多缺乏自己的主见,没有反对意识,无法辩证的看待和处理问题。而具有显著夸张主义特征的张天翼的作品,就能很好弥补这方面的不足。其作品《金鸭帝国》,通过描写大粪王的发家史,以一种近乎荒诞的手法展示了当时社会的愚昧和可笑,这个故事就可以让孩子们在这种荒诞夸张中进行思考,去明白这种行为的不真实和可笑,从而在思辨的过程中锻炼自己思维方式,培养辩证看问题的意识。
  (三)有助于培养孩子的正义感和斗争精神
  当今的社会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早已成为很多人的行为典范,这对孩子的身心健康极为不利,正义感的丧失和懦弱必然助长邪恶。张天翼的作品批判主义倾向明显,有着明确的斗争对象,对邪恶势力的滋长与最终失败,以及对正义力量的彰显都恰到好处,比如《秃秃大王》讲述了一个主人公和它的朋友们一起打败秃秃大王的故事,而且故事的最后,秃秃大王死于自己无限增长的长牙,这无不昭示着邪不胜正的道理,而且也表现了友谊、智慧和反抗精神在這场斗争中的作用,对孩子们树立正义感,具有很好的引导作用。
  (四)有助于培养孩子独自自强的精神
  艰苦奋斗是我们的传统美德,富足的物质生活必然会滋生懒惰,不劳而获的思想一旦产生是极为可怕的,培养孩子的付出和用劳动换取收获的精神和意识十分重要。张天翼的作品《宝葫芦的秘密》讲述了主人公王葆偶然得到了一个可以满足自己各种各样愿望的宝葫芦,却在最后发现宝葫芦并不能凭空实现愿望,只能“偷”别人的东西满足自己的愿望,自己的幻想最终变成偷窃的故事,通过这个故事能够使孩子明白,世界上没有不劳而获,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奋斗得来的,才是最真实的,从小树立孩子的自立意识。
  张天翼的儿童文学作品并不多,但每一部都堪称精品,他的幽默主义手法使他的作品能够摆脱时代特征,源于现实,批判现实,却又穿越时空,对现在的现实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价值和教育意义,在研读他的作品时,可以深入的结合时代的背景,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其幽默主义特征的把握,深入浅出加以引导,发挥其在教育上的价值。
  参考文献:
  [1]董岳州.“老天真”笔下的“天真”世界——张天翼儿童文学创作分析[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12(01).
  [2]陈昕.儿童文学现状的思考及对策[J].丽水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2(06).
  [3]孙建国.论张天翼儿童文学的审丑艺术[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01).
  [4]马梦璐.张天翼现代童话的喜剧品质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4.
  [5]孙占恒.“同中之异”——张天翼儿童文学与成人文学之比较[J].中国儿童文化,2013(00).
  作者简介:
  范果(1982—),女,湖南宁乡人,硕士,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现当代文学。
其他文献
《庄子·应帝王》是《庄子内篇》的最后一篇,阐述了庄子的为政思想:主张无为而治,极力批判人为的政治。该篇阐述庄子的“顺物自然”、“无为而治”、“用心若镜”、“混沌之死”、“欺德之说”、“虞氏不及泰氏”等思想,对我国如今的政治生活和为人处世有着深远的影响。电影《驴得水》中充分展示了“有为之治”及其带来的危害。影片对三民小学的校长、老师、教育局特派员等人的刻画,深入揭露“有为之害”。通过对比庄子的政治思
摘 要:《东方杂志》是中国发行最早、持续时间最长、影响最大而又完全民办的综合性杂志,成为中国近代文化的一个生长点。若想研究布尔什维克主义的传入,发展过程等问题,它能够提供很好的素材,还原1920年代布尔什维克走进中国知识分子视野的缘由及其在中国的传播进程。布尔什维克作为外来文化,并没有一开始就受到知识分子的青睐,很多处于观望状态,更有甚者认为没有推崇的必要。但《东方杂志》作为当时的主流报刊,很多知
摘 要:为响应由国务院批准的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要改革现行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研制和重构面向新世纪的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体系的号召,我国各大中小学、大学等均进行了体育改革,并形成了初步的体育课程体系,为未来体育课程的良好发展打下了基础。但新课改下的体育课程的改革仍不完善,在改革过程中,出现了许多漏洞。本文分析研究了新课改下小学体育课程存在的问题,并对体育改革的实践提出了建议。  
摘 要:在论述案例教学在高职艺术专业人文素质课程中所起作用的基础上,分析了目前高职艺术专业人文素质课程中运用案例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对策。  关键词:高职艺术专业;人文素质课程;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由美国哈佛法学院前院长克里斯托弗·哥伦布·朗代尔(C.C.Langdell)于1870年首创,后经哈佛企管研究所所长郑汉姆(w.B.Doham)推广,并从美国迅速传播到世界许多地方。
[摘 要: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尤其是近年来我国教育教学改革进程不断加速,学生兴趣发展因素逐渐成为教师开展教学工作、实施教学计划的核心出发点。小学数学作为学生长远学习的重要学科之一,对提升理性思维、逻辑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有着重要作用。但是,怎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数学教师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这对学生学习水平、学习成绩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学习兴趣]  新课
摘 要:“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新时期教育改革的新声,“新课改”着眼于时代的发展,立足从学生角度来构建教学。就高中数学教学而言,其宗旨不是把课本知识传授给学生,更多的是要让学生学会学习,能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在数学教学中提倡自主合作模式,符合时代和学生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数学;自主合作模式  历史在进步,社会在发展,知识更新速度加快,终身学习已经成为时代发展的需要。结合数
摘 要:随着科技高速发展,图书馆也进入了变革的时代,网络时代的来临,图书馆的读者群、服务能力、阅读的形式以及馆内图书的种类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本文以数字图书馆和传统图书馆的区别入手,探究现代与传统的有机融合,为图书馆的未来发展进行简要地分析。  关键词:变革;传统与现代;区别与融合  一、图书馆的定义与分类  严格来讲,现在的图书馆与过去对于图书馆的定义已经有了很大的不同,但是其核心仍旧是通过
摘 要:本文基于解读《意见》指导思想与精神,审视当前高职院校教学现状,政府效能发挥不充分,企业主体作用缺失,院校育人机制不完善等。基于产教融合机制,探索职业院校教学改革的路径,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以行业指导引领教学改革,基于产教联动机制,以行业标准完善课程标准,提升校企协同效应,以校企共育提升人才质量,立足职业核心素养,提升职业技能与创新能力等。  关键词:产教融合;职业院校;教学改革  2015年
摘 要:为了构建充满活力、覆盖面广的基层党组织体系,有效串联研究生党支部和本科生党支部,充分发挥研究生党员的引领创新作用。本文结合作者所在学院推行的研究生党员联系本科生党小组组织模式实践,积极创新高校基层党组织模式,积极探索本科生党员教育管理新途径,为全面加强和改进高校党建工作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方法。  关键词:本科生党小组;研究生党员;组织模式;先锋模范作用;战斗力和凝聚力  高校是高等教育人
摘 要:如何提高小学美术课堂有效性探讨,教师应不断加强自身的学习;进行充分的课前准备;转变学生传统的学习方式,开展合作学习和探究性学习;有针对性、有目的性的实施分层训练;积极构建充满活力的课堂、发挥美术课堂特有的魅力;教学中要注重多元性评价。  关键词:小学;美术课堂;有效性  随着课程改革不断深入,“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理念逐渐地渗透到小学美术课堂中。为了提高小学美术课堂的有效性,教